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CAD》教学新模式在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2015-02-02 01:43胡平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4年8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教学模式

胡平

摘 要:对于高等院校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熟练掌握服装CAD已成为毕业求职的一项重要技能。目前,在高校专业教学中,解决教材问题、服装CAD软硬件配备与使用问题以及学生实践环节的学习问题迫在眉睫。因此,选择具有针对性的先进的服装CAD 软硬件,合理利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校企结合,为毕业生提供模拟真实的企业生产管理环境进行实践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服装CAD; 教学模式; 人才培养; 校企结合

检 索:www.artdesign.org.cn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4)08-0172-02

The New Mode of Garment CAD Teaching in the Application of Art Design Talents Cultivating

HU Ping

(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ianjin 300384, China )

Abstract :For the students of garment design in colleges, master garment CAD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kill for employment. At present, in the professional teaching, solving the problem of teaching materials, the software and hardware of garment CAD is equipped with and using problems and learning problems of students practice is imminent. Therefore, choose a targeted and advanced garment CAD software and hardware, take advantage of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 and means legitimately, combination between college and enterprise, simulate the real enterprise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environment for graduates to practice teaching are very necessary.

Key words :garment CAD; teaching mode; talents cultivating; combination between college and enterprise

Internet :www.artdesign.org.cn

目前,我国服装行业在服装CAD软件的科技研发与企业应用方面正在加大发展力度,但很多中小型服装企业技术部门的工作人员都是经验丰富的老板师,手工实操能力强,但对服装CAD软件却缺乏基本的了解和认识,同时,对于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制作软件进行服装生产作业的流程知之甚少。对于企业来说,这不仅是造成了设备软件的闲置与浪费,同时也影响了生产效率的提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艺术设计类院校服装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服装辅助设计类软硬件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但尚缺乏在服装企业的实际工作经验,对于传统经验型手工制板设计与新型电脑服装设计软件应用的衔接存在一定的误区。因此,必须提高服装设计类学生的CAD软件实操能力以适应企业的专业化技术化生产需要。

一、国内外《服装CAD》课程教学的现状

(一)教材问题

目前国际国内服装cad设计软件种类很多,富怡、et cad、PG、格博,力克、丝绸之路、日升、度卡等等,一般高等服装设计类院校购置服装CAD 软件也多为企业常用品牌。但是《服装CAD》 的教学用书多为针对某一个软件的使用说明类教材,或者是个别院校根据当下常用的服装CAD软件出版的教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很多院校正在使用的教材是在销售服装CAD 软件的公司给学校配置的教学手册和电子的教学录像、演示中,这样倒是可以只购置一本讲述服装CAD 原理的教材,给学生拷贝教学录像、演示盘等作为补充电子教材,但是在这些说明书中,只针对服装原型、简单的零部件以及常见的款式造型做出了示范绘制,对于一些复杂的、设计较为特殊的款式,教师和学生都要在教学过程中自己摸索。

(二)教学用软、硬件问题

软件方面,目前艺术设计类高校所使用的服装CAD 软件多为学习版,而服装企业生产使用的软件为企业版,两者有很大的差别。学习版的服装CAD软件,不可以按照电脑绘制的文件自由输入、输出,个别软件可以输出,但得到的打印稿也非正常比例尺寸。多数学习版软件相比较企业版缺少绘图工具的使用权限,很多功能按钮为灰色锁定状态。在硬件配备方面,为了与企业实际生产接轨,服装院校一般会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数字化仪、绘图机、自动裁床、全自动人体测量设备等硬件配置齐全,一方面应用于教学过程,一方面还可以对教师的科研起到辅助作用。但是由于设备维修服务费用高,因此课程讲授过程中,学生真正可以接触并实际操作硬件设备的机会很少,时间也相对较少。最终导致学生毕业时,欠缺计算机辅助设计服装的实践经验。

(三)实践教学环节匮乏

大部分服装类院校对于《服装CAD》教学环节的重视要大于实践教学。在制定教学计划时,由于大学本科四年总学时的限制,再加上基础文化课越来越多,导致专业课的学时比较少,《服装CAD》本来课时就不多,在教学计划安排上还将有限的课时都放在了机房的课堂讲授环节,没有为实践教学留出充分的空间,学生没有机会达到每个人都能熟练操作硬件,只能进行重点式观摩学习。另外,《服装CAD》授课教师,在讲授CAD软件使用,尤其是款型变化时,不结合企业现实案例进行讲解,服装制图简单化、程式化,导致学生在进行实际工艺设计时,出现尺寸偏差,丢片、漏片等错误,甚至拿来成衣样品或生产图样,却不知从何下手。endprint

二、《服装CAD》教学新模式的改革研究

(一)教学内容方面

服装设计类院校的服装CAD课程,在教学中所讲授的内容,主要以纸样打板、推板放缩、衣片排料等工艺软件系统为主,把款式设计系统作为辅助内容。其他辅助设计系统基本避而不谈。但是,对于高等院校服装设计专业的艺术类学生来说,片面的掌握服装工艺辅助设计技术,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加强款式设计系统、面辅料设计软件、绣花配饰设计系统、三维试衣系统以及服装生产管理系统的学习,迫在眉睫。除此之外,数字化仪、绘图机、自动裁床、全自动人体测量设备等硬件设备的熟练操作,也是服装CAD 课程中必须要学习的内容。

