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里格的音乐风格刍议

2015-02-03 13:43陈丹纯
艺术评鉴 2015年1期
关键词:格里格结构特征音乐风格

陈丹纯

摘要:格里格作为挪威民族乐派之中十分伟大的作曲家,他的代表作之一就是《a小调钢琴协奏曲(op.16)》。本文在传统结构、和声、民族化节奏以及极其富有个性的旋律织体等等这些角度对格里格《a小调钢琴协奏曲》的音乐风格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格里格  结构特征  音乐风格

一、格里格的代表作《a小调钢琴协奏曲》

格里格在挪威是民族乐派较为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音乐特点即为将浪漫主义和民族主义相互结合到一起。格里格在最开始的时候所写的《a小调钢琴协奏曲》是特别为钢琴和管弦乐队所创作的,故而是极其富有艺术价值的。一直被称作是在19世纪末期整个欧洲民族乐派之中最为杰出的钢琴协奏曲体裁作品。而且在整个协奏曲体裁的发展历史上也是可以和捷克的作曲家德沃夏克所创作的《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以及芬兰的作曲家西贝柳斯所创作的《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等等一些极其伟大的作品相提并论的。

从格里格的整个创作生涯来看,他的创作重心一直是在创作钢琴抒情小品等一些不是交响曲的体裁上,而对于交响曲以及协奏曲这些较大的音乐体裁的创作上是不会去投入更加精力的,甚至是对于浪漫主义时代那些民族乐派的作曲家都精于交响诗或者是歌剧等这些体裁也是不会有所涉猎的。尽管《a小调钢琴协奏曲》是里面唯一一部作为协奏曲体裁的作品,但是它的艺术价值绝对不会少于格里格的其他一些重要作品,并且此协奏曲也是格里格交响乐的全部创作之中能够代表最高成就的作品。只是从这一点看,就可以发现深入研究《a小调钢琴协奏曲》,就能够对格里格的音乐风格有更明确的认识,而且对其进行研究也是颇为有意义的,而且这首曲子在全世界范围之内也正在流行,它的演出频率也是十分高的。

尽管此作品利用了比较传统的协奏形式,即为主奏为钢琴加上双管编制的管弦乐队,但是格里格还是利用他天才的配器以及自身具备了丰富的民族色彩旋律,和他对大自然存在的深厚情谊,或者是他对那些民间风俗之内的精心描画等,都为该协奏曲创造了情感,同时此曲子的很多地方也都将浓厚的北欧气息以及充满朝气的青春热情淋漓地展现出来,营造出一种十分广阔的大自然氛围,从而使得浪漫主义的气质能够与挪威的民族素材完美地融合到一起。而此乐曲的三个乐章也正好将这三种不一样的画面充分地表现出来——宏伟壮阔的“风景画作”,抑或较为柔美又能抒情的幻想一样的“田园诗”,或者是清晰又明快的“民谣曲风”。

二、《a小调钢琴协奏曲》的基本结构

此协奏曲由于是十分关键的大型音乐体裁,故而格里格在进行设计之时,对套曲的结构以及各个乐章的曲式分布都进行了精心的安排。因此初步认识《a小调钢琴协奏曲》每个乐章的结构才可以对该乐曲进行有效分析以及深入研究。《a小调钢琴协奏曲》这首曲子的三个乐章分别表现出了“快-慢-快”的节奏分布(即为乐曲之中第二、三乐章的连续演奏),尽管这些鲜明的特点和传统古典的协奏曲的形式一样,但是格里格对乐曲的具体曲式处理上采取了个性化的处理方式。

在乐曲的第一乐章采用了适中的快板,这在它的结构上是和传统的奏鸣曲式有所接近的,故而概括的说来一般具备了下面一些比较突出的特点:第一,对于主部的主题以及副部的主题都采用了由乐队先进行呈示,然后又使用主奏钢琴进行复奏的;第二,主部的主题在这个乐章里面是有着十分突出的地位,这一部分的展开部、华彩段以及尾声都是利用主部材料所写而成;第三,把华彩段嵌套在两个主部的主题乐句之中,这个设计也是颇具匠心的,而且这两个乐句在实际上是在再现部的末尾又达到了小结束部的效果。第二乐章采用了柔板,这在其规模上面相对来说是比较小的,但是呈现出了间奏曲的效果,但是在曲式的结构上面又是比较偏向复三部曲式。第三乐章采用了加强的中快板,这是整个协奏曲里面规模尤为庞大的一个乐章,而且在其曲式的结构上面不仅仅表现出了循环再现,而且运用了奏鸣曲式所特有的结构组合原则,但是在整体的曲式上面也表现出了鲜明的自由性。

三、《a小调钢琴协奏曲》的风格

(一)具有挪威民族性元素

在对音乐的创作之时,借鉴挪威的民族元素是格里格极为关键的创作风格之一。格里格说过:“不管祖国的前途命运怎样,要把我和挪威分开,这就是在割掉我的手臂与双腿”。也是这一原因,格里格才可以迈进民族乐派的作曲家行列。在对《a小调钢琴协奏曲》的创作之中就对具备了挪威民间舞曲特色的音乐主题以及片断进行了大量的运用,特别是在乐曲的第三乐章。这个乐章里面,在很多的段落中都多次进行了各种挪威民间舞曲节奏的运用,进一步描画出了挪威的民间节日通过舞蹈进行狂欢的场面。

(二)具备传统和浪漫主义元素

格里格之前在德国进行古典音乐学习的经历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就该协奏曲的整体音乐风格来说,格里格自身的美学观一直是偏向浪漫主义,但是他在音乐里面充分地表现了他的情感。这里面不仅包含了对挪威大自然以及民间艺术的热爱之情,而且还蕴含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以及自身较为忧郁孤独的性格。但同时这也是此乐曲的魅力所在:即为将德国所学的浪漫主义元素与自身的民族音乐语言进行融合,进而通过和声与调性进行发展。

(三)具备个性化的创新元素

在《a小调钢琴协奏曲》里面有很多地方都表现出作曲家在进行音乐创作之时所特有的个性化创新元素。这不仅仅被展现在前面所说的曲式结构上,而且还在旋律进行中以及被装饰的织体上体现出来。

四、结语

格里格在对此协奏曲进行创作的过程之中也正是因为把那些传统的协奏曲形式和挪威民族性元素进行融合,进一步实现了两个元素的完美平衡,因此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所以在进行音乐创作时一直坚持民族个性和风格的这一创作理念是十分值得我们当代的所有音乐家学习与借鉴的。

参考文献:

[1]张珊珊.格里格《a小调钢琴协奏曲》研究与演奏分析[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2]杨静茂.爱德华·格里格音乐风格的主要特征[J].人民音乐,2007,(09).

[3]谭筱婷.格里格《a小调钢琴协奏曲》研究[D].西安:西安音乐学院,2008年.

猜你喜欢
格里格结构特征音乐风格
浅谈陕西筝曲《云裳诉》的特色音乐风格
格里格格巫婆和一张银色碟片
拉赫玛尼诺夫浪漫曲音乐风格研究——以《春潮》为例
爱德华·格里格:北欧音乐巨匠
无与伦比的月光之美——两首同词艺术歌曲《月光》的音乐风格及演唱技巧
结构特征的交互作用对注塑齿轮翘曲变形的影响
特殊环境下双驼峰的肺组织结构特征
2012年冬季南海西北部营养盐分布及结构特征
格里格·维勒与他的全球互联梦想
浅谈音乐风格对英汉歌曲翻译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