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县塔瓦库勒乡中学双语音乐课堂教学方法浅论

2015-02-03 01:22董力维
艺术评鉴 2015年1期
关键词:双语教学

董力维

摘要:教学手段的运用对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关键性的作用。论文通过本人在和田县塔瓦库勒乡中学进行双语音乐教学的实践经验,以音乐教师实习支教的学校音乐教育现状为切入点,从辅助功能的角度,论述塔瓦库勒乡中学音乐教育中的双语教学方法手段对音乐教学产生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和田县  塔瓦库勒乡  双语教学  音乐教学方法和手段

近年来,音乐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其学科的独特作用已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肯定。但音乐艺术教育由于教育体制、社会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原因,致使当前发展受到一定限制。对于新疆少数民族中小学教育来说,因为文化元素的多元化,其实从实践方面来说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在双语音乐教学方面。

一、和田县塔瓦库勒乡中学的音乐教育现状

(一)塔瓦库勒乡以及其中学音乐教育现状

塔瓦库勒乡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东与洛浦县相隔,西与斯玛瓦提乡相邻。全乡建有中学2所,居民以维吾尔族为主,属国家级贫困乡。据调查,和田县塔瓦库勒乡中学学校占地43156平方米,绿化面积5078平方米,运动场地4050平方米,计算机用于教学有33台,多媒体教室1个,有手风琴1架。员工人数为32名,大多是大专本科学历,其中汉族老师四个,教授汉语。由于教师民族分配的限制,大多学生并不能很好的运用汉语,仅有极个别学生得以用简单汉语日常对话。

(二)塔瓦库勒乡中学的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1.师资问题

由于地理环境以及人口民族的分布,此学校在师资方面比较缺乏,没有相应的音乐教师,由于此原因,“音乐”课被“自由活动”取代,或由其他科目老师进行其他的课程安排。其二,由于文字的不同,对于学生来说又多了一道对于课本文字理解的障碍。

2.教法问题

音乐教育中,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和主体,教师起到是指导、引领的作用。相当一部分教师和学生认为音乐课就是唱歌课,学生按着老师的意图去做。但因着文化的差异,正好可以从其民族音乐入手,同时比较教材中的范例,让学生明白音乐作品风格的不同、以及表达方式的不同,让学生充分参与,如此学生会有直接的感性体验,老师再及时的把音乐理性化、深层次的引导, 使他们在所知之内充分发挥创造才能,为以后成为一个创造型的人才打好坚实的基础。

3.教材问题

此中学音乐课本选用的是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1年初审通过,由课课程教材研究所和音乐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音乐课本。通过对学生使用的教材分析及研究,发现双语班用的是人音版音乐教材,而普通班用的是新疆出版的维语音乐教材,内容是以新疆少数民族音乐维语编辑。但汉字对于学生们来说依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二、如何在教学中运用音乐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建议

(一)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师范类高校音乐专业的教学目的,是为培养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师范类高校音乐专业的学生大部分都将走上教师的岗位,从事基层基础教育阶段的音乐教育工作,对中小学学生进行音乐素质的启蒙和培养。因此,实习老师的素质高低,会直间接的影响到学生的质量。尤其当语言成了比较大的阻碍时,必须学会说一些简单的维语,以及一些上课用的专门的短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运用绘画包括符号等尽量简单凝练的表达,并辅助以仪态、表情等进行讲解,有助于学生理解。

(二)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方法手段的选用

1.选择适合学生演唱的曲目

对双语班和普通班采用同一个授课教案,这是普及双语音乐教学的前提,让学生的汉语水平共同进步。但音乐课本的理论等内容过于专业化,使汉语水平本来就不高的民族学生更加不易接受。学生的兴趣大多都是从学唱歌曲开始,选歌曲一部分可保留现存音乐课本中的优秀的歌曲;选择一些趣味性较强、幽默诙谐、节奏感强一点和一些具有特色的民族歌曲。可取近年优秀的流行歌曲,现有对他们的教育应从单纯的唱走向文化多元化,简单双语化,让他们可以在语言的学习中感受音乐,在学音乐中学会语言,从而提高青少年的求知兴趣。由于汉语水平的原因,有同学先教维语版的《牡丹汗》,学生学的很顺利,期间还积极地给实习老师纠正错误读音。在学习与自己民族相关的歌曲包括王洛宾先生的《青春舞曲》,更使他们感到音乐是人类不分民族的语言,双语音乐教学的意义所在就体现了出来。

