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方法与历史建构
——波斯奈特《比较文学》方法论初探

2015-02-12 23:29杨明晨
泰山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奈特比较文学波斯

杨明晨

(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北京 100088)

比较方法与历史建构
——波斯奈特《比较文学》方法论初探

杨明晨

(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北京 100088)

作为比较文学学科史上第一部理论与实践著作,19世纪末波斯奈特的《比较文学》所提倡和建构的方法论特点是极具历史意义的。由于主张以科学方法研究文学并受到以斯宾塞社会进化论为核心的科学思潮影响,波氏比较文学研究强调文学对社会历史与自然环境的依赖,并集中于对文学发展进化历程的梳理和建构。其追求宏观演进与综合比较的史学思维模式和科学原则方法在发生学意义上独成开创性学术渊源,而所奠定的方法论原则也为其后的比较文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具有不可忽视的学科史意义。

比较文学;科学方法;世界观念;历史地位

波斯奈特在比较文学学科史上的地位无疑是由其1886年出版的《比较文学》一书奠定的,此著作现已被公认为关于比较文学理论与实践的第一部专著,翻看国内外许多重要的比较文学著作,都对其首创之功的重要地位加以肯定。然而论及波斯奈特《比较文学》地位的著作虽多,但大多只是将其作为比较文学学科史上的一环简单提及,止于对其地位和内容的简略介绍,并未就全书广泛涉及的比较方法、学科视野、背景渊源、学术地位等一系列问题作深入系统的研究,特别是国内学者,除了周纯在1983年发表在《外国文学研究》上的《波斯奈特及其<比较文学>》一篇介绍性文章外,还没有专门针对此书展开研究的论文和著作。作为学术界公认的比较文学的开山之作,对《比较文学》一书展开系统的研读和深入的挖掘,对于理解比较文学学科史的建构以及相关的方法理论都是极为有意义的。本文试图从其比较方法这一角度切入,梳理考察波斯奈特在学科建设之初的方法论特点,对其比较文学研究中涉及的一系列核心问题进行分析以及学术背景的追踪,以便更加客观系统地认识波斯奈特在比较文学学科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一、社会科学方法的介入与文学进化历程的构建:波斯奈特的比较方法

(一)文学“相对性”的强调与比较文学研究对象的提出

波斯奈特《比较文学》一书中最鲜明而引人瞩目的方法论特点是其致力于科学研究方法与文学研究方法融合的努力。前言部分就明确提出要用科学的方法研究文学,“文学有一天会得到比现在‘更加理性地研究’,本书就可以看做对这种理性研究的一个贡献。”并且指出将历史科学的方法用于文学研究会对比较文学学科的进步做出重要贡献,因为这不仅将社会历史研究方法与文学研究联系起来,而且也可直接将之与比较文学研究联系起来,“如果目前在文学研究中对历史科学方法的应用能够得到普遍认可,那么在英国、美国以及澳大利亚殖民地一些主要大学里设立比较文学教席就会对这一广泛学科的稳定进展极为有利。”

