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表现手段对舞蹈作品创作的作用

2015-02-03 10:52徐艳
艺术评鉴 2015年1期
关键词:舞蹈作品作用创作

摘要:舞蹈作品创作为集舞蹈语言与音乐语言为一体的艺术创作类型,舞蹈作品创作人员进行创作时,必须构建音乐语言和舞蹈语言间的具体结构关系,包括交织关系、平行关系和抵抗关系等。而本文则以舞蹈和音乐之间的具体关系作为出发点,通过详细介绍音乐旋律、节拍、节奏、调性、调式、音色以及织体等音乐表现手段对舞蹈作品创作的作用与可行性,以期可以成为相关人士参考与学习的范本,从而不断提升舞蹈作品创作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音乐  表现手段  舞蹈作品  创作  作用

音乐及舞蹈从属于不同的两门艺术,音乐被认作舞蹈作品的灵魂,同时舞蹈又是音乐作品的外化方式,因此对于舞蹈作品而言,音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能够为舞蹈作品提供较大帮助。受音乐及舞蹈中特有的属性影响,当两者重叠之后,就会形成新型艺术形象。在音乐艺术当中,声音是其基本材料,而时间是其主要载体,而在舞蹈艺术当中,动作是其基本材料,而人体本身则是其主要载体。由此可见,音乐艺术有声无影,同时舞蹈艺术则有影无声,两者的结合不仅是时间层面的结合,同时还是不同艺术形象、艺术语言之间的结合,因此研究音乐表现手段对舞蹈作品创作的作用也显得极其重要。

一、音乐表现手段对舞蹈作品创作的作用

(一)音乐旋律基于舞蹈作品创作的作用

首先,舞蹈作品创作实践活动中,旋律特征发挥着重要作用。音乐旋律除了了是人类感官最为容易接收和记忆的信息之外,同时人类语言和旋律形态之间在音调形式方面还具有直接联系,所以能够有效的引起人类内心情感的共鸣与听觉方面的注意。旋律在风格特点、音律、行进方向以及形态等方面都对人类感官造成直接影响。例如,舞蹈作品《东归英雄》当中,中部和呈示部的连接位置出现了一段马头琴旋律,其速度音调和抽泣节奏极为相似,若该旋律和母亲的抽泣动作成功重叠,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放大抽泣动作,同时还能加强母亲哭泣和观众情感之间的有机联系,丰富了观众的情感体验。

其次,舞蹈作品创作实践活动中,旋律走向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旋律走向而言,一般情况下,若该旋律线向上进行,主要代表加强紧张度和增长情绪,而如果该旋律线向下进行,则代表情绪正处于逐渐松弛的阶段,力度也逐渐减弱。例如,舞蹈作品《天鹅之死》当中,其音乐为《天鹅》,由钢琴和大提琴演奏。这部舞蹈作品表现出一只忧伤、抖动着双翅的天鹅在湖面上随着忧伤的旋律舞蹈。其曲式结构以单三部曲式的结构为主,且呈示部和再现部在旋律与乐思方面都大致相同,而再现部在第二乐句方面有连续四个小节的旋律为下行轨迹,该下行旋律和舞蹈当中天鹅屈身倒地、缓缓闭上双眼、沉默死去等一系列舞蹈形象有机的重叠在一起,充分的营造出一副悲伤、心酸、忧愁的画面。

再次,舞蹈作品创作实践活动中,旋律音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旋律音域会出现高低波动,对于舞蹈形象有效的表达其情感而言,起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生死相依》这一舞段当中,主要包括四段相同的旋律,但在音域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通过不同音域的表现,从不同色彩和不同程度上描述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舞蹈进行至1分29秒时出现了马头琴旋律,这段旋律的音域较低,而当舞蹈进行至2分07秒时,马头琴旋律则处于高八度的位置。在两个舞蹈片段中可以发现,音域变化会对舞蹈的空间动作直接造成影响,对于舞蹈形象在情绪方面的变化、情感升华、舞蹈调度和空间变化等都会产生影响。

最后,舞蹈作品创作实践活动中,旋律分类发挥着重要作用。旋律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可以划分成器乐旋律与声乐旋律。其中,声乐旋律具备志向性特征,能够直接理解旋律急欲表达的某种思想感情;而器乐旋律和器乐性能特征存在着必然联系,在不同的乐器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舞蹈作品当中,通过对人声旋律进行合理利用,不仅可以使舞蹈更具民族性,同时还能加深观众印象。除此之外,声乐旋律通过各个民族语言的合理呈现,也能够赋予舞蹈民族属性。

(二)节拍与节奏基于舞蹈作品创作的作用

节拍与节奏对于舞蹈作品创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节拍基于舞蹈作品创作的作用。节拍与节奏之间为相互依存及相互影响的关系,节拍主要作用于音乐题材等方面,和重音规律之间也存在着密切联系。在对节拍类型进行准确使用的基础上,可以使舞蹈形象更加生动。一般情况下,节拍的不同会使舞蹈整体节奏效果也各不相同。例如,舞蹈作品《中国妈妈》当中,从舞蹈的3分27秒至5分03秒时,其情绪变化和之前后明显的差异,而编曲者也选择不同节拍对舞者的情绪进行直观对比。

