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图书馆电子借阅服务研究*

2015-02-12 15:53贺美琪傅文奇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图书馆学系福州350007
图书馆 2015年11期
关键词:电子书

贺美琪 傅文奇(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图书馆学系 福州 350007)

澳大利亚图书馆电子借阅服务研究*

贺美琪 傅文奇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图书馆学系 福州 350007)

〔摘 要〕电子借阅已经成为当前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的重要内容。文章介绍了澳大利亚开展电子借阅服务的现状和障碍,分析其政府、图书馆、供应商及作者等不同利益群体对推动电子借阅发展所采取的对策,以及对发展我国图书馆电子借阅服务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电子借阅 电子书 澳大利亚图书馆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随着21世纪数字产业的蓬勃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数字信息环境下,图书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图书馆信息资源从以传统印刷型资源为收藏重点向印刷型资源和数字资源等多种资源类型平衡发展转变,同时,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和阅读信息的习惯。其中,电子书已成为当前世界图书馆主要的数字资源服务的类型之一。

电子书是将书籍的内容以数字形式提供给读者。与纸质图书相比,电子书携带方便,存储空间小,具有在弱光环境里也能阅读的种种优点,使得它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资源的重要渠道。根据国际上最大的电子书服务商OverDrive 发布的报告,2014年其平台提供的电子图书借阅量超过1.36亿本,其中包括超过3200万本有声读物。[1]澳大利亚是电子书市场较为发达的国家之一。根据Bowker市场研究公司的调查,澳大利亚全球电子书阅读器的数量仅居美国和英国之后,有43%的澳大利亚人在2011年第四季度和2012年第一季度下载了数字内容。[2]澳大利亚电子书市场的快速发展促进图书馆电子馆藏的增长。据澳大利亚图书馆和信息协会(Australia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Association,ALIA)预测,到2020年,图书馆纸质书和电子书馆藏将达到50:50的平衡。[3]

1.2 电子借阅服务研究综述

电子借阅是图书馆电子书利用的主要方式。电子借阅指的是图书馆根据与电子书供应商签订的许可协议,向注册读者提供短期借阅的服务。近年来,世界主要国家图书馆的电子借阅服务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各国根据本国发展情况开展了具体的研究,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政策,进行促进电子借阅发展的实践。澳大利亚图书馆协会等组织对本国电子借阅现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调研。这些成果主要有:图书产业战略集团(The Book Industry Strategy Group)于2012年发表关于制定电子书发展政策的报告,以应对数字化的图书市场化和全球化带来的挑战。[4]于2013年发布关于本国电子书和电子借阅问题报告(Ebooks and Elending Issues Paper),分析图书馆的电子书资源和电子借阅环境,并提出面向全国图书馆数字权益与电子借阅未来建设的问题。该协会又于2014年发布了《电子书外借情况2014年报告》(Elending-Landscape-Report),总结了世界主要国家公共图书馆为用户提供电子书的促进措施。[5]澳大利亚公共图书馆联盟(Australian Public Library Alliance, APLA)比较本国公共图书馆2013年与2014年电子借阅情况。[6]

本文选取澳大利亚图书馆电子借阅服务作为个案研究对象,目的是了解国外发达国家电子借阅服务的现状、障碍和对策,为我国图书馆电子借阅服务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2 澳大利亚图书馆电子借阅服务现状

2.1 图书馆积极开展电子借阅服务

为满足广大读者对电子书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越来越多的图书馆积极地开展电子借阅服务。以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立公共图书馆( State of Victoria Public Libraries)和西澳大利亚州立图书馆(The State Library of Western Australia )馆藏电子书流通量为例,2012-2014年这两所图书馆电子书使用量均有所增长,相比较而言,维多利亚州立公共图书馆电子馆藏更加丰富,开展电子借阅服务较早,借阅量基数大。维多利亚州立公共图书馆2011-2012年的电子书下载量为298,809本,2012-2013年电子书下载量为497,045本,年增长率达到66.3%。[7]而西澳大利亚州立图书馆2013年到2014年的电子书下载量由9,130本增长到21,564本,年增长率高达136.2%。[8]

