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练琴的那些事儿

2015-02-03 22:14蓝惠中
艺术评鉴 2015年1期
关键词:琴谱练琴

蓝惠中

摘要:学习钢琴不仅仅是为了学会一些钢琴上的弹奏技巧,同样也是对孩子进行性格教育的重要时期。如果孩子能知道练习钢琴是自己的事情,每天自觉练习钢琴,那么就要祝贺父母了,他不但在钢琴学习上能够更上一层楼,而且在培养情商的学习上也具有很大的功效。

关键词:练琴  琴谱  家庭演奏会

你是否还记得第一次孩子憧憬地和你一起迈入琴行,第一次接触钢琴时,他喜欢得不得了,像着了魔一样,他似懂非懂地说着自己非常喜欢钢琴,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自己都不会放弃。在钢琴课后,他保证自己会主动地去练习钢琴。这些耳熟能详的话,你是不是还经常在耳畔边响起。都说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你以为这一切都会按照这个令人欢喜的轨道继续下去,殊不知,一场你与孩子的战争悄然打响。

每当陪孩子去琴行练琴时,你是不是也遇到了各种情况。一会儿他要口渴,指使你去倒水给他喝。一会儿他要上厕所,指使你去拿纸巾给他。好不容易坐下来弹琴了,开始商量弹完钢琴之后的种种娱乐项目或者是奖励。上课的时候,你就成了一个完美书童,他便会要求你整理好所有的琴谱以及课堂上所需要的学习用品。如果你遗漏了哪本课本,他便会在课堂上大发雷霆,将所有的错都推卸于你。练琴的时候,要提前半小时就开始催促,不然他就会说太匆忙了,又要说服他又要连哄带骗,毕竟练琴必须得靠他自己的双手去弹奏,任何人都替代不了他的双手。即便你以为你已经尽心尽力地做好了一个父母的责任,孩子对于来学琴或者是练琴还是有很多很多的不满意。他是不是经常会说:“妈妈为什么我要练钢琴”,“练好钢琴有什么用啊,又不是人人都能成郎朗”,“妈妈你要在旁边练,你也要把手放在旁边摆好手型”,“妈妈我真的很累了,我不想再弹钢琴了”,“我不想学钢琴了,实在是太累了,根本就没有休息的时间”。每次面对孩子说的这些话的时候,你是不是都要使出浑身解数去解答他存在的一一问题。其实磨蹭来磨蹭去的,他需要练习的曲子还是必须得练,只是每一次都像完成一个极为不情愿的任务,去啰嗦太久,去浪费太多的时间。那么久而久之,问题就暴露出来了。如果每一次练琴都是如此,那么慢慢地,他会变地有倦性,会变地磨磨蹭蹭,小则练琴之事,大则生活中的很多小事儿。

我去琴行工作了一段时间,发现孩子的琴谱和课本全部都是由父母拿着,甚至每次老师要检查回家完成的弹奏作业时,家长总会起身翻开琴谱摆好页面。父母所做的这一切,容易给孩子造成一种假象,孩子会认为学琴这件事情,和自己没有一点关系。因为所有的一切,父母都会完成好,准备好,学琴当然只是为父母学习。甚至有些大龄的琴童会认为这样的自己就像一个父母的寄托一样,每天完成着父母小时候想学钢琴的梦想。

我建议所有的家长,从小事开始,让孩子明白练琴是自己的事情,让孩子懂得独立性的重要。琴谱让孩子自己拿。包括练琴时要准备的学习工具,也让他自己整理。如果孩子在准备的过程中遗漏了,这个时候家长才出来在旁边提醒他什么课本忘记带了,但是一切不可以家长亲自把所有的东西都准备好。这是一个心理上的暗示:练琴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所以,和琴相关的东西,孩子都要自己负起责任来。哪怕再小的琴童,一本小小的琴谱他还是可以完成的。

适当的放让孩子独立去完成,能加快他的成长步伐。看似拿琴谱是个小事,久而久之,你会慢慢发现,孩子练琴主动了,会将练琴看成是自己的一个重要事情,而不是一个帮父母完成的任务。

其实除了让孩子自己拿琴谱外,还有很多事情可以让他自己做。比如说每天练琴的时间段应该是从几点到几点,这首曲子练几遍,哪里疙疙瘩瘩自己找出来再反复练习,还有老师布置的预习的识谱作业也要去完成。或许孩子对哪首奏鸣曲或者乐曲相对地感兴趣,可以让他们自己主动地去听听这首曲子的音频,去看看这首曲子的弹奏视频,自己去找谱子并尝试弹奏。

仔细想想,以前孩子就像完成任务一样应付练琴,其实不全是孩子的过错,因为很多时候,其实我们也在应付,硬是强逼硬压孩子弹完规定时间。似乎只有等孩子弹满了规定的练习时间,我们才心安理得,认为孩子这样的练琴一定是有效果的。你在孩子弹琴弹不好的时候,你是不是会心烦意乱,甚至责备或者打骂孩子。甚至脱口而出地说出自己的孩子真傻,真蠢这些字眼。那么这个时候,我要问问你了,在心情烦躁时,你可以很号的完成你的工作任务吗?弹琴也是,不带着一颗愉悦的心,是弹奏不出一首好的乐曲。那么我们究竟该怎么做呢?我们要做的是阴道孩子找到做这件事的兴趣和快乐,发自内心地赞美她,夸奖她,做一个真诚地聆听者与欣赏者,孩子要的真的不多,仅此而已。

当孩子能顺利且自信地完成几首乐曲,哪怕是很小的乐曲,这个时候,我们不应该把孩子局限在我们的视野里弹奏,应该带孩子多参加些演出,多些上台表演的经验。或者是邀请些亲朋好友来家里听听孩子的家庭演奏会。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也可以增强他对钢琴的热爱度。即使孩子很小,但他也懂得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任。做家长的从小要尊重的想法,但是也需要适当地去管理他,而不是像木偶一样,一针一线地操控他,不要让孩子养成什么事都置身事外的坏习惯。

猜你喜欢
琴谱练琴
古琴“黄钟调意”探微——以《神奇秘谱》《梧冈琴谱》为例
《蔗湖琴谱》考①
《五知斋琴谱》研究历史钩沉
《大还阁琴谱》序文研究
不一样的钢琴谱
练琴记
乐乐姐姐热线
练琴
挤时间练琴,家长的必修课
练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