波斯奈特在这里所说的科学研究方法实则是一种社会历史科学,具体是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他坚持认为文学是特定自然环境与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随着社会的进化与发展,文学的内容、主题、形式等各方面因素和形态也必然会发生变化,因而文学史应当被当作社会进化史的一个分支来对待,文学研究者应当考察梳理文学的发展进化历程,反对把文学看成永恒普遍的精神产品。因而他在书中卷一导言部分第一章“什么是文学”开始,从文学定义的困难这一问题着手就反复强调文学的“相对性”特征,他认为文学依赖于特定社会历史条件的相对性与文学定义必须传达一定程度的“永恒性”之间产生了矛盾,因此我们定义文学时应当遵循两大原则:文学定义不能包容全部的人类生活情况;当我们离开文学所赖以存在的特定历史条件时我们应当放弃为文学定义。实际上,作者在本节“什么是文学”的题目下并不致力于对文学本质的追问和探求,其根本关注的还是文学的科学研究方法问题,要求以一种“相对的”态度来定义文学、研究文学。其在第六节最后一段就明确总结到他提倡的科学研究的含义,即应放弃对所谓“普遍性”规则的追求,而看重文学的发展进化特点;对文学在各个阶段的特点进行考察时,要围绕着具有恒久影响的某些中心事实来被归类——气候、土壤、动物生活、植物生活,以及从共同体生活发展到个体生活的社会进化状况——前者对文学产生静态影响,后者是文学的动态影响原则。而在第二章,波斯奈特更是直接以“文学的相对性”作为标题对这一问题展开专门而集中的论述,他明确反对主观历史观点和文学中的主观批评派,其共同错误之处在于对所谓“永恒”人性和文学性的徒劳追求;而作者指出无论是戏剧中刻画的人物性格,还是抒情诗与史诗形态各异的表现形式,或是文学语言由特定历史性所带来的翻译的困难,以及不同社会条件下文学中所涉及到的动植物自然景观描写的不同,都明显地反映了文学对自然环境以及社会历史条件——特别是后者的依赖。只有注意到文学的这一相对性特征,才是真正以一种历史科学的态度对文学展开研究。“如果我们决定阐明这种教条:莎士比亚,或者但丁,或者其他任何诗人,都是超越空间和时间,超越他在其下生活的社会和自然条件而写作的,那么我们的确就通过一种文学灵感的信条排除了历史的特性。”“坚持文学发展对社会进化依赖性的必要性,一方面就是反对把文学仅仅当作是对武断的典范的模仿来对待,另一方面则是反对那些像文学的属和种那样的先验概念。”

从社会进化论的科学研究立场以及文学具有相对性的观点出发,波斯奈特提出了比较文学应当研究的对象——文学的“内部”方面和文学的“外部”方面。作者在卷一第四章“比较的方法和文学”中大致回顾介绍完欧洲思想学术领域中比较方法的萌芽与发展历程后,开始具体讨论文学比较的方法,对比较的对象、内容、目的等问题进行了界定。作者指出由于社会历史的双向发展——孤立氏族向外扩张和社会阶层的专业化趋向,文学的语言思想发生了变化,这催生了文学比较的需要,这种文学比较应该包括两方面内容:首先是对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学进行横向比较,从而考察出其相互间的影响,这是民族文学发展变化的外因;其次是作者更为提倡的,即对文学的发展历程进行纵向比较,考察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包括社会条件与自然条件)对文学的影响,这才是民族文学发展的根本内因,也是比较文学研究真正有意义且体现科学性之所在。“因此文学成长的这种内在与外在方面就是比较研究的目标。”“民族文学总是既从内部发展又受外部影响,对其内部发展的比较研究要比对其外部影响的比较要有意思的多,因为前者不仅仅是一个模仿的问题,而更是一种直接依赖于社会与自然原因的进化。”波斯奈特所倡导的这种对不同社会历史阶段的文学进行比较的观点是其与后来比较文学各学派观点不同的根本所在,他并未重视比较文学力求突破国家、文明界限而对人类文学产品进行横向沟通的作用和把“世界文学”作为其至高理想的旨归;在波斯奈特看来,这种民族国家之间文学的相互影响仅仅使得一国文学变成了“模仿”,而且这不过是民族文学发展的外因,而真正值得注意和考察的是民族文学受其自身社会历史和自然条件的影响而发展演变的内在规律。因而波斯奈特的“比较”就可以不具备后来比较文学学派提倡的“跨国界”的根本前提,正如韦勒克所说的,“在波斯奈特书中,比较文学是指‘文学发展的一般理论,即认为文学经历了兴起、高潮、衰落的过程。’”

波斯奈特对文学相对性的强调,对文学背后的自然与社会历史背景的看重显示出鲜明的19世纪欧洲科学实证思潮的逻辑印迹。他在文学研究中对科学方法介入的反复提倡其实质就是致力于对文学受社会环境影响而演进成长的历史进程进行描述和比较,这也是波斯奈特在本书继卷一导言部分后二至五卷所做的努力,既有抽象的方法理论总结,也有具体丰富的例证实践。

