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奥尔夫教学法指导下的中小学音乐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

2015-02-03 22:14李亭亭
艺术评鉴 2015年1期
关键词:奥尔夫教学法中小学音乐教学

李亭亭

摘要:针对目前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何改革和创新中小学音乐教学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在教育部颁发的《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指引下,结合课题研究与实践,文章提出运用奥尔夫音乐指导中小学音乐教学改革与创新既十分必要也完全可行,改革与创新后的音乐学习对学生成长具有独特价值。

关键词:奥尔夫教学法  中小学  音乐教学  改革

为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为“意见”)文件精神,深圳市宝安区“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课题——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中小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组对中小学音乐教学开展了教学改革实验与研究,本文就课题组在中小学阶段运用奥尔夫教学法实施音乐教学的创新做法进行了论述。

中小学音乐教学对于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音乐艺术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音乐教学应当创新教学方法,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适应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是世界著名三大教学体系之一。它的独特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对世界音乐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通过课题研究与实践,我们认为,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对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与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运用奥尔夫音乐指导中小学音乐教学改革与创新既十分必要也完全可行,改革与创新后的音乐教学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和独特的价值。

一、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进行中小学音乐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实践探索

在课题组的指导下,我们着重对中小学音乐视唱练耳教学、歌唱教学、即兴教学、学业评价等进行了改革与创新,改革后的音乐教学对优化音乐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效率,对使学生更好地参与、体验音乐、品尝音乐学习的快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改革与创新主要做法有:

(一)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推进中小学视唱练耳教学改革创新

我们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中小学视唱练耳教学进行了改革与创新。

在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指导下进行视唱练耳教学,超越了中小学视唱练耳学科教学的局限性,增添视唱练耳教学内容的灵活性、趣味性,弥补了我国本土音乐与世界多民族音乐之间、学科与学科之间、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独立分割状态,更有利于音乐学科新知识的引进和运用。改革创新后的视唱练耳教学,有效加强对学生视唱练耳的训练,培养学生独立识谱能力、听觉能力,掌握正确的音准与节奏感,强化理论知识的记忆,促使学生获得音乐语言的基本知识与创造性的思维发展。

(二)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推进中小学歌唱教学改革创新

在歌唱教学中,我们在奥尔夫教学法的指导性,通过运用图形谱、手号等辅助歌唱教学,并指导学生进行和声、声音的即兴和为旋律伴唱固定节奏音型。改革创新后的音乐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教法灵活,每一个教学过程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个充满着创造性的活动!

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指导下的音乐课堂,歌唱教学的各个环节和内容都是富有意义地互相联系成为一个整体,孩子们参与学习的兴趣更浓,学习更加轻松,更加快乐。

(三)运用奥尔夫教学法推进中小学音乐即兴教学改革与创新

我们在奥尔夫教学的指导下,对中小学音乐即兴教学进行了改革与创新。

奥尔夫学具全部都是无须技巧准备的乐器,这些乐器为每一个演奏者参与和体验音乐找到了捷径。我们充分地发挥学具的作用,对小学音乐即兴教学进行了改革与创新,引导学生通过即兴演奏去发展他们创造力。

在奥尔夫音乐课堂上,每一个奏乐者都可以在没有乐谱的情况下,根据奥尔夫基本配置原理即兴演奏,在老师或是学生的统一指挥下创作新的属于他们自己的“音乐作品”。具有丰富经验的奥尔夫教师,无论他(她)面向哪一个年龄段的学生进行教学,都能运用奥尔夫教学法引导学生进入充满神奇、幻想的音乐创造天地。

(四)运用奥尔夫教学法推进中小学音乐学业评价方式的改革与创新

当前传统的音乐课程学业评价缺少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所要求的科学性、教育性及发展性价值!为此,我们在课题组的指导性,对音乐课程学业评价方式进行了创新。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结合奥尔夫音乐课堂注重合作、体验、参与等特点,采用了激励为主、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通过在音乐课开设汇报展示环节,举办班级音乐会、音乐课程学习成果汇报演出等,为学生搭建汇报展示、合作交流的各种平台,为每个学生提供一个公平、竞争、激励的评价氛围,促进了学生音乐学业成绩的提高。

二、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进行小学音乐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理性思考

随着时代的发展, 传统的音乐教学的局限性愈加明显,加快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已成为共识。我们通过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中小学音乐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主要实现了两个转换:把主要面向少数学生的音乐教学转换为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性教育模式;把较为被动的音乐学习模式转换为学生更多地亲身体验、参与、创新的音乐学习模式。通过改革与创新,使得音乐教学能够更好地发挥美育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改革与实践,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一)奥尔夫音乐课堂面向全体学生完全可行

我们认为,音乐教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当坚定不移地充分体现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精神。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首先要强调教育的均质性,要实行平等教育,要实施真正意义上的义务教育。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实施的音乐教学无法确保教学效果,难以满足全体学生的学习需要。相比之下,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奥尔夫音乐课堂实施简便,教学效果有保障,面向全体学生完全可行。

(二)运用奥尔夫教学法创新中小学音乐教学模式既十分必要也完全可行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事物的进步和发展都依赖于改革和创新。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才能使事物在原有水平上逐步提高。没有改革就没有进步,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随着音乐教育改革的深入,传统音乐教学模式存在的局限性愈加凸显,已不能适应新世纪音乐教育教学需要,唯有对其进行改革和创新,音乐教学才能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才能更好地发挥出音乐审美功能。改革和创新小学音乐教学模式十分必要。奥尔夫音乐课堂对各种教学资源进行了全面整合。实践证明,创新的奥尔夫音乐课堂克服了传统音乐教学的诸多不足,实施创新的奥尔夫音乐教学完全可行。

(三)改革创新后的音乐学习对学生成长具有独特价值

在奥尔夫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的音乐课堂里,学生始终作为参与者亲身参与其中,并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参与音乐、感悟音乐。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不是简单地传授,学生也不应该是被动地学习,学生的创造力在这个过程中慢慢被诱发出来进而发展为他们自己的创造性能力。奥尔夫音乐课堂中,动作、语言、舞蹈紧密结合在一起, 学生在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中培养了合作能力、创造能力,在愉悦的活动中获得全面发展。

改革与创新后的音乐课堂,反映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观念,在教学管理、教学实施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在突出学生个性化发展上形成了亮点与特色,符合“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遵循“以美育人”的课程宗旨,为学生提供了能够亲身参与的音乐审美体验,提高了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开发了潜能,对学生成长具有独特价值。

经过四年多的努力探索和实践,我们获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同时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推进,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要实现真正科学高效地开展小学音乐教学,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今后,我们还将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去总结和完善小学音乐教学,使其内涵更丰富,操作更规范,让孩子们品尝到音乐学习带来的成功与快乐!

注:

本文为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课题——“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中小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0tjk409。荣获深圳市宝安区第七届中小学音乐现场课、论文、案例评选活动一等奖。

参考文献:

[1]李妲娜,修海林,尹爱青.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2][德]卡尔·奥尔夫,古尼尔特·凯特曼.为儿童的音乐[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3]黄沙玫.从历史的视角重新理解奥尔夫音乐教育[J].中国音乐,2012,(03).

猜你喜欢
奥尔夫教学法中小学音乐教学
浅谈奥尔夫教学法在少儿钢琴教学中的运用
融入戏剧声乐中的奥尔夫教学法
奥尔夫教学法在儿童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焦作市中小学武术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啦啦操融入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可行性分析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