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环境下图书馆权利的再认识

2015-02-12 18:37王世伟
图书馆建设 2015年1期
关键词:网络空间权利图书馆

王世伟

(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 上海 200235)

新环境下图书馆权利的再认识

王世伟

(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 上海 200235)

自《图书馆建设》2005年推出“走向权利时代”专栏讨论图书馆权利以来,十年间经济、社会与图书馆业界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基于新环境,从网络社会、联合国后千年发展目标、公共图书馆大发展大繁荣3个维度深入探讨图书馆权利,对于图书馆事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图书馆权利 网络社会 图书馆可持续发展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自《图书馆建设》2005年推出“走向权利时代”专栏讨论图书馆权利以来,十年间经济、社会与图书馆业界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基于这些新环境来进一步深入认识图书馆权利,对于图书馆事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就十年来已经发生和将要发生的新的环境变化,作几个维度的初步的分析,以推动对图书馆权利的深入认知并求教于业界的方家学者。

1 网络社会来临所带来的图书馆权利的新认识

自1994年4月20日,中国实现与国际互联网的第一条TCP/IP全功能链接并成为互联网大家庭中的一员以来,互联网得到了超乎人们想象的惊人发展,特别是2000年“移动互联网”出现之后,网络社会正如影随形地来到了人们的身边。从2005年的博客元年到2011年腾讯公司推出的即时通讯免费服务的微信[1];从2006年名为“熊猫烧香”的计算机蠕虫病毒感染数百万台计算机到2014年美国摩根大通集团银行的电脑系统遭到黑客入侵导致约8 300万家庭或小企业客户信息泄露[2];从2003年阿里巴巴推出个人电子商务网站淘宝网到2014年双十一全网单日交易额高达805.11亿元[3];从2008年中国网民数以2.53亿首次超过美国居全球第一位到2014年6月中国移动互联网网民数攀升至6.86亿[4]……,数据的变化折射出时代的变迁。2014年,有一个数据对图书馆而言是重要的,就是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11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3年我国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50.1%,较2012年上升9.8个百分点,首次超过非数字化阅读方式[5]。这样的数据已经不是个别,而是反映在诸多领域和诸多层面,如2012年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规模首次超过台式电脑;有的图书馆的数字采访经费开始超过印本采访经费;据中国互联网实验室预测,至2020年,中国人均每天上网时间将高达10小时,除睡觉休息外,人们在网络空间的生存时间在若干年后将会超过物理空间的生存时间。

网络社会的来临,推动着线上图书馆和线下图书馆的共存、互连、协同与融合,也提出了网络空间图书馆权利的新问题。2005年,当人们讨论图书馆权利时,更多的是着眼于物理空间或物理场所条件下的图书馆权利;随着网络社会的来临,在图书馆的网络空间将出现一个面向所有读者的图书馆网络空间的权利问题,包括图书馆网络空间进入无障碍、各类网络信息获取无障碍的权利问题以及网络空间读者个人隐私权等问题。有人形象地将互联网环境下的公民分成三类,我们也可以将其延用到图书馆领域,即网络社会的读者可分成三类:第一类是数字原住民,主要指习惯并善于在网络空间生存的读者群;第二类是网络移民,主要指能跟上网络社会时代步伐并积极融入网络社会的读者群;第三类是网络难民,主要指对网络新技术较为陌生且难以或未能积极学习适应的读者群。其中第一类读者群以80后、90后和00后为主,第二类读者群以60后、70后为主,第三类读者群以40后、50后为主,但也有少量的互相交叉。如果说物理空间时代读者权利要求图书馆服务和管理要做到一视同仁、平等开放,那么,在进入网络空间时代之后,图书馆在网络空间的服务与管理中,同样会遇到类似的问题,需要加以研究与实践。我们应当以网络社会时代的文化自觉,让更多的数字难民能够转化为数字移民,让数字移民进步至数字原住民,从而使网络社会时代的图书馆服务更加包容、更加平等、更具有文化的感召力。

