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中风后抑郁症临床研究进展

2015-02-09 10:03孙大林孙静静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17期
关键词:中风中医药量表

孙大林, 孙静静,邱 全

(1.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0;2.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广西 南宁 530023)



中医药治疗中风后抑郁症临床研究进展

孙大林1, 孙静静1,邱 全2

(1.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0;2.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广西 南宁 530023)

中风后抑郁症是中风后常见多发病,近年来中医药对中风后抑郁症的认识和治疗取得较大进步,从中医病因病机、辨证分型诊治及针灸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中风;抑郁症;中医药; 临床研究;研究进展

中风后抑郁症是中风后常见并发症,临床上除中风所表现的症状外,还出现以情绪低落、悲观厌世、兴趣减退、思维迟缓为主的病症,并伴有各种疼痛、食欲降低、便秘和多汗、睡眠障碍等躯体症状。其症状在中风后6个月至2年内最严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风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1]。据统计,约20%~79%的中风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2]。现代医学多采用三环类抗抑郁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等药物治疗,但其存在不同程度的副作用,患者常难以忍受而放弃治疗。近年来中医药治疗中风后抑郁症取得了一定进展,现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中风后抑郁症属中医“郁病”范畴。宋黎明[3]认为肝喜条达恶郁结,患者肝失疏泄,经脉气机不畅,则精神不畅,情绪不宁。肝郁日久化火,炼液为痰,痰浊内阻,上扰清窍,则出现精神活动异常。肾为髓之海,脑由髓聚而成,脑髓依赖肾的生化滋养,肾虚则心肾不交而致失眠、健忘。肾阴虚则水不涵木而致肝阳上亢,肝风内动夹痰走串经络,上扰清空则发为本病。因此中风后抑郁症是在中风病肝肾阴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与风、痰、火病理产物密切相关,其病因病机在于气血瘀滞不畅 ,肝气郁结,神明失养。刘涛等[4]认为该病是中风后出现的继发性疾病,有其特有的病理生理基础。中风病是以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逆乱导致风火痰气瘀浊毒蒙蔽清窍、脑失濡养、神不导气为特点。中风恢复阶段是以脏腑阴阳气血失和为根本病机,加之各种病理机制如痰瘀阻于经络可影响上焦心肺宗气推动宣肃、中焦脾胃运化统摄、下焦肝肾的温煦调达,从而导致气机运行不畅、郁滞。同时由于五脏藏五神,应五志,此时脏腑气血逆乱和气化异常对精神情志的影响便彰显出来,而发为本病。许翊坂[5]认为该病病因病机是由于肝气郁结、气机逆乱、心脑之府受拢,心血虚、心气虚、脑失濡养所致,病位在心脑,与肝脾肾等脏腑密切相关。

2 临床治疗方法

2.1 中药复方治疗

徐其涛等[6]将25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3例患者给予解郁丸治疗,对照组12例患者给予帕罗西汀治疗,治疗前后分别用WHOQOL-100中文版量表评定生活质量,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安全性。经过6周治疗,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表明解郁丸对中风后抑郁症疗效显著,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古丽尼沙·热合曼等[7]将80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舒肝解郁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多赛平片治疗,治疗前后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抑郁状态都有所改善,但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6.7%,高于对照组的65.7%(P<0.05),治疗组HAMD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舒肝解郁胶囊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疗效显著,并且对中风康复也有一定作用。李淑芬[8]将85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患者在脑血管病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加味越鞠丸治疗,对照组39例患者在脑血管病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口服用多塞平治疗,治疗前后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7.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4.1% (P<0.05),表明早期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进行抗抑郁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王丽[9]将110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患者给予当归健脑抗衰合剂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百忧解治疗,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3.64%,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736%,两组疗效相近,但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表明当归健脑抗衰合剂治疗中风后抑郁症具有明显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2.2 辨证分型及治疗

