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海上钢琴师》的音乐赏析

2015-02-03 13:43甘剑宇
艺术评鉴 2015年1期
关键词:海上钢琴师钢琴

甘剑宇

摘要:电影《海上钢琴师》从特殊的视角讲述了一个追求人性与信念的动人故事;导演朱塞佩·托纳托雷在完美地诠释了影片主题思想的同时,更通过淋漓尽致、撼人灵魂的音乐进一步激发了人们对于信念与梦想的思考。本文在理清音乐在影片中的引导与推动作用的同时,通过对《海上钢琴师》中的经典音乐进行回味、赏析,再度领略由音画完美组成的音乐之旅。

关键词:音乐赏析  钢琴  《海上钢琴师》  配乐

电影《海上钢琴师》是意大利著名导演朱塞佩·托纳托雷于1998年拍摄的一部极具影响力的影片;他巧妙地利用大量的钢琴音乐与影片主人公1900的一生结合起来,并通过音乐将1900的内心世界、悲与喜、生与死逐一地加以表述。而为本片操刀配乐的则是最具风格的意大利作曲家埃尼奥·莫里康内,他将爵士乐用钢琴弹奏,不仅表现出跨界的音乐风格,同时也将洒脱、美妙、节奏明快的音乐呈现了观众;更将1900对人性与信念的追求充分地传递给了观众。而埃尼奥·莫里康内也凭借该片获取了第五十届金球奖最佳配乐奖,并为世界电影音乐树立了一座新的丰碑。笔者就以该片剧情为主线,对影片中的音乐作品进行赏析。

一、音乐演绎生命

影片伊始,主人公之一的马克斯坐在夜色中的台阶之上,开始了对好友1900的思念;此时,如同绵延不绝的思绪,竖琴在持续的长音之中奏出了电影开篇的序曲;并通过加弱音器的小号由远至近地进行着独奏,继而由中提琴、管弦乐队逐一开始了满怀深情的陈述与思念;从而也进一步衬托出马克斯失落和怅惘的内心世界。当音乐逐渐向高潮发展时,“弗吉尼亚号”邮轮则满载着一大批充满美国梦的移民抵达了纽约。音乐逐渐淡去,马克斯则出现在典当行中,精明的老板面对着这个落魄的小号手,冷漠地给出了“6英镑10先令”的价格。马克斯为填饱肚子而被迫接受,并在留恋之中吹响了心爱了小号……天才导演朱塞佩·托纳托雷则在此时戏剧性地安排了一个“巧合”——留声机中播放着由钢琴演的同一曲首子,曾深深痴迷于此曲的老板流露出深深的好奇之心,而急于向马克斯探听此曲的演奏者。朱塞佩·托纳托雷通过这个“巧合”,既避免了平淡的叙述方式,又为马克斯对1900的思念、对如烟往事的回忆予以了一个铺垫;与此同时,如烟往事也一幕幕地被闪回,而戏剧因素也由此将观众带入了1900的世界。

二、音乐的叙事风格

当1900的生命之中,第一次感受到了无比的孤寂与失落,思绪与感怀也随之一触而发。他双手轻抚琴键,音乐也即兴响起;并与远处传来的巴杨式手风琴的应和之声带给了观众不同的音乐感触。此时的音乐与对白进行着细腻、温婉的交融,语言与节奏之间相互渗透着,人物的情绪与音乐互相衬托。此时的音乐与画面达到了绝妙感人、天衣无缝的境界,这不仅仅是影片中音乐与影像完美结合的一个亮点,更为影片的音乐运用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更将电影音乐创作带入了一个新的高峰。这既是电影艺术与音乐艺术的创新性与开拓性的充分体现,也再次表现出主人公1900绝仑的音乐天赋和完美的即兴演奏技巧,这也促使影片的情节、音乐带来观众更深刻的印象——一个善解人意的音乐诗人。

