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数学课堂交互式教学问题的研究

2015-02-06 06:17福建省福州民族中学林泰凤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例题解题师生

◎福建省福州民族中学 林泰凤

关于高中数学课堂交互式教学问题的研究

◎福建省福州民族中学 林泰凤

做好高中数学课堂交互式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广泛探究,更新观念,明确交互要求,筛选教学素材,精心设计例题和提问内容,加强合作互动,规范教学行为.

交互式教学;合作互动;强化规范;师生交互

交互式教学法是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法.它以语言功能为纲着重培养交流能力,强调语言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有意义的语言材料,创设真实自然的语言环境,使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交互式教学围绕语言功能的特定任务而展开,主要是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以指导学生通过自我提问、总结、澄清和预言等步骤,达到监控学习过程并帮助建构知识体系的目的.现代课堂交互式教学强调教育不只是让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更应该是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生成智慧.交互式教学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二是教学对象.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主动加强学习,及时更新教育观念;教学内容要做到精选例题,优化问题设置;课堂评价要充分肯定赞赏学生,合理选用合作学习模式,强化规范意识;关注如何提高学生对课堂学习的效益,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其认知智慧增值.要提高课堂交互式教学,可以从以下几点尝试.

一、做好交互式教学,必须广泛探究,更新观念

笔者曾参与课题《构建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的活动,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发现大部分高中学生学习数学习惯非常不好,他们认为高中数学特别难学,学习被动.面对这样的现状,如果我们教师依然保持以往教学经验,自身不主动学习广泛探究,不与时俱进地更新教育理念,那么势必无法适应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需要.通过对问卷调查的分析,我感触颇深,也深刻体会到只有充分了解在校学生心理、认知现状、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等学生学习现状,才能确定选用哪种课堂教学模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体验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有效的课堂教学是能够不断的使学生获得美好的心灵体验.交互式课堂教学应努力创设一种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主动参与成为课堂主人的和谐的课堂情境.

许纪霖教授说:“我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我可以改变我的课堂.”作为普通高中数学教师,我们可以大胆尝试着去改变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让自己课堂焕发生命光彩,让学生有更高的学习热情.因此我们要秉承“教为不教,学为会学,让学生快乐幸福的学习”的教学理念,使高中数学真正成为学生追寻生命内在价值的数学,让高中数学课堂切实成为提升师生教育生活质量的地方,成为以数学文化滋养师生心灵的“教学场”.

二、精心设计例题和课堂提问,加强师生、生生交互

1.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例题能引导师生、生生交互

典型例题选择的好,师生课堂互动就多,课堂效益也高.选择高中数学典型例题要符合学生的逻辑思维发展,不能在起始年级选择高考式综合性大的试题,也不能一味的贪大求全,选择例题要层层递进,满足学生互动探究的需要,要让学生通过例题能很好的掌握数学知识.典型例题选择的好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会让学生更愿意学习数学.

比如在讲高二反证法时选了这样的例题:有A、B、C三个盒子,其中一个盒子内放有一个苹果,在三个盒子上各有一张纸条.

A盒子上的纸条写的是“苹果在此盒内”,

B盒子上的纸条写的是“苹果不在此盒内”,

C盒子上的纸条写的是“苹果不在A盒内”.

如果三张纸条中只有一张写的是真的,请问苹果究竟在哪个盒子里.这类例题学生可以现场试验操作,自己动手实验,生生互动良好,课堂学生参与主动,便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再比如,给出如下两个命题:命题A,函数y=(a-1)x为增函数.命题B,不等式x2+(a-1)x+4≤0(a∈R)的解集为Ø.若命题“A或B”为真命题,而命题“A且B”为假命题,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A(.-5,1]∪[3,+∞)B[.-5,1]∪(3,+∞)

C(.-5,1)∪[3,+∞)D(.-5,1)∪(3,+∞)

此题主要考查函数、不等式、命题真假及逻辑等综合问题,这类例题非常适合复习课选用.在复习过程中可以利用典型例题进行剖析,逐一复习每个知识点,师生互动性强,这样就能真正起到复习作用.当然此题又是一道选择题,还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如何更好掌握选择题解题技巧,一题多解,开拓思维.此题除了用直接法解题外,也可以选用特值法,即可以把a=1代入判断能否成立,如果能成立就可以剔除C、D答案,不成立就剔除A、B答案,然后再取a=3再判断,就可以找到答案.这种特值排除法就是借用了二分法的思想解题,这样又把二分法思想知识点与学生一起复习一遍,学生也就明白课本知识还可以灵活用来解决具体的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多花心思精选例题,就可以引导师生、生生交互.