中医学者在临床上从不同角度对中风后抑郁症进行了辨证分型治疗。郑绍周[10]将本病分为两型:心神失养脾失健运型、痰瘀阻络肝郁气滞型。心神失养脾失健运型: 治以养心安神,健脾补气。方选:百合20g、当归20g、生地黄15g、珍珠母30g、酸枣仁30g、柏子仁20g、茯神20g、制首乌30g、党参30g、白术15g、龙眼肉20g、黄芪30g、木香15g、神曲20g、郁金15g、佛手30g。痰瘀阻络肝郁气滞型: 治以化痰祛瘀通络,疏肝理气。方用:半夏10g、胆南星12g、天麻12g、全蝎10g、地龙15g、僵蚕15g、当归20g、芍药20g、柴胡12g、香附15g、枳壳12g、陈皮15g、合欢皮20g、川芎12g。刘丽[11]将本病辨证为瘀血阻窍型,治以活血通窍解郁,方选水蛭10g、地龙20g、郁金20g、白芍20g、川芎15g、茯苓20g、石菖蒲20g、牛膝20g、合欢皮20g、夜交藤20g、香附15g、枳实20g。朱红等[12]将本病辨证为气郁痰型, 治以理气化痰,方选胆南星、法半夏、石菖蒲、青礞石涤顽痰开窍;柴胡、郁金、佛手、绿梅花、陈皮疏肝理气解郁,使气畅痰自消;竹茹、黄栀清热化痰;茯苓、白术益气健脾、化痰渗湿,使痰无所生;川芎、丹参理气活血治疗基础疾病;配以白芍、芦根柔肝以防诸药辛燥太过。诸药合用共奏气顺痰除之功。刘庆宪等[13]将本病分肝郁血虚型、心脾两虚型、气虚血瘀型进行辨证论治。

2.3 基本方加减治疗

一些研究者结合自已的临床经验及对中风后抑郁症的认识,自创或在经典方上随证加减。陈富松[14]应用治郁汤加减治疗中风后抑郁症,中医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85%,西医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28%,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医治疗脑中风后抑郁症疗效确切。史先芬等[15]用加味奔豚汤方治疗中风后抑郁症55例,结果显效38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4%。刘成[16]治疗58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治疗组30例给予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对照组28例给予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改善情况、HAMD量表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常蔚[17]治疗100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对照组50例患者口服麦普替林25mg治疗,治疗组50例患者口服加味宁神汤治疗,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4%,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2%,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副作用:对照组头晕3例,视力模糊4例,口干11例,心悸6例,排尿困难8例,便秘7例,转氨酶升高5例,治疗组中未发现明显副作用。唐平等[18]用甘麦大枣汤治疗中风后抑郁症38例,结果痊愈率>90%。

2.4 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中风后抑郁症具有疗效好、无不良反应、费用低等优势,在治疗该病上具有广阔前景。李岩等[19]对治疗组患者选穴人中、百会、神庭、四神聪、上星、神门(双)、内关(双)、三阴交(双)、太冲(双)、悬钟(双),各穴得气后均行提插捻转1min,留针30min,治疗4周为1个疗程,每日针刺1次,连续针刺6天后休息1天;对照组患者口服百忧解治疗,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MAD)评分,同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Hamilton抑郁量表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无明显差异,针刺组患者副作用较少,表明调神理气针刺法对中风后抑郁症的疗效与百忧解疗效相当,但调神理气针刺法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起效快、患者耐受性强、复发率低。肖顺琼等[20]选取300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进行中风常规治疗和一般患侧穴位针刺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加用口服百优解治疗,治疗组患者加用其他针灸方法治疗。治疗前进行MESSS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分及HAMD抑郁量表评分,治疗后行HAMD抑郁量表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HAMD量表评分均比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表明针刺选取印堂、百会、四神聪、神门为主,同时加减配穴治疗中风后抑郁症有显著疗效,与西药百优解的疗效相当。

