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唱练耳课堂教学反思

2015-02-03 22:14张晓燕
艺术评鉴 2015年1期
关键词:视唱练耳实践性反思

张晓燕

摘要:视唱练耳课程有其自身的特性与难度,对其掌握的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音乐实践之路是否宽阔、是否长远。作为教师,在课堂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通过学生的表现和反应及时总结课堂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反思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视唱练耳  课堂教学  实践性  反思

视唱练耳是一门技术性、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包括训练读谱听记、培养正确的音准与节奏,发展音乐听觉、增强音乐记忆力,捕捉作品对内心的震撼及加强自身的审美能力。视唱练耳课程不是仅仅停留在音乐技能的训练意义上,更重要的是具备对音乐的深层感悟能力并且能准确地进行音乐分析及音乐创作,这对学生的内心听觉能力、想象力及创造力极具挑战。其中音乐感觉是最重要的问题。

尽管我们对视唱练耳课有着深刻地认识,但究其本质问题还是要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及解决的。随着高师类院校音乐专业生人数的增加,学生音乐素质并不乐观。但这已是既定事实,因此作为教师就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视唱练耳课程的有效学习,告诫学生对于一个学习音乐的人来讲,视唱练耳课程意义非凡,它将影响到学生的音乐之路是否宽阔是否长远。那么,回到眼下来讲,这门课程掌握的好或不好,同样对其他专业课程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作为教师,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及反应来及时总结课堂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反思是非常必要的。

德国教育理论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但是在这门课程的初期掌握阶段,依旧得按照学生具体实际情况来安排学习内容。视唱练耳顾名思义包含唱谱与听记两部分内容,大部分学生一提到这门课心里就发怵,总觉得自己唱得不准,听记错误也多,因此,这门课的气氛不怎么活跃。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不够自信,由于缺乏自信就会导致没有信心、没有勇气,因而也就在学习上出现懒散、逃避状态。不练习,怎么能有提高,长期下去,教学效果差不说,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积极性也会受影响。引导并帮助学生发挥学习自主性、锻炼独立思考能力刻不容缓。

在音乐实践中,最方便、最实用的就是最好的,使用固定调唱名法与首调唱名法都只是方法和手段,目的是为了读谱和记谱,从而方便音乐分析、表演与创作。鉴于大部分学生专业基础薄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依靠自己擅长的唱名法进行视唱练习,全班进行分组练习,一组用固定调唱名法,另一组用首调唱名法,这个过程中始终强调用耳朵监听,以此来帮助固定调式感较弱的同学。关于选唱的曲目内容,除了练习教材中的条目,经常会加入一些耳熟能详、广为流传的经典歌曲的优美旋律,这比固定使用器乐曲较容易接受,同学们兴致会很高,因为从中能体会、感悟到游刃有余的乐趣,不会因为唱不准而失去热情和兴趣,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不怕练习的勇气。利用熟悉的材料进行练唱,会提升教学质量并且课堂教学效果明显,课堂气氛也变得活跃起来。亦可采取接龙唱,将全班分成四个或八个小组,一组唱一小节或者两小节再交给下一组,这样接替下去,可以进行反复练习,但接唱的那组不重复,这样下来可以检验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模唱:教师弹奏后学生唱,也可用来考验学生的音乐记忆力,“音乐记忆力是将外部所获得的音乐印象长时间保存在意识中的能力。”模仿节奏,由教师打出四个小节的内容,要求学生凭借记忆随后打出节奏,不能用笔记录,仅依靠音乐记忆来进行练习。音程构唱,由学生一个接一个自己编唱,同时告诉大家自己所构唱的具体音程是什么,在这个环节,你会发现,学生说的和唱的内容并不相符,此刻教师要给予引导、分析,改正并进行鼓励。长此以往,学生上课心态就会平和,这有利于学生对音准的把握。

关于听记部分,舒曼在《音乐生活手册》中说发展听觉是最重要的事情,要早点学会辨别调性和个别的音。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讲到听觉只能在通过读和写的音乐体验中得到开发。不能对读写熟练掌握,音乐就只能是神秘的、难以理解的、抓不住的东西。只有依靠坚实的读写技巧,才能使掌握音乐实质变成可能。听觉能力强,对自身感悟音乐会助一臂之力。背谱,将自己背会的旋律默写下来,做到在五线谱上写下一个音符,在心中就要听到那个音符的声音。“内心音乐听觉是以音乐的想象力和听过的乐曲中的形象在记忆中的再现为依据的。这就是音乐的想象力不同于乐曲的直接作用所构成的听觉领会的地方。”在默写后,进行听写练习,听写过程中可以完整听写也可以不完整听写,未听写部分可以进行提问让同学唱出来,这样使唱与听觉练习联合起来,对综合能力的提高有积极作用。节奏听记,首先要进行分析,没有分析,学生对复杂节奏的认识将是混沌、模糊的。节奏有平均型节奏、附点节奏、三连音及其他连音符节奏、切分节奏、带休止符与连音线的节奏、前八后十六、前十六后八等等,再复杂的节奏经过分析后都会变得容易很多。“内心音乐听觉的自如运用是音乐听觉高度发达的标志,其特点是在不听乐曲和音响的情况下可以准确想象音乐。”课堂中也可加入一些离开座位的练习,例如边走边唱谱,走动就相当于那个恒定的拍子,为了练习更好的拍感,手打节拍、脚走步、口中唱旋律。这会令课堂学习气氛非常浓厚,学生会很专注。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作为主体,进行课堂提问,随时让学生即兴编写一段旋律唱给大家听,让学生有种被关注感及认同感。同时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进行课堂互动练习对视唱练耳课的有效教学起了重要作用。

掌握好视唱练耳课程中的唱谱与听记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感觉及发展音乐分析力和音乐创作力的坚实根基。作为教师,教学态度要温和,要有耐心地帮助学生改正错误的地方并引导其真正掌握。教师教学方法的运用与改变是提高视唱练耳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努力在教学中勤反思,在反思中求进步。

参考文献:

[1][苏]阿·列·奥斯特洛夫斯基.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法论文集[M].孙静云译.北京:音乐出版社,1957.

[2]王光耀.视唱练耳教学法论集[M].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视唱练耳实践性反思
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
运用多媒体加强高考生音乐视唱练耳辅导的几点认识
浅谈学前音乐课中的有效教学
音乐软件EarMaster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视唱练耳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实践性: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获得:为何与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