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文化视野下的中国罪犯矫正教育模式探索

2015-02-06 14:39张宏欣
法制博览 2015年33期
关键词:本土化模式文化

本土文化视野下的中国罪犯矫正教育模式探索*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2013年度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专项项目”。

张宏欣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河北保定071000

摘要:罪犯矫正教育本质是再社会化教育,罪犯的再社会化往往与其所处社会中的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文化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主要包含器物(物质文化)、制度(制度文化)和观念(精神文化)三个方面,具体包括语言、文字、习俗、思想、国力等,客观而言是社会价值系统的总和。对来自于西方文化土壤中的矫正教育模式而言,笔者认为因其所根植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等三层面与中国本土不同,若将其机械移植于中国往往无法与中国本土良性嫁接。故本文从其起源上横向考证不同地域文化中矫正教育源流的本土化特性,同时从历史的角度纵向把握不同历史时期下我国矫正教育思想背后的社会文化背景,最后通过对当代转型期社会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把握,以期探索出根植于我国本土传统文化的罪犯矫正教育模式。

关键词:本土化;罪犯矫正教育;文化;模式

中图分类号:D926.7

作者简介:张宏欣(1992-),男,汉族,江西人,中央司法警官学院,研究方向:罪犯矫正教育。

“矫正教育”作为我国特定学术用语,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监所设施内举办的特殊学校中所开展的罪犯教育改造工作,学者在该基础上引进美国“矫正教育”(correctional education)理念创造了我国罪犯教育工作的理论学科——矫正教育学,并将矫正教育定义为一种“再社会化”教育。此后,在马克思主义罪犯改造观的影响下,马克思主义理论被运用于罪犯矫正教育实践中形成了“教育改造”模式,于此同时在监狱和其它矫正机构中教育实践活动得到普及,相应地我国罪犯矫正教育理论体系也在逐渐完善中。

然而到了21世纪,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罪犯教育改造实践出现了诸多问题,一方面在部分监狱中出现了“重劳动轻教育”现象,另一方面较多罪犯在回归社会后无法适应社会,因而我国监狱系统教育改造质量总体呈下滑趋势,重新犯罪率有所回升。在这一背景下,不断有学者提出引进西方的矫正教育模式,于是“恢复性司法”、“个案矫正”、“循证矫正”等新词汇相继走进人们的视野,但是不同的模式背后往往都隐含着不同的价值预设,但凡一种制度往往都以其特定的社会文化为支撑,所以笔者认为来自于西方的矫正教育模式倘若在我国进行“机械移植”极可能带来“水土不服”之弊。而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一个转型期,如果引进西方矫正教育模式需与当下转型期背景下的社会文化结合以将其“本土化”,或根植于我国传统文化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罪犯矫正教育模式。因为横览各国各地矫正教育的源起无不带着当地的文化刻印,纵观我国矫正思想的历史源流也无不怀有其当时的文化背景。

一、矫正教育的源起与本土化

在人类历史之初,报应刑占刑罚观念主导,矫正教育思想最早进入人们的视野,始于欧洲中世纪的感化院制度,它的产生根植于欧洲中世纪的基督教文化,其后感化教育在欧洲传播开来,并影响到美国早期的监狱教育思想,之后随着美国社会文化的变迁其矫正教育思潮亦几经变迁,随之个别教育、再社会化教育思想与医疗教育(循证教育)思想在思潮变迁中出现。这最终影响了我国近代和当代港台地区的监狱教育。而我国大陆地区的“改造教育”思想是受苏联共产主义文化的影响。

(一)欧洲中世纪基督教文化与矫正教育的起源

早在13世纪的欧洲,提倡自然神学的天主教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约1225年-1274年3月7日)在其著作《神学大全》(Summa Theologica)中系统地阐述了神意报应学说,他认为“没有任何智慧是可以不经由感觉而获得的””,并提出“所有法的基本原则是:美德要被促展并行使、邪恶要被避免,所有其他自然法的原则都是根基于此”。这种报应哲学对欧洲初期的感化制度影响很大,在16世纪欧洲兴起的感化院,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要让违法、堕落者忏悔,在劳其筋骨、苦其心志的劳动作业中接受教化,得到拯救。这一时期的罪犯教育是通过将罪犯与外界隔离,使其忏悔并进行自我教育,但其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矫正教育。