(二)从氏族文学到民族文学的“个性”与“自然”考察

具体关于文学依赖于社会而发展演变的过程,波斯奈特将其概括为四个阶段:从氏族社会的氏族文学,到城邦时期的城邦文学,再发展到民族文学和世界文学。“因此我们采取一种稍后值得注意的修改的观点:社会生活从氏族到城市,从城市到国家,再从两者到世界人性的逐渐扩张,以之作为我们比较文学研究的恰当顺序。”在此过程中,社会生活的范围不断扩大,人类个性意识不断深化,这种双重发展的社会演变历程作用于文学,使得文学打上了相关的社会印迹,这就构成了对四个不同阶段的文学进行比较的“可比性”。

关于具体的“可比”点,作者在导论部分曾提出:“但是通过这个术语我们想要暗示出的在文学各种阶段中可以发现的那些有限真理,或许是为了作为有限真理而被理解的,即必须要围绕具有相对恒久影响的特定中心事实来被归类。这些事实是指不同国家的气候、土壤、动物和植物的生活,这些事实也是指从共同体的生活到个体生活的进化原则。”“个性”(character)、“植物风景”(plants and scenery)、“动物”(animals)等成为作者研究文学的进化发展特征时反复所提及到的关键方面,反映了作者想要致力于考察的维度。但在后面卷二到卷五对这四个阶段的文学特点分别展开细致研究时,囿于篇幅,作者只选取了个性意识和风景描绘在文学中的表现予以考察,这一点作者在最后一节也已经说明:“我们略去了不同国家和气候的文学中关于动物生活不同方面的反映。”因此作者考察的着眼点紧紧围绕着各阶段文学中所体现出的个性意识和文学中的自然风景描绘两方面而展开,前者是社会历史发展演变的核心规律与对文学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个性意识逐渐增强,文学也从共同体情感的表现向个性情感逐渐演进;后者既是自然环境本身影响下的产物,也与个性意识的变化紧密相联,随着个性意识的增强对自然的审美鉴赏逐渐兴起,因而对不同历史阶段文学作品中关于自然风景描绘的比较和揭示也将是一个考察文学随社会历史进化而发生变化的重要维度。“那么我们把个性的逐渐深化与拓宽作为文学成长的原理。我们将会在我们的考察过程中发现,不仅个性的深度与广度在社会生活的不同条件变化的程度下令人惊讶,不仅它们在不同的文学上留下了最明显的印迹,而且动物与自然的世界也被看作个性发展新阶段的新的方面。”

由此,波斯奈特在卷一提出比较文学研究的对象、方法、目标等理论问题后,在卷二到卷五以对导言部分方法论原则的紧密呼应完成了对文学的“科学”考察和比较研究。作者按照社会进化论的结构和分类将文学也看做具有社会阶段性特征的动态发展产物,描述了文学从氏族文学到城邦文学再到世界文学和民族文学的演进历程,对其在不同阶段表现出的个性意识情感和与之相联的自然环境描写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将东西方主要国家文学都纳入了其比较的视野,既彰显了作者的世界胸襟,又显示出其力图对纷繁复杂的文学现象进行一般规律抽象的努力。

二、“比较”、“科学”、“世界”:波斯奈特比较方法论的历史学术背景

(一)比较文学的兴起与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

波斯奈特的《比较文学》完成于19世纪后期的英国,一方面可以说其著作标志着比较文学学科的正式确立,具有不可忽视的奠基开创地位;但另一方面也应当承认,波斯奈特的《比较文学》是在当时欧洲各国比较文学开始兴起普遍发展的时代语境中出现的,因而其著作也是时代发展趋势和学术环境影响下的必然产物。关于比较文学在19世纪欧洲的兴起,国内外学者已做过不少的考察和论述,然而,除了注意到波斯奈特受到当时比较科学学术语境的影响而促使其将比较的方法用于文学研究以外,更重要的是对其如何比较的具体比较特点做出辨析和考察,挖掘其背后的思想理论支撑,从而发现波斯奈特所开创的比较文学理论在发生学意义上的根本逻辑。

