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艺术的几点探讨

2015-02-03 22:14李瑜
艺术评鉴 2015年1期
关键词:古筝音色因素

李瑜

摘要:古筝在乐器中表现力强,古筝的音色也别具一格,动听委婉并且极富神韵。通过古筝的细腻的音色,能够细致且惟妙惟肖地刻画情感,淋漓尽致地展现作品的高低起伏,其音色的好与坏影响曲子的效果与整体的表现。本文就是通过几点古筝音色方面的研究来使得古筝弹奏日渐完美。

关键词:古筝  因素  音色  影响

声乐、器乐都是声音的艺术表现的载体,都要讲究动听,也就是声音必须要有好的音响效果,这取决于声乐或者器乐的音色。音色是发生的器官、乐器等物体发出震颤谐波产生的,随着发生物体不同的特性产生不同的震颤谐波,从而形成明显区别的音色。从音乐的角度来说,音乐要素包含高与低、强与弱、长与短以及音色。音色的概念难以把握,因为它比较抽象,我们通过一些词语来描述它的属性,例如高亢的、柔和的或者说明快的、浑厚的等等。

古筝音色受制于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客观因素主要是乐器形制、弦的控制等,主观因素是作品被演奏者创作的审美以及内心感知音色的听觉等。

一、客观因素

(一)古筝音色受制于乐器形制、义甲和弦的选择

古筝演奏中,音色好坏首先取决于乐器本身,所以,保证良好的音色关键因素之一在于选择制作古筝材料。不同乐器的材质和结构不同,所以他们组成的音乐发声体的条件不同、泛音列也不尽相同,因为上述条件就是不同的,必然造成音色上的区别。在高音和低音的演奏上,强音和弱音的演奏上,均会产生不同的音色效果。无论何种乐器,乃至古筝,即使是使用了不同的制作乐器的不同材料,一样能够区别出不同音色的效果。一般的从事专业性演奏的人对于古筝器乐的音色要求常见于:古筝发生要集中紧凑不松散,高音清脆明亮,具有穿透力,中音过度要好并且声音集中,低音一定要厚重深沉,能够产生共鸣,通过鲜明的音乐来避免声音的乏味。

1.材料的选择对古筝音色的影响

在选择制作古筝材料的时候,我们应该认识到这是能够影响古筝音色的主要方面。通常,我们使用乌木、花梨木、红木等名贵硬木等。梧桐木材质稍软,易于振动,常常用来制作古筝面板。古筝底板和琴头琴尾一般采用硬木来制作。通过粘合琴身,让古筝的各个部位都能良好的产生共鸣,增加琴的音量。采用红木等贵重木材一定要选择木纹顺、外观美观,木材结实的,在制作岳山弦柱和筝框表板的好材料。古筝制作要选好材要讲究,否则便会影响到声音的传送,面板的弹性也会影响到古筝器乐音色的好与坏,所以在选择面板材料的时候,不要选择有疤结、斜纹和扭转纹的梧桐木材,琴的镶板一定坚硬结实,工艺精良。那么古筝发声原理其实就是传导与古筝振动,也就决定了音色的优劣。

2.演奏者对义甲的选择决定古筝音色的表现

通过义甲拨弦弹奏美妙的音乐,古筝的音色好坏也取决于义甲的材质,制作义甲的材料、光滑程度、义甲规格以及硬度都是影响古筝弹奏的音色好坏的因素,一定要在制作义甲上讲究用材。

3.古筝琴弦的选择也影响其音色

古筝琴弦的材质很多,不同材质产生振动的时候,音色效果也不尽相同。常见的琴弦材质有丝弦、钢弦、尼龙金属合成弦等。丝弦的特点是音色淳朴,但是比较沉闷,不够清脆并且余音不绵长。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常采用丝弦,后来随着发展,逐渐被钢弦取代。钢弦的特点是声音响亮,余音绵长,在弹奏细腻的音乐中,效果很好,但是弹奏音响较多的乐曲时,显得比较乱,效果不如尼龙金属合成弦。尼龙金属合成弦低音厚重,中音柔和,高音响亮,缺点是余音不足,比较适合弹奏声音效果丰富的乐曲,不适合弹奏处理感情细腻的乐曲。

