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技术:构建智慧图书馆的助推器

2015-02-12 20:06刘喜球王灿荣
图书馆论坛 2015年6期
关键词:智慧图书馆智能

刘喜球,王灿荣

可穿戴技术:构建智慧图书馆的助推器

刘喜球,王灿荣

可穿戴技术作为具有强烈“人类感知”能力的新技术,有助于移动图书馆转变为智慧图书馆。文章介绍可穿戴技术的概念、应用领域、应用前景,分析其与智慧图书馆的关系,探讨可穿戴技术对读者的多功能导航、对弱势群体的帮助,以及对读者个性化知识服务等方面的作用。

智慧图书馆 可穿戴技术 可穿戴设备

1 可穿戴技术简介

1.1 概念

可穿戴技术是新的智能技术,它赋予配件或服装计算能力和传感能力[1]。可穿戴技术和可穿戴设备可以描述为:“将电子产品和计算机集成到衣服和配饰中。”[2]可穿戴计算先锋史蒂夫·曼教授认为:“可穿戴设备是一种嵌入式计算机。”[3]可穿戴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提出的创新技术。利用该技术,可以把多媒体、传感器和无线通信等技术嵌入衣着中,可支持手势和眼动操作等多种交互方式。可穿戴设备不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功能的新型技术。可穿戴设备通过云技术和大数据的计算和分析,打造人、环境和网络的无缝连接,实现所见即所得,建立起以人为中心的智慧世界。

1.2 应用

可穿戴技术自发明以来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军事、航空、医疗、旅游、建筑、运动。在军事上,可穿戴技术主要用途有侦察、作战指挥、通信、复杂武器系统的操作与维护及仿真演习等,如美国科学家在乔治亚州的军事演习试验基地成功地举行了可穿戴计算系统的模拟仿真试验[4]。在工业领域,可穿戴计算设备被应用于室外、野外、水下以及复杂狭小和危险环境中的避险操作,如日本东京电力工业中心研究所基于可穿戴计算机构建的企业消防和电力设备维护作业训练系统,通过机器视觉、增强现实、位置姿态估计等技术的应用,能在虚拟的环境下为人员提供仿真训练环境[5]。在美国,医生可通过谷歌眼镜进行现场手术的指导和监控[6],建筑工人和矿工穿戴具有无线技术和射频识别技术的头盔进行作业,避免各种危险[7]。英国航空公司利用可穿戴技术了解客户的偏好,实现对客户的个性化服务[8]。在以色列,可穿戴设备一个非常重要的应用功能是对弱势群体如小孩、老人、残疾人的安全保障具有提醒、监控、报警等,以及充当残疾人的“手”“脚”“眼”“耳”。

2 可穿戴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2.1 应用现状

笔者通过相关文献检索,未能得到可穿戴技术在国内图书馆应用的信息,但在美国高校馆已经得到应用。美国应用可穿戴技术最早的图书馆当属克莱尔蒙特大学图书馆,该馆成立了“可穿戴设备项目组”,通过社交媒体、出版物以及博客等方式向社会推广谷歌眼镜;经常在图书馆召开研讨会,介绍谷歌眼镜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9]。该馆还与医院合作,通过可穿戴技术随时了解病人的病情,馆员根据病情集体讨论,查找相关资料提供给医院;馆员可利用可穿戴技术进行学术交流,研究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案;通过学生和教师身上的可穿戴设备了解他们的行为以及需求,及时提供服务[10]。美国佛罗里达中央大学的医学院图书馆也是成功应用可穿戴技术开展工作的案例之一,该馆将可穿戴设备介绍给用户使用,对使用可穿戴设备的学生和教师进行健康跟踪研究,并开展评比;馆员随时了解读者的健康状况,并及时给予提醒[11]。耶鲁大学学生科技协作组正在研究可穿戴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途径和应用程序的开发,并研究如何协助残疾人便捷地利用图书馆[12]。美国图书馆开启了图书馆界对可穿戴技术实践的先河。可穿戴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远不止这些,它在图书馆的应用具有远大前景。