2.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引导师生、生生交互

数学课堂上精心设计提问,可以引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同时还可以暴露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教师发现学生的思维方式,对学生知识的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有很好的作用.

例如在讲高二“合情推理”那节课时,我不急着抛出试题全貌,而是让学生观察一组数41,43,47,53,61,71,83,97,让他们寻找其中的规律,课堂上学生什么想法都有,有学生说都是质数,有学生说每个数后面加上偶数2,4,6……等等,等学生讨论完再把这道试题全貌呈现,题目如下:迄今为止,人类已借助“网格计算”技术找到了630万位的最大质数.小明发现由8个质数组成的数列41,43,47,53,61,71,83,97的一个通项公式,并根据通项公式得出数列的后几项,发现它们也是质数.小明欣喜万分,但小明按得出的通项公式,再往后写几个数发现它们不是质数.他写出不是质数的一个数是()

A.1643B.1679C.1681D.1697

这样课堂设计提问,再通过师生互动,可以让学生明白数学试题生成过程,抓住试题中数学本质,进而培养学生如何处理题目中的信息,利用信息进行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再如在高一复习三角函数这节课时,选用这样的题目:如图,单位圆(半径为1的圆)的圆心O为坐标原点,单位圆与y轴的正半轴交与点A,与钝角α的终边OB交于点B(xB,yB),设∠BAO=β.

(1)用β表α示;

(3)求xB-yB的最小值.

课堂上不急着让学生解答,而是先这样设计问题提问学生:(1)本题主要考查什么?(2)它涉及哪些三角函数的知识?(3)解题中需要注意什么?(4)有哪些解题方法?

高一学生关心的是如何解题,不懂思考题目具体要考查什么,涉及哪些知识点等,这样就容易沉进题海而无法自拔.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让学生明白题目设计意图,主要考查哪些知识点,让学生多多思考重点内容是如何考查的,如何解决此类问题.等学生完成以上系列步骤后再引导学生进行试题变式训练,加深对此类数学问题的认识与理解,触类旁通,从而提高高中数学素养.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应尽可能避免设计一些不带思考性的简单问题,而是要设计难度适中,适合互动探究,主动交流,利于学生逻辑思维发展,便于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试题,这样的课堂才能提高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三、加强师生合作互动,规范教学行为

1.加强师生合作互动,引进小组合作交互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是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小组合作交互学习的好处就是每一个学生在小组学习中都有事可做,每个人在小组学习中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都是小组讨论学习的主人.

高中数学交互式课堂教学一定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思考空间,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师生交互、共同探讨、共同解决,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选择学生小组合作交互学习,我们就要清楚提出的问题有没有合作的必要,对于那些学生能独立解决的数学问题,我们就不要盲目安排合作学习;对于高中数学很多新知识或者综合性很大的试题,根据目前学生实际情况,如果教师没有讲解分析,学生是不可能解决的那些数学问题,我们也不能安排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只有我们认为学生个人不能单独解决的,而通过小组合作交互学习就能够解决的数学问题才进行必要的合作学习,尽可能避免形式主义的小组合作,这样才是有价值的合作,也是学生的有效的合作.