1703年,罗马教皇克莱门特十一世(Pope Clement XI),将圣.米歇尔教堂的一部分改建为感化院(penitentiaries),收容20岁以下的青少年罪犯,并对这些“堕落者”进行教育感化,这应是矫正教育的最早起源。而18世纪的天主教早已成为欧洲社会文化的支配力量,当时的矫正教育是基于天主教神学伦理的感化教育,其目的是宗教意义上感化人性,使其得到彻底悔改与接受“拯救”。[6]此后感化院制度在欧洲也由此发展开来,可见矫正教育的起源与欧洲的基督教本土文化是息息相关的。

(二)本土文化与矫正教育在美国的思想源流

美国的早期矫正教育受贵格会宗教文化的影响产生感化教育理念,然而因为美国贵格会属基督教新教的一个派别,故其教育思想不完全同于欧洲中世纪的天主教的感化教育,因为前者在天主教的报应论基础上多了人道主义精神。其后美国的矫正教育随社会文化变迁的影响出现了几种新的矫正教育理念。

1.贵格会传统与美国早期的感化教育

受欧洲文化的影响,最初的美国监狱叫感化院(penitentiaries),并由政府集中开办。然而最早的感化院主要是用于关押来自于社区的那些被驱逐的违法犯罪分子,因为这些人无法再通过发配或输出到国外殖民地的方式驱逐出国内社会。而美国的本土矫正教育始于1789年,受十九世纪初期美国基督教贵格会(Quakers,又称教友会)的推助,[8]牧师威廉.罗杰斯(William Rogers)在费城沃尔纳特街看守所(The Walnut Street Jail)首次开展教育活动,此后在1789年至1875年的几年间,美国的感化教育不断发展,东北部的许多州监狱里出现了“主日学校”(Sunday School),其教育方式是通过志愿牧师开授教学课程教授罪犯阅读,并使其阅读《圣经》以获得拯救。

2.个别教育观与医疗(循证)矫正

19世纪的欧洲随着女性主义(Feminism)运动兴起,在早期的10年间出现了对妇女的个别化的文化教育、劳动和其他教育项目,并很快影响到了美国本土。这一个别化教育思潮影响到了当时的监狱改革者,[10]随之个别教育在美国监狱中出现。个别教育针对的是罪犯的异质性,是美国文化中个人主义的体现。同时个别化教育与兴起与20世纪90年代的医疗(循证)矫正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先对罪犯的教育进行临床诊断,后开出矫正计划,并且对“治愈”的进程及结果进行监督。此二者都是美国本土文化中个人主义因素的体现。

3.功利主义哲学与“再社会化”教育理念

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是伦理学中的一个理论,又称效益主义,其提倡“最大幸福”(Maximum Happiness)和实用即至善,相信决定行为适当与否的标准在于其结果的实用程度。而在功利主义一词出现并成为成为哲学伦理之前,西方文化中早以出现功利主义思想,在该文化土壤的培植中,19世纪初期,由英国古典自由主义思想家边沁和米尔提出了功利主义哲学观。到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人马丁森(Robert Martinson)受功利主义哲学的影响提出矫正无效论即所谓“马丁森炸弹”(Martinson's bombshell),这导致古典矫正教育观念中的报应论和将罪犯隔离的做法再度出现,不过同时也催生了人们开始重新寻求更好的矫正模式。正是在这一社会文化背景下社区矫正出现了,人们认为通过在社区中矫正犯罪人能够使其更好地重新回归社会,从而降低再犯罪率以达到矫正的最大效益。可见再社会化理论与社区矫正模式是在西方功利主义文化土壤中萌芽、生长并开花、结果的。

(三)共产主义思潮与苏联矫正教育模式

共产主义思潮在欧洲由来已久,早在十九世纪以前,欧洲已经开始有构建平等社会的思想的萌生,并产生有不少描述理想社会的文学作品,如柏拉图的《理想国》、托马斯·莫尔(Sir Thomas More)的《乌托邦》等,并且在欧洲基督教的思想渊源中也可找到共产主义的身影。如早期的基督教在被古罗马君士坦丁大帝定为合法宗教之前,亦被认为是是一个进行共产主义运动的组织,因为在原始的基督教中任何一个基督徒都可以使用自己的兄弟们的财富,且拥有财产的基督徒不得拒绝自己的贫苦兄弟提出的利用和使用这些财产的要求,他们的共有特征是竭力取消私人家庭生活。又如中世纪天主教教会曾企图建立一种“公社”来避免战争。而到了1534年,基督教背景下的欧洲甚至出现过带有共产主义性质的明斯特公社:1534年2月9日基督教再洗礼派在德国的明斯特地区发动起义,占领市议会,于23日选出再洗礼派市长,成立新的市政机构。同时颁布普遍再洗礼令,将富人驱逐出城,加强城市防卫,并按财产公有的理想变革所有制,严格禁止高利贷和投机活动,登记生活资料,没收所有金银以应公共需要。起义的领导人J.von莱顿任命12位长老组成政府,颁布律法,并于1534年秋成为公社的国王,集思想、政治、军事领导于一身,其后终因为受到明斯特主教镇压告以失败。第二国际代表人物考茨基曾感叹明斯特公社是“在共产主义青春光芒四射的时刻壮烈牺牲。”