波斯奈特在导言部分就开宗明义要求将科学研究与文学研究相结合,在正文的论述中也反复强调文学研究中引入科学研究方法的必要性,其科学主义的立场直接受19世纪后半期欧洲实证主义与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鲜明地体现了当时科学思维占据统治地位的学术逻辑。西方思想哲学界在经历了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高度完善的黑格尔理性主义后,其理性精神由于走向极端而开始出现一系列矛盾与弊端。从培根的经验归纳法、笛卡尔的理性演绎法到康德和黑格尔的认识辩证法,哲学家对思辨崇拜的愈演愈烈使其逐渐建构起一个凌驾于科学和现实生活之上的形而上学体系。而在此过程中作为认识主体的人与作为其对象的客体世界被明确地区分开来,出现了主客对立的二元论倾向,最终导致了与理性精神相悖的独断论偏颇。因而19世纪的西方哲学在其内部发展规律的作用下,从内在弊端和缺陷出发,发生了要求对理性主义进行反驳的重要转折,而具体到英法国家,其受到自然科学特别是进化论的重要影响,主要表现为从“理性”到“实证”。实证主义哲学强调哲学应以实证自然科学为基础,反对追求所谓“本质”的思辨形而上学,而继承了休谟的怀疑论并加之改造完善,追求经验和知识的可靠性,由此形成了对社会各学术领域都具有重要影响的“科学主义”思潮。

波斯奈特的科学研究方法直接与这种实证主义思潮相呼应,其文学比较的特点除了不可避免地受到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奠基者孔德的基本影响——如倾向于对现象中“一些基本不变的自然规律”的追求,而这种“规律”就是“合乎常规的先后关系和相似关系”外,更明显带有的是英国科学主义学术规则的痕迹。

波斯奈特的比较文学方法带有明显的“史学”思维印迹,他所关注的对象与当时受达尔文进化论影响的社会学所关注的一样,追求纵向的、宏观的演进与综合比较的进化史,其中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对波斯奈特的历史建构影响痕迹最明显。斯宾塞在《社会学研究》中借用生物学概念来解释社会现象,使社会学生物学化,他把社会看做是如同生物一样的有机体,其中的劳动阶级、商人阶级、管理者阶级三个系统各司其职均衡协调,从而保证了社会的生存和进化;社会有机体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其成员而存在,因此社会越进化个人就越重要,个人自由和个体性越突出。“社会是为了其成员的利益而存在,而不是其成员为了社会的利益而存在。”斯宾塞这种以个人自由度和个体性维度来衡量社会进化的思想在波斯奈特的文学进化论中得到了直接的再现和演绎。波斯奈特认为从氏族社会到城邦社会再到民族国家时期,社会的发展演变就表现在个性深度与广度的发展;而作为依赖于社会历史条件的文学,其演变的核心也就是其中个性意识情感的表现,这也是波斯奈特在卷二到卷五考察每一阶段文学特点时的核心着眼点:从氏族文学合唱歌对共同体情感的表达,到城邦戏剧中表现出的共同体情感和个性意识的冲突,然后经历了世界文学时期各个文明圈发展程度不同的个人情感表达,最后在欧洲民族文学时期,民主革命所带来的个体精神和社会共鸣的和谐统一构成了文学进化的脉络。

这种个性中心主义的史学观点不仅在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中得到提倡,英国法学家梅因也有过类似观点的论述,梅因在1861年《古代法、它与古代社会史的联系及其与近代思想的关系》一书中甚至对学术研究模式的建构都与波斯奈特相似,而波斯奈特也自称是梅因的弟子。首先,他也是像波斯奈特揭示文学进化发展规律一样,力求对古典民族国家法观念的形成演变规律做出考察,建立的是一种纵向演进的史学框架;其次梅因在考察这种法律观念的总体历史演进时也是像波斯奈特一样进行了各民族国家的横向比较,广泛地将之纳入其历史视野;另外,梅因衡量社会进化的标尺也是“从身份到契约”,从集体主义到个人主义的变化。在文学艺术研究方面,英国的西蒙兹像波斯奈特一样把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用于解释文学艺术,认为每一种体裁都经历了萌芽、发展、兴盛、衰落的过程,同样构想了一部艺术进化史。由此看出斯宾塞建构的社会进化论在英国各思想领域产生的重要影响,其共同建构的以个性发展为中心的史学研究范式不可避免地构成了波斯奈特比较文学方法论的背景和基础。

