肺腺癌病理分型以及吉非替尼治疗晚期肺腺癌临床疗效观察

2015-02-01 17:35李峥嵘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33期
关键词:吉非控制率腺癌

李峥嵘

肺腺癌病理分型以及吉非替尼治疗晚期肺腺癌临床疗效观察

李峥嵘

目的 探讨肺腺癌分型及吉非替尼治疗晚期肺腺癌的效果和毒副反应。 方法 62例肺腺癌患者, 均经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证实, 随机分为多西他赛组和吉非替尼组, 每组31例, 多西他赛组患者给予多西他赛治疗, 吉非替尼组患者给予吉非替尼治疗。治疗2个周期后, 对所有患者的可测量病灶进行复查。 结果 多西他赛组总有效率(ORR)为16.13%, 疾病控制率(DCR)为45.16%。吉非替尼组总有效率(ORR)为32.26%, 疾病控制率(DCR)为67.74%, 比较两组患者的ORR和DCR,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有骨髓抑制、痤疮样皮疹、皮肤干燥、恶心、腹泻等, 均为Ⅰ~Ⅱ度, 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后均得到缓解, 未出现不能耐受不良反应而终止治疗病例, 无治疗相关性死亡病例。结论 吉非替尼治疗一线化疗失败的晚期肺腺癌患者疗效优于多西他赛, 且不良反应轻微, 安全性高,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吉非替尼;多西他赛;肺腺癌;病理分型;临床疗效

目前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排名首位的恶性肿瘤是肺癌, 而在肺癌中发病率最高的是腺癌, 且其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1], 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是临床采用的主要治疗手段。靶向药物的出现进一步提高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效果。吉非替尼是首个被批准上市的分子靶向药物, 主要用于治疗NSCLC , 属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本研究通过对62例肺腺癌患者分别采用多西他赛和吉非替尼进行治疗, 比较分析其疗效及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肺腺癌患者62例, 经组织学及细胞学确诊为腺癌, 其中腺泡性腺癌29例, 混合性腺癌例11例, 乳头状腺癌16例, 粘液性腺癌8例。且一线化疗失败, 年龄40~72岁, 平均年龄(60.12±4.43)岁, 男38例, 女24例, 将患者随机分为多西他赛组和吉非替尼组, 每组31例。多西他赛组中男18例, 女13例, 年龄42~72岁, 平均年龄(61.03±4.66)岁, ⅢB期患者10例, Ⅳ期患者21例;吉非替尼组男20例, 女11例,年龄40~70岁, 平均年龄(59.36±4.03)岁, ⅢB期患者11例,Ⅳ期20例。入选标准:①所有患者的生化学检查无明显异常;②体力状况评分标准(ECOG)评分为0~2分;③预计生存期超过2个月;④可持续随访;⑤无其他合并症。两组患者性别、年龄、TNM分期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病理检查方法 62例病理标本同时做组织学及细胞学检查, 组织经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后脱水、切片、HE染色、显微镜下阅片, 细胞经液基薄片制片、HE染色显微镜下阅片,均确诊腺癌。

1.2.2 治疗方法 多西他赛组患者给予多西他赛75 mg/m2,每周期第1天静脉注射1 h, 21 d为1个周期, 疗程至少2个周期。吉非替尼组患者给予吉非替尼250 mg/d口服, 直至出现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或疾病出现进展。在治疗2周期后,对所有患者的可测量病灶进行复查, 之后每2个月进行1次上述检查, 同时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可给予营养支持、止疼等对症治疗。