笔者曾于2012年访问台北市的北投图书馆,从保障读者隐私肖像权的角度,馆方规定:读者或参观者如入馆拍摄,需佩带摄影证,并承诺摄影作品不用于商业目的、仅限于拍摄图书馆建筑等。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可穿戴设备的流行,当读者戴着智能眼镜等进入图书馆中,就有可能侵犯读者隐私,这就需要图书馆与时俱进地制定或完善保障读者权利的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制度[6]。又如,截至2014年6月的统计,中国移动互联网呈现“农村包围城市”的特点,二、三线城市及城镇移动网民占比达86.9%,一线城市占比为13.1%[7]。这就需要图书馆有针对性地根据区域特点开展网络空间的服务,以满足移动网民的需求,保障网民读者的文化权利。

2 联合国后千年发展目标的文化思考

当世界进入21世纪之际,联合国于2000年9月举行了千年首脑会议,世界各国领导人就消除贫穷、饥饿、疾病、文盲、环境恶化和对妇女的歧视,商定了一套有时限的目标和指标,具体确定了八项目标:包括消灭极端贫穷和饥饿、普及小学教育、促进男女平等并赋予妇女权利、降低儿童死亡率、改善产妇保健、与艾滋病毒/艾滋病和疟疾及其他疾病作斗争、确保环境的可持续能力、全球合作促进发展等。以上目标和指标统称为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从各项千年发展目标观察,从联合国正式启用“我们能够消除贫穷!”的千年发展目标的标志分析,可以看到联合国千年发展的核心宗旨是消除全球的贫困,为人们描绘了一幅由全世界所有国家和主要发展机构共同参与并全力以赴去实现的蓝图。这些目标将于2015年完成[8]。2015年,联合国将迎来成立70周年的纪念,在千年发展目标实现之后,联合国会形成怎样的未来发展战略和文化思考呢?联合国副秘书长吴红波在参加第十届全球城市信息化论坛之际,曾于2014年11月到访上海社会科学院[9]。据吴红波副秘书长介绍,2015年之后全球未来发展将聚焦于几个特别重要且具有长远影响的问题,其中包括创新、可持续发展、城市化、平等等问题。

以创新而言,这是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唯一出路。在上世纪70年代,世界上有100多个中等收入的国家,但到2007年,仍然有100多个国家处于中等收入水平,这就是中等收入陷阱,只有创新才能突破这个瓶颈。2012年11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的全局的核心位置。要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把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10]。2014年5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上海考察调研时,要求上海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支撑,成为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革进步的强大引领,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11]2014年8月习近平主持召开了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专题研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12]。对于图书馆权利而言,也需要通过着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来实现更多的数据和知识流通、更大范围的共享、更多人参与获取的图书馆阅读的文化权利。

以可持续发展而言,正在酝酿有所突破的第四次技术革命正是以信息技术与网络化为标志,旨在推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8世纪中后期以蒸汽机和机械革命为标志的第一次技术革命、19世纪中后期以电力和运输革命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20世纪中期以电子技术和自动化为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使全球几十亿人脱贫。因而,只有通过技术革命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和环境保护三者的平衡,并推动全球的共同发展。图书馆的发展也需要注入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包括绿色发展和生态发展理念,只有可持续的健康发展,才能使图书馆权利得到长期和有效的保障。

以城市化而言,2050年全球城市化率将达到60%,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成败都将聚焦于城市的发展。如何走出一条中国超大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道路,其影响不仅局限在中国,而且会具有世界的意义。联合国新近发布的《世界城镇化展望(2014年版)》指出,截至2014年,全球共有28个人口达千万的超大城市,其中中国城市占据6席,上海有2 299万人口,名列第三;北京有1 952万人口,名列第八;重庆、广州、天津和深圳依次居后。中国超大城市未来可能增加至60个[13]。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中国的人口超大城市的公共图书馆,如北京、上海、重庆、广州、天津、深圳等城市,如何在图书馆权利方面有新的思考,有新的示范,有新的引领,从而形成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协调发展,这是图书馆权利提出的新问题。

