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篮球发展及后备人才现状研究
——以吉林省长春市为例

2015-02-07 15:03陈庆国
少年体育训练 2015年2期
关键词:长春市后备教练员

陈庆国

(吉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吉林 四平 134500)

青少年篮球发展及后备人才现状研究
——以吉林省长春市为例

陈庆国

(吉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吉林 四平 134500)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长春市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的发展现状、教练、运动员的状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篮球后备人才培养以青少年为重点培养基地,但是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进一步加强长春市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是长春市竞技体育发展的主要问题。

1 研究背景

我国竞技体育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是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竞技体育发展的根源也是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改革现有的管理体制,解决中国篮球人才培养的问题,是在篮球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作为体育大省,曾为我国培养出众多优秀的篮球国家队队员的吉林省,却在近几年国家队的队员当中,没有一名吉林籍贯的。全国篮球比赛,吉林省的篮球队也不突出。从该方面来看,在吉林省青少年篮球培养才是目前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拟对吉林省长春市青少年篮球运动发展进行调查分析,从而找出长春市影响青少年篮球发展因素为吉林省长春市青少年篮球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把长春市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作为研究对象。以2010年长春市青少年篮球锦标赛的100名运动员和个代表队的20名教练员为调查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本文通过电脑搜索和体育期刊的目录,查看了相关体育训练体制改革和体育后备培养文献的文件50余篇,来了解课题研究现状。在图书馆整理了相关方面的资料。阅读了《运动训练学》《运动员科学选材》《篮球运动高级教程》等多部书籍,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2.2.2 问卷调查法本文的调查对象为长春市青少年(13 ~ 18岁)篮球运动员和教练员。

3 结果与分析

3.1 长春市培养后备人才的形式

篮球传统学校一般都是由体育学校和教育系统一同创办的,学校大多数都会聘请较高水平的篮球教练员,为了培养优秀的篮球运动员,他们将一些青少年变为自己的体育学校,并且负责招生、训练、教授文化知识等工作。研究发现,长春市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是一些学校的篮球队。强大的生命力在该种培养形式显现出来。如长春市第一青少年男女篮囊括了每年的省运会、省青少年、省青少年生冠军,同时,也代表吉林省参加全国比赛,如第10届全国青少年生运动会,传统学校篮球比赛。多名优秀的运动员被送到省青年队。该球队有近95%的升学率,该球队队员被送到吉林省各高校球队中,并且与吉林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吉林体育大学、吉林科技大学等都有着紧密的联系。运动员成为有用之才和具有良好的出路,掀起了社会的巨大反响,形成了良性循环,为长春市走可持续发展培养优秀后备人才提供了平台。

调查发现,当前长春市的各地各市的非专业篮球体校属于有名无实的状态。篮球传统学校、普通青少年和重点青少年成为了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培养篮球后备力量的主要精力,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师资队伍以及办学效益吸引了广大的篮球运动员和家长,有着良好的社会声誉。一轮又一轮的篮球热潮在长春市中小学校园掀起,各校运动员对高校的招生非常关注,这对传统学

校的运动员的学习和训练起到了推动作用。

3.2 长春市青少年篮球培养后备人才的基本情况

3.2.1 长春市校篮球队教练员的基本情况按照运动训练学的规律,一名运动员的优秀成绩能否取得,除了运动潜力、环境和训练条件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有没有优秀的教练员指导。教练员在运动训练系统中起主导作用,是组织和设计运动训练者,是指导和教育运动员者,教练员具有专业,高水平是体育登入运动技术高峰的重要保证。因此,对2010年长春市青少年篮球锦标赛中各代表队的20名教练员进行了问卷调查。

