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回应性视域下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演化过程分析

2015-02-06 14:39高雪楠吴昕薇
法制博览 2015年33期
关键词:群体性民众政府

杨 雪 高雪楠 吴昕薇

石家庄经济学院,河北 石家庄050031

自1996年来以来,环境群体性事件一直保持年均29%的增速,2012年中国环境重大事件增长120%[1]。这些数据表明,目前我国社会已经进入了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多发期。政府对此类事件也一般采取被动回应,缺少预警意识。但就目前来说,我国学术界对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研究比较薄弱,虽然国内的一些学者为如何消除环境群体性事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但是,对政府回应性视域下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演化过程的分析研究还是少之又少。

一、政府回应性

政府回应是以政府主导的。政府组织是政治领域的活动主体,区别于其他组织的特性在于其他组织无法比拟的强制力和普遍性。就政府回应的目标来说,它是为了对社会及民众的诉求与期望进行制度整合,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政府回应的典型形式。诉求式回应的客体则是公民在遇到个人无法解决的问题和困难时或者利益受到侵害时或者对政府的工作和服务不满意时向政府相关部门提出的较为强烈的要求[3]。它被认为是最典型的政府回应形式。

二、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现状

随着我国工业化步伐加快,在产生巨大财富和荣耀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特别是在资源和环境等方面,人们在享受着财富带来的快感的同时也承受着污染引发的伤痛,环境群体性事件日益频发。环境群体性事件基本特征如下:数量增多,规模扩大;区域性不均;影响范围大;波及人群复杂;事发周期短。

三、政府回应性视域下环境群体性事件演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政府对民意的回应是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政府回应性同民主政治有其内在的一致性。近年来因环境污染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的爆发和逐年递增,与地方政府未做好职能性回应、前瞻性回应欠缺、责任性回应不到位等有关[2]。

(一)环境群体性事件发生前的政府回应

从我国多起群体性环境事件来看,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一般都有矛盾积累的过程,地方政府只片面追求GDP,忽视环境保护,致使当地环境污染情况不断恶化,居民的生活环境、身心健康受到了严重侵害。社会成员为维护正当的环境权益,在群体性事件发生前,一般经历了合理诉求,理性维权的过程,但这些诉求没有得到及时和有效的回应,因此其环境权益并没有得到满足,由此不满情绪开始积累,而后在一定时间和场景下爆发[3]。

(二)环境群体性事件发生过程中的政府回应

第一阶段:被动回应——采取对策稳定事态。

政府被动回应过程包括公民提出诉求、政府缓慢做出回应两个阶段:

1.民众提出诉求阶段:政府作为被动回应来说,是出现环境群体性事件的主要承受者,公民是事件的第一目击者,对问题有最权威的发言权。公民所提诉求的内容、方式等都影响着被动政府回应的方式和效果。没有履行或不恰当地履行其应履行的职能和义务,就是失职,或者说缺乏责任性。

2.政府回应阶段:在政府回应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政府回应环节。如果政府能够快速给出回应,并集中政府工作人员征集对于该类事件的解决办法,很多不必要的矛盾就可以解决,当前政府回应过程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政府对民众诉求缺乏处置能力。

第二阶段:被动回应转向主动回应——启动“民众参与”。

在政府被动将项目缓建后,开始将被动回应转向主动回应,做到信息公开,听取民意。政府启动“公众参与”,充分倾听民众意见。例如:线上互动(开通投票平台、政府信箱);线下跟进(走访、问卷);发布公开信;市民座谈会。

第三阶段:主动回应——重新评估决定再公开。

当环境群体性事件发生时,首先政府要发现并解决问题,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时时了解项目进展,当发现民众有不满情绪时,及时整理信息,对项目做出调整,维护民众的基本权益。然后公开征询民意,政府做出项目调整方案后及时公开信息。最后民意反馈,在进行征询民意后,政府应立即公布结果,使民众充分了解时况。根据民众反馈的信息,采取合理意见,对已有的方案进一步完善,最终做出决策。

政府的主动回应是事件发生与否的关键所在,政府的主动回应,有利于项目的顺利开展,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因此,在环境群体性事件爆发时,政府的主动回应是必不可少的。

(三)环境群体性事件发生后的政府回应

在环境群体性事件发生后,政府暂时解决了该事件,但环境群体性事件发生后的影响和后果是不可忽视的。可从两个角度进行阐述:

第一,对政府的影响。

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和政府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对其影响分为两个方面:

积极影响:在环境群体性事件爆发的过程中,政府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该类事件的发生,使政府有了危机感,了解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体会到民众利益的重要性;可以提升政府应对事件的效能,当再次有类似事件发生时,政府可以快速有效的采取措施;促进政府改革,环境问题在当前政治环境中难以解决,这也被多年的环境治理实践所证实,只有实现政治变革,改变社会治理的方式,环境问题才能得到有效治理[4]。通过改革政府与公众间形成良性互动,从而推动社会进步,有效降低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率。消极影响: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影响了政治的稳定,严重扰乱了社会的正常秩序以及安定;损害政府形象,公信力下降,政府回应的不及时,使民众对政府的工作能力和主旨产生了质疑,导致政府信誉丧失;影响政府政策的制定和实行,政府失去信誉的后果之一是以后政策的制定和实行可能会遇到困难。

第二,对民众的影响。

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是以民众为主体的,对民众的影响也十分重大,环境群体性事件可能在四个层面上对民众产生影响:其一,在认知层面,该类事件发生前和过程中,由于自身的诉求不能及时得到反馈,利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政府未能及时作出主动回应,会产生否认、不幸感和无助感等;其二,在情绪层面,会产生悲观、紧张、恐惧和焦虑等,严重时会导致创伤心理;其三,在意志层面,会产生注意力涣散、逃避等影响;其四,在生活层面,民众的正常生活遭到破坏,利益受到损害,严重影响民众的正常生活秩序。

四、完善环境群体性事件演化过程中政府回应性的建议

(一)完善地方政府职能制度,提高政府职能回应的能力

地方政府首先要设立环保部门,并且要实现环保部门独立的执法监管地位,充分发挥环保部门的作用。同时应建立环境执法监管长效机制,结合实际,不断完善我国环境保护基本法,研究制定与老百姓利益直接相关的环境保护法规。

(二)提高政府前瞻性回应力,完善前瞻性回应机制

政府要做好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前瞻性回应,就必须防患于未然,率先建立和完善各种预防和前瞻性的制度,从预防性和统筹规划方面来研究和解决环境问题的任务,以便从更长远、广泛的角度来回应公众的环境利益要求。而且,环境群体性事件的预警时间长、有明确的利益诉求等显著特征,使得地方政府完全有可能提前进行多方有效沟通,进而使得前瞻性回应更有可能和更具操作性。

[1]王姝.近年来中国环境群体性事件高发年均递增29%[N].新京报,2012-10-27.

[2]余茜.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应对之策——基于政府回应性视域[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2(9).

[3]钟其.环境受损与群体性事件研究——基于新世纪以来浙江省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分析[J].法治研究,2009(11).

[4]三木.环境问题也是个政治问题[Z].法律人,2001-05 -26.

猜你喜欢
群体性民众政府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密切党群关系在群体性事件治理中的作用及途径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谈涉警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应对之策
十八届三中全会民众怎么看?
论网络与群体性事件
2012年上半年群体性事件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