以平等而言,体现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竞争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速度与效益,二是公平与正义。从速度与效益来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已充分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但在公平与正义方面还有很多路要走,中国当代出现了很多社会问题,其关键往往是由于不公平造成的。我们图书馆人应该积极践行平等、公平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依法践行图书馆权利、更全面地保障读者权利中体现图书馆人的文化自觉。国家图书馆卢海燕研究员主编的《国外图书馆法律选编》收录了17个国家的93部法律[14],与之对照比较,我们在依法推进图书馆建设并保障文化公平正义方面尚有很多路要走。

3 公共图书馆大发展大繁荣之后的文化权利的再思考

21世纪以来的第一个十年和第二个十年的前四年,中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形成了大发展和大繁荣的新面貌。这在《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报告2012(蓝皮书)》(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3年3月)等文献中均有详细的数据和案例[15]。

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报告(2011)》的测算结果显示,2010年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程度为80.1%,其中东部地区实现程度为88%,东北地区为82.3%,中部地区为77.7%,西部地区为71.4%[16]。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多数地区可以如期实现这一目标,但也有一些地区实现的难度较大。这一监测报告的总体预测,对于中国的公共图书馆事业同样适用。十年来,程焕文将图书馆权利研究与中山大学图书馆馆训有机结合,创新了所在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吴基于权利的价值观,倡导了深圳图书馆“开放、平等、免费”的管理创新;褚树青通过“乞丐入馆”的服务实践,书写了杭州图书馆对公民权利的透彻理解,这些都是图书馆权利中国实践的精彩案例。从实现第一个百年梦想的2020年全面建成公共图书馆“文化小康”的目标进行审视,我们应当推出图书馆的权利保障的升级版:即应当从注重个体图书馆的发展延伸至注重整体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从城市图书馆单体独大的发展水平提升至城乡一体化、空间均衡布局的图书馆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水平,从图书馆的地区或局部繁荣扩展成覆盖全国城乡和各层级的图书馆服务体系的繁荣,从线下物理图书馆的发展跃升至线下和线上网络空间图书馆的同步融合发展。

我们正在进入万物互联化、万物智能化、万物数据化、万众移联化、万众共享化、万众便捷化的“万”时代。“万”时代既体现了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反映出一种万众创新和公平正义的价值观和思想理念。公共图书馆的权利在新环境下应当更加重视万物互联之后的空间的公平正义。图书馆权利所体现的公平正义的研究既要注重社会维度,也应当注重读者生存的空间维度。空间维度的图书馆权利问题表现在诸多方面,如将任何不情愿受限的读者群体限制在特定的空间;在空间上不均等地分配各类图书馆的服务资源等。由于资源分配的不均衡以及各类读者群体的能力区别,使得某些地区和某些城市拥有相对更多的服务资源,使得有的读者群能够运用其能力占有更多空间,由此形成相对弱势群体读者在空间上的不平等,造成读者在社会空间特别是网络空间上的差异与隔离。这正是公共图书馆在新环境下实现空间正义所需要努力的地方。公共图书馆的未来发展建设应特别重视保护空间弱势读者群体的权利,逐步缩小公共图书馆在空间领域所体现的贫富差距,包括东中西部的地区差距、同一地区的城乡差距、同一城市不同区县的差距、不同读者群在空间生存能力方面的差距。努力让所有的读者都能相对平等地享受他们应该得到的空间文化权利和权益。