(二)古筝弹奏方法对音色的影响

古筝属于弹拨乐器,特点是在手指触碰琴弦,以达到琴弦震动,从而发出清脆浑厚或者浑圆结实的声音。即使在同一根弦上,手指不同的力度,不同的触弦角度,不同的指法都会产生不同音色效果。当然这些手指的动作必须结合乐曲的需要,不能一概而论,而是要做到正确的触弦方式,才能表现出色的音色。

1.触弦方式的变化影响古筝音色的发挥

当拨动古筝琴弦的时候,在其颤动的时候能够产生波形以及泛音,根据波形或者泛音的不同强度来断定古筝的音色,我们也可以叫做音品,它是由基音与音两者的比例来决定的。在演奏中,音乐的不同基点和泛音不同也会改变音色,或者通过改变振幅来改变音色。当需要古筝发出较大的音响效果时,触弦速度要提升,在岳山提前2厘米处提快速度拨弦,当弹奏古筝需要丰满时,要采用中速和中度力度,在岳山提前3到4厘米左右的弦段上,如果要将音色控制成空旷、轻柔的效果时,要较慢的速度弹奏,在中低区据琴码3厘米处的弦段上。

2.义甲触弦技巧对古筝音色的影响

一般,我们将胶布缠裹到义甲的三分之一的位置,因为这也关系到义甲弹奏古筝琴弦的关键部分,这个位置也是音色最为饱满的,通过深深的弹奏可以增大义甲触及琴弦的面积,演奏出厚重深沉的声音,当义甲与琴弦接触面积少的时候,就能发出清脆明快的声音,也适合行板快板等曲谱的弹奏。

我们应当明确的是在实际的古筝演奏中,音色变化的条件不是单一的,演奏者要结合多种因素,多种手法,考虑触弦的力度、速度、手法,才能获得想要的音色。

3.弹奏的手指用力部位

在弹奏古筝时,通过指尖发力是其弹奏的主要部位,根据不同的乐曲情绪表达和风格,弹奏古筝的人也要进行相应的情绪变化,深入到情境中。弹奏时,音色一定要有劲,手指用力要在根部,以便增强力度,如果是演奏浙江曲目,要求音色柔和灵巧,委婉动听。这时候,手指的力度要放在第一关节而不是根部,使力度减少,发出轻巧的柔和的音色。

二、主观因素

在长期的音色影响下,人们对器乐的发声、频率、波形、振幅以及音色高低明亮、暗淡浑厚等都具有感性的认识,并且这些感性认知是经过数次的音响对感觉器官的刺激,通过大脑加深印象,分析、编码、然后主观形成对音响或者器乐的感知,古筝归根结底也算是审美的艺术。

归纳上述,如果要想提高弹奏水平达到日臻完善,不但要提高弹奏的水平,而且要注重古筝音色的把握,仔细的、深入的、不间断的对古筝音色的研究体会。古筝音乐的内在感受和体验越深,就越是能够通过音色、力度、节奏等方面把握曲子的特征,弹奏出栩栩如生的乐曲去感染听者,来打动听众。

参考文献:

[1]李鑫.古筝演奏心里素质的培养[J].音乐生活,2011,(10).

[2]曹晓亮.古筝演奏个人风格成因再探[J].音乐时空,2013,(06).

[3]谭榕.古筝演奏技法与审美一家言[J].内蒙古艺术,2013(01).

[4]徐玉莲.论指挥动作在古筝演奏体态律动中的迁移[J].音乐创作,2013,(07).

[5]王海燕.基于技法、乐感、风格要素的古筝演奏浅析[J].大众文艺,2013,(14).

猜你喜欢
古筝音色因素
我终于会弹古筝了
精雕细琢的外形与音色 Bowers & Wilkins(宝华韦健)805 D4
解石三大因素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第一次弹古筝
论长笛演奏的音色变化
古筝
从辉煌到柔美——七彩音色之西方管乐篇
我的古筝之旅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