而现代意义上的共产主义运动源于十九世纪的西欧的工人运动,十九世纪初,基督教共产主义者德国人威廉·魏特林(Wilhelm Weitling)在法国巴黎创立了国际工人组织正义者同盟(League of the Just)其后于1847年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建议下改为共产主义者同盟(Communist League),是一个建立在科学社会主义基础上的无产阶级秘密革命组织,并发动了欧洲1848革命,此后受德国思想家马克思的影响1917年11月7日,在列宁和托洛茨基领导下俄国布尔什维克发动武装起义,推翻了俄国沙皇政府,并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苏维埃政权,随之共产主义思想经过列宁等人演绎并本土化后逐渐成为了苏联政治文化的核心,正是在这一思想文化潮流中,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与1920年在乌克兰的波尔塔瓦建立了教育挽救违法少年的矫正教育组织——高尔基工学团。其矫正教育模式是一种集体教育模式,目的是通过将劳动与教育相结合以求把违法犯罪少年“改造”成具有一定知识与技能的共产主义新人,他认为“在任何情况下,劳动如果没有与之并行的教育——没有与之并行的政治的和社会的教育,就不会有教育的好处,会成为不起作用的一种过程。”强调教育的政治目的及其对社会整体的作用,其受共产主义思想与集体文化之影响可见一般。

(四)矫正教育在中国

矫正教育,如上文所考,是当代学者从英语“correctional education”翻译而来的一个学术概念,然而在过去的民国时期以及当今的港台地区监狱教育中也有与矫正教育一词相类似的话语,如矫正教育在我国民国时期曾被称作“感化教育”,如欧美的感化教育一样其包含了基督教宗教教诲等因素,但有趣的是它同时也很大程度上包含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佛家文化、传统礼俗等因素,且其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不同省份往往有不同表征。笔者据此认为在民国时期的监狱中传统文化曾与罪犯教育良好结合。

在当今的香港及台湾等地区的矫正教育也称为“感化教育”,其看似与民国时的话语(感化教育)同宗然而其内涵实则早已大不相同,这与港台等地各自的本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归本溯源则与欧美文化的渗透、及其自身本土文化的成长与流变亦不无关系。此外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大陆地区的矫正教育话语曾含有“劳动”、“改造”、“教养”等字眼,这则是受苏联共产主义文化影响的缘故。可见本土文化的内涵是不断变动的,同样地,所谓传统也是相对的概念,既属于过去也属于当下,因为“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所以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中传统文化的指代往往大不相同,可以说矫正教育在一地就有该地的内涵、于一时就有一时之新义。而回溯过往,在我国历史各时期中的矫正教育,无不与当时的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息息相关。

二、中国各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与罪犯矫正教育

中国文化史以佛教、西学分别传入中国的时间为界,可分为上古、中古和近代三个历史时期。在一定历史时期中,社会文化往往与社会形态有关,古代中国的社会形态经历了原始农牧(周以前)、分封建制(东周晚期至战国时代结束)与中央集权(秦代至清代晚期)三个时代。正是不同时代的社会形态造就了其不同的社会文化,而不同的社会文化中则产生了不同的刑罚观,并在一定地域的社会中凝结成了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保存在社会本土的“文化场”中,进而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罪犯矫正教育。另一方面,这也是因为不同历史时期矫正教育所承担的社会目的及所根植的文化土壤不同,所以回溯历史,我国历史各时期的罪犯矫正教育往往都带有该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烙印。

(一)中国古代社会文化背景与罪犯矫正教育

在与西方文化接触之前的我国古代社会中,社会形态经历过原始农牧、分封建制与中央集权三个时代,而在早期的历史阶段曾出现过矫正教育思想,然而随着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监狱逐渐沦为统治阶级的专政工具,因而在其这段历史中惩罚与劳役是监狱刑罚的主题,并无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矫正教育,或矫正教育思想。

1.原始农牧时代(三皇五帝时代)

