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015-02-03 05:28高莉莉
艺术评鉴 2015年1期
关键词:声乐兴趣培养

高莉莉

摘要:如今的校外少儿声乐教育出现了让人可喜的繁荣现象。透过现象看本质,有多少孩子是真的有兴趣,又有多少孩子是“被兴趣”了?对于有兴趣的孩子来说,有效的培养方法会锦上添花;对于“被兴趣”的孩子来说,通过生动的教学方法引导他们产生兴趣变得至关重要。

关键词:兴趣  声乐  教学方法  培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校外少儿声乐教育已成为音乐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少儿的健康成长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如今,越来越多的少儿加入到声乐学习的行列中,在这看似繁荣可喜的现象中,笔者不禁陷入思考:在这支庞大的学习队伍中,有多少孩子是真正的兴趣使然,又有多少孩子是迫于社会压力,在家长的逼迫中“被学习”呢?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3-10岁的少儿来讲,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在心理及生理发育上还不成熟,畏难心理、逆反心理表现明显,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保持愉悦的心情,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在笔者两年多的教学中,不乏遇到一些学习与“被学习”的实例:有一位中级班9岁左右的小女生,在几次的声乐课学习中,笔者发现该学员从不主动参与笔者所组织的教学活动,每节课都是一个人孤零零的站在角落里。在与学生家长沟通后笔者了解到,小姑娘平时是个活泼开朗的孩子,家长认为女孩子培养一个兴趣特长是很有必要的,在未征得孩子同意的情况下就直接送来上培训班。试分析该学员的心理:1.父母没有征求我的意见,小小的自尊心受到打击。2.我好像对唱歌不感兴趣。3.周末还要来上课,牺牲了我的玩耍时间。在了解了事情经过后,笔者没有直接找孩子谈心,而是主动邀请该学员参加了几次教学环节中设计的小游戏,让小学员在游戏中找到乐趣,并在游戏过程中找到团结协作的集体归属感,使小姑娘渐渐融入到学习氛围中,笔者又找机会给了小学员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当一曲表演完毕后,所有人掌声响了起来,笔者能从她的表情中看到兴奋和自豪。经过这样一步步的引导,小学员的学习兴趣渐渐培养了起来,有了兴趣,学习的动力就会越来越强,唱歌技能也得到了较快的提高。

从上述中的实例中我们不难看出,课堂教学中对于学习兴趣的培养是要讲究方式方法的。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总结如下:

一、声乐教材的新旧结合

校外教育不同于校内教育,校内音乐课上总有一套固定不变的教材和培养目标。而校外教育在遵循最终的培养目标不变的条件下,要发展与校内教育不同的教学模式。现如今有关校外声乐教育的教材比较单一,多为一些流传多年的经典儿歌。经典固然是好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这些歌曲已完全满足不了少儿的求知欲与对外来事物的新鲜感。对于这些从小已经听到滚瓜烂熟的音乐,孩子们已失去了对它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每年的教材编写中,笔者都尽可能的去发掘更多更新的少儿歌曲,这些最新的歌曲创编很容易就会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而对于那些经典曲目,笔者亦不会舍弃,而是采用其他的教学方法来抓住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比如经典儿歌《小红帽》,很多小朋友在幼儿园里就已经学会唱了,那么在曲调已经熟记的情况下,笔者会设计故事情境请学生表演。将学员们分角色表演,小红帽、大灰狼、邀请家长表演、加入诗朗诵、配合舞蹈等等,经过“包装”的经典儿歌同样能让课堂上充满欢声笑语。

二、声乐教学环节的生动有趣

有人说小孩子学唱歌不就是扯着嗓子大声喊吗?有什么学习的?其实不然,在少儿阶段,孩子的发声器官还十分稚嫩,如果一味的蛮唱会造成声带甚至其他身体机能的永久损伤。但对于理解接受能力远不及成人的孩子来说,枯燥的声乐理论知识、技能练习有时又会成为斩断孩子兴趣的刽子手。如何用简单、通俗、生动、有趣的方法来传授这些基础知识又成为了声乐教学中一个重难点。

笔者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将教学中的几个重要环节归纳出了以下几点方法:首先,基础的乐理知识是必不可少的,有些孩子在学习唱歌几年后还无法自己识谱,基本乐理知识的缺失对于学员以后的发展产生了很多不良的影响,

作为老师,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对于基本乐理的教学,教师们可以采用图片法、童谣法进行教学。将“1、2、3、4、5、6、7”这七个音配合形象的图片,比如“2”就像只鸭子,“5”像挂钩等等,联系生活中最易想到的事物,配合简单的童谣——“1”是老大像铅笔”、2“是老二像鸭子……直观又形象的教学将会把这些枯燥的理论学习变得有趣味,学生们学习起来也不会感到生涩难懂。其次,对于少儿来说,爱动爱玩是天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一味压抑孩子的这种天性反而会适得其反,但是过度纵容又会打乱课堂秩序。在这里,掌握好一个“度”非常重要。当教师发现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热情不够高涨时,一个小游戏就会解决这个窘境。比如简单易学的绕口令、你来比划我来猜、歌词接龙等等都会成为调动孩子兴趣的不二法宝。最后,要鼓励孩子们对所学歌曲进行“二度创作”,给学生发散思维的空间。可以尝试给歌曲配上简单的诗朗诵,加上表情动作,甚至是对歌词的改编等等。教师对创编活动中好的部分给予鼓励,不好的部分引导大家一起再改编,让孩子们在动脑动手的活动中得到自我价值的肯定,提升荣誉感。

此外,尽可能多的给学生提供表演舞台、多与家长进行沟通、对特殊情况的孩子给予更多的关怀等都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

综上所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能力提升的源泉”,兴趣是声乐教学获得成功的前提条件,作为一名教师,良好的职业修养、风趣幽默的语言表达能迅速建立学生对声乐学习的直观感受。笔者也将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做好一名“兴趣”的引导者和培训师。

猜你喜欢
声乐兴趣培养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