2.2 应用前景

可穿戴技术在美国图书馆的成功应用,为我国图书馆界研究和应用可穿戴技术提供了借鉴。但如何充分应用可穿戴技术的三大关键技术:人机交互技术、人体传感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并学习和借鉴可穿戴技术在其它行业的实践经验,深度研究和开创图书馆应用可穿戴技术的新领域是图书馆界应重点研究的新课题。笔者认为根据可穿戴技术的三大关键技术,可从三方面研究可穿戴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前景:一是运用人机交互技术,根据可穿戴计算终端特殊的“携带”和“交互”方式,以及其在军事和工业领域的现场作业方面的应用情况,图书馆可实现与社会其它组织的合作,从事现场信息指导、情报提供、科学研究、学术探讨等工作;二是运用人体传感技术突出对人的感知和智能的增强,借鉴可穿戴技术在军事上、医学上对人体身体状况和情绪的监测,图书馆可实现对读者信息的可视化,提供个性化知识服务;三是利用可穿戴技术的信息处理技术,即信息反馈、报警功能,以及人机交互功能和人体感知功能实现对弱势群体的帮助和公平服务,如对老人、小孩、残疾人的安全监控、即时报警、需求呼应,同时可穿戴式设备可成为残疾人便捷利用图书馆的重要工具。

3 可穿戴技术与智慧图书馆的关系分析

3.1 可穿戴技术是智慧图书馆实现智能化操作的遥控器

Barnelt Michael认为2014年人们可利用可穿戴设备控制他们的家庭环境[13],即利用可穿戴设备实现对家庭智能设备的智能控制。智慧图书馆首先应是智能化的图书馆,是感知智慧化和数字图书馆服务智慧化的综合[14]。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是智慧图书馆的技术基础[15]。由此可见,智慧图书馆首先必须拥有智能化环境,包括智能的建筑、智能的设备。读者可以通过身上配戴的可穿戴设备对这些智能系统进行控制,如对灯光亮度、环境温湿度、室内温度的调整。此时的可穿戴设备相当于一个万能遥控器,可以对周边环境的智能设备进行遥控。

3.2 可穿戴技术是智慧图书馆全面搜集读者信息的智能终端

利用可穿戴技术收集消费者的兴趣爱好,实现对其周到、细致和个性化的服务,这一功能在企业营销、航空服务等领域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英国航空公司、澳大利亚航空公司和卡塔尔航空公司利用可穿戴技术了解客户偏好、旅行情况、特殊用餐需求等,并将这些信息储存起来,随时进行信息分析,实现对客户无微不至的关怀[16]。在图书馆,可穿戴智能设备通过其人体传感器技术实现对读者的全面感知,使其兴趣、爱好、需求、社交、生活习惯等一切信息可视化。此时的可穿戴设备就相当于读者信息搜集器,它与图书馆服务器相连接,图书馆馆员可以通过服务器真真切切、详详实实地目睹、倾听、感知、了解、记录读者的信息行为和行为信息。

3.3 可穿戴技术与其它IT技术相融合实现智慧化服务

任何一种IT技术的应用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必须与其它技术相融合,协同发展。可穿戴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也不例外,特别是在智慧图书馆的应用更是需要依赖于多种IT技术,才能充分发挥其超强功能,为智慧图书馆的智慧化服务提供技术支持。“智慧图书馆(Smart Library)是一个不受空间限制且可被感知的移动图书馆”[17]。被感知的图书馆自然离不开物联网,物联网实现了图书馆的书书相联、物物相联。移动图书馆也离不开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是不受时空限制的基础和保障。可穿戴设备作为读者身上所配戴的智能终端,实现了“人的智能化”。可穿戴式智能设备是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融合的重要体现,它不仅扮演移动互联网延伸的角色,同时也是物联网信息摄取的一个重要节点。因此,智慧图书馆通过物联网和可穿戴技术实现用户间的通信,用户与图书馆的通信,图书馆与图书馆的通信,用户与信息资源的通信,以及信息资源间的通信。这些“通信”,通过云计算的存储和计算,实现了数据的安全保存和有序组织。然后,大数据对这些有序化的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提炼,形成增值信息,为用户、为社会、为组织提供智慧化的知识和情报。因此,可穿戴技术在智慧图书馆的应用,离不开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IT技术的支持。