为了帮助校篮球运动员提升他们的训练程度,体育部门将篮球教练员的学历、职称进行了比较专业的规划分析。当代社会培养的教练员不能只专研一个体育竞技项目,更应该是一个多方面发展的拥有科学文化功底的人才。要想知道体育教练是否接受过正规的文化教育,我们就要从他们的学历来看,这些就体现了他是否接受了专业的训练。我们看到了他们的专业素养,也就看到了他们具有可以继续深造能深层次的能力。不同职称的教练员有着各不相同的体育能力和综合素质,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让我们的社会认识到他们的专业能力的高低。本文其中的一部分对于长春市篮球运动员的学历和职称进行了浅显的调查,在他们的学历方面,大多数教练员是本科学历。接受调查的是20人,本科学历的是15人,由此看来本科学历的教练员是总数的75%,而剩下的5人均为大专学历,占总人数的25%。在他们的职称方面、大多数也都是一级职称;当然也有为数不多的特级职称。这在各个方面上都反映了长春市篮球教练员的综合实力,并且反应了他们的执教能力。

称职的体育教练员都具备两种能力,一种是专业理论知识,另一种是实践能力。因为教练员他们可以对自己本身的训练和比赛做出正确的分析,并且进行指导。

在笔者比较浅显的调查中发现,体育教练员有地市级和校级代表队的比赛经历时,教练员的运动或比赛经历情况:接受调查的教练员共有20人,其中有4人为地市级运动队的经历,占总人数的20%,校级运动队有16人,占总人数的80%。由此可见,长春市青少年篮球教练员都是拥有丰富的经验的专业人才。

3.2.2 长春市校篮球队队员基本情况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在篮球运动技战术复杂多样里要求很高,所以,需要长时间的系统训练,才可能成为优秀的选手。实践表明,8 ~12岁是运动员从事篮球训练的最佳时间,在经过8年左右时间训练,才有可能成为优秀的运动员。据调查2010年长春市青少年篮球锦标赛的100名运动员后显示,23人具有1 ~ 2年的篮球训练年限,占23%;57人有3 ~ 5年的篮球训练年限,占57%;18人有6 ~ 8年的篮球训练年限,占18%;年限平均为3.96年,最短的1年,最长的8年。实践证明,训练较长,起步较早是长春篮球运动员的表现。从运动等级统计来看,二级运动员13人,占13%;无等级运动员85人,占85%。调查结果表明,无等级篮球运动员在长春市为主。

3.2.3 长春市学校球队训练情况、训练条件足够的训练时间是能否提高篮球队水平的基本保证。根据调查,长春市校篮球队平均每周训练16.7小时。其中每天训练1 ~ 2次,每周训练5 ~ 7天。事实证明,长春市校篮球队的训练时间基本能够满足。

调查表明,10所学校有47个室内外场地,每校平均有4.7块。整体来看,设施基本能够满足训练需要。

3.3 长春市培养青少年生篮球后备人才的有利因素

3.3.1 通过调查得知,长春市篮球学校有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学校基本是全市的重点学校,优秀的老师,学习氛围,学校领导是篮球队的建设和发展的普遍重视,这应成为学校的特色。

3.3.2 目前长春市的学校都集中到体育场馆的硬件设施,体育设施基本能满足训练的需要,室内场馆拥有率17%。

3.4 制约长春市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3.4.1 重视程度不够在短时间内青少年篮球运动和篮球人才的培养不能很明显,要有一个缓慢的过程。由于它的效果不是很明显,各个部门的领导们在个人的主观上并不重视青少年篮球的发展。很多领导都希望在自己任职期间篮球事业能突飞猛进,而并不是非常重视篮球的基础建设和未来的发展,因此篮球事业出现了只重视眼前、不注重未来的现象。而这种思想是很有市场和影响的。我们应该注意到,这种短视现象一定会给长春市篮球事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阻碍。

3.4.2 来自家长的阻力由于现在每个家庭都是一个孩子,所有家长都把自己的孩子当成掌中宝,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可以有一个好的发展。但是家长不顾虑孩子的特长爱好,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真可谓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现在的孩子都从小娇生惯养,生怕吃到一点苦头。很多学生认为篮球专项训练很辛苦,对于篮球他们并没有长远的打算,只是当做一场篮球游戏,从而无法将他们培养成为专业的篮

