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八段锦”为例探讨气功文化英译法

2015-02-09 10:03霞,王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17期
关键词:译法音译八段锦

赵 霞,王 曦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



以“八段锦”为例探讨气功文化英译法

赵 霞,王 曦*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

气功是中华养生文化中的瑰宝,与中医药有着天然的联系,加强其对外传播有助于推进中医药的国际化,带动中医中药出口。目前针对气功文化英译的研究较少,其翻译策略方法未形成体系,对气功的内涵认识也不够准确和深入。以“八段锦”为例研究气功文化的英译,不仅从中医内涵出发,也从对外传播角度考虑,探讨适合气功文化的英译法。

气功文化;八段锦;英译法

气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加强其对外传播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气功品牌建设,带动中医药的海外推广。气功对外宣传是一项应用性较强的研究,是在不同语境下的异质文化交流。而当前针对气功文化英译的研究少且片面,对已出版的气功英语版书籍及对外宣传文献也缺乏相关研究。因此,本文以简单易推广且健身效果明显的“八段锦”为例,从其中医内涵及对外宣传的视角探讨适合气功文化的英译法。

1 “八段锦”的中医内涵

中国古代气功融入了中医养性益寿的学说,蕴含着丰富的中医理论。因此,认清其中医内涵,是选取适合气功文化英译法的前提。“八段锦”是古代气功中流传上千年仍受人民喜爱的著名养生项目,其中医内涵尤为丰富。

“八段锦”起源于北宋,其名首见于南宋洪迈的《夷坚志》[1]中:“夜半时起坐,嘘吸按摩,行所谓八段锦者。”其中的“嘘吸按摩”显露出用“八段锦”理疗的中医养生意途。这在南宋曾慥所著《道枢·众妙篇》[2]中更见具体,体现了中医藏象学说:“仰掌上举以治三焦者也;左肝右肺如射雕焉;东西独托,所以安其脾胃矣;返复而顾,所以理其伤劳矣;大小朝天,所以通其五脏矣;咽津补气,左右挑其手;摆鳝之尾,所以祛心之疾矣;左右手以攀其足,所以治其腰矣。”后经发展逐渐固定下来传统“八段锦”动作,整体性预防疾病:“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攒拳怒目增气力,背后七颠百病消。[3]”

综上所述,各时期“八段锦”涉及的中医内涵丰富深刻,包括了中医养生理论、中医藏象学说、中医治未病思想等,倡导阴阳平衡、天人相应、形神合一,主张将精、气、神等理论运用于日常锻炼之中,以达到健身驱病的功效[4]。由此可见,在对外宣传“八段锦”的中医内涵时应结合不同的语境区别对待,精准翻译。

2 “八段锦”对外宣传的英译法

在已出版的健身气功英语版书籍及对外宣传文献中,“八段锦”对外宣传的英译法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

2.1 音译

中医气功里的音译,是指用拼音的方式将汉语发音用英语语音表达出来。“八段锦”的音译“Ba Duan Jin”目前已被广泛使用于许多重要的英文气功对外宣传文献中,如外文出版社的对外宣传手册《健身气功·八段锦》中全部使用此法来音译“八段锦”之名。然而,其历史悠久的中医文化精髓并非音译可以有效传达。例如:此名中的“八”字不是单指八个动作,而是表示其功法有多种要素;“锦”字可理解为气功术式完整如丝锦连绵不断。德国功能派翻译学者费米尔和诺德等提出的翻译目的论,强调译文应该在分析原文的基础上,以译文预期功能为目的,选择最佳处理方法[5]。由于气功“八段锦”目前在国外的影响还比较有限,对外翻译的目的就在于扩大宣传使更多国际友人知晓并受益,因此,简单的音译无法满足中医文化传播的目的,甚至有时影响交流。音译“八段锦”之名时还需在特定的语境下补充介绍其历史渊源和文化,以及中医内涵和功法功效等内容,用来达到更好的对外宣传目的。另外,考虑到许多外国读者对中医文化的生疏,“三焦”没有被音译成“San Jiao”,但是用“internal organs”代替表达虽简洁却比较模糊,无法体现出“上焦、中焦、下焦”的具体中医内涵,如用音译加注释的方式会更合适。

2.2 直译

中医气功里的直译,是指译语和原语不仅在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在理论上主要借鉴奈达[6](Eugene A.Nida,2004)“功能对等”理论,即“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这在“八段锦”的英译手册中就有很多的例子。比如在译语中可以找到的原语对应词汇“手、脾、胃、头、足、肾、拳、目”就被直译成“hands、spleen、stomach、head、feet、kidneys、fists、eyes”,“理(条理)、瞧、去、固、增” 被直译成“regulate、look、relieve、strengthen、enhance”,“左右、往后”被直译成“left and right、backwards”等[7],这些属于词汇意义的对等。在语义、风格和文体上的对等翻译也有体现,比如,句中非谓语动词“to do”的使用能很好地表达出气功“八段锦”动作所具有的功法功效目的。另外,“八段锦”其文已被歌诀化,在英译时形成排比句式有助于再现其歌诀文体,但是用动名词“doing”的形式在句首指导气功的各项功法动作在语法上有些牵强,不如直接使用动词原形的祈使句更好。

