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盘点

2015-02-03 00:16
中国对外贸易 2014年5期

国务院:中瑞自贸协定7月1日起实施

经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审议,并报国务院批准,《中国瑞士自由贸易协定》关税减让方案将于2014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

据悉,2011年1月28日,我国与瑞士宣布启动《中国——瑞士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历经9轮谈判,2013年5月24日,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和瑞士联邦主席毛雷尔的见证下,中瑞双方在瑞士首都伯尔尼签署了《关于结束中国瑞士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的谅解备忘录》。2013年7月6日,双方在北京正式签署了《协定》。

根据协定,按照2010年双边贸易额测算,中方将逐步对瑞士84.2%的对华出口产品实施零关税,瑞士将立即对中方99.7%的对瑞出口产品实施零关税。按照税目数测算,中对瑞和瑞对中的零关税税目比例分别达到92%和89%,双方参与降税的货物贸易额比例超过96%。中方对瑞方实施关税减让的商品主要包括金属制品、机械零部件、家用电器、部分手表、精密仪器和精细化工产品、咖啡、乳酪等;瑞方对中方实施关税减让的产品包括全部工业品和大部分农产品。

解读:中瑞自贸协定是我国与欧洲发达国家签署的第一个自贸协定,也是近年来我国达成的水平最高、最为全面的自贸协定之一。这一协定项下关税减让措施的实施将成为中瑞经贸合作新的里程碑,将为拓展双边贸易往来、扩大双边货物贸易市场准入提供新的动力。尤其是中瑞自贸协定关税减让措施的实施,将有利于中方企业从瑞士进口先进设备及技术,推动国内相关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同时,瑞士对华取消了全部工业品关税,取消或降低了多数农产品关税,这将有利于我国汽车零部件、金属制品、纺织品、服装等工业品和蔬菜、水果、加工食品等农产品出口到瑞士,特别是瑞士对农产品的关税减让,将为我国农产品进入瑞士市场获得优于其他国家的准入条件。

财政部等三部门:企业每吸收1名失业人员每年减税4千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近日联合下发了《关于继续实施支持和促进重点群体创业就业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对符合条件的个体经营者享受最高9600元的税费扣除,而吸纳就业的企业将享受最高每人每年5200元的扣除额,税费优惠期为三年。

《通知》指出,登记失业半年以上的人员,毕业年度内高校毕业生以及零就业家庭,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劳动年龄内的登记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在3年内按每户每年8000元为限额依次扣减其当年实际应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个人所得税。限额标准最高可上浮20%,最高减税9600元。商贸企业、服务型企业、劳动就业服务企业中的加工型企业和街道社区具有加工性质的小型企业实体,招用登记失业1年以上人员的,在3年内按实际招用人数予以定额依次扣减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企业所得税优惠。定额标准为每人每年4000元,最高可上浮30%。

解读:此次出台的支持和促进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税收政策,既是对以往政策的延续,又扩大了政策受惠的范围,加大了支持力度。与原政策相比,新政策调整了享受企业吸纳就业税收政策的人员范围,将原来以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为主的四类群体,扩大到凡招用登记失业一年以上人员,均可享受税收优惠。同时,新政策还提高了税收减免优惠力度。除国家给予定额税费扣减外,地方政府还可按规定再给予更大的税收优惠,最高可上浮30%。执行最高限后,每吸纳一个就业人员的扣除额上限将从4000元最高可提至5200元,相当于就业职工1-2个月的平均工资。另外,在政策的执行上,《通知》将过去的税费优惠由“审批”改变为“备案”,将会使政策的执行更为通畅。相信新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于鼓励创业促进就业将会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工信部发布第一品牌榜加多宝摘冠苹果反超三星

由工信部下属的中国企业品牌研究中心及直属研究咨询机构Chnbrand实施的中国品牌力指数(C-BPI)此前发布。结果显示,有65%的行业第一名由本土品牌获得,35%的行业由国际品牌瓜分,包括比亚迪、格力、海天等品牌蝉联了行业冠军;有75个行业品牌连续4年排名第一;但也有包括加多宝、蒙牛和工商银行信用卡等17个行业品牌逆转获得第一名,而去年手机行业冠军三星被苹果反超。

在2014年C-BPI调查的178个行业中,有65%的行业第一名由本土品牌(包括内地和港澳台品牌)获得,比去年下降了1个百分点;其余35%的行业第一品牌由国际品牌瓜分。在115个本土第一品牌中,北京和广东品牌数并列第一,各占25%;上海紧随其后,占比11%。在63个国际品牌中,美国品牌占比高达52%;位居美国之后的德国品牌占比10%;韩国、日本及荷兰并列第三,各占6%。