在早期的农牧时代,国家的概念尚未出现,社会处于原始共产主义形态,在当时的社会中,人们以部落的形式聚居,虽有宗长但并无统治阶级之概念,且长期处于不断的征战中,故该历史时期下人们尚没有形成系统的伦理观念。而到了尧舜之时国家概念初步形成封建制度出现萌芽战乱减少随之伦理观念开始形成,并出现了犯罪与刑罚的概念出现“鞭作官刑”(《尧典》)同时统治阶级开始注重社会教化并“举八元,使布五教与四方”(《左转》)。

2.分封建制时代(夏至战国晚期)

到了夏、商两代,随着国家的统一战乱的减少,社会文化不断发展,开始出现统治阶级及封地贵族,神鬼文化与忠孝文化亦随之出现,此时出现了早期的监狱如“圜土”、“夏台”等,它们如欧洲早期的监狱起源一样其职能都是隔离与惩罚并未有矫正之思想。而周代出现了较为完备的“礼”文化,随之宗法制度逐渐形成并趋于成熟,其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在忠孝的观念下于社会中形成了一种不成文的习惯法——“礼仪”,如《周易·家天下》中“家有严君者,父母之谓也”,在宗族中宗长的作用类似于君主,形成“家国同构”观念,同时忠、孝成为道德伦理的本位。正是在这一社会文化背景下,周朝开始出现“明德慎刑”的刑罚观,于是早期的矫正教育思想开始出现,如西周出现的“囹圄”开始减轻刑罚以“令人幽闭思愆改过为善”(《风俗通考》)的方式让被囚禁的犯人进行自我教育,这应是我国矫正教育思想最早的起源。

3.中央集权时代(秦代至清代晚期)

西周晚期,贵族政治趋于崩溃,宗法秩序日益混乱。文化信仰开始由神鬼信仰转向人文哲学,在东周时期,由于宗教束缚的解除,新的社会风尚取而代之,如“民,神之主也,是以圣人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左传·桓公六年》),封建时代的君主多仪礼和宗教的制约,这在战国时期已逐渐不复存在了,这个时候社会思想文化出现了百家争鸣,出现了法家思想,儒家思想等。同时春秋战国时代不仅是旧社会秩序的瓦解,也是新社会形态形成的时期,在封建时代,贵族阶级采用世袭制具有一定独立性,而战国时期开始突破,出现了“布衣卿相”。秦统一六国后将权力集中于中央,从政治上统一了中国,并采用法家思想制定了《秦律》使得这一时期的刑罚观念以惩罚与劳役为主,并使律法成为了统治阶级的专政工具。此后汉代使用儒家的学说从思想上统一了中国,后虽经过历朝历代的政权的更迭,但中央集权的社会形态始终如一,因而虽社会文化在历史演进不断发展与融合,但其刑罚观产生的本质始终未被触及,所以在这一较长的历史时期里,刑律与监制不断完善,但真正意义上的矫正教育思想始终未成曾出现。

(二)中国近代社会文化背景与罪犯矫正教育

中国近代社会始于清末甲午战败后的宪政改革运动,清末西方殖民运动所带来的文化渗透对中国本土文化的影响有限,在该历史时期下的清政府在国际上仍居于东方强国的地位,其社会文化仍以中古传统文化为主流,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是“师夷长技以制夷”,而甲午战败后中国被日本击败,文化自信丧失殆尽,开始转而向西方甚至日本学习,并进行宪政改革,随后其政治、哲学与文化开始影响中国,这段时间中国社会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发生融合,中国社会步入近代,于此同时法制建立清政府开始学习日本改良监狱制度,来自于西方的矫正教育思想途径日本传入中国。不久后因改革所带来的文化冲突以及旧有体制下的阶级流动固化,使得辛亥革命爆发民国诞生,国家步入共和政体,并继承清末源于西方引自日本的狱政文化,同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本土化而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这一历史时期罪犯矫正教育在逐步发展与完善中。

此后,社会文化仍处于不断的融合与变动中,五四运动后社会中出现批判传统文化的声音,同时共产主义思想传入中国,不久新中国成立,社会形态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社会文化开始受苏联影响,这一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开始兴盛起来,监狱成为改造社会主义新人的场所,随之罪犯的矫正教育中开始出现“教育改造”等话语,直至改革开放后西方文化被重新引入,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矫正教育”开始作为罪犯矫正教育工作的学术用语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因而笔者认为不同历史时期罪犯矫正教育往往由其所承担的社会目的及所根植的文化土壤所决定。