2.节奏基于舞蹈作品创作的作用。音乐形象当中,节奏通常和现实生活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这是由于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劳动号子、呼吸、锣鼓点、机械律动等节奏形式,表现于舞蹈作品当中,节奏本身所起到的作用就更显明显。音乐作品通常会下意识、有目的地使用某些节奏型或节奏,例如舞蹈作品《新家园》当中,当舞蹈进行至1分16秒时,呈示部的B乐段中表现出一段特殊的节奏型,即击打乐器“阿嘎”。由于这段舞蹈为循环往复的劳作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节奏型,因此能够直接表现出劳作场面,而在号子声中,通过舞蹈本体的表现,“军民团结一家亲”、“军民共同辛苦劳作”等形象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除此之外,在我国少数民族许多舞蹈当中,节奏型自身就存在着表现意义。例如,在朝鲜族中,其舞蹈里有多种节奏类型,包括“古格里”、“安旦”、“赫毛里”等。其中,“古格里”集聚柔和型、舒缓型及平稳型为一体,“安旦”集聚喜悦、活泼以及欢快为一体,而“赫毛里”则集聚旋转、奔放与极速为一体。

由此可见,节拍与节奏同属于音乐形象和舞蹈形象中较为核心的部分,节拍与节奏型的不同,构架出的性格特征及舞蹈形象都各不相同。通过深入了解与沿街节拍与节奏的具体表现特征,可以推动舞蹈创作人员合理应用各种音乐形式变现舞蹈中的情感与情绪。

(三)调性和调式基于舞蹈作品创作的作用

调性和调式对于舞蹈作品创作同样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1.调性基于舞蹈作品创作的作用。对于同一种旋律,在调性不同的情况下重复演奏,即可使音域发生明显变化,舞蹈形象与音乐形象都能表现出丰富的情感。必须强调的是,舞蹈中情感的起伏变化并非等同于音域高低的变化,尽管音乐变化也会对观众的情感起伏产生直接影响,但舞蹈情感与音乐情感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2.调式基于舞蹈作品创作的作用。调式为音乐思维中较为重要的构成元素,如果一部音乐作品具有调性,则调式会直接约束其所有和声、所有旋律。音乐作品当中,普遍应用的调式包括五声调式、大调式和小调式等,随着调式的不同,音阶结构也会发生巨大变化,因此在调式相异的情况下,通常会出现不同的特性与色彩。基于舞蹈编创人员来说,必须深入研究不同调式条件下可能出现的情感色彩。

(四)音色和织体基于舞蹈作品创作的作用

基于舞蹈作品创作而言,音色和织体等音乐表现手段在其中的作用也十分突出。

1.音色基于舞蹈作品创作的作用。“音”中最为基本的一种属性即为音色。发声物体在构造和材料方面存在着差异,以至于产生的泛音共鸣存在着区别,发出来的音在色彩和光泽方面也各不相同。表现于音乐作品当中,其音色即指发声、乐器或人声在听觉系统中所形成的色彩感。与此同时,音色还表现出强烈的民族特性,这是由于部分民族乐器本身就具有特殊音色,并直接代表着该民族所特有的一种文化符号,用其演艺出的音色中不可避免的出现民族性。

2.织体基于舞蹈作品创作的作用。织体即多声部类音乐横向和纵向相结合的一种形态。音乐织体通常包括两种形态,分别是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其中,复调音乐指两个或以上旋律的结合,且该旋律极具独立意义,同时也指主旋律和模仿声部、对比声部的有效结合。而主调音乐主要指和声伴奏与主旋律间的合理组合。基于舞蹈作品来说,通常以复调音乐作为主要方式表现两个或以上艺术形象。音乐的具体表现手段当中,可发现复调音乐包括三个作用,分别是对不同音乐形象的同时描述;对同一个形象中不同的情绪或侧面进行揭示;确保音乐进行过程中的统一性与连续性。舞蹈作品创作人员在对复调织体合理利用的基础上,可使人物形象情感与情绪更加丰富,同时也能使不同人物形象间的具体情感关系生动的表现出来。

二、结语

音乐表现手段具有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的关系,在旋律当中,音乐表现手段充分渗透着各种节奏;在调式当中,音乐表现手段对旋律产生直接影响;在节奏当中,音乐表现手段直接决定了节拍样式;在音色当中,音乐表现手段为旋律的直接呈现。对舞蹈作品创作而言,音乐表现手段会对舞蹈的形象、情感与动作等产生作用,也成为舞蹈作品创作必不可少的参与要素。

参考文献:

[1]李晓燕.凝视大地仰望天空——从舞蹈专场《风起岭之南》创作实践到星海音乐学院舞蹈系办学思路[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3,(03).

[2]谭桂琴.《扁舞丹青》与《高山流水》——关于舞蹈中身体表演过程与音乐关系的再讨论[J].艺术评论,2011,(04).

[3]李晓燕.舞蹈教育对大学生音乐素质培养的重要性——以星海音乐学院舞蹈系舞蹈与音乐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为例[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3,(04).

[4]胡骁,何喆.广东省舞蹈高等教育现状分析与发展反思——以星海音乐学院舞蹈系为个案[J].高教探索,2013,(06).

[5]马婧.形神相依互得彰益——浅谈舞蹈与音乐之间的关系[J].音乐大观,2011,(12).

作者简介:

[1]徐艳:宜宾学院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舞蹈作品作用创作
《一墙之隔》创作谈
浅谈舞蹈作品创作思维的过程
浅谈舞蹈作品中的情感如何表现
书法艺术与舞蹈作品的共性研究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创作随笔
用编码·解码理论试析舞蹈作品的创作与编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