从三大行业来看,在快速消费品行业第一品牌中,本土品牌和国际品牌分别占比53%和47%,前者比去年上升了1个百分点;在耐用消费品行业中,获得行业第一名的本土品牌与国际品牌比重分别为56%和44%,本土品牌比重下降了3个百分点;在消费服务行业中,本土品牌占比高达90%,虽然比去年下降了4个百分点,但仍然占有压倒性的优势。

进一步从细分行业来看,在快速消费品行业的78个细分行业中,国际品牌在生活用品、其他消费品领域中具有优势,分别夺得81%和57%的行业第一品牌;以三枪(保暖内衣)、长城(国产葡萄酒)、民生21金维他(维生素补品)为代表的本土品牌在时尚用品、饮品、药品/保健品等领域中占据上风,获得第一品牌的比重分别达到71%、77%、83%。在耐用消费品行业的48个细分行业中,本土品牌在家居用品及家电用品领域更有优势,获得第一品牌的比重分别为67%和65%。汽车/电动车领域的10个行业中,国际品牌具有很强优势,本土品牌仅在三个行业获得冠军,其中包括连续3年夺得电动车行业冠军的爱玛;此外,比亚迪FO也在AOO级轿车蝉联了行业第一品牌。在服务行业的52个细分行业中,本土品牌占有压倒性的优势,获得金融服务领域、网络服务领域和一般服务领域全部31个细分行业的第一名;在批发零售行业中,本土品牌获得了除婚纱摄影连锁店、大型超市、咖啡连锁店、西式快餐连锁店和连锁百货商场之外的其他行业第一名。

解读:C-BPI作为基于有行业消费经验的消费者反馈基础上的评价指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消费者对品牌的选择和认可。自然,在市场品牌多如“繁星”的消费环境中,在铺天盖地的品牌广告和品牌公关的氛围中,C-BPI指数的发布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绿色消费,进一步提升品牌的社会影响力方面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福布斯华人富豪榜:前十大富豪中4位来自内地

福布斯此前发布的2014华人富豪榜显示,李嘉诚以310亿美元净资产再次位列第一,新赌王吕志和升至第二名。值得关注的是,由于互联网及一批新兴产业的崛起,中国大陆富豪财富增长的表现在经过两年的低谷之后开始创造新高。

前十大富豪中有四位来自内地的企业家,除互联网富豪马化腾、李彦宏之外,还有排名第五的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排名第九的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

在今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人数达到创纪录地1645人的背景下,有290位华人上榜,主要分布于中国大陆、香港及台湾地区;其中来自于中国大陆的152位,占比52%;来自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的分别占15%、10%。同时,上榜的290位华人亿万富豪净资产总额达8756亿美元,相比2013年增长1571.4亿美元,增速达22%。其中大陆地区富豪净资产规模总计3748亿美元,占比43%;中国香港地区富豪紧随其后,净资产规模总计2051.5亿美元,占比23%。

2014年最富有的十位华人中,李嘉诚以310亿美元净资产再次位列第一。而凭借银河娱乐成为新赌王的吕志和排名第二。房地产巨头依然占据最多席位。值得关注的是软件及互联网行业的马化腾、李彦宏,年届不惑的两位富豪均来自于中国大陆。他们在平均年龄72岁的华人富豪前十位中可算得上是晚辈,凭借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用相对较短的时间积累财富跻身前列。

统计结果显示,前十位华人富豪净资产总额1651亿美元,较2013年同期增长38亿美元;其中来自于中国大陆地区的四位富豪净资产总额达522亿美元,而去年仅有宗庆后以116亿美元进入前十。

从行业分布看,有57位华人富豪来自于房地产行业,占到总榜单数的近20%;其余主要分布在食品饮料、制药与生物科技、零售、原材料等行业;有22位华人富豪为了寻求新的财富增长点走上了多元化经营的道路。

解读:2014年华人在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人数的占比达到了17.6%的新高,而来自中国内地的企业家人数也达到了152人的新高,这进一步显示出华人企业家,尤其是中国内地企业家,在全球经济中的作用更加重要。

外汇局:人民币双向波动的宏微观条件已经具备

近期外汇市场波动,人民币对美元持续贬值,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对此,外汇局国际收支司司长管涛在此前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汇率波动实属正常,人民币双向波动的宏观和微观条件已经具备。

