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即兴伴奏的艺术审美价值

2015-02-03 00:59牛丽君
艺术评鉴 2015年1期
关键词:钢琴即兴伴奏艺术审美音乐艺术

牛丽君

摘要:钢琴即兴伴奏是高等音乐学院的基础性课程,既注重理论分析,又注重实践过程,同时还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钢琴即兴伴奏的艺术审美价值的研究对于改善教学观念、完善相关课程建设以及推进音乐教育的改革都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钢琴即兴伴奏  艺术审美  音乐艺术

目前,对钢琴即兴伴奏的理论研究多侧重于其编配创作手法和教学方式上,而对其审美价值的理论研究却寥寥无几。本文将突破对钢琴即兴伴奏的表层价值的研究,而是分析其深层次的艺术审美价值。

一、钢琴即兴伴奏具有自由性

(一)二度创作的自由

钢琴即兴伴奏的过程主要是根据歌曲的旋律和歌词的思想,对歌曲进行高度概括,并选择出最能体现歌曲思想和神韵的音型、织体和和声。其“即兴”的特点则表现为,不但能结合不同的歌词、旋律选取最佳的伴奏效果,还能在同一首歌曲中,依据演唱者的演唱形式和情感的变化而灵活地对织体音型、和声语汇以及变换调性做出适应性的调整。这种伴奏形式与伴奏者的思想变化、与演唱者的配合情况密切相关,是在演唱者的基础上,对歌曲的二度创作,具有极高的自由性。

(二)想象的自由性

钢琴即兴伴奏的想象自由体现在伴奏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审美判断选取最适合的表现形态。这种即兴伴奏是将歌曲的情感变化进行艺术化的提炼,将其转换为可感的声音形态,因此很大程度上受到伴奏者对歌曲精神运动想象的影响。

(三)联想的自由性

钢琴即兴伴奏主要运用了伴奏声部来对歌曲的背景进行衬托,并运用合理的音乐语言描绘歌曲的氛围和意境,这就要求伴奏者熟悉不同的音型织体、旋律、节奏、调式、调性以及和声色彩的特征,并对其展开丰富的联想,将音乐与空间表象进行合理的连接。

二、钢琴即兴伴奏的情感表现

(一)多声乐器的独特音响效果

钢琴作为一种多声乐器,涵盖了宽广的音域。因此,钢琴的演奏效果可以与交响乐合奏相媲美,可以将铿锵、雄浑、光辉、嘹亮的音乐表现得淋漓尽致。钢琴具有多层次的线条,十分有利于丰富歌曲的旋律,延伸歌曲的情感表现空间。这种复调音乐最大的优势在于,它可以让不同的独立旋律在演奏过程中形成追逐、模仿或者对比的关系,使音乐表达的层次更加丰富,增强其艺术性。伴奏者可以巧妙利用钢琴多声的特点和宽广的音域,创造出更加丰富的音响、更加多彩的音乐意境以及更加生动的音乐情境。

(二)丰富和声的烘托效果

在钢琴即兴伴奏中,和声设计是十分重要的部分,可以说是伴奏中的灵魂。和声是在伴奏中通过不同的功能、力度以及色彩,对音乐的情感和精神进行渲染,对歌曲进行更深层次的刻画和渲染,从而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

和声也是钢琴即兴伴奏中对情感色彩的最好的表达方式。因此,在和声中,一定要结合歌曲的具体情感的需要,对和声色彩和和声词汇进行巧妙、灵活地运用和表达,只有这样才能拓展歌曲的情感空间。

例如,在搭配抒情歌曲的和弦过程中,主要依据其逻辑重音、情感变化、精神运动、调性色彩、节拍、节奏进行设计。抒情歌曲的特点是旋律优美舒缓,就像伴奏者内心的低语和独白,只有较为缓和的和声力度才能将这一意境很好地表现出来。

(三) 音型、织体的变化效果

伴奏音型作为伴奏中的表现形态,体现着和声中的思维和情感活动。而伴奏织体则是低音、和声以及旋律这三个不同的层次在伴奏中的横向、纵向运动形态,也是一种常见的伴奏表现方式。

钢琴即兴伴奏中,织体的表现意义在于其韵律美。即通过伴奏织体的不同形态的变化,使听者体验到思维、情感的有形表现,进而实现音乐的审美欣赏。不一样的分解和弦、和弦奏法以及伴奏织体,就能有效地表现出多种多样的音乐形象。

在钢琴即兴伴奏中,根据其不同的表达要求,可以穿插多达数十种织体,这也反映出了音型、织体的变化对于情感表达的意义。

三、钢琴即兴伴奏的象征性

钢琴即兴伴奏还具有很强的象征性。在钢琴伴奏中,伴奏者可以把音乐中的不同形象以及一些自然界的声音,通过不同的音响运动和音响色彩很好地表达出来,基于音乐更加丰富的审美感受和极强的画面感。在钢琴的即兴伴奏中,既可以模仿昆虫的鸣叫,又能模仿小鸟的歌唱;既能用欢快的音型象征春暖花开的场景,也能运用沉郁的节奏模拟秋天荒芜的景象。

因此,钢琴即兴伴奏的美感还在于,伴奏者可以运用不同的伴奏织体、和声色彩,将听觉上的感受转化为视觉以及空间想象的感受,使听者如临其境。具体而言,波尔卡节奏的特点是活泼和欢快,具有明丽的色彩;圆舞曲节奏则显得浪漫和高雅;而伦巴舞曲节奏则更适合于象征明朗的情绪。想要表达明亮、舒畅的场景可以选用大调,表达婉转含蓄的情绪则可以运用小调。

四、结语

总而言之,钢琴即兴伴奏具有别具一格的艺术特点和极高的审美价值。钢琴即兴伴奏能够综合地运用不同的音乐表现手法,将歌曲和演唱者的情感变化、思想运动与伴奏者的理解、体会以及艺术想象巧妙结合,并通过其广阔的音域、丰富的音型、伴奏织体变化模拟出不同的情绪、声音和场景,带给听者听觉上的审美享受和空间上的情感共鸣。伴奏者应该巧妙选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充分运用钢琴的独特表现优势,最大程度地发挥这种音乐表现形式的审美价值,在丰富了自身的演奏技巧的同时,也带给听众更好的情感体验。

参考文献:

[1]叶晓晨.钢琴即兴伴奏的艺术价值以及伴奏者的艺术素养[J].黄河之声,2014,(12).

[2]付渝涛.通晓音乐艺术感觉伴奏之美——浅析艺术通感在钢琴即兴伴奏中的作用[J].黄河之声,2014,(03).

[3]沙岚.钢琴即兴伴奏的特点及提高即兴伴奏能力的途径研究[J].大众文艺,2013,(07).

[4]苏晓南.论钢琴即兴伴奏的内涵与伴奏者能力素养[J].音乐大观,2013,(07).

猜你喜欢
钢琴即兴伴奏艺术审美音乐艺术
探究锡剧音乐的多元化发展
流动的时间,不确定的艺术
试论大学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改革
意大利歌剧的发展
电视综艺节目主持艺术审美风格探微
传统民居装饰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浅析BJD人偶的艺术性
浅析音乐欣赏中的审美心理定势
高校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改革与研究
钢琴即兴伴奏的审美价值与艺术性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