4 可穿戴技术在智慧图书馆中的具体应用

4.1 实现对读者的多功能导航

可穿戴设备的核心器件是传感器,根据功能可分为运动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环境传感器三类。这些传感器主要可实现运动探测、导航、娱乐、人机交互等功能。因此,导航功能是可穿戴智能设备的一个重要功能。谷歌眼镜作为可穿戴设备的先锋和代表,在全球掀起了可穿戴设备抢占市场的高潮。谷歌眼镜是谷歌公司于2012年发布的一款“拓展现实”眼镜,具有和智能手机一样的功能,谷歌眼镜本质上属于微型投影仪+摄像头+传感器+存储传输+操控设备的结合体。它可以将眼镜、智能手机、摄像机集于一身,通过电脑化的镜片将信息以智能手机的格式实时展现在用户眼前[18]。由此可见,可穿戴智能设备的导航功能一方面可以帮助读者了解智慧图书馆在城市中的地理位置,了解整个智慧图书馆的建筑结构,可实现准确定位;另一方面使身处智慧图书馆的读者可以通过可穿戴设备了解整个图书馆的布局,了解库房情况,可以轻松自由获取自己所需要的文献资源。整个图书馆在读者面前就是一张电子地图,可穿戴设备通过音控可带领读者走入自己想要去的任何角落。

4.2 帮助弱势群体便捷利用图书馆

我国一直强调全民具有平等利用公共文化设施的权利,但要实现真正意义的“平等”,在可穿戴技术应用以前几乎是不可能的。每个公民由于自身的差异,对公共文化信息的获取存在本质上的“不平等”。然而可穿戴技术的应用将大大改变这种不平等,弱势群体利用图书馆将会像正常的成年人一样快速、便捷。以色列发明并广泛使用了一种OrCam眼镜,可让盲人和视力受损者“恢复视力”。OrCam的小摄像头依附在眼镜上,可识别穿戴者指向的字和物体,通过智能计算机大声说出穿戴者“看到的”东西。也就是说,OrCam能够让盲人“通过听觉来看东西”。以色列发明的一款可穿戴仿生腿支架ReWalk,可让下身瘫痪者不必再使用轮椅,并且能够再次行走起来。ReWalk是一款可穿戴仿生腿支架,由轻质材料制成,它由电池供电,受先进的腕戴控制器控制,该控制器可检测和引导穿戴者的走动。该设备最近在美国获得了FDA(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的批准,并被奥巴马总统等誉为“改变人生的”设备[19]。在以色列可穿戴设备还被广泛应用于老人健康监测、危险中的自动呼救、儿童安全监控等。这些可穿戴设备是弱势群体便捷利用图书馆的有力工具。

4.3 实现个性化知识服务

智慧图书馆的最终目的是在知识服务的基础上创新知识,提升知识价值,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知识服务,即实现智慧服务。这种创新性与增值性的知识服务为用户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能够让用户充分吸收、利用知识,进而实现知识创新与增值才是真正的智慧服务,即智慧服务应该具有个性化、智能化的特点”[20]。这种智慧服务是建立在对读者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只有充分了解和掌握读者的生活习惯、阅读习惯、兴趣爱好、心理需要、身体需求,特别是即时需求(即读者在特殊的时间和特殊的场合对某种知识的急切需求),图书馆才能为读者提供创新性的个性化知识服务。可穿戴设备对个人数据的收集能力较其他智能设备更为强大,因为可穿戴产品中通常内置多种传感器及交互技术,使得个人的位置、行为、身体状态及健康数据等都成为可被实时记录并分析的数据资源[21],并被同步到互联网进行云计算和大数据处理。可穿戴设备通过传感器等核心物件自动搜集人体数据,能够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感知体验[22]。可穿戴智能设备的出现将彻底改变图书馆传统的获取读者行为信息和信息行为的方式,即图书馆再也不需要通过馆舍监控终端、PC服务终端、数字图书馆用户日志等去收集用户信息。