1.3 疗效评价标准 治疗效果评价按照WHO制定的实体瘤评价标准, 可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及进展(PD)四个等级, 总有效率=(CR+PR)/总例数×100%,疾病控制率=(CR+PR+SD)/总例数×100%。不良反应按照NCI常见毒性分级标准(3.0版)进行评价, 分为0~Ⅵ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经过2个周期治疗, 多西他赛组中CP 0例,PR 5例(16.13%), SD 9例(29.03%), PD 17例(54.84%), 总有效率为16.13%, 疾病控制率为45.16%。吉非替尼组CR 1例(3.23%), PR 9例(29.03%), SD 11例(35.48%), PD 10例(32.26%),总有效率为32.26%, 疾病控制率为67.74%, 比较两组患者的ORR和DCR,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良反应 所有患者中出现骨髓抑制18例(29.03%),痤疮样皮疹9例(14.52%), 皮肤干燥5例(8.06%), 恶心5例(8.06%), 腹泻4例(6.45%), 不良反应评价均为Ⅰ~Ⅱ度, 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后均得到缓解, 未出现不能耐受不良反应而终止治疗病例, 无治疗相关性死亡病例。

3 讨论

肺癌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占首位, 死亡率高, 病理类型中NSCLC所占比例最高>80%, 70%~80%的肺癌患者被确诊时已属于晚期, 根治性手术、化疗及放疗的综合治疗手段能够缓解部分患者的症状, 但对生存期的延长仍较有限。临床治疗中常会出现部分患者因无法耐受化疗不良反应或惧怕化疗而终止治疗。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 一种全新的治疗方式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应用, 分子靶向治疗是将特性发生改变的肿瘤细胞作为作用靶点, 不仅可以发挥出更强的抗肿瘤活性, 还能最大程度降低对正常细胞的损害。吉非替尼是一种小分子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EGFRTK)抑制剂, 属于口服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已有研究结果显示NSCLC中有EGFR表达的比例约占50%~80%[2]。吉非替尼通过选择性地作用于EGFR-TK, 阻断EGFR与EGF及其他配体的结合, 从而抑制了EGFR二聚体的形成和激活,肿瘤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的信号传导通路被中断, 最终起到抗肿瘤的作用, 同时还具有抗肿瘤血管生成和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3]。另外, 还有多项研究表明, 吉非替尼对一线化疗失败的患者同样有效, 并且亚洲人群、腺癌、不吸烟、女性患者尤为敏感[4,5]。

本研究结果显示, 吉非替尼组的ORR(32.26%)和DCR(67.74%)分别明显高于多西他赛组ORR(16.13%)和DCR(45.16%), 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有骨髓抑制、痤疮样皮疹、皮肤干燥、恶心、腹泻等, 均为Ⅰ~Ⅱ度,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后均得到缓解, 未出现不能耐受不良反应而终止治疗病例, 无治疗相关性死亡病例。

综上所述, 吉非替尼治疗一线化疗失败的晚期肺腺癌患者疗效优于多西他赛, 且不良反应轻微, 安全性高, 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1] Younes RN, Deutsch F, Badra C, et al.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evaluation of 737 consecutive patients in a single institution.Revhosp Clin Fac Med Sao Paulo, 2004, 59(3):119-127.

[2] Nicholson RI, Gee JM, Harper ME.EGFR and cancer prognosis.Eur J Cancer, 2001, 37(Suppl 4): S9-S15.

[3] YI HG, KIM HJ, KIM YJ, et al.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s)are elfective for leptomeningeal metastasis from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 with sensitive EGFR mutation or other predictive factors of good response for EGFR TKI.Lung Cancer, 2009, 65(1):80.

[4] Shephred FA, Pereira JR, Ciuleanu T, et al.Erlotinib in previously treat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 Engl J Med, 2005, 35(2):123-132.

[5] 吴一龙, 杨矜记, 林嘉颖, 等.吉非替尼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中华结核核呼吸杂志, 2007, 30(2):98-102.

476000 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病理科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3.120

2015-06-18]

猜你喜欢
吉非控制率腺癌
抗肿瘤药物吉非替尼的合成工艺探讨
无锡茶园不同修剪模式对茶小绿叶蝉发生量的影响
除痰解毒方联合吉非替尼对肺腺癌H1975荷瘤小鼠Twist、Fibronectin表达的影响
益肺解毒方联合顺铂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影响
家庭医生式服务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控制率的影响
小鼠早期肺腺癌模型的建立
GSNO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作用
郑州市某三甲医院职工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及急性并发症调查
东北农村糖尿病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乳头状汗管囊腺癌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