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联合LBL双轨教学模式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初探

2015-02-05 06:21李广宇袁勇超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11期
关键词:生物化学章节水产

王 江,李广宇,袁勇超,何 焱,蔡 飞

(1.华中农业大学 水产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2.湖北科技学院 药学院,湖北 咸宁 437100)

PBL联合LBL双轨教学模式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初探

王 江1,李广宇1,袁勇超1,何 焱1,蔡 飞2*

(1.华中农业大学 水产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2.湖北科技学院 药学院,湖北 咸宁 437100)

PBL与LBL双轨教学模式,能显著增加学生对课程进度的接受度,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和自主学习,增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在相关领域的学习兴趣。PBL与LBL双轨教学模式对提高生物化学的教学质量有积极意义。

LBL教学模式;PBL教学模式;生物化学;问卷调查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化学本质的科学,由研究构成生物体的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的静态生物化学和研究物质代谢与能量转化的动态生物化学构成[1],是农业科学、生命科学及医学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由于生物化学内容枯燥抽象,代谢过程错综复杂又相互联系,学生难以掌握和消化课堂授课内容,如何让学生理顺课堂知识,掌握课程基本原理、概念和方法,是生物化学教学中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传统的以授课为中心的教学(Lecture-based learning, LBL),其特点为以教材为基础,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可系统讲解基本理论知识,但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思维和主观能动性[2]。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于1969年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其基本特点是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题,以问题为中心,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教学方法[3],具有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等优势,但其局限性在于缺乏系统性和深入性[4]。为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结合生物化学课程的特点,在我校水产学院2012级本科生的生物化学教学中引入PBL联合LBL双轨教学模式,与传统LBL教学进行效果比较,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为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2012级水产养殖与水族科学与技术两个专业本科生,所有学生经全国高等院校统一招生考试入学,两个专业学生在性别、年龄、入学及大一学年基础课成绩上无明显差异。水产养殖专业4个班设为实验组(118人),水族科学与技术3个班为对照组(89人),两组授课老师不同,教材、教学大纲、考试内容与课程评价问卷完全相同。

2.教学方法

(1)总体设计

选用王金胜,王冬梅,吕淑霞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生物化学》作为主讲教材。实验组课程中综合运用较强的“生物的氧化和代谢”、“糖类代谢”、“脂类代谢”及“代谢调节”4个章节采用PBL教学法,其余章节采用LBL教学法;对照组章节课程中的所有章节采用LBL教学法。

(2)PBL教学法实施方案

教师根据相应章节内容,提前两星期将教学要求与问题发放给学生,要求学生对章节内容有计划预习,每个班级设置3名小组长,小组长负责组内学生的讨论及资料查找,再由各小组推荐代表发言进行课堂讨论,其它同学可自由发言。在教学时,同学主讲,教师加以正确引导,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及时归纳总结。对学生有争议、考虑不周或模糊不清的问题要集中解答。学期结束后,采用理论考试成绩和学生课程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本次教学效果进行客观评价。

3.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采用组间t检验进行定量资料的分析,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学生成绩比较

课程结束后,实行统一命题,统一考试和统一评卷,考试题型包含判断题、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考试内容既有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题目,也有反映学生融会贯通与综合能力的题目,前者占75%,后者占25%。

通过组间检验分析发现,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总成绩和基础知识分稍高于水产养殖专业,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综合能力分显著优于对照组,说明PBL教学法不会影响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的掌握,但能显著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程满意度比较

课程结束后,向所有参与课程学习的207名学生发放课程评分表,问卷回收率100%,调查学生对相应指标的评分并计算满意度,满意度为某项评价指标的所有评价分数的平均值的百分比,以了解教学对象对两种教学方法的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教学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

通过分析发现,在课程进度,主动思考和自主学习,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学习兴趣上,对照组和实验组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

三、讨论

生物化学课程中的蛋白质、核酸化学、酶、维生素和生物膜等章节包含有大量的名词概念、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和功能,知识抽象,难理解,难掌握,需要记忆的内容多,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LBL教学法能将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系统地传授给学生,课堂上老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通过生动详实的讲解促进学生理解记忆。但LBL法限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学生学习综合能力要求高,需要推理分析的能量与物质代谢的内容。

PBL教学法提高了学生参与课程教学的积极性。在糖类代谢章节的授课中,我们提前给学生发放“为什么说B族维生素缺乏会影响葡萄糖的分解代谢”,“丙酮酸是怎样进入线粒体的”,“三羧酸循环的生理意义是什么”,“机体对糖原的合成和分解是如何进行调节的”等问题,引导学生查阅文献全面理解糖代谢相关的知识,通过分组讨论和课堂交流活跃课堂气氛,并进行归纳小结概括知识要点。通过将PBL和LBL相结合的双轨教学模式应用于基础生物化学教学实践,促进了PBL和LBL教学模式的优势互补,对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PBL能显著增加学生对课程进度的接受度,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和自主学习,增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在相关领域的学习兴趣。

虽然PBL和LBL双轨教学的教学效果好于LBL教学模式,但对授课老师在问题设计的合理性,课堂讨论的组织性,教学学时的把握性和课程知识的引导性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王今胜,王冬梅,吕淑霞. 生物化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 杨婧,付南燕,邓琴等. LBL结合PBL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12):104~106.

[3] Onyon C. Problem-based learning: a review of the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theory [J]. Clin Teach, 2012,(9):22~26.

[4] 董平,张生来,董艳等. PBL+LBL双轨教学模式在国内临床医学教学中应用效果的Meta分析[J]. 浙江医学教育,2013,(12):1~5.

2095-4654(2015)11-0163-02

2015-08-10

G642

猜你喜欢
生物化学章节水产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22年活动计划表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加油!水产人!
生物化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效果分析
大咖点评:2020年水产动保谁主沉浮?
读懂“水产人十二时辰”,你就懂了水产人的一天
高中数学章节易错点提前干预的策略研究
素养之下,美在引言——《“推理与证明”章节引言》一节比赛课的实录
黄廖本《现代汉语》词汇章节中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