(二)教学方法方面

服装设计类院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为《服装CAD》课程的教学设立专用机房,在机房内将设计软件与数字化仪、纸样绘图仪等硬件设备合理安放,以便学生在款式设计或纸样打板过程中可以完成输入、输出等操作,并及时检验样板的合理性。在具体的方法上,可采用以下教学手段:

1.样例演示教学。《服装CAD》课程授课内容主要是基础工具的使用和服装款式设计实例的讲解,目的是用各种有效的手法将CAD的软件操作理论与服装生产实践相结合,并呈现给学生。无论是软件工具的操作讲解还是款式实例的绘制演示,对于学生来说,都是全新的体验。一套服装的打板设计,不是简单几个步骤就可以完成,教师如果一次性将样例打板设计讲解完成,学生可能在老师讲解过程中理解了,但是在之后的模仿练习操作时,并不一定能将老师所讲过的每个操作细节清楚记起。因此,教师可以选择一个当下流行的具有代表性的服装款式样例,先整体演示一遍,让学生对样例款的CAD板型设计步骤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再跟随教师的操作示范,分步骤段进行实际练习。在实操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扎实地掌握使用服装CAD软件,进行打板、放缝、放码、排料、输出等一系列的操作。

2.互动式教学。专业课教师的授课本应该加强与学生互动的沟通形式,尤其是服装CAD授课过程中,因为无论是款式设计还是打板设计亦或是放码设计等,每一个步骤的操作以及如何接续下一个步骤,都需要学生自己思考各种可能性的发生,例如尺寸的些许调整,会导致款型的严重变化;零部件位置的变化,会引发整套服装风格的变异。那么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授课过程中讨论式的沟通方式,是极为必要的。教师还可以另外的形式,例如拿出具有典型特色或具有联系针对性的款型,鼓励学生自由大胆地成衣转化为生产图,在对生产图进行分析,最终转变为裁片并使用服装CAD软件进行绘制。在对成衣进行解析的过程中,学生的自我思考研究与同学之间的讨论相融合,学生们的在解决这一课题的同时就是一个最具价值的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在课堂的沟通和交流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充分了解学生的问题的所在以及对知识点的需求,从而更好地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授课的效率与质量。

3.“校企结合式”实践教学

“校企结合式”实践教学,就是学校引入服装企业的资金,将企业与学校各自拥有的生产实践场地、设备资源等与学校教育环境充分融合利用,协同服装企业共同打造服装生产实训基地,在学校营建一个微型的服装企业实训平台,让学生在毕业前,提前进行企业生产仿真实训,进入毕业工作实习状态。把企业中工作多年经验丰富的师傅请进学校,传授经验知识,实操结合理论,将之前的理论学习与今后的工作生活进行实实在的融合,保证学生定岗练习,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发挥企业和学校两方面的人才培养优势,以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为大方向,以企业实践教学为辅助手段。一方面,服装企业一般都会储备成品样板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完全可以选取企业成品服装样板库中具有代表性的服装样板作为授课案例在给学生讲解的同时,利用基础理论知识共同探讨研究,利用这样的授课手段,能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更加深刻形象地理解和运用服装CAD知识,并且更迅速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增加《服装CAD》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课时量,将学生带到企业中,将课堂搬到生产基地,参观与实践并举,实操项目作业。企业提供真实的生产订单作为学生实践内容,按照订单所涉及的工艺要求进行服装CAD实践涉及操作,在不影响生产的前提下,企业提供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传授经验进行指导工作。打板设计完成后,在企业进行出图,校正样板,投入生产。这样可以做到学生、教师、工程师相结合,理论、实践、实习相结合,校企紧密配合的一体化实践教学。学生在参与生产管理实践过程中,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最终让学生把课堂理论知识融入生产活动中,学以致用,巩固提高。

(三)师资建设方面

新型的《服装CAD》教学模式,对于授课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质以及实践经验等要求是相当高的。院校除了要甄选具有扎实的知识水平和过硬的实操能力的教师来任教服装CAD课程,还要定期聘请企业中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工程师来到课堂,辅助教师指导学生。同时,现有教师也应适时被安排到企业中进行学习与实践的锻炼。

将服装CAD技术普及到生产的各个环节,可以提高我国服装行业中小企业的生产效率,同时也带来优厚的经济效益。国际上很多发达国家的服装企业已经步入生产全线CAD时代,近些年来,国内很多中小型服装企业已经逐渐开始意识到服装CAD在大批量生产中的重要性,但国内企业在CAD 的普及方面仍相对落后。

掌握服装CAD已经是服装设计专业的毕业生求职的一项重要技能。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学生了解、掌握新技术、新工具是保证自身发展的前提。目前,根据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如果能够熟练地掌握服装CAD计算机辅助设计,并具有较强的实操能力,那么应聘进入大型服装企业技术部门的机会要大很多。因此,高校服装设计专业教学中,选择具有针对性的先进的服装CAD 软硬件,利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为毕业生提供模拟真实的企业生产研发环境进行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教学,对于学生提前进入企业角色,毕业后顺利就业以及快速应对环境,胜任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张晓丽.《服装CAD》实践教学的探讨[J].河北农业科学, 2010,(3).

[2] 陈亮.校企合作——探索职校服装专业教学新模式[J].职业技术,2010,(7).

[3] 侯东昱.改革服装CAD 教学推进服装CAD应用[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4] 李爱英.“校企结合式”服装CAD 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山东纺织经济,2012,(5).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创新线上英语教学模式的思考
高中英语“读写学思”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