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在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行胺碘酮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2015-02-01 17:35牛爱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33期
关键词:胺碘酮满意率有效率

牛爱军

舒适护理在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行胺碘酮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牛爱军

目的 观察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行胺碘酮治疗时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76例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3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胺碘酮治疗,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护理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行胺碘酮治疗时给予舒适护理的效果较为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

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胺碘酮;护理

本院选取76例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 胺碘酮治疗期间分别应用常规护理与舒适护理, 舒适护理取得的效果较好, 现将其相关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12月本院收治的76例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38例。观察组男20例, 女18例, 年龄45~77岁, 平均年龄(59.8±6.5)岁;病程2个月~5年, 平均病程(35.4±5.8)个月。对照组男21例, 女17例, 年龄46~78岁, 平均年龄(60.1±6.7)岁;病程3个月~6年, 平均病程(36.1±5.2)个月。本次所有入选患者均满足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1]。无肝肾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甲状腺功能减退及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 病情稳定后接受常规检查及24 h持续动态心电图监护。将150 mg胺碘酮加入20 ml生理盐水中稀释, 静脉滴注,15~20 min内滴完。同时需积极给予原发病治疗, 避免发生感染。

1.2.2 护理方法 治疗期间,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主要包括基础护理、生活护理、用药指导、辅助检查等。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 主要内容包括:①环境护理。为患者提供一个光线、温湿度适宜、安静、整洁的病房环境, 有助于患者稳定情绪, 保持心情愉悦, 促进恢复。因此医务人员在开展治疗及护理工作时需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走路、说话、操作以及关门均以“轻”为主, 避免对患者休息造成干扰;严格限制探视时间及探视人数, 要求探视人员不得在院内喧哗。另外还要加强病房的消毒隔离, 定期采用紫外线灯消毒,使用二氧化氯消毒液气溶胶喷雾或紫外线灯照射消毒2次/d,30 min/次。②心理护理。护理人员是与患者接触最多的, 因此需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因病情较重, 可危及其生命安全, 心理负担大, 易出现焦虑、抑郁、紧张、恐惧等多种负性情绪。因此护理人员需正确看待患者存在的这些负性情绪, 为其耐心讲解疾病发生原因、治疗及归转等。让患者了解胺碘酮治疗的优势, 并告知其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等, 缓解其紧张情绪。并且鼓励患者家属参与到护理工作中,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 让患者感受到来自医院及家人双方的鼓励与关爱, 减轻心理压力。③加强心电监护。患者治疗期间, 需密切注意其血压、心率、心律等变化情况, 同时观察药物疗效及引起的不良反应。一旦发现患者Q-T间期及P-R间期出现异常,需立即进行床边心电图明确诊断, 以便给予正确处理。

1.3 观察指标 采用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护理满意情况进行调查, 主要内容包括病房环境、服务态度、生理舒适度、心理舒适度及交流沟通等方面, 可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等3个级别。护理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 疗效判定标准[2]患者心律失常恢复程度达到0级,或提高1~3级, 心功能改善达到1级或减轻1级, 为有效;患者心律失常、心功能等与治疗后比较, 无明显变化, 甚至恶化死亡, 为无效。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有效35例, 无效3例, 有效率为92.1%(35/38);对照组有效29例, 无效9例,有效率为76.3%(29/38)。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非常满意28例, 满意8例, 不满意2例, 护理满意率为94.7%(36/38);对照组非常满意18例, 满意10例, 不满意10例, 护理满意率为73.7%(28/38)。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心力衰竭属于心血管内科高发疾病, 死亡率高, 心律失常为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 患者病情发展快, 且预后较差,临床常用胺碘酮治疗。胺碘酮是一种安全性较高的抗心律失常药物, 患者用药后可明显减少猝死事件。胺碘酮属于苯并呋喃衍生物的一种, 能够有效延长患者心肌组织动作电位,消除心脏折返激动, 并且能够有效抑制心房以及心肌传导纤维的钠离子内流, 从而降低传导速度, 且不影响动作电位及静息电位高度, 抗心律失常作用显著。但患者用药后可出现心电图Q-T间期延长以及T波改变, 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因此在采用胺碘酮治疗期间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3]。

舒适护理体现了现代护理中“以人为本”的新型护理理念, 以患者为中心开展护理工作, 最大程度为患者提供一个环境、心理、生理舒适的护理服务, 以此来缓解患者不良心理情绪, 帮助其调整心理状态, 使其能够用积极乐观的心态接受治疗, 提高治疗及护理依从性, 从而保证治疗能够顺利进行。在本次研究中, 观察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治疗有效率为92.1%, 高于对照组的76.3%;且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4.7%, 高于对照组的73.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行胺碘酮治疗时采用舒适护理的效果理想, 能够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疗效, 同时还可改善患者护理满意率, 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1] 廖晓星, 李恒杰.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4, 34(11):1057-1059.

[2] 袁瑞亭.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2, 20(4):587-588.

[3] 刘艳红.胺碘酮治疗63例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体会.河南职工学院学报, 2013, 25(1):64-65.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3.189

110044 沈阳市胸科医院心血管内科

2015-08-21]

猜你喜欢
胺碘酮满意率有效率
观察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
张务锋:着力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很有效率
藏药当佐治疗胃病的疗效研究
米诺环素治疗急性逆行性牙髓炎的疗效探讨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
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56例临床分析
26例颅脑损伤患者中西医联合治疗的研究
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
提高96659热线服务满意率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