除了宏观的史学建构外,波斯奈特关于文学研究对象的提法也可以找到当时与之相似的学术研究观点。英国史学家巴克尔在其《英国文明史》中提出“历史只不过是内部现象和外部现象相互冲突的结果”,“内部现象”主要是指气候、食物、土壤等自然环境条件,“外部现象”主要是指外来文明的影响。波斯奈特在卷一导言部分提出文学研究的“内在方面”和“外在方面”,其“外在方面”指的是不同民族国家文学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内在方面”除了巴克尔提出的自然环境外,波斯奈特对之进行了发展,重视社会历史条件对文学的影响。但波斯奈特在卷二到卷五部分除了详细分析比较各阶段文学直接受社会历史发展而表现出的个体精神外,还引入了考察的另一维度——文学中的自然描写,虽然波斯奈特指出自然描写也在根本上与社会历史条件作用下的个体精神相关联,但无可否认的是波斯奈特对“自然”本身的重视就说明了其与当时流行的“环境论”的共同倾向。将文学与环境联系起来考察文学与环境的关系,在18、19世纪的欧洲尤为盛行,并且这种地理环境论直接萌生了比较文学研究。18世纪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提出了地理决定论观点,从南北方的气候差异出发考察受其影响而出现的南北方人性格以及文化的不同;而19世纪斯达尔夫人《论文学》受其启发更是直接从地理差异出发展开英、法、德文学之间的比较,将各民族文学的总体风格与其自然环境、宗教、民族性格、思维特点等联系起来考察。而研究文学与环境的关系最具代表性的是泰纳,他提出的影响文学发展的“种族、环境、时代”的“三元素”论是对达尔文进化论、孔德的实证主义哲学、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以及孟德斯鸠和斯达尔夫人地域文学论的集成与综合,其中特别是“环境”与“时代”对文学所起的决定作用转变了地理环境论学者侧重对自然环境作用的强调而忽视社会人文环境对文学影响的倾向,“自然界环绕着他,人类环绕着他,偶然性和第二性的倾向掩盖了他的原始的倾向,并且物质环境或社会环境在影响事物的本质时,起了干扰或凝固的作用。”这与波斯奈特的文学的依赖性观点有一致性。

总之,无论是波斯奈特提出的文学“外部”与“内部”的研究对象,还是其对文学依赖于社会历史环境的强调,以及从个体精神与自然的维度来考察文学发展规律的切入角度,都可以从当时的英法实证主义哲学家、历史学家、社会学家以及文论家那里找到相关的印迹,这显示了其所属时代独特的文学研究范式。

当然,不能忽视的一点是,波斯奈特的比较文学研究从史学的角度出发考察文学的纵向演进和背后的社会自然因素,其原因除了受到当时流行的社会进化论科学研究方法影响外,也与英国比较文学的学科独立意识薄弱有关。由于波斯奈特时期的英国并没有致力于建构比较文学学派及独立的比较文学学科,因而波斯奈特所谓的比较文学研究更多的是将其看成文明史研究的一个分支,其建构的文学进化史是在固有的文明史框架内形成的,并非是将之作为独立的学科理论来发展。这也是波斯奈特强调文学史的纵向比较,致力于构建从氏族文学到民族文学文学进化历程,而忽视后来比较文学学派所一贯重视的国际间文学的影响交流关系的一大原因。

三、法美学派的汲取与摒弃:波斯奈特比较方法的学科史地位

作为比较文学的第一部著作,波斯奈特的《比较文学》虽然并未在当时英国本土获得学界一致的高度认可,同时代的英国也并未由此形成独立的比较文学学科流派,《比较文学》却对后来欧洲的比较文学学科发展以及比较方法论的建设产生了重要的启发意义。在波斯奈特的同时代时期,卡拉耶夫的《西欧的文学进化》、美国学者古默里的《诗歌起源》和麦肯什的《文学的进化》就都表现出同波斯奈特一致的社会进化立场;而后来学科史上的两大比较文学流派法国学派与美国学派,其方法理论中也都或多或少渗透着波斯奈特的方法特色。

