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九云梦》和《封神演义》的相似性

2015-02-09 13:36
关键词:云梦哪吒道教

崔 有 学

(中央民族大学 外国语学院,北京 100081)

试析《九云梦》和《封神演义》的相似性

崔有学

(中央民族大学 外国语学院,北京 100081)

许仲琳的《封神演义》和金万重的《九云梦》都大量使用了虚幻的素材——“梦”。两部小说中在与梦有关的故事情节、神仙四散情节和转世情节等方面都具有相似性,在叙事结构上也都采用了旅途型小说的叙事结构,主人公处于不停移动的旅途当中。另外,在夫妻结缘情节、长生不老情节等方面也都具有相似性。两部小说中许多人物都向往长生不老,出现了许多得道的不老神仙,并从佛教或道教的立场阐述长生不老的道理。同时,两部小说中也都化用中国古代名曲《风入松》和弹琴的场景。除了上述相似性外,两部作品中的人物在性格、经历等方面也具有相似性,并出现相同人名。两部作品中频频出现相同或相近的宗教用语、数字等,且这些数字都从佛教或道教的角度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

《九云梦》;《封神演义》;相似性;比较

韩国金万重(1637-1692)的《九云梦》描写了男主人公与八个女人之间的爱情经历。《九云梦》既是“梦小说”和幻想小说,又是英雄小说和谪降小说。许仲琳(1567-1620)的《封神演义》则是神魔小说,以武王伐纣故事为背景,描写了天上的神仙分成对立的两派相互进行争斗的故事。

《九云梦》在韩国小说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韩国古典小说的代表作。一些学者将《九云梦》与中国的古典神魔小说《封神演义》进行过比较研究,但大部分的研究都只是从一个角度探究《九云梦》与《封神演义》的影响关系或相似性,缺乏整体性的研究。李红兰(音译)的论文,从幻梦结构与非幻梦结构,从空间的二元结构与三元结构的关系比较分析了《九云梦》和《封神演义》这两部作品的差异。*李红兰:《乐善斋本〈西周演义〉研究》,首尔:崇实大学研究生院,2008年。虽然在这两部作品的比较研究上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但同样没有进行全面比较。

《封神演义》与《九云梦》是各自完全独立的文学作品,既有相似性,亦存在差异。其差异性主要有以下三点:首先,篇幅上《封神演义》是全文一百回的长篇小说,而《九云梦》虽说是长篇小说,但按中国小说的分类,可说是全文十六回的中篇小说。其次,《封神演义》中的父子关系、君臣关系中有许多“父逼子反”、“君逼臣反”的不和谐关系,而《九云梦》相对而言非常和谐。最后,在宗教方面上,《封神演义》站在了宣扬道教的立场上,而《九云梦》则更倾向于佛教的立场。

除以上三点之外这两部作品还有很多差异性,但因篇幅所限,本文将重点分析《封神演义》与《九云梦》的相似性。本文将补充和完善已有研究成果中所没有涉及的或未详细叙述的内容,拟从总体上探索和把握《九云梦》与《封神演义》的相似性。本文所借用的原始研究文本为首尔大学郑炳说教授所藏本乙巳本《九云梦》*金万重著,郑炳说所藏:《九云梦》,1687年。为研究上的便利本论文将使用总页数为189页的电子版文本。和以中国清初四雪草堂刊本为底本的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出版的《封神演义》。*许仲琳:《封神演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

