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杨柳青传统年画中娃娃的服饰文化

2015-02-02 11:05马宁王金变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4年6期
关键词:服饰文化民间美术

马宁+王金变

摘 要:年画是文化的载体,是一种颇受人民喜欢且富有教育意义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记录下了社会的真实写照,文化中的点点滴滴,有着丰富的内容以及饱满生动的人物形象。虽然在现代社会中,年画逐渐淡出了主导地位,但是依然可以从古老的年画中,认识和体会当时那段历史时期的服饰文化。文章通过简析天津杨柳青传统年画中的娃娃形象,欣赏和体会当时那段时期幼童的服饰文化。

关键词:民间美术;杨柳青年画;娃娃年画;服饰文化

检 索:www.artdesign.org.cn

中图分类号:TS93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4)06-0137-03

A Perception on Clothing and Ornament Culture for Traditional New Year Picture Babies in Yangliuqing

MA Ning, WANG Jin-bian

(Art and Design College,Tianj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Tianjin 300457,China)

Abstract :Being the carrier of culture, New Year Pictures represent the real mirror of the society in history, reflect every aspect of culture, and cover a wide range of topics with fresh and vivid characters, thus is well-accepted as an art form with education function by the people. In modern society, when the New Year Pictures no longer enjoy its popularity as it did in the past, it is still possible to discover the clothing and ornament culture in history by examining ancient New Year Pictures. In this text, the aim of discovering the dressing culture for children in history is reached by analyzing the traditional New Year Picture Babies in Yang Liuqing, Tianjin.

Key words :fork arts; New Year Pictures in Yang Liuqing; New Year picture Babies; clothing and ornament culture

Internet :www.artdesign.org.cn

中国民间年画经过悠久的历史发展,演变成为独特的艺术门类。不同地区的年画,经过不同时期的历史背景以及当地特有的民族文化的熏陶,演变成富有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天津杨柳青年画因出产我国四大名镇之一的杨柳青镇而得名,当年的杨柳青镇及其附近的农民大多数从事年画生产,以至有“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之说。杨柳青年画虽然属于民间绘画,但自明崇祯年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宋、元、明、清的传统绘画技法影响着年画的发展。

杨柳青年画在长期的演变中,形成了吉祥喜气、寓意深远的独特艺术风格。作品题材广泛,大多反应百姓们的生活和风俗习惯,仕女娃娃、神话故事、戏曲人物等题材比比皆是。其中,娃娃题材是年画的主要题材之一,也最具代表性。娃娃题材内容丰富,多运用寓意图形与谐音表达心愿,吉祥如意等,深受百姓们喜爱。年画中娃娃的形象体态圆润,吊眼,细眉,没有脖子,显得十分可爱,童子形象继承了宋朝著名画家苏汉臣《婴戏图》系列用线方面的艺术处理,并发展到清代,年画中童子的服饰也是从宋朝逐渐演变而来,形成了今天独特的杨柳青木板年画中娃娃身上所穿着的服饰。

对于那些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娃娃来说,可能需要几年或更长的时间才能了解穿在自己身上的服饰文化,但祖辈们在为孩子们解决冷暖时,也不忘一直对他们进行民族服饰文化的灌输,所以娃娃服饰要比成人服饰承担了更早一些的服饰文化与教育意义。本文通过三点诠释都有哪些服饰文化体现在这些娃娃题材的年画之中。

一、杨柳青年画中娃娃与围嘴

“围嘴”又叫“涎衣”,北京人称“孩儿落”,是孩子们在脖颈周围的护围。围嘴儿是为了保护幼儿的胸部不被口水弄湿,或防止掉落的食物弄脏衣物,这样不仅可以使孩子感觉舒适,而且还可以减少清洗服装的次数。因为围嘴儿靠近幼童的头部,具有明显的装饰作用,所以母亲们在制作的工艺上都很用心考究。虽然材料是边角小料,但绣上精致的花纹,使孩子们带上他们变得精神无比,母亲们将不同颜色的布料分隔开来,把布料围成一个中间是圆形的领口,外围是近似于长命锁,如意,蝙蝠等形状,寓意小孩儿长命百岁,吉祥如意。男孩的图案多为自己的生肖,女孩儿多为花卉鸟兽,不同的节日也有不同的纹样,在端午节前后父母通常给小孩佩戴五毒纹样的围嘴。清代杨柳青木板年画《五谷丰登》(图1)中手持花灯的娃娃脖子间戴有“吉祥如意”的围嘴,此外年画《福寿如意》(图2)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以树叶为图案和以孔雀羽毛为图案制成的围嘴,从年画中围嘴精致的程度来看,当时的大人们很注重孩子的服饰打扮。endprint

二、杨柳青年画中娃娃与肚兜

“敲敲器,器器敲,掰着脖项搂着腰”。说的是流传于民间的一则谜语,谜底是一种传统的民族服饰——肚兜。只有十几个字的谜语却很形象地表述了娃娃穿带肚兜的部位。因为肚兜穿戴在娃娃的身体上,就像一只青蛙伸展四肢抱住保护幼童,所以北方部分地区称其为“蛤蟆蛙裹肚儿”。肚兜是一种常见的幼童服装,在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叫法,华北地区称其为“花兜兜”,客家人称作“肚褡”,南方则称为“肚兜”,此外还有“袜肚”“裹肚”“抱肚”“抹腹”之类的称谓。虽然叫法不同,但肚兜的款式却大致相同。肚兜一般为菱形,菱形的上端裁制成平形,形成不规则的五角形,下角或尖或圆。上面的两角部位及横测两角部位栓有带子,带子一般为丝绳,也有金链、铜银等不同材质,使用时上面的绳带扎于脖颈,横侧两角扎于腰间,最下面的一角没有带子,正好遮挡住肚脐部位。旧俗认为,孩子的肚脐是最易受凉的部位,幼童可以不穿裤子,但是肚脐一定需加强保护,不能露在外面。因此,小孩儿在12个月左右时,祖辈们就会给孩子们围上肚兜儿,防风御寒,祛病避灾,保护肚脐。

