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提琴练习中如何提高音乐表现力

2015-02-03 22:14李欣
艺术评鉴 2015年1期
关键词:音乐表现力小提琴

李欣

摘要: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小提琴专业是一个对技能和基本功要求非常高的艺术专业。主修该专业的学生通过学校学习到了许多相关的理论知识,使得他们对音乐作品有了很深的理解和感受。然而如何将心中所感通过小提琴表现出来,对于很多学生就是一个难题。文章试论在小提琴练习中应该采用何种策略提高自身的音乐表现力。

关键词:小提琴  技巧练习  音乐表现力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经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对于音乐演奏也是如此,再著名的演奏者每次通过音乐表现出来的情感都是独一无二的,不会有相同的第二遍。然而勤能补拙,技巧上的完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种差距。实践表明,自身通过策略性的练习,可以一定程度的提高情感表现力。

一、培养表现力的可行性

在音乐界,经常流行着这样一些话,“音乐感不能靠教”、“音乐感是天生的”、“谁谁谁的演奏听起来太机械”等等,这些话虽然并非出于正式场合的书面用语,但依然代表了一定的普遍现象。虽然笔者也觉得百分百的努力不等于天才,毕竟音乐和乐器的表演和学习与普通文化课不同,需要艺术的天赋。但是也不能否认勤奋练习在学习小提琴中的意义,尽管百分百的勤奋也不一定带来绝对的成功,但是绝对可以更加靠近成功。

在全球范围内,有许多小提琴界的知名演奏家或著名教育家发表许多技能练习重要性的理论。如布朗斯基的《小提琴的演奏科学》、加拉米安的《小提琴的演奏和教学》,都强调了音乐表现力与技能练习需要并重。

在笔者看来,音乐表现力不够,是因为技巧与表现力没有达到平衡,只要并重培养,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音乐表现力。

二、如何提高小提琴的音乐表现力

(一)放松身心,以轻松自然的姿态去演奏

与其他乐器的演奏动作相比,小提琴的演奏姿势比较违背身体的自然状态。持琴时下巴与锁骨夹住琴身,手臂长时间上抬外弯,头颈部和手臂肌肉长时间处于紧绷状态。这是一个对身体肌肉负担较重的姿态,因此需要调整到一个适合演奏的姿势。放松自然的姿态可以令演奏者更好的使用乐器,表达出更好的音乐效果。否则,只会对演奏者的身体造成负担,不但演奏不出想要的效果,还会落下职业病。

持琴前,演奏者要首先深呼吸放松心情,然后将呼吸频率调至最佳。双足保持与肩同宽,腰身挺直,重心下压,稳稳立于地上。

颈部放松,持琴于锁骨之上,在直立状态下手臂和肩膀肌肉处于自然状态,运动灵活。注:腰身不直或肩部下塌会抑制到演奏者的呼吸,还会影响到演奏时的灵活性。

持弓法:目前小提琴的持弓法有三个:法比派、俄罗斯派、德国派。使用范围最广的是法比派或以法比派为基础衍生的持弓法。持弓法中最重要的是食指的位置。三派中的俄罗斯派,在持弓时食指的入弓度太深,将弓杆紧紧围抱住,腕部和肘部随之抬高,尽管具有容易施力的优点,却在演奏时导致音色缺乏张力与润滑度。

运弓、连弓、分弓、抬弓:运弓涉及到手臂对琴弓的施力,所施力的多少由音量的需求来决定,下弓渐强时,食指或与小指同时外推,将弓杆推向自己,或与无名指内拉,将弓杆外推。连弓换弦时,手指关节以扁平姿态下弓,以突出姿态上弓。分弓时,弓段的动作必须均匀而相同。抬弓时,根据音量和速度的要求,来决定手指、手腕、手肘的抬高程度,但总的来说,手腕必须一直处于放松状态。

(二)培养对“西乐”内涵的理解,内在形式为主

西方音乐对形式美有着更高的要求,内含的情感反倒无法归入西方音乐的审美标准内。因此,在演奏西乐时,不要仅仅依靠个人情感来表现音乐的效果,而要深入分析音乐的内部结构,从形式的角度去把握音乐作品的旋律与和声。由于西乐的理解更加偏重理性,因此在欣赏时必须保持注意力集中的清醒状态,将丰富的想象力与旋律相结合,充分掌握作品内容,再将感情侵入音乐中,就可以提高音乐作品的表现力了。

(三)注重右手运弓技巧的培养

小提琴演奏者的左手涉及到颤音、揉弦、双音、和弦等多种技巧,右手则肩负着运弓发音的重要技术。发音的重要性对右手的运弓技巧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大部分学生可以使用小提琴拉出优美而平稳的音色,这只是达到了演奏的基本要求,离充分表现出音乐中的情感还有非常远的距离。琴弦与琴腔非同时振动,只会使演奏出的声音空有美妙的外表,没有实质的感染力。

右手运弓的施力源应为肩膀而非前臂或手腕,下弓时不可大幅度摆动,上弓时速度不可太慢。右手运弓要自然放松,使琴弦与身体共鸣,通过振动发出丰润而亮丽的音色。

(四)注重左手按弦技巧的培养

左手按弦技巧的好坏关系到音色的单薄还是丰润与否。左手在揉弦时,要把手臂的重量移到指尖,通过指尖与手臂的连通感来使揉弦的效果更加自由而丰美。揉弦要连贯而自然,过于紧绷而迅速的揉弦状态会给听众以不自然的感受,时停时续的揉弦令听众感到迟滞不通,大大降低了音乐的表现力。部分学生手指揉弦力度不足,这时可以借助手臂力量带动揉弦,使声音更加浑厚与温润。

(五)多多倾听,反复体验

学习音乐的人会有这样的体会,倾听演奏作品时会感受到许多自己练习时被忽视的细节。这是因为小提琴只是作为乐曲旋律中的一部分,我们练习时即使观察得再详细,也不过是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只有多多倾听乐曲,反复体验其中蕴含的内在,才能从整体角度来提升音乐的表现力。

三、结语

在小提琴的日常练习中,人们往往进行机械性练习,片面追求技巧的掌握速度,忽视了音乐效果的表现。音乐的审美,在于其中内含的丰富感情,只有提高音乐的表现力,技巧与感染力并重,才能给听者以最美的感受。

参考文献:

[1]谢昊明.在小提琴练习中如何提高音乐表现力[D].北京:中央音乐学院,2013年.

[2]尹星.论小提琴练习中如何提高音乐表现力[J].音乐时空,2014,(11).

[3]郭胜男.小提琴左手技巧的介绍与分析[J].文学教育(中),2010,(03).

猜你喜欢
音乐表现力小提琴
延河晨晓(小提琴独奏)
Hey Diddle, Diddle
偶遇一位拉小提琴的老人
小提琴演奏之心理“意识”初探
如何提高高师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培养和训练研究
浅谈钢琴演奏技巧和音乐的表现力
谈大提琴教学中的音乐表现力的培养
钢琴教学中的音乐表现力研究
论如何在钢琴教学中提高学生音乐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