球优秀运动员。

3.5 长春市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发展措施

3.5.1 注重“体教结合”,全面提高运动员素质一些培训青年篮球教练认为,影响长春市篮球后备人才培养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学校教育系统和篮球后备人才制度的不和谐。它的最突出表现就是、篮球运动员的学习与训练无法配合,其矛盾非常严重。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方法,就是体育与教育相统一。“体教结合”的目标是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并让他们适应社会的发展,最终成为体育人才的全面发展。既遵循体育运动训练的惯有规律,以确保系统的培训,并且遵循学校各科教学的规律,以确保文化和教育体系的贯彻落实。这样能最大地发挥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的优势制度。这样可以实现两个部门的优势互补互助,其成果的共同享有,这是长春市培养篮球后备人才的重要道路。

3.5.2 提高教练员的待遇体育教练探索着并且实践着科学的体育训练,教练员从事体育教育的心态会影响很多结果,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对于训练的科学化水平。很多体育教练认为他们所得的工资与他们培养人才是劳动不成正比,这一主要原因制约了长春市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如何提高教练员的训练积极性,必须建立体育教练训练绩效工资体系、实行多劳多得制度。这一就能很大程度上提高教练员的认真程度、使他们集中精力,全身心投入到紧张有序的体育训练中。

3.5.3 完美竞赛体制测试训练成果的一个重要尺度是竞技比赛,它就好比一个杠杆、对体育训练起着调节作用。因为比赛要赛什么,人们就练什么;比赛怎么赛,人们就怎样练;竞技比赛的规则要求什么样的运动员参加比赛,那么赛事的承办方就会组织一批符合赛事要求的运动员参加此次比赛。所以竞技比赛的比赛规则是否科学,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训练是否科学。若想使篮球比赛与培养优秀篮球运动员的训练目标得到统一,我们就要改革长春市青少年篮球比赛制度。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 论

长春市培养后备人才以学校为重点,学校一般是各地市的重点青少年,大部分的学生和家长的关注,提供长春市篮球可持续发展的后备人才的培养条件。长春市篮球运动员起步早,训练时间长,为长春市培养篮球后备人才提供条件。长春市学校篮球队的训练时间,以满足基本需求,训练场地及设备基本能够满足,然而,团队的很大一部分参与竞赛的规模略小,正规的竞赛少,无法满足运动员对竞赛的需要。

4.2 建 议

加强在体育界和教育界的密切合作与合作有专门的机构来管理这两个部门的深度应定期进行交流和研究。两个部门要变成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新模式,共同重视基层所反馈意见,对体育篮球人才的培养做到一致化。还应该建立合理的,全面的规则和条例,可使后备人才培养的制度化和法制化。

各个学校都是依靠各自的管理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体育人才。作为学校教育和体育部的团队应该形成自上而下管理系统、 科学的管理,若要更改当前的情况缺乏必要的立法。需要建立一个专业体育部门要加强本组织的篮球教练员篮球游戏、 专业培训、团队资助的体系。

长春市的各个学校应该切实加强各自篮球队的全面管理。尤其是对篮球教练员的聘任、悬赏队招生和材料,梯队建设形成了完整的管理体系逐步校队建设纳入正规渠道。

[ 1 ] 周春芬.试论我国篮球后备力量的培养[ J ].辽宁体育科技,2003(4).

[ 2 ] 孔庆鹏.“体教结合”是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必由之路[ J ].少年体育训练,2001(4).

[ 3 ] 郁俊.从CUBA谈中小学篮球后备人员的培养[ J ].吉林体育学院报,1999(4):55-57.

[ 4 ] 高建磊.我国篮球竞技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 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1(1).

2014-12-19

陈庆国(1975 ~)。研究方向:球类运动基础理论与球类教学理论研究。

G841

A

1674-151X(2015)02-032-03

猜你喜欢
长春市后备教练员
登泰山
长春市某雨水调蓄池的工艺设计与计算
后备制动系统可在紧急情况下为轮胎放气
奔跑的小浪花
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
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论高水平教练员教育培训的“学习投入
短道速滑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分析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