在区和市图书馆方面,亚拉区图书馆(Yarra Plenty Regional Library)和布里斯本市图书馆(Brisbane City Council Library)的电子馆藏数量也有明显增长,电子馆藏数量从2008年的28册和145册分别增长为2013年的3,656册和10,864册。[9]部分图书馆纸质图书的借阅量却在下降。根据Andrew Wells对新南威尔士大学NSWU)电子借阅的调查报告,该图书馆的纸质图书借阅量从2005年的约2,500万册下降为2011年的1,800万册。[10]可以说,数字馆藏在图书馆的地位正在不断上升。

整体来看,澳大利亚公共图书馆电子书平均借阅率从2013年的69%增长至2014年的97%。公共图书馆出借的电子阅读器比例也从2013年的19% 上升至2014年的23%。60%的图书馆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子书供应商,相对2013年同比增长33%。其中向所调查的公共图书馆提供电子书最多的三家供应商依次为澳大利亚本土的Bolinda, 美国的Overdrive 和Wheelers。各公共图书馆电子书数量平均占其总馆藏的5-6%。[11]2013年1月,澳大利亚仅有69%的公共图书馆开展了电子借阅服务,当时预计两年内才能达到90%以上。[12]而2014年的调查报告显示仅需18个月就几乎达到了预计的结果。

以上数据显示,澳大利亚电子书占本国图书馆馆藏比重越来越大,电子借阅服务发展迅速,同时也说明了读者的阅读方式已经发生改变,电子借阅成为他们利用信息资源的重要方式。

2.2 不同类型图书馆开展电子借阅服务的重点不同

公共图书馆的职能是引导大众的阅读方向和品位、传播文化,满足各个阶层各个方面知识信息需求。根据Mary Coe的报告,澳大利亚公共图书馆侧重于小说类电子书,图书馆除了提供电子书借阅外,还提供存储一定数量电子图书的电子书阅读器供读者借阅。[13]公共图书馆的做法是为了满足用户休闲和学习的需要,而高校图书馆重点则放在满足用户学习和研究的需要。采集不同学科电子书是高校图书馆建设数字信息资源的重要途径,澳大利亚许多高校图书馆制定了“电子优先政策”,即如果一种信息资源拥有印刷和数字两种格式,高校图书馆将自动选择数字格式,通常不考虑电子书的质量。[14]该政策表明目前电子馆藏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馆藏发展的重点发展方向,可以预计,未来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数量将会持续增长。

3 澳大利亚图书馆电子借阅的障碍

3.1 缺乏成熟的电子书商业模式

电子借阅服务的发展与其商业模式密不可分。目前,和英美国家一样,澳大利亚图书馆电子借阅服务的主要模式仍然由企业主导,企业决定图书馆出借电子书的方式。澳大利亚约有14,000所图书馆,他们购买的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总量约占出版商销售的12%。[15]一些大型出版商、集成商依靠自身的强大实力,对数字版权作品采取限制传播的策略。供应商通过规定图书馆电子书访问的并发数、借阅期限和延迟销售等方式限制图书馆电子借阅的发展。[16]例如,一本电子书只允许用户借阅26次,超过26次之后出版商会将它从电子书数据库中撤销,停止借阅。图书馆往往向电子书供应商购买的只是访问权而不是所有权,供应商采取的限制传播的策略削弱了图书馆履行信息资源保存和传播的职能。在实践中,一些图书馆采取跳过出版商直接与作者协商电子书许可使用协议的做法,部分图书馆在众多的电子书供应商中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供应方。

3.2 没有统一的标准规范

统一的标准规范是促进电子借阅服务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因素。例如,澳大利亚亚拉区图书馆电子书主要向美国的Overdrive集成供应商和澳大利亚本土出版商Bolinda购买[17],这两个供应商向图书馆提供的技术平台和文件格式并不相同。这种标准规范不统一的问题普通存在于澳大利亚图书馆电子借阅服务中,造成图书馆无法整合不同供应商提供的数字资源,降低了电子书资源的显示度,用户无法充分利用到图书馆的数字资源。

3.3 电子借阅相关法律不完善

对版权作品的许可使用是图书馆开展电子借阅服务的前提。因此,完善的法律制度和签订合理的许可协议对于图书馆开展电子借阅服务极为重要。澳大利亚已制定和实施了公共借阅权(PLR)和教育借阅权(ELR)。PLR是版权人或邻接权人因其版权作品和版权制品在公共图书馆被免费出借或以其他方式利用而获得报酬的权利。[18]ELR是PLR制度扩展到学校图书馆的产物,它使学校图书馆成为独立的义务主体。[19]但这两部法律规定的客体都是图书馆收藏的纸质图书,并未涵盖电子书等数字资源,这将导致作者与出版社在推进图书馆电子借阅服务上缺乏主动性。

