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地区叫卖调研究

2015-02-03 10:52朱晓静
艺术评鉴 2015年1期
关键词:南阳

朱晓静

摘要:叫卖调,是小商贩们在大街上吆喝或叫唱,以来吸引顾客的民歌体裁。在这些叫卖调中,有的直接介绍商品的品种和质量。如卖杂货的,卖菜的等。有的是即兴编唱的歌谣,以来吸引行人购买物品。叫卖者一般来说自身的嗓音条件比较好,声音高亢明亮,为了推销自己的商品,必须让周围的人能清楚的听清自己叫喊声,叫卖内容简洁清楚,易懂耐听,诙谐幽默。由于各地人们的生活习惯、生活环境、方言不同,所以每个地方的叫卖调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如北京人说话喜欢用儿话音,所以北京的叫卖调就大量的运用儿化音。儿南阳的叫卖调则更多的结合了地方曲艺,旋律性和节奏性更强。叫卖调不仅是推销的工具,历史资料的提供者,它更是艺术的源泉。

关键词:南阳  叫卖调  起源发展  本体分析

一、叫卖调的起源与发展

在许多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都发现了早期的货币——贝壳,说明那时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已经出现。可以想象一下,古人在居住的地方附近拿着自己的物品寻找交易对象,口中介绍着自己的物品。交易过程中,近距离的交易可以用平常说话的声音面对面的进行,远者便要大声甚至喊叫了。这些在交易过程中的介绍、招呼声,便是最早的叫卖之声了。当时科技落后,生产力更谈不上发达。人们在意的更多的是解决温饱问题。所以很多东西都没有记载下来。不过虽未见文字记载,但是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这是一个不可跨越的历史阶段,是人类贸易活动必经的过程。

有文字记载的交易与叫卖可以在以下史料中见到:如战国的《韩非子·难一》之中就记述了大家熟知的一则故事:“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这其中夸赞自己的矛与盾,必然是大声高呼,让周围人都能听到。又如宋代的《东京梦华录》中说:“朱雀门外及洲桥之西,谓之果子行。纸花儿亦在彼处,行贩不绝。”“更有御街州桥至南内前趁朝卖药及饮食者,吟叫百端。”此书写于南宋绍兴十六年,其内容为北宋崇宁二年至靖康元年作者在京师居住时的实况记述。从中不难看出,在八九百年前的中原都城之中,商贸活动已经非常发达,“吟叫百端”说明叫卖调的使用已经相当普遍了。

“货郎儿”原本是宋元时期在城乡间流动的叫卖杂物的小商贩手摇串鼓、招揽顾客时所使用的叫卖声调。后来他们的叫卖声调逐渐发展成为民间曲牌,以致发展成民间流行的一种说唱形式。可见当时的叫卖调形式已多种多样。直至今日在街道上还会时不时听到叫卖之声。

二、南阳叫卖调音乐本体分析

一直以来,南阳叫卖调活跃在南阳各个大街小巷,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除了为人们提供生活必需品之外,同时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南阳叫卖调的叫卖者遍及各个行业,每个行业的叫卖者叫卖的商品皆种类齐全。所以南阳叫卖调种类繁多,叫卖调更多。在这里由于文本关系,以下仅列出一些较有特色的唱词。

《收破烂儿》

找 头发 换 针 有这破铺衬 烂套子 口袋片子 麻包片子 鞋旮旯子 烂袜子 拿出来 换钱换 洋火 有这胶皮底儿胶皮带穿不成的 烂胶鞋有猪鬃 有马尾使不成的 铜锣底 烂玻璃 空酒瓶 碎骨头来 旧麻绳 拿出来 换钱 换洋火

《卖针》

打开一包 明亮亮 赛过那 赵云的 亮银枪 关二爷 单刀去 赴会 赵子龙 长坂坡 包娘娘

此调的词的内容是创作者运用历史典故,自己创编顺口溜。其词夸张、幽默诙谐,唱出了自己的特点,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让人们一听到就知道不是别人,就是卖针的来了。

《卖棉油皂》

棉油皂 jia类!

这个卖棉油皂的人特别幽默,他是专门“打假”的人。先喊一声自己所卖的货物名称,再补充一句jia的。这个jia一语双关。让人一听就会去猜到底是假的还是佳的呢?整个叫卖调字数不多,单引起人们的兴趣。

《卖烧鸡》

卤鸡蛋 烧鸡 烧鸡呀!

