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古籍文献资源数字化保护探析

2015-02-12 17:16韩晶
图书馆学刊 2015年11期
关键词:古籍新疆文献

韩晶

(阿勒泰地区图书馆,新疆阿勒泰836500)

新疆古籍文献资源数字化保护探析

韩晶

(阿勒泰地区图书馆,新疆阿勒泰836500)

从新疆古籍文献保护概况、各种保护方式、数字化保护方式、数字化保护进展、数字化开放获取资源、数字化开放获取资源的云端存储保护等方面,对新疆古籍文献资源数字化保护进行了探析。

古籍数字化保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少数民族历史文献在研究各民族历史发展演变方面,在充实中华民族文献宝库方面,在推动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历史文献,对促进当今社会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和意义。

新疆现有47个民族,约占全国民族总数的84%,是各民族同胞共同相依的生息繁衍之地,素有“语言文字博物馆”的称誉[1]。正因如此,新疆拥有丰富的各民族古代文化遗存,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古籍文献遗存,包括以汉语、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古文字书写的各类纸质和非纸质的古籍文献。今天一些经过修复与整理后的新疆古籍文献资料大放异彩,曾几何时,这些珍贵的古籍文献残卷不为人知,长期被掩藏在茫茫的戈壁之中和古道黄沙之下。直至20世纪初期,随着新疆考古工作的开展,这些古籍文献才得以重见天日。2010年5月召开了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文化部于6月22日在新疆召开了文化援疆工作会议。随后围绕着“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开始了深入的工作,成为新疆古籍文献保护工作的重要里程碑。因为它将新疆的古籍保护纳入文化援疆的范畴,得到了国家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与投入,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2]。

1 新疆古籍文献及其保护

1.1新疆古籍文献的重要性

新疆的古籍文献中涵盖了察合台文、托忒蒙古文、阿拉伯文、波斯文、满文、粟特文等24种民族语言,它们都具有多元化、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尤其是从中世纪到20世纪20年代,在中亚地区、莫卧儿帝国和埃及都曾使用过的一种已经消亡的文字,即采用阿拉伯字母系统的拼音文字——察合台文,在古代新疆也曾经被大量使用。因此,新疆的民族文字古籍文献也格外受到重视。现在已经普查到的新疆古籍文献共有55万册(件),其中有27本珍贵的古籍文献被列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中,包括成书于15世纪的察合台文《纳瓦依诗集》。另外,《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中国新疆各民族卷》也已编写完成。

1.2新疆古籍文献的现状

由于新疆古籍文献载体类型多为木简、文书、拓片,其中有超过半数的古籍为仅存的孤本,年代久远,即使是古籍线装书,其保存条件也较为苛刻,维护管理成本投入较高,破损修复较为困难。由于这些原因,使得古籍文献的利用范围非常狭小,其价值难以得到很好的发挥与利用[3]。除了极少数专家学者间或有所利用外,古籍文献很难与普通用户见面,更谈不上被更多的用户所利用。保护古籍实际上是保护其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和艺术代表性3种属性。从历史性的角度讲,古籍文献的保存和收藏是为了保护古籍文献所承载的历史文物性;从学术性研究的角度讲,古籍文献的保存和收藏,为查阅和利用其内容进行历史研究和参考,解决学术研究中的难点和疑点问题提供了资源保障,这是为了保护古籍文献内容的学术资料性;从艺术性的角度讲,古籍文献的保存和收藏,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在古籍文献载体制造和内容创作中所表现出的高超艺术性,这是为了保护古籍文献本身的艺术代表性。

1.3新疆古籍文献的保护方式

新疆古籍文献资源的保护方式有多种。有最直接的原生性收藏保护,即将古籍文献直接妥善地予以保护性收藏。具体而言,原生性保护包括对于坏损的古籍文献采用修复式保护,即对各种已经损坏的古籍文献,通过相应的技术手段进行科学合理的以“修旧如旧”为原则的原生性修复保护。然而,随着现代科技和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新疆古籍保护手段已经不能仅仅限于传统的原生性修补保护,工业机械等参与手段或辅助修复手段已进入古籍修复领域。国家古籍保护实验室和新疆古籍修复实验室以及设备先进的古籍修复车间均由国家投资建设,承担起新疆古籍文献的原生性修复保护工作。保护古籍文献的原生性固然重要,但由于古籍文献只有在被充分有效地利用的情况下才会展现其内容价值,因此古籍文献的原生性保护可以为其再生性保护提供坚实的基础。出版方式的保护是一种再生性保护,即对古籍文献进行影印出版,包括对已经收藏的和经过修复的古籍文献予以出版[4]。因此,可以进行古籍文献的批量复制,以便于古籍文献更好地被利用。此外,古籍文献的影印出版也是用户早已习惯且最为熟悉的一种古籍文献保护方式。