《封神演义》是作家许仲琳以宋元话本《武王伐纣平话》为基础,广泛收集民间传说,加以自己的想象虚构而改编成的小说。《封神演义》于17世纪已被翻译并传入朝鲜半岛,并以《西周演义》之名广为世间传阅,为乐善斋所收藏。*韩国古典综合DB的韩国文集总刊。主页>韩国文集总刊>谦斋集>谦斋集卷之四十二>跋>谚书西周演义跋。这表明《西周演义》在金万重时代已在朝鲜流传,特别是在金春泽的《北轩集》卷16《西浦遗事别录》言其“谐谈稗说,无不备具”,*金春泽:《西浦遗事别录》,《北轩集》卷16。“至于论文说诗,继以谐谈稗说,无不备具。而率多发前人之所未发者。其文又淋漓驰骤,或瑰奇幽妙。自蒙陋者读之,殆茫然不省惊怪疾走之不暇。”因此我们可以推定金万重曾接触过《封神演义》,也可以断定《封神演义》的韩文翻译版是在约1728年之前翻译出版的。《封神演义》到了近现代在韩国有了一些现代韩国语翻译版本,分别是《小说仙佛英雄传(封神演义)》(1992)、《小说封神演义》(1996)、《封神演义》(1999)、《封神演义》(2001)等四个翻译版本。*闵宽东:《中国古典小说的传播与接受(韩国篇)》,首尔:亚细亚文化社,2007年,第411页。

一、《九云梦》与《封神演义》的相似情节

(一)与梦有关的情节

许仲琳和金万重都喜欢用“梦”这一素材创作小说(金万重的《九云梦》是韩国“梦小说”的开篇之作)。这两部小说的思想基于东方文化,并共享着汉字文化,无一例外地大量构思了与梦有关的故事。

《封神演义》里的哪吒出生故事中有哪吒之母做梦的场景,《九云梦》里性真转世与此有几分相似。除此之外,《封神演义》中死去的哪吒托梦于殷氏,求她在翠屏山建造行宫。

正值三更时分,哪吒来到香房,叫:“母亲,孩儿乃哪吒也!如今我魂魄无栖,望母亲念为儿死得好苦,离此四十里,有一翠屏山上,与孩儿建立行宫,使我受些香烟,好去托生天界。孩儿感母亲之慈德甚于天渊。”夫人醒来,却是一梦。……且说次日又来托梦;三日又来。*许仲琳:《封神演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第103页。

尚书异之,问于诸将曰,“公等亦有梦乎?”齐答曰,“小的等,皆梦陪元帅,与神兵鬼卒,大战而破之,擒其大将而归,此实擒胡之吉兆也。”尚书备说梦中之事,与诸将,往见白龙潭,碎鳞铺地,流血成川。*金万重著,郑炳说所藏,《九云梦》(下),1687年,第8a-8b页。

这两部小说中有关梦的故事情节的共同特点首先应是梦与现实的同等效果。如在《九云梦》里杨少游见到白凌波并与南海太子大战的场景是梦中所发生的故事,但梦中结果却出现在现实当中。这就是梦与现实的同等效果。在梦里与南海太子及其鲤提督和鳖参军率领的军队大战一场,梦醒以后到白龙潭发现满地鱼鳞。而《封神演义》中哪吒出生时殷氏做的梦预示现实中哪吒将会出生。后来哪吒反复托梦于殷氏求她在翠屏山上建造行宫,而这些又跟现实紧密相连。《封神演义》中梦与现实紧密相连的梦场景还有“文王夜梦飞熊梦”、“纣王梦闻太师奏兵败消息”、“纣王梦殷郊述受犁锄之厄”、“黄飞虎梦贾氏报大灾”等。在这两部小说中,梦与现实相联系,梦的效果直接显现于现实之中。

然而,《九云梦》中,现实与梦境,以及现实与现实以外的世界形成了多重的结构,而且更为令人叫绝的是让主人公在梦里再做第二层梦,让从第二层梦中醒来后的主人公回到做梦之前的现实中。这样的设定使梦的结构直接成为了构筑小说的主要结构,在《九云梦》中,白凌波的场景也具有梦中梦结构。即佛门弟子性真梦中的人物杨少游又做了个梦,并在梦里见了白凌波。正是从这个梦中醒后杨少游便跟身边的将领问是否也做了同样的梦,而将领们回答说是。梦醒后杨少游同自己的将领们一起到白龙潭发现地上都是掉落的鱼鳞,血流成河。小说中的多个人物做了同样的梦,而这个梦不止于梦,竟与现实联系在了一起。

