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萨克斯管笛头反射面与泛音的关系

2015-02-03 21:15毛羽
艺术评鉴 2015年1期
关键词:爵士音乐萨克斯管泛音

毛羽

摘要:乐器是人身体的延伸,音乐的表现离不开人与乐器的结合。萨克斯管演奏者在看待自己的乐器时,考虑最多的也许就是使用什么种类的笛头。所以演奏者的演奏特点、风格取向、对泛音的控制能力都成为了选择笛头的依据。而每一位演奏者又都对声音的明暗、演奏的舒适度等有着自己不同的见解。因此选择什么样的笛头就成了一个复杂的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只能通过经验来解决这个难题。笔者想通过剖析萨克斯管笛头反射面对泛音的影响,从而增加我们对笛头与泛音关系的认识,使我们能够更好的控制泛音和音色。

关键词:萨克斯管  笛头  泛音  音色  古典音乐  爵士音乐

一、反射面(Baffle)

反射面(Baffle)是哨片与笛头相对应的空间,它从顶端围栏(Tip Rail)开始,沿着笛头内腔斜面向下。反射面是哨片发生振动后第一个承受振波的笛头区域。图例1:

反射面与哨片的距离太近,会使反射的声波与哨片振动的声波互相干扰,造成杂音的出现,声音会显得粗糙,其本质是泛音增加。

反射面与哨片的距离太远,则会因为反射不足而导致声音暗淡、力道不足,演奏起来会比较费力。其本质是泛音减少。

在演奏乐器的时候,演奏者口腔空间的大小与咽喉的张开程度,对乐器所产生的音色有很大影响。在很多时候,两个有同样演奏能力和演奏经验的人就能以这个条件区分出不同的音色风格。口腔空间小、咽喉收窄的人奏出来的音色更明亮,而口腔空间大、咽喉张开的人则会发出音色更暗的声音。这时,结合特定笛头反射面设计所产生的泛音特征,就能够使演奏者通过笛头来调整自己的音色。

二、凹反射面

反射面有四种基本形态。第一种:凹反射面(Concave)。(图例2)

凹反射面所起到的作用是通过扩大笛头的内腔(Chamber),使反射面与哨片的距离更远,从而减少泛音的发生。这种凹反射面发出来的声音通常被称为“Dark Tone”,意指更暗的声音。如果反射面足够低,发音听起来就会很钝很沉闷,并能够产生很夸张的声音“Fat Tone”。但内腔过大也会使哨片感觉起来比平时更硬,需要更强劲的气流支撑。另外,由于其形态减少了泛音,所以超高音将更难演奏。

这种反射面的笛头需要配合一块反映很好的哨片,以及更有力的呼吸支撑。吹奏者须将哨片咬得更多,使得哨片有更大的振动面积,以弥补泛音被削弱后所造成的声音共鸣不足。为了更好的演奏高音,演奏者需要提高舌头在口腔中的位置从而缩小口腔空间,以实现气流速度的加快。

虽然演奏这种笛头很费劲,但对于许多传统爵士乐(Vintage Jazz)演奏者来说,这种音色正是他们追求的。

三、凸反射面

第二种:凸反射面(Convex)。(图例3)

凸反射面所起的作用正好与凹反射面相反,它通过缩小内腔(Chamber)的空间,使哨片与反射面之间的距离更近,产生更多的振波反射,从而加强了泛音的能量强度,使泛音更加明显。

由于其加强泛音的作用,使得超高音更加容易演奏。哨片与这种形态的笛头配合会显得更加容易发音,对气息不够强劲的演奏者来说它是更容易吹奏的,因此被很多初学者采用。

凸反射面形态的笛头的显著特征就是声音的尖锐,音色听起来更加明亮。舌头的运动需要更加小心,舌头需要摆在一个非常合适的位置,既不是太高也不是太低,否则声音就会显得过分尖锐并产生吱吱的怪音。哨片的选择应该偏硬一点,这有助于减少哨片与反射面之间所产生的振波反射。顶部很薄的哨片在这种笛头上会发出十分尖锐的声音,这是因为振波反射在这种哨片上会更加频繁而无法得到抑制。如果这样音色就会变得粗糙,高音容易“啸叫”,低音则容易吹成泛音。

但对于那些不容易演奏出更大音量和声音显得过于低沉的人来说,凸反射面的形态是具有显著调节作用的。

四、中等反射面

第三种:中等反射面(Medium Baffle)。(图例4)

中等反射面是对凹反射面和凸反射面声音特征的综合,它所起的作用是使基音与泛音的能量比例更加平衡。这种形态适合绝大多数人,特别是古典萨克斯管演奏者大都选择此类形态的笛头。在哨片硬度的选择上,它可以有更大的选择空间。但它也有其不足,即缺乏明显的个性,所以在爵士萨克斯管的演奏中,这种形态的应用就明显的少于在古典萨克斯管中的应用。

五、台阶式反射面

第四种:台阶式反射面(Elongated Baffle)。(图例5)

这种反射面的设计,因该说是对凸反射面的进一步继承和夸张。它所制造出的泛音是空前的,泛音的能量比例巨大,甚至有超过基音的可能。这种形态使哨片距离反射面特别的近,振波反射也非常的多,从而产生了极为明亮和极具爆发力的声音。它的声音非常大,适合演奏现代爵士乐。但有得必有失,想奏出柔和的音色就变得很困难了。

台阶式反射面往往带有一个比较大的开口(Opening),这从某种程度上使哨片距离反射面更远了一些,客观上减少了泛音。在实际演奏中为了避免泛音的过分突出,它要求下嘴唇更大面积的接触哨片,以消除多余的泛音。

六、结语

在笔者看来,在实际演奏中把握萨克斯管笛头反射面与泛音的关系,从而很好地控制音色,并不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它需要演奏者分析自身的发音特点,并了解笛头结构对音色的影响。笛头设计与构造的不同其目的是为了获得不同的音色,即不同的泛音组合。而这些设计所要达到的音色效果,最终是要与演奏者的发音技术相结合才能够实现的。

参考文献:

[1]尤金·鲁索.萨克斯管的高音[M].美国:MMB MUSIC,Inc,1978.

[2]大卫·里布曼.探究富有个性的萨克斯管的声音[M].李雨生,刘柳译.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7.

[3]英厄姆.剑桥音乐指南――萨克斯管[M].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1999.

[4]费隆.the Saxophone is My Voice[M].法国:International Music Diffusion,1997.

猜你喜欢
爵士音乐萨克斯管泛音
美妙的泛音
小提琴泛音演奏的原理与实践
形态与层次在多声部写作中的运用——以我的萨克斯管四重奏《八段锦》为例
萨克斯管在民乐队中的运用
手风琴曲《致克劳德的探戈》的作品解析
浅谈中国流行歌曲的爵士风格表现
我国萨克斯管未来的发展思索
探究爵士音乐的风格特征
20世纪爵士音乐与中国通俗音乐的融汇
谈二胡泛音演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