3.4 电子借阅的管理存在障碍

目前澳大利亚关于电子借阅服务的管理并不完善,数字版权管理的限制过于严格。电子书供应商往往通过限制电子书借阅的次数、并发用户等手段限制用户的使用。根据Newcastle大学图书馆员Greg Anderson对电子借阅用户体验调查,68%的受访者对电子借阅服务存在意见,其中包括利用电子书麻烦、访问困难、必须登录不同的系统获取资源等。[20]产生这些障碍的原因一方面在于电子书供应商对电子借阅服务的管理控制过严,另一方面在于图书馆缺少对用户利用电子借阅服务的宣传和培训。

4 各利益群体对澳大利亚图书馆电子借阅的促进对策

4.1 政府对图书馆电子借阅的促进政策

政府的积极参与对于整个图书产业以及促进图书馆电子借阅服务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根据图书产业战略集团2012年所做的对于电子书发展政策制定的报告,政府对于该报告中的21条意见和建议分别做出了正面回应。[21]报告涉及的内容主要有五个方面:在全球图书市场的有效竞争、提高供应链效率、奖励和保护创造力措施、配套的商业环境、支持澳大利亚文化。政府承诺将各种建议落实到具体的组织和部门,探讨如何更合理地实现建议。澳大利亚社会服务部成立了电子借阅专家咨询小组,该小组的任务包括收集和确认目前在澳大利亚使用的电子借阅模型,与出版商、作者、代理商、图书馆等不同的利益群体提出关于供应澳大利亚图书馆电子书模型的原则建议。[22]通过该小组的工作,政府能更好地了解电子借阅方面的发展,并从宏观上推动电子借阅服务的发展。

4.2 图书馆积极促进电子借阅服务发展

图书馆是推动电子借阅服务发展的主导力量,它的积极参与是开展该服务的基础。2013年,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IFLA)在其有关电子借阅的文件中明确表示了对电子借阅的关注和支持,并且对电子借阅的背景、环境进行详细分析。[23]澳大利亚图书馆与信息协会积极作出回应,认为图书馆必须保障公众在数字环境下公平、自由的获取信息资源。[24]澳大利亚公共图书馆联盟为了促进电子借阅服务的发展和完善,2013年制定了一些措施。[25]具体内容有:①图书馆要求所有电子书供应商给予他们的读者最好的电子书资源。②图书馆需要所有员工熟悉电子借阅的流程,才能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③图书馆为节约用户的时间,提高用户电子借阅体验,需要简化下载过程。在这些措施的实施下,图书馆员对电子书和电子阅读器的熟悉程度有了一定提升。

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NSLA)正在和澳大利亚图书馆和信息协会(ALIA)探讨建立有关电子书和电子借阅的规则。后者与澳大利亚作者协会(ASA)进行了紧密的接触,共同探讨关于电子书及电子借阅的发展。ASA已经于2013年初与出版商、作者、书商和图书馆建立联合论坛,目的是加强各方联系,让关于电子借阅的问题和文件最终能由各利益群体共同商讨决策。澳大利亚大学图书馆员协会 (CAUL)发表了关于电子书和第三方电子学习产品对于高校图书馆影响的报告,指出数字资源对于高校图书馆的重要性,对于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发展与建设起到了指导性作用。[26]

虽然目前图书馆研究重点是电子借阅及管理,但随着公平定价和获取模型的成功开发,图书馆研究重点可能会转移到电子书的内容和质量方面。在电子书市场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图书馆应结合自身的独特地位,积极与各利益方探讨建立多方可接受的电子书管理模式,才有利于图书馆的未来发展。

4.3 电子书供应商促进图书馆电子借阅发展

电子书供应商提供的电子书资源是图书馆建立电子书资源和开展电子借阅的源头。电子书供应商一方面对图书馆开展电子借阅服务设置诸多限制,以保障自身利益,另一方面又担心图书馆不满他们的苛刻条件,从而放弃他们的电子书,因此一些供应商也在积极探索合理的电子借阅模式。例如,供应商允许图书馆参与公平定价,希望电子书定价不再由图书的内容成本与分销成本等决定,而产生其他更有创意的方法。[27]随着电子书市场的扩大,2009年,澳大利亚图书馆供应商协会(Australian Library Suppliers Association)明确提出为了应对和促进电子书市场的发展,供应商应提高电子书销售的服务质量,不仅销售电子书,还要为图书馆提供数字内容管理等服务内容。[28]

