娓娓道来的文化思考

2015-02-11 21:49董璐
党政研究 2015年1期
关键词:夜莺学者领域

董璐

国际关系学院郭晓聪教授的《守夜人与夜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7月出版)是一本十分耐读、能够启发读者深层思考的好书。书中展现出的真诚的求是态度、宽广独特的视角、鲜明而又极具张力的逻辑线索,以及时有隽语却又毫不造作的生动的叙述风格,都吸引、鼓励着读者从阅读伊始就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与作者一起观察、一起纠结、一起思考,并最终得出也许相同也许存异的富于思辨乐趣的结论,从而结束一段令人颇为享受的愉快的书香之旅。

“国际关系学者与人文学者各自以怎样的眼光看待世界?”在本书正文之前的“著者的话”里,作者开门见山,用这样一个略显突兀却又饶有趣味的问题,为这本书的内容展开预设了新颖的基调与框架。在作者看来,“国际关系学者”与“人文学者”代表了两类不同的专家类别,而“在学术门类越分越细的今天,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们都在自己的研究领域里忙碌,似乎只有偶然的机缘才能让人抬起头来关注一下别人的工作,尝试从学科交叉点上进行观照、思考。”在本书第一章“守夜人与夜莺”里,作者又引用英国学者C·P·斯诺在《两种文化》一书中所提出的著名观点来进一步印证自己的上述观察所得——“科学家和文学家这两个集团之间很少交往,非但没有相互同情,还颇有一些敌意”。斯诺在其著作中指出,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科技与人文正被分裂成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他们虽然同在知识分子行列,却已经很难找到共同语言来相互交流和理解了。斯诺并且提醒人们注意,理科与文科之间的鸿沟日益扩大,将给人类未来发展带来重大问题。

很显然,本书作者认为斯诺在上世纪50年代所提出的这一警示,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清晰地显示出其作为预见的准确性和重要性。在当今的数字化时代,存在于不同门类、不同层级之间的文化割裂现象,也的确正在以前所未见的加速度愈演愈烈。作者对这种现象的加剧深感不安和忧虑:“……今天的现代学科专业越分越细,如同一个个自我封闭的小天地,学者们又给自己设定了更小的研究范围,毕生忙着各自的一亩三分地,既没有兴趣、也没有必要关注别人的研究领域,因而缺少开阔的知识视野和相应的学科对照意识。”

因此,作者从独特的视角出发,致力于打破过于狭隘的学术藩篱,力图使哪怕只聚焦于某一局域的文化思考也能够拥有一个较之过去远为宽广的背景视野。这种在学术探讨中不断强调跨学科的联系、比较以及相互启发、印证的极具开放性的思维尝试,可以说是本书值得读者关注的第一大特色。

具体到写作层面,可以看出作者一方面在论述中兼顾国际关系学者与文学作家两种身份,适时转换视角,以求更全面更深刻地追踪、把握所探讨的对象;另一方面,又将对不同分野、不同类别的文化价值、功用的重新审视,统一放置在一个开放式的内容锻造、交流“平台”上,以期不断引发碰撞与共鸣,从而给人们提供更为多变的观察思考角度与进一步深入思考的空间。这个道具般可以作为跨界文化交流出发点以及共同基础的“平台”,就是关于美国学者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的广泛而深入的持续探讨。

在自己所设定的对于“国际关系领域的文化思考”这样一个学术探讨框架范围内,作者具有“变换身份”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他即是一位浸淫纯文学领域多年的作家、诗人,同时又是一位研究国际关系领域文化影响的专家、学者。他可以相对便利地自由往来、穿梭于纯文学领域与国际关系学领域,与读者分享他在两个不同领域里的那些独特、深刻的不同感受:“……文学容易让人感动,却不会让人操心……文学领域很少有国界意识和对抗观念,但国际关系学领域却充满了现实的对峙和内在的紧张感。”应当说,书中随处可见的诸如此类的感悟与各种颇为形象的比喻,虽然感性色彩浓厚,但对照现实,不难看出这样摆脱了“干巴巴的学术语言”桎梏的“文学化”的描述,往往是生动、恰如其分、敏锐而富于智慧的,为读者的阅读贡献了更多的乐趣。

《守夜人与夜莺》全书九章,大体上可以分作两大部分。前面三章:“守夜人与夜莺”“国家与个人”“政治的短与文化的长”,凝聚了作者多年来对于经世致用的国际关系文化与超脱具体现实目的的艺术文化之间、交叉碰撞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研究心得;是一系列横向的学术比较、思辨的结晶。