19世纪末波斯奈特稍后时期,法国的比较文学成果最为丰富,也是法国最早形成了系统化学科化的比较文学建制。法国学者及其后来形成的法国学派在科学实证主义原则和力图把比较文学作为文学史研究的分支来看待的理论方法与波斯奈特一脉相承。法国学派在比较文学史上以其实证性的影响研究为特色,致力于考察欧洲各国文学之间的事实影响关系,对文学之间的借鉴、模仿、流传、渊源等方面进行精细的考证梳理,力图把诸多历史事实采纳在一起解释其背后的因果关系,这种重事实讲因果的原则典型地体现了科学实证主义思想对其产生的影响。“真正的‘比较文学’的特质,正如一切历史科学的特质一样,是把尽可能多的来源不同的事实采纳在一起,以便充分地把每一个事实加以解释,是扩大认识的基础,以便找到尽可能多的种种结果的原因。”而有的早期法国比较文学学者则更是直接在实证主义科学原则之上倡导进化论观点,更体现出与波斯奈特所持的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相一致的理论立场。如布吕那介在《欧洲文学》一书中就用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艺复兴以来西欧文学的发展演变,其将西欧各文学作为一个整体予以考察力图抽象出文学发展演变的根本规律,并在此过程中广泛展开西欧各国文学比较的做法,与波斯奈特在《比较文学》中对文学进化史进行建构的思维模式十分相似。

20世纪在比较文学学科合法性屡遭质疑亟待确立的压力下,经过梵第根、基亚等新一批学者的理论发展与完善,法国学派的科学精神更为突出,“‘比较’这两个字应该摆脱全部的美学的含义,而取一个科学的含义。”在这种科学主义原则下,法国学派力图把比较文学作为文学史研究的一个分支来看待。早在戴克斯特时代,他就曾指出文学史家如果研究各国文学发展就会发现“近三百年来欧洲各国文学彼此影响。”而后来的法国学派更是直接把比较文学等同于国际文学关系史,其目的是通过梳理欧洲各国文学之间的联系和影响来更好地理解欧洲的整体文学发展史。“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的一支;它研究国际间的精神关系,研究拜伦与普希金、歌德与卡莱尔、司各特与海涅之间的事实联系,研究各国文学的作品之间、灵感来源之间与作家生平之间的事实联系。”这种把研究文学史作为比较文学研究旨归的做法同波斯奈特力图通过开展各国各区域文学之间的比较来梳理从氏族文学到民族文学的文学进化史的倾向相一致,比较文学成为更好地理解整个文学发展史脉络的一种手段。

由于法国学派所持有的法国沙文主义与欧洲中心主义倾向,逐渐使其原本就已日趋狭隘化的比较文学研究对象变成了以法国为中心的文学二元“贸易交往”,多专注于考察法国文学对欧洲他国文学的影响,日益偏离了比较文学诞生之初的“世界主义”理想和胸襟,这在50年代以韦勒克为代表的美国学派那里遭到质疑与批评。1958年9月国际比较文学协会第二次大会上,韦勒克集中揭示了法国学派的理论局限,他在《比较文学的危机》一文中指出:“我认为,内容和方法之间的人为界线,渊源和影响的机械主义概念,以及尽管是十分慷慨的但仍属文化民族主义的动机,是比较文学研究中持久危机的症状。”因而美国学者在很大程度上又重新恢复了被法国学派曾经摒弃的一些波斯奈特时代的比较文学研究方法,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对欧洲中心主义视野的破除和平行比较方法的提倡。波斯奈特在梳理文学进化史过程中,涉猎了大量的平行比较,兼及论述同一时代东西方主要文明区域的文学特点,考察了中国、印度、希伯来、阿拉伯以及西欧民族代表文学样式的差异与共通性,其所论述提及的世界各地的丰富文学材料共同构成了其所建构的世界文学进化历史的有力支撑。而这种广涉博采的平行比较遭到了致力于比较文学科学化建设的法国学派的摒弃,直到被美国学派所重新积极倡导,“目的主要在于显示一部文学作品的艺术特征,被比较的作品之间就不一定要有遗传关系。”平行研究方法从波斯奈特时代到法国学派再到美国学派,经过了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美国学派打破了法国学派将比较文学研究对象限定在二元事实联系间的人为限制,采取了波斯奈特表现出的在多国之间展开广泛平行比较的方法,其视野也从欧洲国家的二元关系扩展到东西方文学。另一方面,美国学派所提倡的跨学科研究也与波斯奈特将文学史看作文明史一个分支的观点具有相似性。“简言之,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产生于比较文学诞生之初时代的《比较文学》著作,由于当时英国社会尚未形成为比较文学建立学科独立性的自觉意识,波斯奈特也只把对人类历史上文学进化规律的考察作为人类文明进化史的一个表现方面来对待,这在一定程度上反倒为后来美国学派超越文学单一领域的跨学科研究给予了启示。