5 结语

因为可穿戴技术的“无所不能”,它对智慧图书馆的贡献远不止本文所分析的这些。比如对读者和馆员的定位功能,对人群健康情况的预测功能,对某一区域的安全预测功能等等,这些都对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图书馆作为信息技术应用的重镇,需要保持对技术的敏感度,从满足读者需要出发,解放思想,关注信息环境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充分利用可穿戴技术开创图书馆服务的新局面。

[1]JonasS,HannigA,Spreckelsen C.Wearable Technology as a Booster of Clinical Care[C]//Conference on Medical Imaging-PACS and Imaging Informatics-Next GenerationandInnovations.New York,2014.

[2][3]Peter Fernandez.Wearable Technology:Beyond Augmented Reality[J].Library Hi Tech News,2014(9):6-8.

[4]王建斌.可穿戴计算机及其应用[J].电脑开发与应用,2004(4):28.

[5]陈东义,夏侯士戟,黄志奇,等.面向工业应用的可穿戴计算技术[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9(5):679.

[6]TolutopeO.Oyasiji,Pragatheeshwar Thirunavukarasu. The Use of Wearable Technology in the Operating Room[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Surgeons,2014(4):163.

[7]BAKERMAX.Wearable Technologies[J].Industrial Safety&HygieneNews,2014(6):77.

[8][16]Global:Wearable technologies spell opportunities for insurers[J/OL].InsuranceSnapshot,2014(4):14-15.

[9]Booth Char,Brecher Dani.Ok,library[J].College& ResearchLibrariesNews,2014(5):234-239.

[10][11][12]ROBIN WRIGHT,LATRINA KEITH. Wear able Technology:If the Tech Fits,Wear it[J]. Journal of Electronic Resources in Medical Libraries,2014(2):204-206.

[13]Barnelt Michael.Forget Wearable Tech,Focus on the ConnectedHomein2014[J].MarketingWeek,2014:8.

[14]董晓霞,龚向阳,张若林,等.智慧图书馆的定义、设计以及实现[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1(2):77.

[15]乌恩.智慧图书馆及其服务模式的构建[J].情报资料工作,2012(5):102.

[17]赵晓芳.智慧图书馆的服务途径实现与构建[J].图书与情报,2012(6):46.

[18]张仁玉,马霖霖.可穿戴设备的今世来生[J].走向世界,2013(6):87-89.

[19]以色列可穿戴设备前十排行榜[EB/OL].[2014-11-23]. http://digi.com/14/0819/16/A418T7TP001668B4.html.

[20]李小涛,邱均平,余厚强,等.论智慧图书馆与知识可视化[J].情报资料工作,2014(1):8.

[21]逄淑宁.可穿戴设备技术产业发展研究[J].电信网技术,2014(5):22-24.

[22]张博,李宇辰.可穿戴设备对数字阅读的影响及未来发展趋势探析[J].网络时代,2014(1):117.

Wearable Technology:A Booster to Build Smart Library

LIUXi-qiu,WANGCan-rong

As a kind of new technology which has a strong ability of“human perception”,Wearable technology will help mobile library transition to wisdom library.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wearable technology,application field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of wearable technology and the wisdom of library,and discusses the wearable technology can be applied to multi-functional navigation,to help disadvantaged groups,and to realize the personalized knowledge service for readers etc.

smart library;wearable technology;wearable devices

格式 刘喜球,王灿荣.可穿戴技术:构建智慧图书馆的助推器[J].图书馆论坛,2015(6):105-108.

刘喜球(1974-),男,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在职博士生,吉首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王灿荣(1975-),女,吉首大学档案馆副研究馆员。

2014-12-28

猜你喜欢
智慧图书馆智能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图书馆
有智慧的羊
去图书馆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