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懂”音乐剧中的歌曲

2015-02-03 22:14陈晶晶
艺术评鉴 2015年1期
关键词:歌曲音乐剧背景

陈晶晶

摘要:音乐剧(Musical theater)最早由喜歌剧及轻歌剧演变而成,是表演、歌唱、舞蹈等相结合的一门新兴综合戏剧形式。其最大特点是把音乐、戏剧、歌舞融合为一体,大多具有幽默性和喜剧性。而在现代音乐剧中常加入大量不同类型的流行音乐元素,因此很受大众的欢迎。历史上一些著名的音乐剧主要有奥克拉荷马、音乐之声、西区故事、悲惨世界、猫以及歌剧魅影等。

关键词:音乐剧  歌曲  背景

音乐、舞蹈、故事是音乐剧三大组成部分,其中音乐(即歌曲)部分有着重要的地位,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部音乐剧的成功与否。优秀的作品需要同样优秀的演绎,音乐剧歌曲的演唱在音乐剧表演中同样起着灵魂作用。本文从演唱者角度出发,对音乐剧歌曲基本特征进行概括,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音乐剧歌曲声乐特征进行论证分析,以求对音乐剧歌曲演唱的实践及教学产生一点些微的理论指导意义。

一、了解歌曲背景知识

音乐剧歌曲乐式多样、曲风迥异、唱法繁多,在作曲类型和演唱要求上没有严格的标准或限定,不同的作品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要求,甚至同一角色在不同的情节阶段需要唱出不同的风格,因此可以这样说,音乐剧歌曲的演唱方式、音色特点、乃至发声技巧、演唱感觉,完全都是取决于剧情需要的。这就要求在唱音乐剧歌曲前,必须了解音乐剧本身和演唱曲目的背景,包括音乐剧的剧情、角色的设置,所演唱歌曲的风格、特点,以及该歌曲在音乐剧情节发展和角色诠释中所起的意义和作用,如果更深入一些,还可以对作曲家的基本音乐理念和创作意图做一些了解和思考。

初期接触音乐剧演唱的人,可以通过模仿一些知名音乐家音像资料的方式,学习此类歌曲演唱。这种方式可以用来熟悉外国作品的发音规律,但切忌不要一味模仿,失去自己对音乐的思考。最好还是熟读曲谱,因为只有熟读曲谱才能理解作曲家创作意图,才能将乐谱中的内涵读懂读透。熟记曲中序曲、间奏、伴奏音乐旋律,演唱时才能通过唱段深入感受剧中主要人物的情感(声乐表现),准确运用技巧(演唱方式、音色、唱法),去真实地体会艺术家们的乐思、乐感。

二、把握歌曲风格

音乐剧歌曲的演唱,对风格的把握尤为重要。不同的人物在不同的环境下,其演唱音色、情绪、技巧都要符合情节的要求和人物的内心诉求。如演唱《Memory》时需要带有沧桑感,才能符合老猫的角色特质和情感表现;演唱《哆、来、咪》时则需要带有活泼、稚气的感觉,等等。

音乐剧歌曲通常具有以下几种基本的风格特点,可通过了解这些要点初步认识音乐剧歌曲的风格类型:

1.现代、流行性:音乐剧歌曲虽然涵盖面广,但为了满足普通大众审美需求,迎合市场,现代音乐剧歌曲主要以通俗易懂的流行音乐为主体,再适当结合古典、民族性音乐。

2.表演、戏剧性:音乐剧歌曲的创作不同一般流行歌曲的创作,他是有人物、有背景、有剧情的,所以歌曲戏剧性强、情绪起伏大,演唱者必须从戏出发、从人物出发。

3.综合性:音乐剧歌曲风格及演唱没有固定的模式,音乐和演唱方式是丰富而多彩的,我们在剧中常常可以看到有许多新的尝试和结合。

4.多元、丰富性:各个国家、民族、地区的音乐风格都可以加入,在美国音乐剧中黑人音乐使用较为频繁。

有时候,同一部作品中又往往融会贯通了许多不同的风格,很难用一种固定的风格特性来概述其歌曲风格。而音乐剧类歌曲本身具有故事性与情节性的特点,演唱者在充分掌握所演唱曲目基本风格、特性后,更需要从全剧情节发展和角色内质出发,加强对歌曲演唱风格的挖掘和把握,而不是即兴发挥,才能演唱好剧中的曲目。此外,我们在演唱时还应从心理状态上进行适当调整,力求在细节的演绎上更加精确,在演唱中对角色的心理感受更加到位。

三、选择歌曲演唱方式

确定演唱风格后,还要做的就是选择演唱方式了。如:《The Phantom of the Opera》中的著名同名唱段即为男女对唱形式;《Les Miserables》中的全体合唱《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ing》;《Cats》中摇滚猫的全部唱段采用表演唱等不同演唱方式。

独唱、对唱、表演唱、合唱等都是音乐剧歌曲的主要演唱方式。其中还会常常使用齐唱、领唱、小合唱、轮唱、小组唱、大联唱等等。不同的演唱方式对演员的声音要求也不尽相同。音乐剧歌曲具有人物性因此在进行独唱、对唱、表演唱时声音要有一定的特点和个性,不同人物性格不一,音色也要各不相同;而齐唱、合唱等后几种演唱方式则反之,对歌唱呼吸和共鸣有统一要求,不能太有个性,要追求共性。所以选择好演唱形式,根据人物要求设计好人物个性音色,然后再进行一定的声音训练,才可以做到科学、合理演唱。

四、掌握歌曲演唱方法

音乐剧虽然是由喜歌剧及轻唱歌演变而来,但却不等同于歌剧,因此不能完全以歌剧的演唱方法来演唱;音乐剧有剧情、人物所以也不是完全的通俗唱法。但是,不管用何种唱法,系统、严格的声乐训练都是基础,而实际上美声、通俗、民族演唱方法在音乐剧中都有使用。

例如:在演唱自然音区的低声吟唱时往往选择通俗唱法较多;而在情绪激昂的高音区时为遵从更为科学的发声要求则选择美声唱法较多;而现在在我国本土化的民族音乐剧中民族唱法使用较为频繁。但仅仅是这些还不够,随着观众审美要求越来越高,对音乐剧演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现代音乐剧所需要的优秀人材,除良好的音乐素养和嗓音条件外,还需要具备多种舞蹈基础和戏剧表演技巧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要做到唱、跳、演全面发展。

总之,音乐剧舞美炫丽、剧情扣人心弦、歌曲通俗易懂、深受大众喜爱。无论我们是专业歌唱者还是普通爱好者想要掌握好一首音乐剧歌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要掌握一定发声技巧以外,还需要认真理解和细心钻研。

猜你喜欢
歌曲音乐剧背景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近期国内歌剧/音乐剧演出预告
音乐剧新闻
近期国内歌剧/ 音乐剧演出预告
甘肃文县白马藏族文化的艺术特色
初中英语课前热身活动
论通俗歌曲演唱中的情感体现
浅析歌曲在法语教学中的应用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