2 新疆古籍文献的数字化保护

2.1新疆古籍文献的数字化保护

由前文可知,现代科技和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工业机械和数字化技术作为参与手段或辅助修复方式进入了古籍修复。古籍文献数字化就是从利用和保护古籍文献的目的出发,采用计算机技术,配合古籍文献专用翻拍设备及零边距扫描仪,将古籍文献中常见的语言文字或图形符号转化为能被计算机识别的数字符号,使其变为数字化文档,从而制作成古籍文献书目数据库或古籍文献全文,用以揭示古籍文献内容信息资源的。用户通过计算机即可阅读利用这些数字化的古籍文献资源,而不必担心对脆弱的原生古籍文献造成损伤,从而可以使古籍文献的原生性和再生性得到很好的保护[5]。

在将古籍文献数字化的过程中,要争取做到扫描仪尽量少损害或不损害古籍原件,并且要注意对古籍文献的保护,勿使其受到水、油、汗等物质的侵蚀,以及强光照射、灰尘污染等损害。数字化保护是一种高级的再生性古籍文献保护方式。由于这种经过数字化处理的古籍文献具有无限复制、永久保存、无纸化文献、绿色环保文献、网络传播、远程传送等诸多优势,如果再加入开放获取的因素,则又具有了合法使用、免费获取、共享利用、开放存储、零成本文献的优势,因此,数字化保护是新疆古籍文献的最佳保护方式。

2.2新疆古籍文献实施数字化保护的重要性

对新疆古籍文献进行保护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收藏,而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加以利用,即充分挖掘出蕴含在古籍文献内容信息之中的价值,为今天的科学和历史研究提供服务,因此,对于新疆古籍数字化文献资源的充分利用,也是对其数字化再生性保护的一种较好方式。在对新疆古籍数字化文献资源的保护性利用方面,可以充分借鉴国际上通行的对于科技和学术信息资源的开放获取模式,即在遵守科学知识开放共享协议,排除古籍文献存在版权争议的前提条件下,实现新疆古籍数字化文献资源在最大范围内被最广大用户最有效地利用[6]。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对于新疆古籍数字化保护的意义。

2.3新疆古籍文献的数字化保护进展

由于许多新疆古籍文献的年龄都已经超过了“纸寿千年”大关,且古籍善本文献的老化、絮化、酸化和脆化现象随着现代环境的污染状况还在加剧。因此,从2009年起,新疆有关古籍搜集整理部门已经开始让所收集到的古籍文献进驻到现代化的新库房,实行了原生性的收藏保护,但如何让古老而珍贵的新疆古籍善本永葆青春,代代相传,成为新疆古籍数字化保护工作所要承担的一项艰巨工作。

2013年8月13日,由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办,新疆古籍保护中心承办的“第二期珍贵古籍数字化培训班”在乌鲁木齐市举办[7],全疆主要古籍文献收藏单位的业务骨干和专业技术人员在新疆本地享受到了来自国家文化援疆古籍专家的直接援助。自此,新疆古籍保护中心等有关单位正式启动并加强了对新疆古籍文献的数字化保护工作,其中包括对102部已经入选前4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中的新疆古籍文献,如察合台文、清抄本的《纳瓦依诗集》,汉文、明弘治十年的《精选古今名贤丛话诗林广记十卷后集》,明代版本的《资治通鉴纲目发明五十九卷》等珍贵的新疆古籍文献进行数字化保护工作。

数字化保护的目的是可以真正做到古籍文献资源共享,使电子版的古籍书目更加方便广大用户查阅和检索,数字化的古籍全文更加便于用户阅读、复制、传递、研究和利用。2015年8月12~14日,第二期全国古籍保护技术培训班在新疆伊犁州的伊宁市举办[8]。培训内容包括图书馆古籍库房的基本要求、古籍装具、古籍保护技术与实践等。在原生性保护的古籍文献标准库房建设与完善上,特别是在再生性数字化古籍保护方面介绍了成熟的保护技术与方法,因此这次培训班的举办,对新疆地区的古籍文献保护工作起到了科学性、专业性和权威性的指导作用。

3 新疆古籍文献数字化资源的开放获取和存储

3.1新疆古籍文献的数字化资源

目前的互联网上已经拥有相当数量的新疆古籍文献数字化开放获取资源。如“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其前身是“高等学校中英文图书数字化国际合作计划”。它是国家投资兴建的数字图书馆项目,也是被列入“十五”期间“211工程”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一起,共同构成了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化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与服务框架[9]。在当前“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网站中,收录有包括清代魏光焘撰写的《戡定新疆记》等可用于开放获取的新疆古籍数字化文献资源约300部,分别采用了国际通行的PDF格式和互联网最常用的HTML网页格式。

3.2新疆古籍文献数字化资源的开放获取

以“搜韵网”为例,该网站是以收录我国历代诗词为主的开放获取文献资源网站,其“诗词大全”栏目目前共收录有包括魏晋、南北朝、唐、宋、明、清各时代的约400首新疆古籍诗词数字化开放获取文献资源,如清代刘炳青的七言律诗(押支韵)《新疆纪事》等。部分古籍文献存在着“原书有些字迹不清,有些页残”的情况。这个网站的新疆古籍开放获取数字化文献资源均为用户提供PDF格式的在线阅读和保存副本下载获取两种利用方式。在该网站的“影印古籍”栏目还收录有影印出版的部分新疆古籍开放获取数字化文献资源,如袁大化修的《宣统新疆图志》等[10]。