4.4 作者是促进电子借阅发展的重要环节

作者是创作作品的主体,也是电子书版权的所有者,因此,作者对电子借阅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电子借阅服务的发展。澳大利亚作者希望图书馆电子借阅普及后,能够利用节省的活动空间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对澳大利亚图书产业合作的提议持支持态度,认为不仅有助于电子借阅的发展,更有助于澳大利亚图书产业竞争力的提高。[29]澳大利亚政府十分重视作者的版权保护问题,通过赋予作者公共借阅权(PLR)和教育借阅权(ELR)给予作者更多的版权权利和利益。还表示今后会完善公共出借权及教育出借权,将权利的客体扩展到电子资源方面。[30]由此可见,政府从宏观层面保障了作者的数字权益,增进了作者对于图书馆电子借阅服务的支持。

5 澳大利亚电子借阅服务对我国电子借阅发展的启示

5.1 图书馆是推动电子书广泛利用的主体

加强电子借阅服务的最终目的就是使电子书得到更广泛的利用,图书馆对于提高电子书利用率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澳大利亚图书馆和图书馆协会正积极推进图书馆电子借阅服务,并已经取得很好的成效。没有图书馆这一关键主体的参与和支持,电子借阅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图书馆应与各利益群体共同探讨和制定多方可接受的电子书许可协议条款,促进电子借阅服务的发展。

5.2 促进图书馆电子借阅相关法律的建立

法律是标准规范的基础,只有完善的法律法规,图书馆和其他不同利益群体才能在电子借阅方面的利益达到互利互惠。政府应从国家层面对图书馆数字文献的采集、保存和利用给予支持。澳大利亚已设有公共借阅权(PLR)以及教育借阅权(ELR),而我国在电子借阅相关法律方面还存在不足。因此,应加强对图书馆电子借阅相关法律的建设,为我国图书馆电子借阅服务提供更加完善的保障。

5.3 协调各利益群体间的关系

通过对澳大利亚图书馆电子借阅现状介绍及分析,我们发现,无论是政府还是图书馆协会,均强调图书馆开展电子借阅的权利,同时也没有忽略电子书供应商、作者和读者所应享受的利益。不同利益群体共同迫切希望建立互利互惠的成熟的电子借阅模式。目前我国的电子借阅服务尚处于初步阶段,各个利益群体间尚未形成互利互惠的意识、目标和自觉行动。因此,电子借阅服务应以法律保障为基础、政府的大力支持为前提,不同利益群体积极宣传和引导,共同建立互利互惠的模式。

总的来说,为了更好地发展我国图书馆电子借阅服务,不能仅依靠图书馆的努力,还需要政府、出版商、作者、供应商和读者等有关利益方的支持和积极推动,建立利益平衡机制,实现多方共赢,促进电子借阅服务的健康发展,最终达到促进全民阅读、提高全民素质的目标。

(来稿时间:2015年5月)

参考文献:

1. OverDrive Blogs. A Look Back at a Record Breaking Year in Digital Reading. [2015-03-15].http://blogs.overdrive.com/ front-page-library-news/2015/02/20/a-look-back-at-a-recordbreaking-year-in-digital-reading-infographic/

2. Brenda Currie. Ebooks and Elending Issues Paper.[2015-03-15].http://www.alia.org.au/sites/default/files/documents/ advocacy/Ebooks%20and%20Elending%20Issues%20Paper%20 FINAL.pdf

3, 16, 22, 26, 27. ALIA. 50:50 By 2020. [2015-03-15].http://www. alia.org.au/sites/default/files/documents/about/ALIA-5050-by-2020_2.pdf

4, 21, 29, 30. BISG. Report-Government Response. [2015-03-15]. http://www.industry.gov.au/industry/booksandprinting/ Book Industry StrategyGroup/Documents/BISGReport-GovernmentResponse.pdf

5. Mount Dan. ALIA-Elending-Landscape-Report-2014. [2015-03-23].https://www.alia.org.au/sites/default/files/publishing/ ALIA-Elending-Landscape-Report-2014.pdf