管涛同时指出,今年以来,国内经济增长稳中趋缓,外贸进出口比较低迷,一些信用违约事件开始暴露。外部主要的问题就是美联储QE加速退出,这些都是分化汇率预期、推动资本流动波动的触发因素。特别是当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大以后,对前期看涨人民币单边升值的套利交易形成挤出效应,并释放出平仓购汇的需求,反过来进一步推动汇率的波动和资金流出的压力。

管涛指出,现在人民币的双向波动已经具有了宏微观的条件。从宏观上讲,人民币汇率正在趋向均衡合理水平,国际上通常用经常项目差额占GDP的比重来衡量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经常项目不管顺差还是逆差,只要在GDP的一定比例以内都属于合理。从2010年开始,我国经常项目顺差占GDP的比重已经回落到国际认可的合理标准以内,2013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占GDP比重是2%。从微观来讲,现在的资本流动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越来越大。这次金融危机发生以后,主要的发达经济体都采取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造成了全球低利率、宽流动性,使得新兴经济体经常面临脱离本国基本面的资本流动波动冲击,中国也是深受影响。

解读:人民币汇率有涨有跌属于正常现象。从历史上看,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汇率安排都没有只涨不跌的货币,尤其是汇率形成越加市场化,汇率制度越灵活,汇率弹性就越大。1994年人民币汇率并轨以来,我国就确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让市场在汇率形成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是既定的改革方向。更为重要的是,我国抓住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这个有利时机,从3月17日开始扩大了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这是朝着市场决定资源配置、建立健全国际收支调节的市场体制机制方向又迈进了一大步。人民银行此前也认为,不要过度关注短期人民币汇率波动,应该更多关注人民币汇率的中长期走势。

IMF:全球经济步入改革调整年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朱民此前在出席IMF和世界银行春季会议时表示,今年全球经济将继续保持复苏但力度不够强劲,同时面临通胀水平偏低、金融市场波动、地缘政治等多重风险,各国必须利用今年的时间窗口加大结构改革和调整的力度,才能为明后年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朱民指出,今年发达国家经济增长虽然有所恢复,但在相当程度上得益于财政紧缩拖累效应减少的一次性因素。IMF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增速将达到3.6%,整体形势不错,但各国复苏力度都不够强劲。今年新兴经济体增速预计达到约5%,总体来看增长企稳,但也面临国内货币供应增长过快、财政政策空间压缩等不利的宏观形势。

朱民强调,当前全球经济还需警惕通胀水平偏低、金融市场波动和地缘政治等三大风险。他说,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经济复苏缓慢,目前全球实际产出还低于潜在产出水平,加之石油、食品价格下滑导致进口制造业产品价格下降,全球的通胀水平都偏低。目前IMF正关注有哪些外部全球冲击可能会引起低通胀转向通缩的风险,以及采取哪些措施来避免这一风险。解读:“转型”、“改革”不仅是今年中国经济的“主旋律”,也是今年全球经济关注的焦点。IMF明确指出,今年是全球经济增长的“过渡年”、“改革年”,各国必须加大结构改革和调整的力度,才能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在全球经济增长的“改革年”,中国应当继续加大改革力度,用改革为经济转型保驾护航。

《白皮书》:2013年171万人跻身中产阶层超半数来自民企

《福布斯》中文版联合宜信财富此前发布的《2014中国大众富裕阶层财富白皮书》(下称《白皮书》)显示,截至2013年底,我国可投资资产在10万美元-100万美元(约合60万元人民币-600万元人民币)的大众富裕人群已达1197万人,这一数字在2012年时是1026万人,一年间,有171万人成功跻身中国中产者行列。

据悉,《福布斯》中文版定义的大众富裕阶层,是指个人可投资资产在60万元人民币至600万元人民币(即约10万美元至100万美元)之间的中国中产阶层群体。《白皮书》所指的个人可投资资产为,将私人财富中流动性较差的收藏品、消费耐用品和自住型房地产剔除后,个人持有的现金、存款、公开市场交易的股票、基金、债券、保险及其他金融性理财产品,以及投资性房产。

《白皮书》数据显示,大众富裕阶层的数量在2010年时达到794万人,2011年增长到883万人,到2012年底时突破1000万达到1026万人。截至2013年底,这一人群的数量增至1197万人,增幅达16.6%。《白皮书》预计2014年底这一人群数量将达到1401万人。

截至2013年末,中国私(个)人可投资资产总额约94.1万亿元人民币,较2012年的83.1万亿元人民币增长了13%,主要由存款及现金的增长、投资性房地产总值增长所带动。大众富裕阶层掌握的私人财富快速增长,占私人财富总额的比例逐渐走高。2010年-2012年分别达到15.5%、16.1%、16.4%,2013年这一比例增长到16.6%,人均可支配的投资资产达130.8万元人民币。这一数据显示,私人财富向大众富裕阶层聚集的态势非常明显。

