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新的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2015-02-10 08:55王晓梅
医疗装备 2015年18期
关键词:内脂脂联素半胱氨酸

王晓梅

(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恩良医院,辽宁鞍山114100)

冠心病新的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王晓梅

(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恩良医院,辽宁鞍山114100)

冠心病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具有多种危险因素。近年来研究发现,诸多新型危险因素对冠心病造成严重影响,新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脂蛋白a、内脂素、脂联素、抵抗素、胱抑素C以及同型半胱氨酸等。

冠心病;新危险因素;研究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对人们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冠心病由多种机制和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之前就已经提出了200多种冠心病危险因素,年龄、性别、吸烟、糖尿病、高血压等都是冠心病的传统危险因素,新的危险因素则包括脂蛋白a、内脂素、脂联素、抵抗素、胱抑素C以及同型半胱氨酸等。现对冠心病新的危险因素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1 脂蛋白a

脂蛋白a水平升高时,将成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子,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直接相关。当血清脂蛋白a水平增高时,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对脂质代谢和纤溶系统造成干扰,具体机制如下:(1)脂蛋白a穿过血管壁内皮后,沉积于内皮下,使血管内皮舒张功能遭到破坏,造成血管内皮功能失调;(2)血管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促进脂蛋白a氧化,进而形成人氧化脂蛋白a,巨噬细胞在吞噬人氧化脂蛋白a后形成泡沫细胞,平滑肌细胞迅速增殖,并形成脂肪斑块;(3)脂蛋白a促进斑块发生炎症,使斑块稳定性降低;(4)脂蛋白a结构与纤溶酶原相似,在竞争中结合纤溶酶原受体,影响了纤溶酶的正常生成,使血浆中纤溶酶含量降低,减慢了血栓溶解速度,反而参与到血栓形成过程中。相关研究证明,当脂蛋白a≥0.3g/L时,冠心病的危险性将提升2倍以上[1]。研究发现,脂蛋白a水平受遗传因素影响,与性别、年龄、饮食等其他因素没有明显联系,脂蛋白a水平与冠心病发病危险成持续、独立相关关系。做好脂蛋白a的监测工作,确保脂蛋白a变化情况在安全范围内,保障冠心病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 内脂素

内脂素是一种由脂肪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与心血管事件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并参与到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和易损斑块破裂过程中。研究发现,内脂素通过抑制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8的活性,对中性粒细胞的凋亡产生抑制效果,使中性粒细胞生存时间延长。在白脂肪组织的巨噬细胞中,内脂素得到高度表达,并参与到炎症反应过程中。当内脂素表达不足时,对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产生造成影响,使细胞抗氧化应激能力和抗遗传毒性能力减弱。内脂素参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主要机制为:(1)由于内脂素是促炎性因子,对血管炎症反应的发生和延长起到促进作用;(2)内脂素通过对体内部分酶的活性进行调节,加快了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成熟速度,使血管增生和内皮功能紊乱;(3)在脂肪组织分化合成过程中,内脂素通过调节脂肪细胞的脂质代谢和生长周期,使脂质代谢紊乱;(4)基质金属蛋白酶对粥样斑块的稳定发展造成影响,使其纤维帽变薄,导致斑块破裂、出血,引发各种急性心血管疾病。相关研究[2]发现,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内血栓和破裂斑块进行检查,行免疫染色,可发现大量内脂素,说明内脂素参与到形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斑块不稳定发展的过程中。

3 脂联素

脂联素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因子,由脂肪细胞分泌,在血液循环中大量存在。脂联素主要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使单核细胞和内皮细胞间的黏附隔断,使黏附分子的分泌减少。脂联素能够有效降低巨噬细胞吸收脂质,影响了泡沫细胞的正常生成。同时,脂联素对血管平滑肌DNA的合成起到抑制作用,致使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作用减少。脂联素能够直接抑制血管内血栓的形成,保护了冠心病患者的生命安全。脂联素还可以对心肌梗死后的心肌进行保护,提高心肌存活率,使心功能得到改善。当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时,血清脂联素水平将明显降低。相关研究发现,脂联素水每升高5μg/ml,冠心病发病率将下降11%[3]。通过外院对脂联素进行补充,能够有效提升冠心病的治疗和预防效果。随之医疗水平逐渐提升,人们对脂联素的了解逐渐加深,脂联素在冠心病未来的治疗领域中将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4 同型半胱氨酸

同型半胱氨酸由蛋氨酸代谢生成,是一种含硫氨基酸。相关研究认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能够引发心血管疾病,是相对独立的危险因素[4]。在女性患者中,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增高,将会直接造成冠心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密切相关。女性冠心病患者,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每增加5mmol/L,冠心病风险将提升20%,其主要发病机制在于:(1)同型半胱氨酸发生氧化作用,生成羟自由基、氧自由基、过氧化氢自由基等具有细胞毒性的自由基,对血管内皮细胞结构造成严重损伤,使内皮细胞功能紊乱,造成内皮细胞凋亡;(2)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能够有效促进平滑肌细胞增生;(3)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使血小板结构遭到破坏,使血小板聚集、黏附加快,使凝血因子V、X的活性增强,导致冠状动脉中容易生成血栓。当其他危险因素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合并时,将会放大血管的破坏效果。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的主要原因在于:(1)基因突变或缺陷,导致机体缺乏同型半胱氨酸代谢酶;(2)机体摄入维生素B6、维生素B12、叶酸等营养物质不足;(3)肾脏功能衰竭,减少了同型半胱氨酸的正常排泄;(4)异烟肼、卡马西平等药物,或银屑病、恶性肿瘤等严重疾病,均会影响同型半胱氨酸的正常代谢。加强对患者的生活管理,能够有效防治患者动脉粥样硬化。

综上所述,冠心病发病受多种危险因素影响,通过探讨冠心病新的危险因素,能够对冠心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和评估提供参考,以保障冠心病患者的身体健康,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1]马明,高燕.冠心病新危险因素研究的进展[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4,23(1):107-110.

[2]贾婷婷,曾照芳.血浆内脂素与冠心病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关系的研究[J].激光杂志,2012,33(2):81-82.

[3]张凯,刘连友,齐向前,等.非传统危险因素与冠心病的关系[J].山东医药,2012,52(16):80-81.

[4]吴琳.同型半胱氨酸和尿酸水平与冠心病不同性别患者相关性研究[D].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2013.

R541.4

A

1002-2376(2015)12-0019-02

2015-09-28

猜你喜欢
内脂脂联素半胱氨酸
妊娠期糖尿病产妇血和脐带血清内脂素水平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内脏脂肪素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自噬与脂联素诱导的人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的关系
脂联素与代谢性疾病的关系
S-异戊烯基-L-半胱氨酸对辐射诱导小鼠DNA损伤的保护作用
同型半胱氨酸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分析
脂联素、瘦素与2型糖尿病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泼尼松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IgA肾病伴新月体形成的疗效及对脂联素的影响
同型半胱氨酸、胱硫醚β合酶与脑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