《封神演义》中虽然也有许多关于梦的故事,但没有像《九云梦》那样有“梦中梦”的结构,而且也没有几个人做同样一个梦的情节。如上所述,《九云梦》与《封神演义》两部小说在梦这一故事情节上有一些相似性,但较《封神演义》,《九云梦》的梦有其独特的复杂性。因此,不能简单认为是《封神演义》影响了《九云梦》。在东方文学上,这些与梦有关的情节比较常见。但毋庸置疑的是,仅从梦的独特性来看,《九云梦》俨然是基于东方古典文化传统而形成的具有独创性的优秀作品。

(二)神仙四散情节与转世情节

《九云梦》和《封神演义》在叙事结构上都采用了主人公不停移动的旅途型小说的结构。两部小说的主人公或者一群人物要不停地离开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而且小说中的人物会在游走的过程中一个一个地聚合在一起。

两部小说这样的叙事结构显现出触犯天规或戒规的神仙被四散谪降到人间各地后再聚在一起的神仙四散情节的共同特征。《封神演义》中的龙吉公主“乃昊天上帝亲女,瑶池金母所生。只因那年蟠桃会该我奉酒,有失规矩,误犯清戒,将我谪贬凤凰山青鸾斗阙”。*许仲琳:《封神演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第411页。虽然小说中没有描述龙吉公主转世一事,但在贬谪到人间这一点上与《九云梦》里的性真没什么区别。《封神演义》的人物中有因“门下十二弟子犯了红尘之厄,杀罚临身”,阐教道法元始天尊故此闭宫止讲,后决定派姜太公到人间。这一场景跟性真被逐出师门有相似性。姜太公是带着使命被派到人间,而性真是被贬到人间的,但在不愿离开师门的心情方面有相似性。同姜太公被派到山下已经注定某一天会回到山里一样,性真被逐出师门也是已设定好了终有回归的一天。

《九云梦》中触犯戒规,即犯了“初既尽心于美色,旋且留意于富贵,慕世俗之繁华,厌佛家之寂灭”*金万重著:郑炳说所藏,《九云梦》(上),1687年,第7A页。之罪的佛门中人性真跟魏夫人门下的八位道教中人(仙女)被一起逐散到人间,又在人间相聚在一起。在这两部小说的转世情节中最具相似性的是性真转世为杨处士之子*金万重著,郑炳说所藏,《九云梦》(上),1687年,第10a-10b页。性真即入见,则处士载葛巾穿野服,坐于中堂,对炉煎药,香臭霭“然袭衣,房内隐”有妇人呻吟之声矣。使者促性真入房中,性真疑虑逡巡,使者自后推挤性真,蹶然仆地,神昏气窒,若在天地翻覆之中者然。性真大呼曰,“求我!求我!”而声在喉间,不能成语,只作小儿啼哭之声矣。和哪吒出生的场景。*许仲琳:《封神演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第88页。当晚夜至三更,夫人睡得正浓,梦见一道人,头挽双髻,身着道服,径进香房。夫人叱曰:“这道人甚不知理!此乃内室,如何径进,着实可恶!”道人曰:“夫人快接麟儿!”夫人未及答,只见道人将一物往夫人怀中一送,夫人猛然惊醒,骇出一身冷汗。《九云梦》中的杨少游的八个妻妾也都是像性真那样犯了戒规的八个仙女转世到人间的。