在第一章“守夜人与夜莺”中,作者首先使用了两个迥异的象征形象来指代两种在传统文化环境中几乎难以产生活动交集的学者类型。国际关系学领域的学者类似于“边界哨兵”:“戴着夜光镜、挎着自动步枪……站在寂静的山坡上,借着寒冷的月光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前面的国境线……”时刻睁大警惕的眼睛注视对方,搜索敌情,还要像高明的棋手一样,为了各自国家的利益最大化而殚精竭虑、锱铢必较,甚至毫不犹豫地随时准备变换敌友关系,……谁也不敢好高骛远,更不敢浪漫多情,他们就像是各自国家的永不休眠的守夜人。”

相对于代表“务实文化”的“守夜人”,以作家、艺术家为代表的人文学者,则是追求超脱尘俗、痴迷于对美的创造的啼血的夜莺,“务虚”而渐渐失落的夜莺。

守夜人与夜莺所各自代表的学者类型,在作者眼里分别处于文科领域中现实与理想的两极。而在当今这样“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思想却相对贫乏的时代”,理想与现实、“守夜人”与“夜莺”能否通过某种方式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融合,实现相互借鉴、滋养而非相互对立、排斥,进而完成一定意义上的角色通用与适度转换,以利于不同文化间的相互理解和包容,确实是关乎文化发展前途的一大挑战。

在第二章中,作者并没有局限于把“夜莺”与“守夜人”投入到集体与国家的利益框架下,去进一步经受角色审验与价值挖掘。而是让思想的风筝自由升空,在更大的范围内“自由开火”,去触碰、感知人类社会中一些醒目、剧烈的概念、观念碰撞与对抗:国家这个有着不同于生命个体的独特属性的人造的“利维坦”,是如何构成了个人的无私与国家的自私这一矛盾冲突?爱国主义的最广泛基础是源于“共同恐惧”?“我”与“我们”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怎样的一种辩证的利益关系?“分裂的人”与“特立独行的人”,又各自承载着怎样的个体价值与超常力量?

敏锐多变的视角,深邃的超越性的思索,辅之以令人震撼的事例和充满激情的文字,成就了“国家与个人”——这本书中最精彩的一章。

总体来看,由前三章构成的本书第一部分是横向自由延伸的随笔风格,相对后面的篇幅更具独创性。其间睿智而富于创见的表述俯拾皆是。在第三章“政治的短与文化的长”中,作者紧扣对二者诸多内涵的比较,从“时间维度中的政治与文化”,到“政治有目标,文化无蓝图”,逐次抒发,侃侃而来,最终得出发人深省的形象结论:政治与文化的根本性的区别,在于当世之用与万世之用。

自第四章“软实力说核心概念辨析”开始至本书终章,作者围绕着“软实力”这一逻辑线索,用“‘吸引与‘追随”、“美国大众文化的历史渊源”、“美国大众文化的当代影响”、“美国梦与最大公约数”、“软实力说在中国的影响流变”等六章篇幅,集中展开了对文化软实力的专题探讨。虽然国内外有关软实力的相关研究著述洋洋大观,但作者从人文学者视角另辟蹊径,从老生常谈的内容包围中,开发出了属于自己的感悟天地,其中也不乏引人深思的真知灼见。

《守夜人与夜莺》书如其名,不是一本风格刻板、循规蹈矩的学术专著,而更像是一本充满睿智与情感的形象生动的文化随笔。作者虽然通过副标题把阐述范围界定在“国际关系领域的文化思考”,但实际上并没有拘泥于此,正如“守夜人”与“夜莺”的象征形象,实际上也远远超越了国际关系学者和人文学者的指代范畴。但它们的确对应了文化的两极,而且正如作者通过本书所指出的:人类文明前路修远,理想虽然在“夜莺”一边,而现实的希望,更有赖于“夜莺”与“守夜人”之间的持之以恒的融合尝试。

最后顺带说一句,以作者在书中显现出来的腹笥之富,完成这本20余万字的作品竟也耗时近十年之久,作者观点、理念的酝酿、形成过程可说是历尽波折,读者自然可以期待它们禁得住推敲考验;而其间披沙拣金、去芜存菁的积淀之劳,于此也不难概见。相形于盛行于时的诸多“快餐学术”,这一切更令人心生敬意。

猜你喜欢
夜莺学者领域
夜莺
夜莺
2020 IT领域大事记
领域·对峙
2018年热门领域趋势展望
夜莺
程门立雪
大学者
爱不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