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传承的特性和功能

2015-02-03 22:14王琦
艺术评鉴 2015年1期
关键词:艺术传承表演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

王琦

摘要:传统戏剧属于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且与其他传统文化的表演形式相比更加具有艺术性,表演特征更加明显,是一种综合性的表演。近些年来,我国更加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且工作进程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传承有其特殊的性质和功能,不断显示出传统文化的时代活力,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关键词:传统戏剧  表演艺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  艺术传承

2011年11月,我国成立了第一个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即由文化部正式命名福建省晋江市为“中国民间戏剧之乡”。在此地区孕育出的闽南高甲戏享誉国内外,受到很多人士喜爱,成为了闽南人们的情感交流方式,也是海外侨胞对本土文化认同的重要符号,成为了中国传统戏剧表演艺术的一个典型代表和经典创造。特别是一些代表剧目,如歌仔戏、梨园戏和高甲戏等,切合人们的生产生活,显示出了旺盛的时代活力,体现了文化特色。21世纪,人们更加关注和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并在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动。研究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传承的特性和功能,符合时代潮流,也能更好地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传承的特性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途径,爱德蒙·木卡拉曾说明了两点:1.文字记录或音像记录;2.对相关的人和事进行保护和传承。不同与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依靠人进行传承。传统戏剧表演艺术是动态的文化表现形式,必须结合具有代表性的表演项目和表演人员。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沿袭,必须依托于个人或团体,因此,传承人是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传承的活的载体。同样的,对于其他的表演艺术,如舞蹈、礼仪、音乐等,都不具备物质形态,存在的形式归属于非物质形态。在我国长久的历史传承中,一些技艺、知识等承载着民族记忆的非物质文化,往往需要人去言传身教,才能保留和延续这些艺术的精髓和文化。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历史的活化石,也决定着非物质文化的延续。人是传承文化的核心,传统戏剧表演艺术的传承具有的特性有以下几点:

(一)对传统戏剧能够继续存在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传承人,也是根本因素。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的发展,是民间的动态文化,且依托于人而存在。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寄托于人而存在,而传承人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的证明,通过人将非物质文化进行表演、复制和制作。传统戏剧没有实在的存在形式,也不是虚幻的存在,它需要依托于表演艺术者进行演绎。因此,传统戏剧与传承人互助共存、同存同亡,体现了表演艺术传承的本质特性。

(二)传统戏剧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传统戏剧表演艺术的传承人身上。并不是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值得人们去传承,而应该选取有价值的,蕴含民族深厚文化内涵、民族精神的,并不断在民族文化滋养下具有一定生命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才真正值得我们去保护和延续。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的体现,很明显的表现在传承人的文化价值上。因此,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传承的传承人必须具备精湛的技艺,并且具备传承文化遗产的精神内涵,被大部分艺术者所承认,才能成为传统戏剧传承的活标本。

(三)传统戏剧的生命力主要体现在传统戏剧表演艺术的传承人是否能有效地进行延续。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的载体是传承人,比较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载体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物,传承人可以进行培养,可以进一步发展和进步,亦或是传承结束而使其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只有古代人可以创造,只要是有人的社会都将不断创造新文化,不断传承和培育文化传承人,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之力不息。在之后的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传承中,我们要尊重现有的传承人,并鼓励传承人去发挥自己才华,自觉承担起应尽的职责,让传统戏剧能长久的延续下去。

二、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传承的功能

(一)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传承的最直接功能是文化功能,不仅要传承文化遗产,还要创造文化产品。传统戏剧作为非文化物质遗产,依托于人,而人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延续者和拥有者,由人对戏剧表演艺术进行了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使得传统戏剧更加的精湛,不断地更新并具有生命力。

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传承独特的文化功能使得戏剧传承人不断学习传统戏剧表演艺术文化,又不断地传承传统戏剧文化并创造新的戏剧文化,让传统戏剧不断发扬光大,被更多的人们接受和喜爱,成为了传统文化的再造者,发挥了继往开来的文化功能。

(二)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传承的最直接功能是文化功能,不仅要熔铸文化心理,还要塑造文化品格。文化形态和文化品格在真正的艺术里面是超越时空的,传统戏剧的产生,是无数艺术家千百年来的倾心付出、精心创造并培育的一种文化的表现形式,凝聚多种艺术元素在其中,并承载着中华文明,代表一个时期人们的审美观念。无数传承者对传统戏剧表演艺术的传承和发扬,不仅塑造了中国人民的文化品格,也继承了民族精神。

(三)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传承的最直接功能是文化功能,不仅传承文化传统,还强化文化认同。传统戏剧传承的不仅仅是脸谱、服饰这些实物艺术构成元素,也不仅仅是唱、念、做、打等表演形式,而是基于戏剧产生的具有传统性质的哲学思想和美学特质,是对中国文化传统的发扬,贯穿于整个中国文化脉流。传统戏剧中很多离奇曲折的情节设置、活泼有趣的对白、悲喜交加的场景、穿插变化的结构、行云流水的表演等,都让传统戏剧更加的引人注目,并构成了一种综合形式美,通过表演艺术传承人的表演使戏剧具有永不衰竭的生命力。

三、结语

传统戏剧作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其特殊的魅力,不断吸引着更多的人去喜爱它。对传统戏剧表演艺术的保护,更多的是要集中在对传承者的保护、确认上,鼓励更多的人投入到传统戏剧技艺、技能的学习中,并感悟文化传统内涵,升华自我精神世界,以传承传统戏剧为己任,并在之后的发展中承担起自己的历史使命和文化使命,对戏剧进行再创造和创新,让传统戏剧保持鲜活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谌强.流派:传统戏剧传承和保护的关键[N].光明日报,2007-11-15.

[2]李斌.温家宝、李长春参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N].人民日报,2007-06-09.

猜你喜欢
艺术传承表演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
杨丽萍表演艺术中心
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The REACH加建项目
1949年以来汉剧表演艺术资料述论
智慧云环境中的“师徒制”艺术传承教学模式研究
艺术传承语境中的民间美术
关于如何运用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培树核心价值观问题研究
推动沈阳市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策略研究
浅论吕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
现代音乐美学对音乐表演艺术的启示探索
西兰卡普纹样的艺术特色及其艺术传承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