性真和八个仙女的转世投胎也好,哪吒的投胎出生也好,都有着轮回转世的特点。而轮回转世思想源于佛教。人因为前世的业缘,变化其形象转世到天堂、地狱,转世为或人或畜。在这个转世情节中两部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哪吒和八个仙女转世时都跟明珠有关。如《九云梦》中的八个仙女转世时她们的母亲在梦中都有仙女送一颗明珠。*金万重著,郑炳说所藏,《九云梦》(上),1687年,69b页。“太后梦见神女奉明珠,置怀中矣。金万重著,郑炳说所藏,《九云梦》(上),1687年,32b-33a页。崔夫人解娩之日,于昏困中见之,则有仙女把一颗明珠,入于房栊,俄而小姐生矣。名之曰琼贝。”而《封神演义》中哪吒是灵珠子的化身,哪吒出生时哪吒母亲的梦中则是一道人将一物投于哪吒母亲的怀中。*许仲琳:《封神演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第88页。“夫人未及答,只见道人将一物往夫人怀中一送,夫人猛然惊醒,骇出一身冷汗。”

虽然两部作品在神仙四散情节和转世情节方面有一定的共性,但《九云梦》里是被贬的一男八女结为夫妻聚在一起,而哪吒出生转世是为了完成助周灭商的伟业。《九云梦》中转世的性真与八个仙女最后能够相聚在一起并一同皈依佛门,而《封神演义》中的人物有的是生前相聚到一起,有的是死后才相聚到封神榜里的。在具体内容上两部作品是分别独立的。在这两部作品中共同表现出的神仙四散情节和转世情节,还有谪降情节,在其他许多东方古典小说中都是比较普遍的。

(三)夫妻结缘情节

《封神演义》中的纣王被女娲的神像所迷,在墙上题写不敬的诗,而且逼迫大臣献上女儿,甚至可以猜出他应该隐约已感觉到妲己是狐狸精,但是纣王却被妲己的美色所迷,难以自拔。跟纣王相比,《九云梦》的杨少游虽然是有品位、守礼的好男儿,但不管女方是鬼还是龙女都不加以拒绝而被对方女色所迷。这也许和在这两部作品中纣王和杨少游的妻子都不是自己能选择而早已由神指定有关。

《封神演义》中妲己(狐狸精)、胡喜媚(雉鸡精)、王贵人(琵琶精)跟纣王的姻缘是由最高女神女娲设定的,是不可改变的天定(神定)姻缘。土行孙与邓婵玉的姻缘也是前生天定的,注定要相聚相爱。洪锦与龙吉公主的姻缘也是如此。同样,《九云梦》中杨少游与八位女人的姻缘也是天定的姻缘,是不容改变的。《封神演义》中的妲己将自己认识的女妖怪胡喜媚介绍给好色的纣王当嫔妃。同样《九云梦》中的杨少游的妻妾之中也有几个人非常乐意介绍自己认识的女人给杨少游。不难看出,这两部作品在夫妻结缘情节方面有一定的相似性。

(四)长生不老情节

这两部小说的许多人物都向往长生不老,有许多人物都是长生不老的得道中人。小说中经常提及这些神仙之名,有时还借人物之口从佛教或道教的理念阐述长生不老的道理。

两部小说都主张为了长生不老应该修道,而且对道教和佛教的优劣进行了阐述。不同的是杨少游比较肯定佛教,但不怎么赞同儒教和仙道(道教),特别是把道教说成是虚妄的东西。*金万重著,郑炳说所藏,《九云梦》(下),1687年,79b页。天下有三道,曰儒道,曰仙道,曰佛道。三道之中,惟佛最高,儒道成全,明伦纪,贵事业留名于身后而已。仙道近诞,自古求之者甚多,而终无所验,秦皇汉武及玄宗皇帝,可鉴也。而在《封神演义》中云中子认为道教最为尊贵,*许仲琳,《封神演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第33页。帝曰:“何见其尊?”云中子曰:“听衲子道来:但观三教,惟道至尊。上不朝于天子;下不谒于公卿。避樊笼而隐迹,脱俗网以修真。乐林泉兮绝名绝利,隐岩谷兮忘辱忘荣。顶星冠而曜日,披布衲以长春。……比儒者兮官高职显,富贵浮云;比截教兮五刑道术,正果难成。但谈三教,惟道独尊。”这正好说明了《封神演义》这部小说的主题。在《九云梦》中坚持儒教死后留名只求名义上的永生而已,而道教有许多虚妄的,唯有佛教才能达到长生不老的境界。《九云梦》中杨少游从道人那里学到了吹箫弹琴之术,还得到了能够消病却老的彭祖方书一卷,但也借道人之口说彭祖方书“不能久视延年”。

