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吉大利贺新春,中国民乐奏起来

2015-02-11 21:43
现代妇女 2015年2期
关键词:锣鼓民乐唢呐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这样隆重的日子,当然少不了中国民族民乐的点缀。

中国民族音乐,是指用中国传统乐器以独奏、合奏形式演奏的民间传统音乐。它历史悠久,从西周一直绵延至今,并在传承中不断发展变化。

中国的民族乐器,大致可以梳理出一部发展史。商周时期,由于战争、祭祀等活动的需要,打击乐器成型,如“八音”、鼓、编钟、编磬、锣等,音色丰富,节奏性强。汉晋时期,吹管乐器开始成型,箫、笙、埙、巴乌等本土乐器纷纷出现,唢呐也由波斯传入我国民间。特别是汉武帝时,张骞通西域后,横笛(亦称“横吹”)传入我国,在汉代的鼓吹乐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盛唐时,琴、琵琶、筝、阮等各种弹拨乐器开始盛行,“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这样的乐器描写,在唐诗中俯拾皆是。拉弦乐器也于此时出现,使中国民族乐器的家族更加发展壮大。明清时期,由于“勾栏瓦肆”的盛行,乐器有较大发展與集中,特别是胡琴类擦弦乐器(如二胡、京胡、板胡、马头琴)与唢呐芦簧乐器占据了重要地位。

中国民族器乐有各种乐器的独奏,也有各种不同乐器组合的重奏与合奏。不同乐器的组合,不同的曲目和演奏风格,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器乐乐种。琴曲《广陵散》、《梅花三弄》,琵琶曲《十面埋伏》,筝曲《渔舟唱晚》,二胡曲《二泉映月》,等等,都是优秀的独奏曲目。纯粹用锣鼓等打击乐器合奏的清锣鼓乐,擅长表现热烈红火、活泼轻巧等生活情趣,由各种弦乐器合奏的弦索乐,以优美、抒情、质朴、文雅见长。由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合奏的吹打乐,演奏风格粗犷,适宜于室外演奏,擅长表现热烈欢快的情绪。可以说,数千年的漫长岁月,让中国民族音乐以其多姿多彩的品种和内涵丰富的独特体系闻名于世。

中国人喜欢热闹,逢年过节尤其如此,中国民族音乐当然也融入了这种热情而欢乐的性格。因此,表现活泼、欢快、喜庆、祥和的情景,便成了中国民族音乐演奏的主流。在新春佳节到来之际,为了“讨彩头”、“图吉利”,人们便将这种追求幸福团圆的心情写入曲谱,共同期盼新的一年事事顺心、吉祥如意。

曲目推荐:

《春节序曲》:它是《春节组曲》的序曲部分,我国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李焕之脍炙人口的管弦乐作品。它采用我国民间的秧歌音调、节奏,并与陕北民歌结合起来,旋律明快、曲调优美,节奏鲜明热烈,生动地体现了在传统节日里热闹欢腾、喜气洋洋、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的场面。

《步步高》:广东音乐名家吕文成的代表作,是一首颇有特色的广东民乐。《步步高》曲如其名,旋律轻快激昂,层层递增,节奏明快,音调跌宕起伏,一张一弛,音乐富有动力,给人以奋发上进的积极意义。

《百鸟朝凤》:唢呐独奏曲,流行于中国山东、安徽、河南、河北等地,前身是《百鸟音》。乐曲模仿百鸟朝见凤凰之和鸣声,旋律热情欢快。常会在婚礼等喜庆仪式上吹奏,有吉祥如意、和美幸福的寓意。

《金蛇狂舞》:聂耳于1934年根据民间乐曲《倒八板》整理改编的一首民族管弦乐曲。乐曲旋律昂扬,热情洋溢,锣鼓铿锵有力,渲染了节日的欢腾气氛。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上,就是使用了该曲作为背景音乐,烘托奥运会的欢腾气氛和浓郁的中国特色。

(责编  冰蓝)

猜你喜欢
锣鼓民乐唢呐
民族器乐唢呐的未来发展趋势探析
我与民乐
唢呐
唢呐放光芒
软槌锣鼓 声震九州
薅草锣鼓,田间楚音
唢呐(短篇小说)
金钟奖首涉民乐组合茉莉花民乐组合和圣风组合共获金奖
我,民乐高手
天道为酬勤 大略驾群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