当然,波斯奈特的比较文学方法是19世纪末欧洲,特别是英国,具体历史学术背景下的产物,带有同时代文化思潮的鲜明印迹和由此伴随而来的时代局限性,其部分内容不仅在当时受到了一定的批评和诟病,也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与比较文学学科的更新完善逐渐为欧美学者所摒弃。首先是对波斯奈特重视文学“内部因素”而轻视文学“外部因素”的反驳。波斯奈特将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归纳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认为“外部因素”,即民族国家间文学关系的相互影响只会造成文学的“模仿”,而真正有意义的是对决定文学形态的社会历史环境予以考察。他的影响研究并不是后来法国学派所致力于追求的文学的国际间影响关系,而是指自然与社会环境对文学的影响;其比较也不是横向跨国界的展开,更多的是文学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纵向比较。这就使得波斯奈特的比较文学研究可以限于某一特定的民族国家区域,而不把突破国别区域界限作为此学科的根本原则旨归,因而比较文学所追求的构建“世界文学”的原则也难以在波斯奈特这种强调“内部”的文学史梳理中得以实现,这也是波斯奈特在第五卷“民族文学”中把民族文学置于世界文学地位之上的根本逻辑所在。早在1901年,英国学者史密斯就发表了《比较文学的缺点》一文提出了促进比较文学“横向研究”而不是局限在垂直截面上的观点,虽然其主要批评的是法国布吕那介的比较文学研究,但由于布吕那介和波斯奈特方法的相似性,这篇文章所针对的问题弊端对波斯奈特同样有效。“勃吕那狄尔不是正在闭关自守的进行‘垂直分析’吗?而事实上如果‘比较’这个术语有任何普通价值的话,它难道不该是‘水平的’吗?”波斯奈特这种难以促进各国文学之间展开积极对话的文学研究原则就在后来注重横向国际文学关系研究的法国学派和对各国文学进行平行比较追求“整一性”和类同性的美国学派那里得到了纠偏。

其次,波斯奈特将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用于文学研究所形成的文学进化观也遭到了后来学者的批评和摒弃。尽管波斯奈特并没有完全亦步亦趋地根据社会的发展阶段来阐述文学的发展特质,而看到了文学由于独特性和个体性所产生的特殊现象,如他在卷二27节所说的“但是我们不应该认为任何国家或时代的任何文学都是,或者能够以其纯正性反映氏族生活。”但总体来说波斯奈特提倡的文学的社会环境决定论以及从多样化的现象中所抽象出的文学演变规律对作为人类特殊类精神产品的文学来说还是显得简单化机械化。法国的巴登斯贝格就曾批评过这种文学进化观,认为其寻找文学背后因果关系的做法是站不住脚的,而随着20世纪初反科学主义与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兴起,19世纪末波斯奈特时代文学研究的科学实证原则与因果进化观也逐渐遭到淘汰,就像韦勒克说的“波斯奈特及其信徒们根据的是斯宾塞的进化哲学,而在今天的文学研究中这种哲学几乎已被遗忘了。”