这两部小说中常常出现或提及各种已达到长生不老境界的人物,跟《九云梦》相比,《封神演义》中有更多由动植物通过修炼成仙或成怪的人物。

(五)弹琴情节

《封神演义》和《九云梦》中都出现了中国古代名曲《风入松》和弹琴的场景。《封神演义》中是妲己为了诱惑伯邑考而让伯邑考弹琴,对话中谈及音乐曲目和乐器演奏。与此相似,《九云梦》中是杨少游为了与郑琼贝见面和诱惑她而弹琴,对话中同样谈及音乐曲目和乐器演奏等。*《封神演义》中谈到弹琴所应具备的条件,有“六忌、七不弹”,而有些现代韩国语版本的《九云梦》当中也有谈及弹琴所应具备的条件,极其相似。

夫人使侍儿,招小姐,俄而绣幕乍卷,芗泽微生,小姐来坐于夫人座侧。杨生起拜毕,纵目而望之,太阳初涌于彤霞,芳莲政映于绿水矣。神摇眸眩,不能正视,杨生嫌其坐席稍远,眼力有碍,乃告曰,“贫道欲受小姐之明教,而华堂广阔,声韵散泄,或恐不专于细听也。”夫人谓侍儿曰,“女冠之座,可移于前也。”侍婢移席请坐,虽已逼于夫人之座,而适当小姐座席之右,反不如直视相望之时也。生大以为恨,而不敢再请。*金万重著,郑炳说所藏,《九云梦》(上),1687年,第34b-35a页。

妲己偷睛看邑考,面如满月,丰姿俊雅,一表非俗,其风情袅袅动人。妲己又看纣王容貌,大是暗昧,不甚动人。看官:纣王虽是帝王之相,怎经色欲相亏,形容枯槁。自古佳人爱少年, 何况妲己乃一妖魅乎?妲己暗想:“且将邑考留在此处,假说传琴,乘机挑逗,庶几成就鸾凤,共效于飞之乐。况他少年,其为补益更多,而拘拘于此老哉。”*许仲琳:《封神演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第140页。

除了论琴情景的相似性外,两部作品中都出现同一个曲名——《风入松》。《封神演义》中伯邑考在妲己前弹奏的曲目是《风入松》,而在《九云梦》中一个道人看到杨少游弹《风入松》以后才愿意传授杨少游弹琴和吹箫的。

二、人物、地名、数字及宗教用语等方面的相似性

两部作品中的许多人物在性格、经历等方面存在相似性。如文王与杨少游的自我保护意识。两个人都为了能从别人那里得到保护而殚精竭虑。文王为了摆脱纣王的掌控,甚至还吃了自己孩子的肉。杨少游也是感觉到别人的妒忌而假装退席并偷偷地与桂蟾月相见。当位高权重时会向皇帝谢绝高位,还拒收赏地,进退自如,能屈能伸。另外,风流倜傥的杨少游在见到美人时的见美即爱的性格与纣王也有相似性。

除人物性格之外,这两部小说的相似性还表现在两部小说中出现并提及许多相同的人物。如姜太公、李靖(卫国公)、嫦娥、尧舜禹、上帝、龙王、观音菩萨、文殊菩萨、彭祖、龙王、黄巾力士等。有趣的是,《九云梦》中经常提起姜太公、李靖等人物的典故,而且《封神演义》中的李靖在历史上被封为卫国公,而《九云梦》中的杨少游则被封为魏国公,在韩国语中“卫国公”和“魏国公”发音相同。再如两部作品中龙王现身时都化为人,具有相似性。《封神演义》中的龙王敖光“恨不能即与其子报仇,随化一秀士,径往陈塘关来”。*许仲琳:《封神演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第92页。而《九云梦》中的洞庭龙王“化为白衣老人,来参法席, 味听经文”。*金万重著,郑炳说所藏,《九云梦》(上),1687年,第2a页。