经过长期教学实践,我们发现我校目前的学生高中数学练习讲评课非常适合进行小组合作交互学习.比如高二导数章节练习讲评课,一道探究偶函数与奇函数的导数问题选择题,先复习y=sinx和y=cosx的导数公式,再让学生合作交互学习,分组讨论,共同发现他们内在规律.课堂上学生相互交流,发言踊跃,很快就找到偶函数的导函数是奇函数,奇函数的导函数是偶函数这样的结论.再比如探究高一立体几何正四面体有关性质问题课堂上,也是让学生合作学习,学生通过计算,从中总结归纳正四面体的体积,表面积,高、外接球半径,内切球半径与四面体棱长之间的关系,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侧面与地面所成的角的正余弦值等等.很多高中课本上的知识,在课堂上通过这种小组合作交互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主动探究,相互学习,合作交流,这样数学知识掌握更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更灵活,课堂上学生解题速度明显加快,对数学公式的识记,审题破题能力也明显增强.课堂教学中适当引进小组合作交互学习又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合作意识、集体观念和创新能力,对学生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2.规范学生学习习惯,明确交互要求

数学高考强调以能力立意,重点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数学思想和六大主干知识等.对于各个板块的知识点,大部分学生基本都是死记硬背,很少研究数学概念生成过程.我们发现考试中学生因公式使用或识记错误,计算出错,解题格式不规范而造成失分的现象特别严重,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平时教学时要强化规范学生学习习惯,明确交互式教学要求.

在平时作业和考试中经常发现学生出现的错误:如把二次函数的导数的系数直接作为切线的斜率,直接通过度量图形的角度或长度来说明立体几何中的角度或解析几何中线段的长度;书写解答题时跳步,或上下行抄错;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没有任何交代就直接建系等等错误,学生总是把问题过于简单化,急于求成的心理特别明显.因此我们在高一、高二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树立强化规范教学意识,最忌讳只注重数学解题思路分析,不注重计算过程和解题格式规范的落实.要多花些时间和学生一起互动探究分析数学概念的生成过程,教学中不但严格要求学生公式识记正确,还要求老师教会学生如何识记公式,规范数学解题格式.平时课堂教学要明确解题过程哪些步骤要详细些,哪些步骤可以略写,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规范教学板书,以便学生模仿,要树立培养学生解题格式书写规范的习惯.我们知道,现在的学生计算能力普遍偏差,在平时教学中教师更要规范如何计算的教学,对学生容易计算错误地方一定要放慢课堂节奏,放慢授课语速,和学生一起经历计算过程.对学生计算错误的试题要强调作业订正纠错的习惯,让学生重新计算,养成认真计算的风气.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树立规范教学意识,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教会学生识记公式,减少计算错误,规范解题格式,明确交互式教学要求.

3.提高交互实效,做好课堂评价,促进交互深入

参加课题研究,常去听一些数学老师常态课和课题调研课,我们从中发现一个较为明显的现象:如果教师课堂没有激情;教师没有及时赞赏和肯定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堂上师生交流互动少,一味唱独角戏分析讲解例题的,往往教学成绩普遍偏低,厌学的学生也多,学生对老师综合评价也差.我们知道如果每节课让所有的学生都能立即按我们的要求去做,课堂的效益肯定是最好的.因此我们在课堂互动教学环节,要提高交互实效,做好课堂评价,促进交互深入.对于部分性格内向胆小的学生,有问题也不会当众举手提问的,我们有必要把机会多留给这些学生,主动询问并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同时还要学会倾听他们对于问题的看法;对于课堂教学活动中积极思考,踊跃发言,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与肯定,对于正确的回答或有创意的回答予以表扬,对于回答错误的也要给予勉励;对于课堂上不专心听讲,经常开小差的学生要多给予关注,不要一味批评,要及时了解他们不认真听课的原因,引导他们认真听课.教育需要爱心,需要尊重,更需要慈悲,多给学生肯定与赞赏,多给学生尊重与勉励.

交互式教学是提升学生数学素养,提高课堂效益的捷径,交互式教学能让学生主动学习,勇于探究,乐于学习.交互式教学可以激活学生潜在思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交互式教学策略需要教师熟练掌握,灵活运用,能够让课堂焕发生命光彩.

(责任编辑:王钦敏)

猜你喜欢
例题解题师生
用“同样多”解题
设而不求巧解题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用“同样多”解题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向量中一道例题的推广及应用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解题勿忘我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