1.民国时期的罪犯矫正教育

清末时,西方文化传入清帝国,在立宪的改革呼声中,政府开始进行一系列的行政、司法改革。在这一背景下,光绪二十八年,山西巡抚赵而巽首设习艺所,是中国最早的现代监狱雏形,此后各地习艺所陆续建立起来。宣统二年,清政府派专员许世英等参与华盛顿国际监狱会议,其归国后将西方的监狱改革运动引入中国,并在奉天(现今辽宁)进行试点,模仿日本设“三课两所”(故民国监狱矫正教育话语多引于日本),中国开始出现现代意义上的罪犯矫正教育。不久武昌起义爆发辛亥革命开始,监狱改革遂归于停顿。

尔后民国北洋政府建立,受西方法治的影响,立法者参照各国的法理颁布了各项法典,使得国家的法治建设逐步完善,随之相应的刑事执行机构延承清末的狱政改革的传统,亦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中。然而民国的矫正教育并没有随发展全然西化,民国十二年二月,其司法部颁布《感化学校暂行章程》,同年秋,具备完善职能的矫正教育机构—香山感化院诞生,系香山慈幼会为“不良儿童”而设。其教育方式以本土佛教“佛法”为重心,带有本土化宗教中色彩。其后各感化院不断建立起来,至民国十二年,司法部筹设感化教育机关,拟将各感化院合组为感化学校,并把各省新监少年犯移至该校进行“感化成人”的教育工作。这时期的监狱继承清末监狱制度设立“三科两务”(其两务之一便是教务),同时在民国北洋政府时期所施行的《监狱规则》中亦有“在监者一律施教诲”的明文规定,其后南京国民政府所颁布的《监狱规则》亦有“依小学程度教育读书习字算学作文及其它必要学科”及“在监者请阅读书籍限于无碍监狱之纪律及感化之宗旨得许之”等较为现代化的规定(民国《监狱规则》第六章),此时的监狱教育实践其内容包括道德修养、知识培训、党义灌输等并由各监专门教务机构负责,且在监狱中有专门任职的教诲师与教师。这一时期的社会中本土文化已开始逐渐融入进罪犯矫正教育思想与实践中。

三、转型期社会传统文化与中国罪犯矫正教育模式探索

传统文化是一个历时性概念,传统指历史沿传而来的思想、道德、风俗、艺术、制度、习惯等等。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既包含了汉文化也包含了其他各少数民族文化,近代以来随着历史变迁与文明融合通常意义的中国传统文化屡经变迁,其内涵一直发生着变化且不断有新元素注入其中,而自上世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着悄然的转变,如今我国社会正处于一个历史的转型期,在这一背景下,我国的社会中传统的中国文化已衍生出了新内涵。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我国罪犯矫正教育改造实践出现了诸多问题,一方面在部分监狱中出现了“重劳动轻教育”现象,另一方面较多罪犯在回归社会后无法适应社会,因而我国监狱系统教育改造质量总体呈下滑趋势,重新犯罪率有所回升在这一背景下,不断有学者提出引进西方的矫正教育模式,于是“恢复性司法”、“个案矫正”、“循证矫正”等新词汇相继走入人们的视野但是不同的模式背后往往都隐含着不同的价值预设,但凡一种制度往往都以其特定的社会文化为支撑,所以笔者认为来自与西方的矫正教育模式倘若在我国进行“机械移植”极可能带来水土不服之弊。而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一个转型期,如果引进西方矫正教育模式需与当下转型期背景下的社会文化结合以将其“本土化”,或根植于我国传统文化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罪犯矫正模式。因为横览各国各地矫正教育的源起无不带有当地的文化刻印,纵观我国矫正思想的历史源流也无不怀有当时的文化背景。

[参考文献]

[1]高莹,毛一化等.矫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1.

[2]刘崇亮.我国罪犯教育的几个问题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2006,10,1.

[3]周勇.罪犯教育矫正模式的创新与发展[J].中国司法,2013.3.

[4]河南省劳改局.民国监狱资料选[M].1987.1.

[5][美]玛里琳D.麦克沙恩,弗兰克P.威廉斯三世,王志亮译.美国监狱百科全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2.

[6]考茨基.近代社会主义的先驱[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1.

[7][俄]马卡连科.论共产主义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8]河南省劳改局汇编.民国监狱资料选[M].1987.1.

[9]柳诒徵.中国文化史[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10.

[10]舒敏华."家国同构"观念的形成、实质及其影响[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2).

[11]周海燕.论述我国古代监狱制度[J].云南法学,1995.01.

[12]河南省劳改局汇编.民国监狱资料选[M].1987.1.

[13]罪犯矫正教育模式的创新与发展[N].中国司法,2013.3.

猜你喜欢
本土化模式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诉前强制调解的逻辑及其本土化建构
美乐家迎来本土化元年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论电视节目的本土化
困惑·解疑·感悟——评《嘀哩嘀哩》兼及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实践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