此外,小说中西天人物在东方世界完成任务后回归西天的设定具有相似性。《封神演义》中属西方教的接引道人、准提道人完成任务后回西方,而《九云梦》的六观大师在完成传教和培养弟子的任务后也同样回归西方。

两部作品出现了相同或相近的地名、数字及宗教用语等,而且都从佛教或道教的角度对这些地名、数字及宗教用语赋予特殊的意义。如两部小说中出现的泰山、崇山、衡山、恒山、华山、昆仑山、西天等,其中昆仑山被赋予了很高的象征地位。在两部小说中常出现的数字为“九”字,这“九”字被赋予了道教或佛教的特殊的象征意义。《九云梦》里出现的“莲花峰”、《封神演义》中出现的“莲花”等都是象征道教或佛教的用语。《封神演义》里还出现了象征道教和佛教思想的一些数字,如九品莲台、九曜等。这些在象征道教或佛教思想方面与《九云梦》的“九”相似。在《九云梦》中“九”字既象征了被贬为人间的九位仙人,也含有“多”、“长”、“高”、“深”等含义,从道教、佛教的角度看亦具有更深层的象征意义。从数字的使用上我们也可以理解作家对道教和佛教的态度。

如前所述,这两部小说都是幻想小说,因此都有一些外来因素,韩国的《九云梦》的背景直接设定为中国,具有很多的中国要素,如出现许多与《封神演义》中相同的地名。《封神演义》中有许多从西天而来的西方道人介入。

三、结论

本文围绕情节、人物、地名、数字及宗教用语等几个方面比较分析了《封神演义》与《九云梦》的相似性。《九云梦》和《封神演义》拥有同样的汉字文化圈这一背景,因此有许多相似性。金万重对汉文文学的造诣很深,熟知中国的大量文学作品,而且曾作为朝鲜使节出使中国,这也是两部作品出现众多相似性的原因之一。这两部作品所显现的相似性不只限于这两部作品,可能许多东方家国的古典文学作品也都或多或少表现出这样的相似性。例如许多东方的古典文学作品都有与此相近的谪降情节和神仙四散情节以及入梦觉梦的故事。准确地说,《九云梦》和《封神演义》显现出的相似性,充分反映出了古代中韩两国文学之间的影响关系之深,《九云梦》同包括《封神演义》在内的许多东方古典小说具有共同特点,但不是单纯模仿,而是以独创性为前提共享和传承了东方文化。《九云梦》这部作品在东方古典文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责任编校:张振亭]

Analysis of the Similarity between The Cloud Dream of the Nine and The Investiture of the Gods

CUI You-xue

(SchoolofForeignLanguages,MinzuUniversityofChina,Beijing, 100081,China)

TheInvestitureoftheGodsby Xu Zhong-lin andTheCloudDreamoftheNineby Kim Man-jung have similarities: both apply the illusory materials, namely dreams, and describe similar plots such as the ubiquitous gods, reincarnation, romantic interests and immortality; as for the structures, both narrate the heroes’ traveling adventures; the musical masterpieceWindinthePinesand the performance scene are applied, and similar or even the same characters, experiences, names, religious phrases and numbers are used and described; the ways of immortality and the special meanings of the numbers are interpreted in terms of Buddhism and Taosim in both novels.

TheInvestitureoftheGods;TheCloudDreamoftheNine; similarity; comparison

I312.074

1009-3311(2015)05-0053-06

2015-06-30

崔有学,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云梦哪吒道教
哪吒买“车”
哪吒VPro
哪吒留学实录
登白云阁
《哪吒》——我命由我不由天
云梦古镇
西夏道教补议
中国园林中道教文化的应用与影响
论古云梦的地理位置
阿P艳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