2014年5月,文化部在浙江省衢州市召开全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会议总结推广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经验,部署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文化部领导表示,当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础仍然薄弱,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水平仍然较低,服务效能不高的问题普遍存在。解决好上述问题,重点和关键在基层和农村。各地要认真学习借鉴典型经验,按照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总体要求,以协调机制为平台,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统筹;以制定保障标准为重点,加快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以消除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盲点和薄弱点为突破口,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抓手,增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活力[17]。2014年12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会议强调: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制度设计。要把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统筹城乡和区域文化均等化发展,加快形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把工作重心放在基层,着力加强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保障困难群众等基本文化权益[18]。以上会议的精神正体现了进一步完善公共图书馆空间权利的新视野和新要求。

2014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提出了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等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新要求,以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9]。这就要求我们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中应该通过图书馆理事会、读者座谈会、图书馆社会志愿者、社会监督员、网络征求意见并告知等方式进一步保障读者在图书馆管理和服务中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并使这些权利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从而广开言路,广求良策、广谋善举、广聚民智,使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走上依法治理的康庄之道。

[1]中国互联网之二十年:1994-2014[EB/OL]. [2014-11-15].http:/ /www.zj.xinhuanet.com/2014-11/15/c_1113263407.htm.

[2]张 伟. 摩根大通称八月发现“被黑”[N[. 文汇报,2014-10-04(04).

[3]赵展慧. 打破“双11”的“天花板”[N]. 人民日报,2014-11-17 (17).

[4]吴卫群. 中国移动互联网网民6.86亿[N]. 解放日报,2014-07-21(07).

[5]刘 彬. 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公布[N]. 光明日报, 2014-04-22(01).

[6]王世伟. 运用大数据思维深化智慧城市建设[J]. 社会观察,2014 (9):35.

[7]中国移动互联网呈现“农村包围城市”特征[EB/OL].[2014-12-03]. http://www.chinaunicom.com.cn/news/ywsm/hyzx/ file2417.html.

[8]王 昭,刘 洋. 潘基文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2015年前有望实现[EB/OL].[2014-12-03].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 2011-07/08/c_121638365.htm .

[9]联合国副秘书长吴红波来我院访问[EB/OL].[2014-12-03]. http://www.sass.org.cn/detailAction.do?method=GetNews ContentOfGroup.

[10]本书编写组.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2.

[11]习近平. 上海的今天好,上海的明天会更好![EB/OL].[2014-12-03].http://news.online.sh.cn/news/gb/content/2014-05/26/ content_6888920.htm .

[12]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EB/OL].[2014-12-03]. http://china.cnr.cn/news/201408/t20140819_516246934. shtml.

[13]中国增设超大城市 全球共28个人口超千万城市[EB/OL]. [2014-12-03]. http://www.sc.xinhuanet.com/content/2014-11/ 22/c_1113360974.htm.

[14]卢海燕. 国外图书馆法律选编[M].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4.

[15]周和平. 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报告2012(蓝皮书)[M]. 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3.

[16]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报告(2011) [EB/OL]. [2014-12-03].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12/21/ c_111267304.htm.

[17]李 佳.全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在衢州召开[EB/OL].[2014-12-03]. http://news.cnr.cn/native/city/201405/ t20140530_515605527.shtml.

[18]鼓励基层群众解放思想积极探索推动改革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互动[N]. 光明日报,2014-12-03(0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 [2014-10-28].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10/28/ c_1113015330.htm.

Re-Unaderstanding Library Rights Under the New Environment

Since the Library Development launched the column ''To the Right Time'' to discuss the library right in 2005, the economic, the society and the library industry have changed a lot during ten years. Based on the new environment, the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the library right from 3 dimensions of the network, the United Nations Millennium after the goal and the public library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has an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library cause. )

Library right; Network socie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library; Public library service system

G250.1

A

2014-12-04 ]

王世伟 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副理事长。

猜你喜欢
网络空间权利图书馆
我们的权利
股东权利知多少(一)
网络空间并非“乌托邦”
图书馆
军地联动共治涉军舆情 打造清朗网络空间
网络空间“云作战”模型及仿真分析研究
权利套装
去图书馆
爱一个人
论网络空间的公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