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音乐在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探索

2015-02-03 01:16郭红梅
艺术评鉴 2015年1期
关键词:学前教育实践

郭红梅

摘要: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突出“原本性”,以最自然的方式使音乐教学生动起来,使音乐教育教学体系更为生动和丰富。本文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基本特色出发,分析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教育教学中的实践,并总结了奥尔夫音乐教学对学前专业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法  学前教育  实践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基本特色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将各种音乐表现形式相融合,在音乐教学方面将其与语言、动作、舞蹈等紧密联系起来,进而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音乐教育教学模式。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教学特色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主体性,教学以人为本,明确了教学主体,并且以学习者为中心来构建教学体系;二是参与性,使学习者都能够完全参与并融入到学习中来,使音乐元素渗透到学习者的思维中;三是即兴性,指的是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即兴发挥,用比较轻松而随意的心态来完成学习,并且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将音乐与演奏、形体、舞蹈、艺术等相结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着重强调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在课堂教学中,非常注重音乐的创造性,通过积极的表达来突出音乐教学的主旨;另一方面,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还关注教学的开放性与外延性,在课堂教学中会根据具体情况自由变换,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基于本国文化而适当进行外延,汲取各种音乐营养,并且有选择性的进行拓展与延伸。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教育教学中的实践

(一)融入游戏化教学,提高对音乐的兴趣

对于学前教育而言,学生接纳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强,并且拥有较强的好奇心,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采用游戏等生动而丰富的教学形式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出学生内在的学习潜能,更好的完成音乐教学。奥尔夫指出,在音乐教学的初级阶段,对学生教授乐理知识具有一定的难度,因而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通过声音的大小、高低、粗细等声调来变换音效,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进行体验,并且与肢体语言相结合,将教学内容以更为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来,消除学生对学习的抵制心理,将游戏融入到教学中,达到提升学习效果的目的。

(二)结合各种艺术表现,提高音乐素养

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一个比较显著的特点就是综合性,就学前教育而言,主张采取不同的音乐表现手法相融合的方式来促进音乐教学,增强与学生情感的传递,通过演奏、歌唱、舞蹈等艺术表现形式来丰富音乐教学的内容,使学生能够全方位的体验到音乐所具有的魅力,并且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的体验与感受中,获得一种心灵上的满足,使学习音乐的兴趣更加浓厚,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可见,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游戏、演讲、朗诵等形式所要实现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更好的学习音乐。奥尔夫将各种音乐理论与课堂实践有效结合,并与学生形成一种互动,极大的提升了学生在音乐方面学习的效果。

(三)加强即兴创造,提高创新思维与能力

针对学前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在想法上天马星空, 要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过程体验,增加即兴创造的成分,充分将学生的创造力展现出来。学生个体在对音乐的理解上也存在差异,要捕捉这种差异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即兴创造是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在情感方面最为直白的流露与表达,因而要将其进行充分的拓展与延伸,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融入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用心灵去感悟音乐,并通过自身的方式表达出来,尽管学生在表达方面仍然比较稚嫩,但这能够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因而在教学中融入创造性思维是非常重要的。

三、奥尔夫音乐教学对学前专业教学的启示

(一)处理好学生课堂教学与教学效果的关系问题

在奥尔夫教学法中,课堂活动的比重较高,这也是构建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集综合性、趣味性、参与性、游戏性、即兴性与一体,这也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全面顾及每个学生的感受,防止顾此失彼,对学生心理产生影响。对此,要使学生的活动空间有所拓展,并且采用更为生动的课堂讲授模式,增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捕捉个体之间的差异,寻求共性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完成教学方案,才能够使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充分的在课堂中进行应用,使音乐教学的效果逐步提升。

(二)处理好学科知识系统性和教学方法灵活性的关系

针对学前教育的音乐教学,在实践中不仅要掌握完整而系统的乐理知识,同时还要将这种乐理知识通过各种课堂活动传递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处理好学科知识的系统性与灵活性方面的协调问题。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具有综合性、趣味性等一系列特点,但这些都是建立在音乐乐理教学基础之上的,而不能将学科知识剥离而独立出来,那样就失去了音乐教学的内容和意义。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在学科知识系统性与教学方法灵活性方面进行把握,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将音乐知识以灵活多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能够在生动的课堂氛围中完成音乐学习,这才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要达到的目的。

(三)处理好师资培训和教育资源整合的问题

教学水平与师资力量有直接的关系,教师的能力与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所达到的效果造成影响,这种制约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师必须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拥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二是教师必须要善于捕捉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加以解决;三是对教师的综合素质也有较高的要求,采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需要教师与学生积极进行互动,这也要求教师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与充沛的精力。只有做好这些才具备采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进行教学的条件,进而将其特点与优势展现出来,使音乐教学的效果得到明显提升。

参考文献:

[1]白艳.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2,(32).

[2]栾晓梅.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3]钟传惠.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对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的启示[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6).

猜你喜欢
学前教育实践
单一向复合的发展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歌曲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
中职学校学前体育课调查研究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