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歌剧《爱的甘醇》中的艺术特色及演唱技巧

2015-02-03 10:52张娓
艺术评鉴 2015年1期
关键词:喜歌剧花腔演唱技巧

张娓

摘要:喜歌剧《爱的甘醇》是意大利歌剧作曲家多尼采蒂的优秀作品之一,该剧在米兰的首演大获成功,多尼采蒂也由此获得了意大利美声乐派三巨头之一的称号。《爱的甘醇》由一共分为两幕短剧,全剧氛围轻松愉悦,曲调的创作也十分的精湛,尤其是在唱腔的技巧上更是凸显了多尼采蒂优秀的艺术创作才能。文章将通过对喜歌剧《爱的甘醇》进行简要叙述,并就其艺术特色及演唱技巧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

关键词:喜歌剧  《爱的甘醇》  花腔  艺术特色  演唱技巧

多尼采蒂既是意大利著名的歌剧作曲家,同时也是浪漫主义歌剧的代表,其一生中创作了近百部的歌剧作品,《爱的甘醇》是其中年的优秀创作之一,在1832年一经演出就大获成功,多尼采蒂也由此一跃成为了同时代作曲家们的代表。这部作品至今为止仍然是多尼采蒂所有作品中出演次数最多的歌剧。《爱的甘醇》既保留了意大利歌剧的传统表现形式,同时还融入了浪漫主义气息,其精湛的演唱技巧与丰富的艺术特色至今还在被人们所称道。

一、喜歌剧《爱的甘醇》

在《爱的甘醇》这部喜歌剧中,多尼采蒂充分的展现了其创作的才能。全剧以轻松幽默的氛围、优美动人的曲调获得了观众的喜爱和追捧,一直以来都是多尼采蒂歌剧创作中演出次数最多的作品。

《爱的甘醇》主要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乡村的爱情故事。腼腆朴实的乡村青年内莫里诺一直爱慕着率性美丽的农场主之女阿蒂娜,但由于他言辞笨拙,加之情敌贝科雷对阿蒂娜攻势凶猛,不得已之下,内莫里诺找上了江湖医生杜卡马拉,购买了他所谓的“爱情灵药”,尽管这药是假的,但凭借着内莫里诺的一腔真心,最终他还是获得了阿蒂娜的爱。该剧分为两个小短幕,共有二十首曲子,除了歌剧中常见的咏叹调与宣叙调之外,多尼采蒂还加入了跳跃性极强的花腔女高音演唱,使得整部歌剧极富艺术表现张力,剧中女主公阿蒂娜也正是因为花腔女高音的演唱形式而大获观众的喜爱,其音乐风格也通过这些独特的演唱技巧而得以完美的呈现在观众面前。

二、喜歌剧《爱的甘醇》中的艺术特色

《爱的甘醇》这部喜歌剧在创作的过程中并没有脱离传统意大利歌剧的样式,并且,多尼采蒂还在基本样式的基础上对剧本进行了独特的创新。其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浪漫主义的题材内容

受到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在《爱的甘醇》这部作品中,多尼采蒂将乡间生活作为该剧的创作背景,同时还融合了乡村民间故事与传说进行曲目的创作,由此可见,《爱的甘醇》无疑很好地体现了浪漫主义者所坚持的“回归自然”原则。而在这部喜歌剧中的“爱情”元素也是构成作品浪漫主义的一大特征。剧中主人公内莫里诺与阿蒂娜处于两个不同的社会阶层,却又因为爱情而勇敢的打破了阶层的束缚走到了一起,从而上演了一场浪漫的爱情故事。除此之外,在《爱的甘醇》中还运用了超于现实的事物“爱情灵药”,借以表达人们心中所存留的那一份浪漫与美好的幻想,同时也从侧面烘托出人们对于现实社会束缚的一种摆脱,承载了剧作家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二)角色配置的个性化

多尼采蒂在这部剧中沿袭了传统喜歌剧的创作习惯,通过不同的声部来表现角色人物不同的性格与心理活动,并以此形成了多样化的歌剧元素,大大的增强了戏剧的效果,如在剧中活泼率性的农场姑娘阿蒂娜是跳跃性极强的花腔女高音,痴情的乡村青年内莫里诺是以抒情为主的男高音,以插科打诨为主的江湖医生杜卡马拉的演唱则主要在男低音,自大的军官贝科雷采用的是男中音演唱。个性化的角色配置既保证了声部的质量,同时还能够让该剧在演出时获得较好的喜剧效果。《爱的甘醇》里的角色们除了拥有个性化的音乐表现形式,同时还具有自己本身独特的语言风格。多尼采蒂根据人物性格不同,分别赋予了其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阿蒂娜的语言风格是温柔中带着一丝俏皮,内莫里诺则是朴实简洁的语言风格,杜卡马拉的语言风格如同他的性格一样夸张而又喋喋不休,贝科雷则是用一种趾高气扬的语言来凸显他的自大。

(三)终场合唱形式的喜剧落幕

从十八世纪末开始,喜歌剧作品汇总首次出现了“终场合唱”的表演形式。这一表演形式的特点在于剧情进入收尾阶段后,演员陆续登上舞台活跃气氛,当所有演员都上台时,舞台的气氛也达到了高潮。如《磨坊女》、《好姑娘》等歌剧结尾都采用的是终场合唱形式。莫扎特也曾在他的喜歌剧中运用“终场合唱”形式并将其表现形式变得更为丰富,让舞台具有一种交响规模的结构,如在其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上,剧中情节发展复杂,到终场时甚至表现得更为气势庞大,但在“终场合唱”形式出现后,结尾却直转入完美,从而俘获了大批的观众。