6, 11, 12, 25. APLA. Compromise of Ebooks and Elending in Astruali an Public Libraries 2013V2014. [2015-03-15].https://www. alia.org.au/sites/default/files/APLA-Ebooks-and-Elending-2013-vs-2014.pdf

7. Kozlowsk Michael. The State of Worldwide Library EBook Lending.[2015-03-15].http://goodereader.com/blog/digitallibrary-news/the-state-of-ebook-library-lending#comments

8. The State Library of Western Australia. Annual Report of The State Library of Western Australia. 2013-2014. [2015-03-15].http://www.slwa.wa.gov.au/__data/assets/pdf_file/0010/60985/ SLWA_Annual_Report_2013_14WEB2.pdf

9. Anita Catoggio. ALIA Ebooks Think Tank 12 March 2013. [2015-03-15].http://www.alia.org.au/sites/default/files/documents/ advocacy/Anita%20Catoggio%20ALIA%20ebooks%20think%20 tank%2012%20March%202013.pdf

10. Margaret Allen. ALIA Ebooks Think Tank Adelaide 9 July 2013.[2015-03-16].http://www.alia.org.au/sites/default/files/ documents/Margaret%20Allen%20ALIA%20ebooks%20think%20 tank%20Adelaide%209%20July%202013.ADVOC_.BC_.pdf

13, 14. Mary Coe. Ebooks and Elending. [2015-03-16]. http:// www.bookindexing.com.au/downloads/2438426/OLC+Aug+ 2013_ Coe.pdf

15. Alan. Marketing to Libraries a Guide for Australian Small and Sele Publishers. [2015-03-19]. http://www.aus lib. com.au/pdfs/Marketing%20to%20libraries.pdf

17. YPRL. E-Books E-Lending and Yarra Plenty Regional Library FAQs-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2015-03-16]. http:// filestore.yprl.vic.gov.au/Documents/eBooksFAQs YPRLMAY%20 2014.pdf.

18. 傅文奇,江向东.澳大利亚公共借阅权制度评介.晋图学刊,2006(2):78-80

19. Currie Brenda. Discussion Paper - The Business Case for Ebooks and Elending.[2015-03-16].http://www.alia.org .au/sites/default/files/documents/Discussion%20paper%20-%20 The%20business%20case%20for%20ebooks%20and%20elending. ADVOC_.20130702.BC_.pdf

20. Craig Anderson. ALIA Ebooks Think Tank 12 March 201 3. [2015-03-16].http://www.alia.org.au/sites/default/files/documents/advocacy/Craig%20Anderson%20ALIA%20ebooks%20 think%20tank%2012%20March%202013.pdf.http://filestore.yprl. vic.gov.au/Documents/eBooksFAQsYPRLMAY%202014.pdf.

23. IFLA. IFLA E-Lending Background Paper. [2015-03-17]. http://www.ifla.org/files/assets/clm/publications/ifla-backgroundpaper-e-lending-en.pdf

24. ALIA. ALIA Position Satement on Ebooks and Elending May 2013.[2015-03-17].http://www.alia.org.au/sites/default/files/ documents/advocacy/ALIAebooksandelendingposition130522.pdf

28. Australian Library Suppliers Association. Australian Library Suppliers Association..[2015-04-17].http://www.librarysu ppliers.asn.au/

〔Key words 〕E-book lending E-book Libraries of Australia

贺美琪(1993- ),女,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图书馆学系图书情报硕士研究生;傅文奇(1971- ),男,博士,硕士生导师,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图书馆学系副教授。

〔分类号〕G251.5

〔作者简介〕

*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图书馆电子借阅服务的利益平衡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3BTQ028)成果之一。

Analysis of Library E-Book Lending Service Status in Australia

He Meiqi Fu Wenqi

( Department of Library Science in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

E-book lending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ypes of service in the digital librar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tatus and obstacles of e-book lending service in Australian libraries, analysis of countermeasures of related groups such as government, libraries, suppliers and author to promote the e-book lending service, offering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e-book lending service of library in China.

〔Abstract 〕

猜你喜欢
电子书
基于电子书包的语文项目式学习设计与应用研究
谈谈电子书
基于利益相关者需求的图书馆电子书借阅政策研究
电子书可以帮助提高儿童的词汇量
我与电子书结了缘
电子书渲染的对象、要素及思路
基于电子书包的学习分析探究
电子书 等
基于学生身心发展视角审视电子书包带来的挑战
云计算环境下电子书包教育应用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