此外,与以上特点密切相关,波斯奈特在科学实证原则指导下对文学发展进化规律的追求使其对文学作品的审美特质有所忽视,这在法国学者那里得到了进一步偏激的发展,使得文学研究成为拒绝审美分析的繁琐资料考证。这种倾向在美国学派那里得到了修正,随着文本中心主义思潮的兴起,出身新批评阵营的韦勒克倡导比较文学对文本内部构成与审美特质的分析比较。他在《文学理论》著作中也像波斯奈特一样将文学研究区分为“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而且也对“内部研究”予以倡导,但内涵定义却大为不同:其“外部研究”是指对文学文本以外各种因素予以考察,如作家生平、时代背景、与其他作品的影响联系等,但这不是文学研究的根本任务,不是真正的“文学”研究;而“内部研究”是指专注于文学文本的内在构成要素,如音、义、意象、手法、结构等,这才是真正的文学审美分析。由此可见,波斯奈特的所倡导的文学研究的“内部因素”,即对文学背后的社会历史环境因素的考察依然属于韦勒克所认为的“外部研究”,并没有涉及对文学性审美要素的关注,比较文学也失去了“文学”研究的核心。

总体来看,虽然波斯奈特《比较文学》著作中所建构起来的比较文学方法不可避免地带有其所处时代的特殊学术烙印和历史局限性,但它在比较文学学科史乃至文学史研究著作中的重要地位却是不可否定的。作为公认的比较文学理论的开山之作,除了其所具有的首创之功外,《比较文学》所持有的突破欧洲中心主义狭隘视野的世界眼光,扎实详尽的文学资料的梳理,影响研究、平行研究以及跨学科研究多种方法的初步尝试等,都为后来的比较文学著作树立了典范,具备了比较文学方法原则与学科建制所应具备的多种重要品质。即使是其为后人所诟病和摒弃的实证进化论方法,除了启发法国学派以科学性确立比较文学学科合法性的做法外,也因其作为特殊时代文化背景下的产物,成为学科史上考察19世纪末独特的学术研究范式与逻辑规则的重要典范例证,具有不可忽视的历史史料意义。

[1]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研究组.比较文学研究资料[C].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2]曹顺庆.比较文学学科史[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10.

[3]范存忠.中国文化在启蒙时期的英国[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

[4][德]弗·施莱格尔.浪漫派风格:施勒格尔批评文集[M].李伯杰,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5]干永昌.比较文学研究译文集[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6]洪谦.西方现代资产阶级哲学论著选辑[C].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7][德]胡戈·狄泽林克.比较文学导论[M].方维规,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09.

[8]刘放桐.新编现代西方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9]刘介民.比较文学译文选[C].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10][法]马法·基亚.比较文学[M].颜保,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11][法]提格亨.比较文学论[M].戴望舒,译.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37.

[12]王向远.比较文学系谱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3][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M].刘象愚,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4.

[14][美]乌尔利希·韦斯坦因.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M].刘象愚,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15]伍蠡甫.西方文论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责任编辑 闵 军)

Comparative Method and Historical Construction——A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f Methodology i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by Posnett

YANG Ming-chen
(School of Liberal Arts,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100088)

As the firs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work in the history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the Comparative Literature by Posnett at the end of19 centuries has a great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inmethodology.Sticking tomaking a scientificmethod towards literature and influenced by scientific thinking cornered by Spencer's social evolutionism,Posnett's research emphasized the dependence of literature to social history and natural environment,focusing on carding and construction of literature evolution process.The thinkingmode of his pursuit in general evolution and comprehensive comparison and the scientificmethod have formed the creative research origin on the basis of embryology.And thismethodological discipline exerted important effects i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had an assignable scientific historicalmeaning.

Comparative literature;Scientific method;World conception;Historical status

I206

A

1672-2590(2015)02-0070-08

2015-01-17

杨明晨(1990-),女,山东济南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奈特比较文学波斯
雷沃阿波斯农业装备
让友谊像一排树那般充满生机
让友谊像一排树那般充满生机
雷沃阿波斯农业装备
雷沃阿波斯农业装备
让友谊像一排树那般充满生机
雷沃阿波斯农业装备
比较文学视阈下高校英语专业美国文学课混合式教学探讨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介绍
国际汉学的传统与现代——第22届国际比较文学大会圆桌会议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