间断闪回的倒叙,最终闪到了1900宁肯失去生命也愿失去自己“漂泊”的世界,他决定留下来与自己成长的“音乐世界”同归于尽。1900纤细的双手在弗吉尼亚号上、在空中象征性地演奏了他人生中的最后一曲……在马克斯渐远的背影之中,弦乐上再次将那首如歌的、如暖流一般的主题旋律奏起,并再一次涌入观众们激动不已的心扉……埃尼奥·莫里康内以钢琴为主,适当地配合了管弦乐,淋漓尽致地将男主角1900的生命音乐化——在委婉可泣中,震撼着人们的心魄。

三、音乐对电影背景的烘托

音乐大师埃尼奥·莫里康内在《海上钢琴师》一片中,运用了不同的乐器、不同的音乐风格与音色,将不同的电影背景加以烘托、渲染,这也令观众迅速地融入到《海上钢琴师》的不同特定情境之中。影片伊始,是以小号手麦克斯的回忆为切入点,而几下竖琴琴弦的拨动,则将观众的思绪引向了一个飘远、惆怅、失落的情境;随着小号的独奏、配乐乐器的转换,又将观众引入了实景追忆。当麦克斯通过小号演奏而赢得上船资格后,由大号主奏,巴松、短笛等管乐器辅奏的滑稽音乐,又将麦克斯肥胖、笨拙的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这也进一步突出了音乐大师埃尼奥·莫里康内电影音乐的运用技巧。

尤其是在音乐“决斗”的场景中,埃尼奥·莫里康内将配乐的节奏和情绪与莫顿骄傲、神采飞扬的表情、说话的语速加以这有效的同步,从而更加贴切地描绘、讽刺了这位妄自尊大的人物形象。埃尼奥·莫里康内也将爵士乐的魅力与表现力在“决斗”场景中加以了充分的展示,这也进一步显示了埃尼奥·莫里康内音乐创作风格的多样化;他把音乐作为了串场、烘托背景的手段,把观念的目光引入音乐之中,并将音乐的情绪与节奏与人物的表情、对话速度予以同步,既发挥出了欲扬先抑的铺垫效果,也达到了导演预期的戏剧张力。

在1900犹豫是不是要到陆地上去的时候,配乐中的布鲁期风格再次凸显出钢琴旋律与场景的同步;就连1900凝望着眼前的城市,聆听城市声音的画面,也同样被音乐中表现出的小二度赋于了主角对陆地生活的胆怯。1900决定与弗吉尼亚号同归于尽的霎那,宏伟、激扬的交响乐再次将观众带入了1900选择死亡、选择海洋的震撼背景之中。

四、结语

《海上钢琴师》在导演朱塞佩·托纳托雷和作曲家埃尼奥·莫里康内的共同努力之下,将电影与音乐予以了完善融合,使得音乐在电影的情感营造、叙事之中发挥出了其积极的催化作用。并通过带着浓郁故事情节的音乐的造型感与表现力,将主人公1900的生动形象加以完美、成功的塑造,并给全世界的观众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这恰恰也是音乐的超强魅力之所在。

参考文献:

[1]刘盛楠.由《海上钢琴师》浅析电影音乐的功能[J].大舞台,2011,(04).

[2]陈晓芸.用音乐演绎生命——电影《海上钢琴师》钢琴作品赏析[J].电影文学,2012,(11).

[3]扣蕊.论电影《海上钢琴师》中钢琴音乐的巧妙运用[J].电影文学,2013,(12).

[4]李洁.电影《海上钢琴师》的情感与音乐之美[J].2013,(05).

猜你喜欢
海上钢琴师钢琴
纸钢琴
从《海上钢琴师》看爵士音乐在电影配乐中的应用
《海上钢琴师》电影音乐赏析
在想象域和象征域中漂零的《海上钢琴师》
音乐在电影《海上钢琴师》中的匠心独用
最牛钢琴
用音乐演绎生命
钢琴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