2.选用班级歌唱比赛的教学方法

此教学方法手段首先是从选曲入手,选用新疆少数民族歌曲作为上课内容,在兴趣方面就大大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再将其汉语歌词抄写在黑板上,标注上拼音,带领学生们朗读,在学生知道其母语歌词意思的同时,对照汉语歌词可让学生们转换歌词大意,既学会了歌曲,又学会了汉语。作为支教音乐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了解学生的心理,并综合其总体能力定制相应计划。后期可以利用闭路电视或多媒体教室进行音乐欣赏活动,定期开展歌咏比赛和集体文艺比赛等活动,由学生自主选择曲目,并且进行展演。想得更高的分数,可以再次选择演唱一遍,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们在相互比拼中更进一步的产生对音乐课的兴趣。每个班都出几个节目,表演出色的班提供相应的奖励。在期末考试中,学生的踊跃参与和热情的演出让校领导也为之动容。

(三)营造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

良好的音乐气氛可以使学生置身于音乐的熏陶中。当然,不仅仅是指课堂的气氛,它还包括课外。比如,利用课余、课间、广播等途径,播放优秀的中外儿童歌曲、世界名曲。让学生在充满艺术的氛围中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保持对音乐的热情。在课堂内则应创造宽松、民主的氛围,在进行比较和对比过程中,更多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在激励中促进发现,更好的达到教学目的,并且开拓视野,用不同的时代人们所做的歌词和风格,去让学生设身处地明白歌曲的意义。

三、对和田地区双语音乐教学的展望

在实习支教的这段期间,就音乐课而言,还有很多需要进行改善的地方。教师改变这种落后单一的教学模式除了充分利用学校现有条件,将多媒体教室充分运用,在多媒体教室可以开设相应课时的音乐欣赏课外,可以自带音像资料,逐渐培养学生鉴赏音乐的能力,这样可更好地增进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随着对乡村教育的重视程度,应当会配以更好的教学设施来辅助教学,教师加以伴奏,与学生更好的互动,在一节课当中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和方法充实单一的教学模式,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近年来政府对于乡村基础教育设施的投入还在加大,相信不久之后学生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方式感受到外面的世界。少数民族音乐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正确的运用音乐教育方法手段。因此,少数民族音乐教学方法手段必须有一套成型的教学操作程序、规则和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具体运用。近年新疆大力发展双语教育,支持并扶持边疆地区的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在政治稳定的局面当中,大力发展经济、文化,只有配备更好更多的“软件”,才能保证在乡村教学中使学生的视野以及能力方面进行有效成长。在师资力量方面,要加大对教师职工的扶持,偏远的地区产道授业解惑很需要奉献精神,很需要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和田县塔瓦库勒乡中学实习期间实践所得:本民族音乐元素的渗透、媒介的选用以及测评的激励促使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爱好、积极性,让学生在渴求获得知识的愿望下学习音乐。学校音乐教育教学对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及推动作用,中国的民族音乐既有悠久的历史又有无限的生命力,它最能反映不同民族文化特色的艺术形式,作为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坚定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与民族自豪感的重要作用。在民族团结的大环境之下,对于学生的教育需要更多元化,才能使学生眼界开拓、了解到更多的社会意识文化。

参考文献:

[1]冯光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学校音乐教育[J].中国音乐,2003,(01).

[2]段凤琴.新疆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展望[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99,(03).

[3]李小峰.浅谈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创新[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6).

[4]屈青云,王生耀.音乐教育师资培训中的“双语”教学辅助性功能透视——以新疆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师资培训为个案[J].科技信息,2010,(32).

[5]柯琳.少数民族音乐教育需要建立新的教学模式[J].民族教育研究,2009,(02).

[6]赵塔里木.少数民族音乐在学校艺术教育中的传承[J].艺术评论,2007,(12).

猜你喜欢
双语教学
国际班生物双语教学实践与分析
“合理选择饮食”的双语微课教学设计
高校双语教学现状与创新分析
汉语授课对维吾尔族学生数学学习影响的案例分析
对太极拳双语教学中教学技巧的研究
新形势下数据库原理的双语教学
高校通识课程《美术鉴赏》双语教学实践与研究
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情景导游》课程双语教学改革探索
湖南省高校舞蹈啦啦操课堂开设双语教学的可行性初探
面向不同对象的双语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