肚兜儿作为一种最简单又非常具有实用价值的民族服饰,在杨柳青年画娃娃题材中有许多体现。在年画《五子夺魁》(图3)中,每个娃娃在衣服里都穿有红色的肚兜,百姓们认为,给孩子们穿上红色的肚兜能驱邪避病,为了使孩子们平安健康地成长。在年画《连登太师》(图4)中的娃娃分别穿有蓝色印花和红底镶着黑色花纹的肚兜。除了颜色外,给肚兜绣上不同的图案也带有不同的寓意。绣以葫芦、南瓜,便象征着多子多福;绣以牡丹,象征着荣华富贵;绣以鲤鱼跳龙门,期望孩子长大后能够荣光耀祖。就是这因为悠久的,最具民族特色的肚兜儿,成为幼儿时极为常见而富有寓意的一种贴身服饰。

三、杨柳青年画中娃娃与护身符

在杨柳青年画娃娃题材中,除了服装以外,在这些娃娃身上会佩戴一些辟邪用的护身符,如长命锁,百家锁,挂线等饰品。

长命锁是“长命缕”演变而来,长命锁也叫“长生缕”“延年缕”“百索”等。旧俗认为在幼儿前胸挂锁,寓意着“锁”住幼儿的命,避免疾病或小鬼侵入,危害幼儿的健康。长命锁多为祖辈们对晚辈的祝福,从小体弱多病的子女佩戴较多,百姓们认为幼儿戴上了长命锁,能无灾无祸,平安健康地长大,有驱邪避灾、长命百岁等含意。“长命锁”多是用银打造,富贵的家庭也有用黄金打造或用玉雕琢,呈古锁形状。上面刻有“长命百岁”“福寿万年”“长命富贵”等字样,锁片用长丝带穿戴于小儿脖颈上。千百多年以来,百姓们通过精心雕琢,把最好,最真挚的祝愿凝结在“长命锁”上,并怀着对孩子们的爱,把“长命锁”佩戴到孩子们身上。

过百岁的幼儿还会佩戴一种类似于长命锁的饰品,称为“百家锁”。 集福纳祥的百家锁是由“长命索”几经演变逐渐发展而来。百家锁像百家衣一样,也讲究由“百家”凑钱制做,有些地区还要有谐音“长”“命”“富”“贵”的四姓人家为百家锁真正取个吉利。百家锁经过演变后在明清时期的汉族地区非常流行,从清朝时期的杨柳青年画中就能看出这一点。在传统的天津杨柳青木板年画中,作品《连生贵子》(图5)中画以莲花、莲蓬、笙与娃娃组图,寓意接连生子、象征子孙繁荣,家族昌盛等寓意,画中吹笙的幼童胸前就是带有一串百家锁。

旧年间,初次和幼童见面的祖辈们在钱币上栓上线,做成链状套在孩子的脖子上,称为“挂线”。 挂线是由于挂长命锁的习俗发展至晚期时,渐渐成为了一种象征,锁的绳链由红线代替,长命锁由钱币代替。 钱币在中国的历史里曾经充当过辟邪的吉祥之物,有辟邪祈福的寓意。这种挂线在许多杨柳青年画中都有所体现。

杨柳青年画《金玉满堂》(图6)作品中小孩分别身穿红色和青绿色肚兜,胸前戴着红钱护身符和百家锁,旁边的妇女服饰都鲜明艳丽,却又不失朴实之美。画中两个可爱的胖娃娃在桌上与鱼儿嬉戏,妇女手护着幼儿,是一幅和谐温馨的作品。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百姓们总是向往富贵,所以画中娃娃寓意贵子,鱼寓意富裕,代表生活中年年有余、儿孙满堂的吉祥寓意。这也正是杨柳青年画娃娃题材的画中,幼儿抱着鱼,把百姓中的妇女画成贵妇形象的意图所在了。

四、结语

杨柳青年画的娃娃题材作品拥有特别的艺术感染力。活泼可爱的胖娃娃,穿着美丽鲜亮的服装,带着辟邪纳祥的饰品,构成一幅幅精美绝伦的画作,也正是因为娃娃题材取于民间,流传于民间,才使得这古老的民间艺术保护了旧时期人民生活的景象,服饰的风格,以及对生活美好向往的寓意展示在世人面前。

年画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载体,它承载了丰富的人文内涵,绝非一时能够说清的。年画中的服饰,小到一个花纹,一件饰品,大到一件服装,都包含了历史背景、文化知识以及丰富的寓意。同时,年画作为一种民间艺术代代相传,经过几百年的变迁后,我们仍然可以从年画中学习和体会到这永恒不变的民族文化,和一个民族独特的审美个性。

参考文献:

[1] 华梅、朱国新.服饰与人生[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0.

[2] 张道梁.天津年画百年[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3] 刘颢.浅议杨柳青年画的艺术特点[J].当代经理人,2006(09):184.

[4] 马舒舒.浅谈藏在年画中的服装启示[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1(11):98-100.

[5] 黎蓉.中国传统内衣—肚兜艺术传承与创新[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7(01):44-17.endprint

猜你喜欢
服饰文化民间美术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楚雄彝族服饰文化发展的思考
中国唐代与西方中世纪服饰文化交融发展
民间美术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启示
陕西民间美术中的图形视觉思维研究
云想衣裳花想容
广西瑶族服饰文化研究
浅论天津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创新
创新民间美术传承模式 生态式发展新农村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