3 总结与展望

目前中医与西医治疗中风后抑郁症均取得了一定疗效,中医主要以疏肝解郁、攻补兼施、怡情易性为基本原则,西医主要以三环类抗抑郁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单胺氧化酶抑郁制等药物为主。中医药治疗中风后抑郁症毒副作用小,西药大都存在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心血管等副反应。因此笔者认为应加强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研究与实践,发挥中医、西医各自优势。当今社会,中风患者中,抑郁症的发生率越来越高,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笔者认为:①应加强中风的公共卫生宣传,使中风患者早期得到规范治疗,提高临床疗效及患者的生活质量,从源头上减少中风后抑郁症的发生;②目前中风后抑郁症的发病机理尚不完全清楚,故今后应建立符合本病病因病机和临床证候的动物模型,为该病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③西药毒副作用大,要加强新药研发,降低药物的副作用,缩短住院周期;④中风后抑郁也是一种心理疾患,应配合心理疏导,然而现有文献中医学治疗与心理治疗的对照研究及结合治疗研究较少。总之,今后对中风后抑郁症的治疗应从中西医结合、针灸、理疗、食疗同时联合心理治疗,以取得更佳疗效。

[1] 殷春萍.针药并用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100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4,36(3):24-25.

[2] SINYORD,AMATOP,KALOUPED D G,etal. Post stroke depression:relationships to functional impairment,coping strategies and rehabilitation outcome[J]. Stroke,1986(17):1102.

[3] 宋黎明.探析中风后抑郁症及其预防与治疗[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13(3): 129.

[4] 刘 涛,陈晓鸥,韩景献.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法治疗中风后抑郁30例[J].陕西中医,2013,34(1):68-70.

[5] 许翊坂.柴芍地黄汤加减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疗效观察[J]. 光明中医,2013,28(11):2295-2296.

[6] 徐其涛,燕洪海,王翯.解郁丸对中风后抑郁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5,36(7):1374-1375.

[7] 古丽尼沙·热合曼,吐尔逊阿依·加拉力.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80例[J].新疆中医药,2013,31(20):12-13.

[8] 李淑芬.加味越鞠丸治疗中风后抑郁46例[J].湖南中医杂志,2011,27(3):85-85.

[9] 王丽.当归健脑抗衰合剂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7(11):1255-1256.

[10] 王伟.郑绍周教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经验[J].光明中医,2010,25(12):2175-2176.

[11] 刘丽.活血通窍解郁汤治疗中风后抑郁症[J].亚太传统医药,2012,8(2):68.

[12] 朱红,王挺挺,金冬莲,等.从气郁痰阻论治中风后抑郁症[J].江苏中药,2013,45(2):10-11.

[13] 刘庆宪,宋永建.固本解郁法论治脑卒中后抑郁症162例[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1,20(6):12-14.

[14] 陈富松.中药治郁汤加减治疗脑中风后抑郁症疗效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7):191.

[15] 史先芬,吴自光.加味奔豚汤治疗中风后抑郁55例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3,5(12):29-31.

[16] 刘成.柴胡疏肝散加昧治疗中风后抑郁症30例[J].陕西中医,2010,31(10):1315-1316.

[17] 常蔚.加味宁神汤治疗中风后抑郁症50例[J].陕西中医,2010,31(6):437.

[18] 唐平,刘建敏.甘麦大枣汤治疗中风后抑郁症38例临床观察[J].四川医学,2009,30(5):709-710.

[19] 李 岩,刘 睿,王 颖,等.调神理气针刺法治疗中风后抑郁症36例[J].针灸临床杂志,2009,22(1):22-23.

[20] 肖顺琼,李国俊.针灸治疗中风后抑郁症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4,30(2):134-135.

(责任编辑:宋勇刚)

2015-04-07

孙大林(1989-),男,广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医药防治脑血管疾病。

R255.2

A

1673-2197(2015)17-0043-02

10.11954/ytctyy.201517021

猜你喜欢
中风中医药量表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