三、喜歌剧《爱的甘醇》中的演唱技巧

多尼采蒂在《爱的甘醇》中运用了大量的歌剧演唱技巧,并在这些技巧的演唱中融入了自己新的创作元素,使得这部喜歌剧在舞台上的表演更显饱满。

(一)咏叹调、宣叙调的演唱技巧

在第一幕的开场部分,首先呈现的是高音位的笑声,伴随着笑声,女主人公阿蒂娜出场,这一宣叙调的创作手法一经演出就获得了观众的喜爱,并沿用至今。在该部分的演唱中,要求演唱者声音保持靠前的集中位置,音色才会显得明亮,而清亮的音色也比较符合主人公阿蒂娜活泼的人物形象。同时演唱者的呼吸要流畅连贯,只有稳定在胸腔支点才能够发出高音位的甩声,通过哼鸣的方式充分打开鼻咽腔,这样一来就会使发出的声音清脆而又具有穿透力。

而在剧中开始进行咏叹调的演唱时,多尼采蒂采用的是极富韵律动感的节奏,在流畅的旋律中刻画阿蒂娜这位来自乡村的姑娘的性格与外在。咏叹调分为两大部分,前半段以抒情为主,由于该节奏属于三拍音乐,演唱者呼吸要保持连贯不拖沓,营造出轻快的音乐形象。后半段的咏叹调风格转为跳跃性极强的花腔风格,但在节奏方面仍然延续前半部分的三拍音乐,但其中还添加了附符点音,由此展现出了阿迪娜活泼调皮的音乐形象。该段的演唱要注意音色的灵活度,利用呼吸对抗点来实现富有弹性的声音,特别是对于重音部分更要加强后腰与小腹支点的对抗,并以胸腔支点与小腹的对抗为保障开场。

(二)重唱、二重唱的演唱技巧

这部喜歌剧中的重唱主要分为两段,前半段属于抒情演唱,后半段跳转到花腔演唱。抒情部分的音乐节奏复杂,既有上行级进的演奏也包含了下行级进的节奏,演唱时,演唱者要注意保持抒情音乐节奏的连贯性,同时还要表现出花腔音乐的颗粒感。在这一部分通常保持腹部肌肉的扩张状态,胸腔支点往前推进保持稳定,并通过喉头阻气的颤动带动高音发出吗,从而进入花腔音乐的演唱。后半段的花腔演唱特点在于其跳跃性,附符点节奏轻快,与三连音形成鲜明对比,并由此来增强音乐的表现张力。

在《爱的甘醇》这部喜歌剧中。重唱的演唱技巧占据了重要位置,主要通过男高音的音色与花腔女高音结合来凸显声部的平衡,男高音音色坚实有力,而花腔女高音清澈轻盈配合之下显得十分协调。尤其是在剧中一段男女声二重唱当中,从旋律的完美程度不难看出多尼采蒂的创作天赋。极佳的艺术构思令这段二重唱充满着其他歌剧中所不具有的饱和感。多尼采蒂采用相同的旋律,让男高音与花腔女高音以轮唱的方式来描述剧中人物不同的内心思想,在演唱的过程中将语气重音与节奏重音结合的方式更进一步完善了二重唱中呼吸与面罩的统一,多尼采蒂将二重唱的演唱技巧与歌剧创作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方式无疑是舞台歌剧的一次新的进步。

四、结语

多尼采蒂向来以创作迅速和作品多产著称,其作品中丰富的音乐表现形式也一直被人们所津津乐道。作为一名优秀的歌剧作曲家,多尼采蒂并不满足于传统的歌剧创作形式,其作品中的音乐旋律既继承了传统的美声唱法,同时还融入以一些自身对于歌曲的理解,使得作品在满足观众听觉享受的同时,又能够达到歌唱家对于歌剧咏叹调演唱的需求。尤其是在《爱的甘醇》中,这些音乐的创作特质表现得尤为明显。多尼采蒂在剧中沿袭了传统意大利喜歌剧的表演元素,并将浪漫主义气息带去了歌剧音乐的创作当中,使得这部作品极富艺术特色,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歌剧发展新的艺术生命力。

参考文献:

[1]王石磊,唐瑭.朴素与纯情诙谐与真诚——析歌剧《爱的甘醇》的浪漫主义特色[J].文教资料,2008,(09).

[2]曲歌.多尼采蒂男高音咏叹调演唱风格的阐释与声乐教学——以歌剧《爱之甘醇》两首咏叹调为例[J].艺术研究,2009,(01).

[3]景作人.戏谑中的抒情 调侃中的欢乐——看多尼采蒂的歌剧《爱之甘醇》有感[J].音乐爱好者,2010,(10).

[4]李彩红.荒诞·诙谐·感人——简析多尼采蒂的喜歌剧《爱的甘醇》[J].新闻爱好者,2010,(16).

猜你喜欢
喜歌剧花腔演唱技巧
美学视角下的民族声乐花腔技法研究
浅析法国喜歌剧
浅谈美声唱法中花腔演唱的审美
喜歌剧《拉克美》音乐中的“异域主义”研究
好莱坞式《塞维利亚理发师》:卡通化的喜歌剧
要爱情不要战争——多尼采蒂喜歌剧《军中女郞》上海首轮演出观后
陆在易艺术歌曲《祖国,慈祥的母亲》的演唱分析
民族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研究
基于普契尼歌剧《图兰朵》的演唱技巧鉴赏
浅析咏叹调《我怀着满腔热情》旋律特点及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