其他收录有新疆古籍文献并对其实行数字化保护、实证文献资源的网站还有“中国古籍全录”“学苑汲古:高校古文献资源库”“汉典古籍”,以及“中国国家图书馆”网站的“古典典籍”栏目、“碑帖菁华”栏目和“数字方志”栏目。另外,从谷歌搜索引擎和微网盘中,可以直接检索和获取到PDF格式的新疆古籍数字化开放获取文献《吐鲁番文书》和《纳瓦依诗集》。后者是在新疆古籍普查中从民间搜集到的成书于15世纪的察合台文古籍,是海内外的珍贵孤本古籍文献。

3.3新疆古籍文献数字化开放获取资源的云端存储保护

由于互联网上存在的新疆古籍文献数字化开放获取资源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因此更好的保护方法是进行互联网开放存储保护,这样方可做到永久性安全保护。互联网上的新疆古籍文献数字化开放获取资源如果不采用相应的安全措施予以保护,由于各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往往会出现古籍文献网站关闭、古籍文献网站出现死链接、古籍文献资源删除和古籍资源消失等情况,从而导致本应受到保护的新疆古籍文献资源其完整性和全面性因此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到用户的使用。

针对这一情况,解决的方法虽然可有多种,但充分利用互联网云端存储功能进行网络开放存储,是目前条件下较好的选择。所谓开放存储就是具有开放存取性质的免费文献网络存储。这种方法既可以一个图书馆单独进行,也可以多个图书馆合作进行[11]。具体存储方法是,首先将需要重点存储的新疆古籍文献数字化开放获取资源进行下载获取;然后进行分类整理。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如古籍文献类型、古籍文献时代、古籍文献内容、古籍文献格式等多种不同的分类标准,将古籍文献划分为不同的系列,分别建成相应的古籍文献数据库;对这些数据库中的新疆古籍文献数字化开放获取资源,可以采用两种方式进行互联网云端开放存储,一种方式是利用如“360云盘”等互联网专业云端存储网站进行云端开放存储;另一种方式就是建设自己的“新疆古籍文献数字化开放获取资源网站”,将分类古籍数据库中的资源经过相应的整序和链接后,重新上传到网站上,从而形成安全、永久、可靠的新疆古籍文献数字化开放获取资源。通过这两种方式,可以更为有效地保护新疆古籍文献资源。

4 结语

新疆古籍文献是我国历史文献中遗存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宝藏,它见证并记载了中华文明发展、进步和民族历史的发展演变,不仅填补了中华民族文献宝库的空白,也推动着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以及中外交流的发展,因此对新疆古籍文献进行有效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对重新认识我们的历史和古文字学、语言学、历史学,意义重大,价值不可估量。由此可见,保护和开发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古籍文献,对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可谓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图书馆以及文献信息工作部门应充分把握国家“文化援疆”的大好契机,利用传统手段和现代化信息技术,做好新疆古籍文献的保护工作。

[1]艾尔肯·买买提.“十三五”期间加强新疆古籍保护工作的设想[J].图书馆研究,2015(4):36-38.

[2]赵晨.新疆少数民族古籍工作综述[J].新疆地方志,2015(2):62-64.

[3]常冬林.浅论新疆少数民族古籍的保护与开发利用[J].西域图书馆论坛,2012(2):38-40.

[4]申文涛,李华伟,丛冬梅.新疆地区古籍保护工作的现状与思考[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3(3):134-137.

[5]陈金,等.数字化时代的古籍保护策略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3):241-242.

[6]刘光华.加拿大收藏的我国古籍数字化开放获取文献资源[J].办公室业务,2015(13):21-22.

[7]第二期珍贵古籍数字化培训班乌鲁木齐开班[EB/OL]. [2015-09-24].http://www.xinjiangnet.com.cn/xj/corps/2013 08/t20130816_3433444.shtml.

[8]新疆古籍保护技术培训班在伊宁市开班[EB/OL].[2015-09-24].http://news.ts.cn/content/2015-08/14/content_1173 6885.htm.

[9]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EB/OL].[2015-09-24]. http://www.cadal.zju.edu.cn/index.

[10]搜韵网[EB/OL].[2015-09-24].http://sou-yun.com/index. aspx.

[11]盛兴军.大学图书馆古籍特藏文献合作存储问题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1(7):64-69.

韩晶女,1982年生。本科学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管理。

G255.1;G255.76

(2015-09-20;责编:姚雪梅。)

猜你喜欢
古籍新疆文献
中医古籍“疒”部俗字考辨举隅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关于版本学的问答——《古籍善本》修订重版说明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关于古籍保护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我是古籍修复师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新疆多怪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