2.3 意译

中医气功里的意译,是指在文化差异较大的情况下,根据原文的大意来翻译而不是逐字逐句的翻译。李照国[8](2006)提出语言国情学,认为人类语言除共同拥有的语言“共核”之外,还有一些反映该民族特有的事物、思想和观念,反映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特色。Nigel Wiseman[9](2002)从文化学角度翻译中医词汇,完整传达中医文化精神。在“八段锦”的英译文中可以找到许多典型的例子。比如“两手托天”被意译成“hold the hands high with palms up”,比直译为“hold the sky with two hands”更能被英语读者所理解,且补充详尽的描述更有助于学习这一功法动作。再如“摇头摆尾”意译成“swing the head and lower the body” 比直译为“swing the head and tail”更明白更易被接受。“两手擎足”被意译成“move the hands down the back and legs,and touch the feet”比直译为“raise the feet with two hands”更贴近气功的功法动作要求易于学习。“五劳七伤、百病”在汉语里泛指各种疾病,意译成“sickness and strain、diseases”比直译成“five strains and seven sicknesses、hundreds of diseases”更能清楚表达不易造成误会。然而“背后七颠”被意译成“raise and lower the heels”就不如“raise and lower the heels seven times”更好,因为“八段锦”气功中刚好要求脚后踵上下颠七次。“似射雕”被意译成“as an archer shooting”也不如“as shooting the eagle”更显气势。

3 结语

通过对目前“八段锦”英译现状的研究,具体分析其“音译”“直译”和“意译”的各种译法优劣,笔者认为气功文化英译在方法选择上需要注意以下内容:第一,要认清气功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涵,在翻译中结合不同的英译法予以准确表达;第二,考虑翻译对外宣传目的,合理使用各种英译法扩大气功文化在海外的现有影响力;第三,要结合具体语境,选择并且优化使用英译方法,灵活对等再现原文风貌。为此,要先将原文本读懂并深刻理解其文化内涵,知晓国外对该气功文化的现有了解情况,有意识地照顾到外国友人的理解接受能力,在具体语境下仔细斟酌选词用句,恰当地选择最适合的英译法。

[1] 宋·洪迈.夷坚志[M].国家图书馆藏本.

[2] 宋·曾慥.道枢·众妙篇[M].国家图书馆藏本.

[3] 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健身气功·八段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4.

[4] 杨红光,魏真.八段锦文化内涵探析[M].中州体育·少林与太极,2012,1(1):1-3.

[5] 卞建华.传承与超越: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8-9.

[6] 尤金·奈达.翻译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7.

[7] 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健身气功·八段锦[M].英文版.北京:外文出版社,2007:21-51.

[8] 李照国.译海心语[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2:35.

[9] NEIGEL WISEMAN.实用英文中医词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

(责任编辑:魏 晓)

Discussion o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Methods of Qigong Culture Based on “Ba Duan Jin”

Zhao Xia,Wang Xi*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0029)

As a gem in China’s health and fitness culture,Qigong has natural relationship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trengthening its external communication can help to promot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export of Chinese medicine.At present,however,the few studies investigating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Qigong and its culture could not systematically present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nd methods.The failure in understanding the connotation of Qigong precisely also hinders TCM translation.Taking `Ba Duan Jin' as an example,this article aims to seek an appropriate English translation method for Qigong culture by considering both TCM connotation and Qigong’s external communication.

Qigong Culture;Ba Duan Jin;English Translation Method

2015-04-21

2014年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健身气功文化对外宣传英译翻译策略研究”(QG2014029)

赵霞(1962-),女,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医英语翻译和教育。

王曦(1985-),女,北京中医药大学助教,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学与翻译。E-mail:13717703323@163.com

R2-03

A

1673-2197(2015)17-0003-02

10.11954/ytctyy.201517002

猜你喜欢
译法音译八段锦
八段锦源流考辩*
1990年以来我国八段锦研究的进展、热点与前沿
清末民初音译元素名规范方案用字探析
倒译法在韩汉翻译中的应用探究
谈谈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些词语的翻译(三)
夏译汉籍中的音译误字
基于字形与语音的音译单元对齐方法
基于层次分析理论的健身气功·八段锦合作学习形成性评价研究
健身气功·八段锦教学口令
“快”字的不同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