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电声小提琴演奏艺术中的旋律感培养

2015-02-03 21:15刘钰
艺术评鉴 2015年1期

刘钰

摘要:电声小提琴是当代新型的器乐艺术表现形式,至今已有八十年的历史。它是由古典小提琴演变而成的。电声小提琴的产生从根本上改变了小提琴的形态和音乐,是小提琴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本文分析了当代电声小提琴的演奏艺术,主要剖析了旋律感的培养。

关键词:电声小提琴  旋律感  艺术表现形式

在音乐王国里,小提琴是捍卫古典传统音乐的使者,而电声音乐是现代与流行的代言。说到电声小提琴,一般人对它的印象还停留在木制小提琴上,然而科学和艺术是不断发展的,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大众对音乐有了更多的追求,从十五世纪到二十一世纪音乐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小提琴无论是在高雅音乐还是通俗音乐都扮演者无可替代的角色,在音乐的舞台上有着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姿态。随着音乐的发展,更多时尚、流行元素也被小提琴所吸收,随着电声小提琴的产生,在短短的几十年就已经在各类的公众演出场合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并且电声小提琴凭借其颠覆传统的百变造型赢得了越来越多的时尚青年的青睐,电声小提琴正在世界乐坛中兴起。

那么电声小提琴的演奏艺术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艺术表现形式?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去衡量它的内在价值。社会的进步需要改革,艺术的发展需要创新,电声小提琴是一种社会文化和音乐文化的交融。

一、旋律感解析

在音乐中,旋律是音乐的重要组成元素。旋律的重要性仅次于节奏,如果说节奏使我们联想起形体动作,旋律就使我们联想起精神情绪。好的旋律会凭借强大的感染力把我们带到一种无意识的但富有魅力的心境中去。在不同的时刻,旋律表达了安详或洋溢的情感,懊恼或胜利,愤怒或喜悦,以无数细腻和细微的差别变化表达其中的每一种情绪,甚至可以表达一种任何语言中都找不到的言词涵义。为什么一支优美的旋律会感动我们,这一点无法解释。

旋律是和速度、力度、节奏等诸多因素结合在一起来表达音乐的情感的,旋律是建立在调试基础、节拍上的单乐部线条,它按照高低、强弱、长短不同的乐音按照一定的顺序加以组织。旋律是音乐的灵魂所在,不同的旋律带给人们的情绪感受是不同的,活泼动感的旋律能给人更加积极向上的力量;优美的旋律常使人的心情愉悦;悲惋的旋律常能勾起人的悲伤。人们在欣赏音乐时,大多数是认为他们具有识别优美旋律的能力,虽然那只是自己的意识标准,但是无疑音乐能够影响人们的情绪,电声小提琴以其独特的魅力向世人展示着它独有的能力。

二、演奏电声小提琴有益于旋律感的培养

旋律感的培养十分重要。现在听音乐的人越来越多,从收音机到唱机,从电视到电影,到现在发达的网络时代,能欣赏到的好音乐越来越多,人们欣赏音乐的水平也越来越高,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不同的欣赏角度和能力去倾听并理解音乐。如何提高旋律感的培养呢,旋律感培养的途径有很多,人们除了可以通过其他的乐器来逐步提高旋律感,还可以利用电声小提琴提高旋律感的培养。

(一)电声小提琴作品的大众化

电声小提琴的音乐作品通俗易懂,富有时代气息也更加贴近现实生活。电声小提琴的音乐作品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旋律感。例如《Victory》和《Viva》等,人们对音乐的旋律识别度更高,而且在大众欣赏音乐的同时可以体会到音乐本身的内涵,有助于提高人们旋律感的培养。

(二)电声小提琴作品的立体化

如何打造电声小提琴的音乐立体化效果,这就需要将音乐作品的演奏部分和伴奏部分协调好,两者和谐统一。如果没有伴奏部分,那么整个电声小提琴的演奏都将失去灵魂、内涵与活力。在《Big Love Adagio》开始部分,电声小提琴演奏的旋律属于伴奏部分,所以在演奏这首曲子的开始部分给观众传达的情绪、感觉是比较微弱的,随着在伴奏声将主旋律引出之后,此时虽然电声小提琴表现的音量还是比较小,但是已经逐渐细腻、饱满、稳定,此时电声小提琴表现恰到好处,既不被动演奏也不喧宾夺主,此时演奏部分和伴奏部门构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整体,对伴奏声部的主旋律起到情绪烘托、低音支持的作用,两者相辅相成构成一个丰富、立体的音响效果。

三、电声小提琴演奏过程中旋律感的培养

电声小提琴既适合抒发慷慨激昂的音调,还适合表现温柔、优美的音调乃至表达富有戏剧性的强烈的情感。演奏者如何将电声小提琴的内涵、旋律表达得更加丰富,除了要求演奏者有高超的演奏技巧,还需要演奏者有综合的文化素养和音乐修养。下面分析一下电声小提琴演奏过程中旋律感的培养。

(一)正确分句是练好作品的基础

在进行电声小提琴的演奏时,如果演奏者分句不正确、音乐思路混乱,那么作品的风格也是非常混乱。因此,无论是大师还是业余演奏者,学会正确的分句是演奏好电声音乐作品旋律的基础。

(二)处理好乐句的主次关系

演奏者要正确处理好每个乐句的主次关系,旋律分句得当、层次要清晰。演奏者通过把握好旋律分句的位置还表达音乐的内涵,正确的乐句处理可以让人们感受到音乐是自然而流畅的。如果演奏者出现分错乐句的情况那么就会直接歪曲乐曲的表现内涵。

(三)明确乐曲作品的结构

作为电声小提琴的演奏者,首先要明确自己所演奏乐曲的结构,此外为了避免在练习或者演奏时出错演奏者还需要将乐谱上表情记号、力度标记都提前标记出来,然后再加上正确的色调对比、指法、弓法就可以创造出生动、活力、立体的音乐旋律了。

(四)运用有内涵的发音法

电声小提琴的表现手段多种多样。演奏者的技巧虽然重要但是如何将观众的情感感染到自己的音乐中,演奏者需要不断地挖掘内心世界,让自己的感觉和演奏的音乐合二为一,演奏者要将音乐的内在涵义加以诠释表达,这样配合着电声小提琴的音量、音色就可以达到极致的表现,这样才能演奏出让人们满意的琴音。

总之,电声小提琴演奏除了谱面的要求,更重要是要有自己的感悟,要对错综复杂的节奏、旋律、和声以及音色加以认真研究,如果想对音乐内容得出一个比较完整的概念,首先演奏者就要熟悉音乐语言的逻辑性,只有这样才能向观众传达富有完整性、统一性的音乐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