《白皮书》显示,大众富裕阶层行业主要集中于金融、贸易、制造业这三个比较传统的领域。按照工作单位性质来分,50.7%的人来自于民曹企业,其次为国有企业和国家事业单位共计25.6%。从职位来看,企业主和高管构成了大众富裕阶层的主体,其中有29.7%为企业主,另有28.7%为企业管理层。而在财富来源方面,57.7%的人群财富来自于工资和奖金,紧随其后的是企业分红35.2%和金融产品投资27.7%。同时,大众富裕阶层有86.4%的人进行了个人投资,最受青睐的前三大投资品分别为银行理财产品(基本上为固定收益类产品)、房地产及股票。其中,2013年大众富裕阶层中首选银行理财产品投资的从2012年的62.5%蹿升至80.7%,显示出大众富裕阶层对固定收益类产品的钟爱。其次是房地产,选择股票投资的人数从2012年的47.6%下降至2013年的37.6%。

此外,《白皮书》还显示,大众富裕阶层中有41.7%的人群参与了互联网金融投资,其中余额宝拥有绝对优势,29.9%的受访者表示购买了余额宝,购买百度百发的仅占2.0%,而进行网络P2P投资的人数占比为10.8%。

解读:《白皮书》显示,近年来大众富裕阶层以年均接近15%的速度增长,开始成为社会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成为了社会的主流。而中产阶级队伍的不断壮大对于我国经济和社会结构的改变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团购行业洗牌倒闭率达86%市场集中度明显提高

红火一时的团购网站“饭统网”4月下旬宣布关闭。在此之前,曾在团购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拥有世界500强企业高管团队的嘀嗒团也在3月底正式关闭团购业务,转向新的业务模式。

数据显示,成立于2003年的饭统网不仅拥有自身的传媒优势,更有着包括北京青年报、中国网通天天在线、腾讯、中公网、中国网、中国产经信息网、中华洗网、974爱车龙卡等强大的合作团体,并且受到海外风险投资的高度青睐。以日本亚洲投资为代表的四家海外企业曾经对其投资近3000万元人民币(400万美元)。而成立于2010年的嘀嗒团,曾在2011年市场份额排名第十,同时也获得过IDG、KPCB和北极光创投等机构的投资。然而,饭统网和嘀嗒团最终都没有在团购市场需求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存活下来。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和“领团网”团购最新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全国共诞生团购网站6246家,团购网站关闭数量有5376家,尚在运曹中的网站数量为870家,倒闭率达86%。中小团购网站的关闭已经蔓延到一线网站。团购市场经历了最初的资本热,大量团购网站鱼龙混杂,再到2012年迎来倒闭潮,行业“洗牌”淘汰了大批企业,在2013年和2014年进入调整充实阶段。

数据同时显示,“洗牌”后的团购市场集中度明显提高。目前,美团、大众点评、窝窝团、拉手网、糯米网、高朋网等前十强团购网站已经牢固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在移动团购、O2O等方面也占尽优势。去年前十强交易额之和占总市场份额的42%,团购平台占市场份额的37%,其他中小团购网及垂直网站交易额之和占其余市场份额的21%。另一方面,团购行业整合运动从未停止,并从中小团购网站波及一二线团购阵营。

团购网站数量大减并非意味着团购市场的冷却,反之却是团购需求的暴涨。数据显示,去年团购市场交易额累计达532.89亿元,比2012年大涨52.8%。去年团购为全国消费者节省开支累计达736亿元,团购已经成为消费者主要的消费形式之一。

解读:团购网沉浮的背后显然是产业资本运作的结果。数据显示,近年来包括互联网企业巨头在内的产业资本纷纷加入了“抢团”的战争。其中,百度收购了人人网所持的全部糯米网股份,苏宁全资收购了国内团购网站满座网,腾讯获得了大众点评20%的股份。而美团网获阿里巴巴投资后,业务不断扩张,已开通超过200个城市分站。找到“靠山”的团购网站突飞猛进,去年几大一线团购网站引领团购行业占尽优势资源并宣布实现全年盈利。业内人士认为,团购行业已进入“拼爹时代”,未来竞争将进一步白热化。但业内人士同时认为,尽管团购市场集中度在提高,商户和用户越来越往更大、更主要的平台走。但未来的团购市场并非一家通吃,中小团购网站在本地化和细分服务领域仍可以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