《卖枣豆包》

枣豆 包儿 热 来!

《卖油茶》

喝油 茶!

据说卖烧鸡的人和卖油茶的人是经常做伴儿经商的,他们常常在同一个地方蹲点叫卖。卖枣豆包的人则是沿街叫卖,走到哪儿卖到哪。不过也是有一定的区域范围的,有的时候就会叫喊着转悠到卖烧鸡的人和卖油茶的人蹲点的地方,那时他们三人的叫卖则会不自觉的形成南阳地区特有的叫卖版和声。因为卖油茶的那个人的嗓音独特而低沉,比一般的人的音高平均低一个八度。而卖枣豆包的人和卖烧鸡的人声音都是高亢且嘹亮,所以他们一高一低依次循环叫卖的声音形成了完美而又有特色的和声。

这些叫卖调大都使用地方方言,有着南阳本地方言的独特风味。唱词通常是在自己所卖商品商品的种类及功能的基础上即兴编唱,风格幽默诙谐、通俗易懂给人印象深刻。

曲调大都使用民族五声调式,或者加偏音的六声或七声调式。声调高亢嘹亮清晰,多模仿戏曲中的唱腔方法。节奏轻快,与人说话时的呼吸与换气相一致。

三、关于南阳叫买调发展的思考

身边的人听说笔者要写关于“南阳叫卖调”的论文便很疑惑地说:“叫卖调不就是小商小贩们吆喝的广告词么?有什么好保护的。”叫卖调的价值何在?

南阳叫卖调长期传播于南阳市井里巷,多种多样的“叫卖调”反映了南阳的多种的民俗生活,如社会民俗、物质民俗、经济民俗乃至信仰民俗等。底层生活的种种卖相、叫卖者呼喊时的千姿百态、唱词的精炼畅晓、音调的邻里洒脱,为南阳市井民俗生活增添了斑斓的色调。可以说,他貌似散漫单实际上丰富无比的民俗内容,与民间节目、信仰、仪式等活动具有同样的价值,所以更值得我们重视。南阳叫卖调是南阳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保护与推广南阳叫卖调可以更好的让人们尊重历史、尊重文化、尊重生活。

现在南阳叫卖调在民间苟延残喘,保护南阳叫卖调这一民间传统文化形式成了我们当下刻不容缓的任务。下面是我就保护南阳叫卖调具体方法的几点提议:

(一)民间文化到大学课堂

大学生基本都已年满十八岁,各个方面都已趋于成熟。在大学课堂的选修课中,大都有民俗课。在民俗课的课堂上,请老师至少抽出一个课时的时间,给同学们介绍南阳叫卖调。比如叫卖调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与民俗学的关系、与音乐学的关系、与语言学的关系等。并鼓励对此感兴趣的同学学习南阳叫卖调。

(二)组织民间艺人演出

把民间艺人或者以前的商贩请出来,专门为南阳叫卖调编排一场演出,让大家观看,让市民更多的接触这些东西。

(三)穿插在影视作品中展示给大家

现在流行微电影,可以拍一些以南阳叫卖调为主题的微电影,领叫卖调更多的引起大家的关注。还可以在拍电影或电视剧中选取南阳叫卖调中有南阳特点的片段,给他来个特写。让大家认识南阳叫卖调,并对他产生兴趣。亦或可以制作一个公益广告在电视上播放。

南阳叫卖调是南阳艺术瑰宝中的一部分,也可以说是一朵奇葩,是南阳历史文化的缩影,是南阳人民的珍贵回忆。通过各界人士的努力,南阳叫卖调一定可以顽强地、一代一代地继续传承,发扬光大。

猜你喜欢
南阳
南阳汉冶特钢有限公司
杨虎城南阳“扫黑除恶”传佳话
游苍岩山聊隋南阳公主
南阳:高质量开展人大工作评议
童迷黑白秀
一朵盛开在大美南阳的爱心之花
南阳人大“四有”监督的实践与探索
锻造南阳电网“中坚”力量——南阳中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走笔
卧龙电气拟收购南阳防爆
南阳五种石油蜡的组成与晶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