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间不可忽视的关系

2015-02-12 21:52邓喜清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湖北武汉430079
图书馆建设 2015年4期
关键词:用书字段责任者

邓喜清 (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 湖北 武汉 430079)

文献间不可忽视的关系

邓喜清(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 湖北 武汉 430079)

配套用书中的主体用书和辅助用书、文献的不同版本、丛书(多卷书)中的各个分册,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呼应的关系,深入揭示文献之间的内在关系可以实现书目数据的共建共享,更好满足读者的需求。基于此,编目员需要具有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认真查看文献实体,仔细辨认并提炼出有用的书目信息,保证检索字段准确完备、附注字段详细清楚,精心著录,做好每一条书目数据。

文献书目数据关联关系著录

普通文献实体一般由封面、题名页、版权页、前言、正文等部分构成,这些组成部分集中反映了文献的身份特征及其个体差异,也给编目员提供了必要的著录信息。文献彼此之间的关系,正是依赖这些元素搭建起来的。笔者在日常编目工作中接触了大量的案例,对其总结发现许多文献间的相互关系。

1 文献间关系的梳理

文献之间的关系从物理实体上表现为两者及以上文献的关系,从类型上概括起来种类很多,其中比较常见的有:配套用书中主体用书与辅助用书的关系;文献不同版本的关系;丛书(多卷书)中各分册的关系。

1.1配套用书

配套用书即是把某一学科或者某一专业相关用书组合在一起,形成主体用书和辅助用书两个部分。一般情况下主要是指教材和围绕教材内容精心编辑的习题集或者参考资料等文献。

配套用书也有相应的提示信息,基本上在内容提要或前言、后记中会出现“本书是XX的配套用书”等表述,但配套用书有时并非同时出版,甚至出版时间上相隔很久,不易被图书馆同时订购入藏,在具体到馆编目时,不在同一时间编目,难免会遗漏这方面的信息。

1.2文献不相同的版本

1.2.1文献实体上标明版本的关系

版本是指同一种文献(出版物)因编辑、传抄、制版、排版及装订或制作形式的不同而产生的不同图书。版本主要记录在版权页上。版权页又叫“版本记录页”。此页载有版权说明、版次等信息。初版一般标识为“第1版”,之后的版本为“第2版”、“修订版”之类。除“第1版”外,其他版本图书从内容上均与“第1版”有关联。

1.2.2文献实体上仍标明“第1版”,但通过其他信息可追溯到关联的版本。

第一种情况,一部作品,先后在不同的出版社出版,从文献版权页上看均显示为“第1版”,但题名、作者、正文内容是完全一致的,只是排版稍有不同,出版地有别,ISBN(International Standard Book Number,国际标准书号)不同。这类文献有人称之为“隐性复本”,而非真正复本。

第二种情况,一部作品,分别用两种语言形式出版,如一本正文为中文,另一本正文为英文。

第三种情况,一部作品,分别用两种文字形式出版,先用繁体字出版,再引进到大陆以简体字形式授权出版。

第四种情况,原著、原著改版与译著。其中,译著1是据原文第2版译出,译著2是据原文第3版译出。译者不同,译著其他信息也有所不同,但它们共同的来源是原著。

1.3丛书(多卷书)的各个分册

丛书是根据主编取材立意的需要,按一定的目的,将若干个单本著作冠以一个总书名下汇编于一体的集群式图书,有的是一个作者写的,有的是一个出版社出版的。丛书一般分多卷册出版,在出版形式上分有编号和无编号两种。丛书的各个单册有独立的题名、作者及相关信息,它们在内容上并无直接联系、单独成册,但外观设计一致,既形成一个系列,又自成一体,从视觉上极易与其他图书区分出来。丛书名也很容易识别,一般题名最后会出现如“丛书”、“丛编”、“丛刊”、“文库”、“汇集”、“集刊”等字样[1]。丛书各分册之间的关系,就整体而言,属于一个有机集合;而从单册来讲,属于平行关系。

2 文献间关系的深层次揭示

文献间关系是在系统支持下,通过MARC(Machine Readable Catalogue,机器可读目录)的功能作用来实现的。要准确、客观地反应文献间的关系,编目员在著录时应注意文献实体提供的相应信息及灵活运用MARC格式。

2.1文献间关系的揭示条件

第一个条件是题名。在MARC记录中,题名的划分有很多种,有正题名、副题名、分题名、丛编题名、并列题名、统一题名等,按题名所在位置又分为书脊题名、封面题名等。题名是一部文献的点睛之处,在实际著录时,编目员如果遇到一部文献有多种不同的题名时也应一并准确、完整地记录在相关的书目数据中。

第二个条件是责任者。责任者分个人责任者和团体责任者,其中个人责任者比较复杂。个人责任者又分本国责任者和外国责任者。外国责任者姓名在文献实体上呈现多种形式,其一有姓名原文和译文;其二仅有原文;其三仅有译文。对待外国责任者的姓名,编目员需要查寻相关参考工具书,如《英语姓名词典》等,尽量使用规范姓名著录,以便于统一识别,这些变化的责任者需要说明时往往会产生相应的附注。此外,责任者还分主要责任者和次级责任者,编目员在著录时不能漏掉。

第三个条件是出版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出版机构会发生变化,出现合并或者更名现象。再者,文献本身也会因为各种原因选择新的出版社,满足更多地方的读者需求。有些译著是经授权后出版的,更有授权不同机构出版的。一旦出版机构有变化,编目员就需要通过MARC做出相应的说明。出版机构变化后,对应的ISBN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这是连带作用。

借助网络技术的力量,有些MARC记录还能关联到封面影像及正文片段,为识别不同的文献提供更直观的可视化条件。

2.2 正确处理文献间关系

2.2.1检索字段的著录

系统一般为读者提供的检索条件包括题名、作者、出版社等。检索字段除010字段(国际标准书号)、200字段(题名与责任说明)、210字段(出版发行项)、225字段(丛编项)外,还应有连接字段,如410字段(丛编)、488字段(其他相关作品)、451字段(同一载体的其他版本)。此外,并列题名用510字段著录、原文题名用500字段著录,责任者检索字段则用701字段、702字段著录。当然,并非每部文献都具备这些检索字段。

2.2.2附注字段的著录

对一般附注信息的添加和维护也很重要。如果文献中作者发生变化,需再次出版该文献,编目员需要使用附注字段加以描述,说明变化的结果,可用314字段说明;如果出版机构有变,编目员可采用306字段具体描述变化的出版社信息。有些译著据原文第X版译出的信息,应使用305字段说明。对于一些连接字段的内容,一般系统不自动生成相应的附注导语,这就需要由编目员人工添加附注,予以说明,如488字段,应先添加311字段,并注明相应的文字内容。

2.2.3记录之间对应著录

文献间出现某种关系,编目员需在彼此的记录中对应著录。这种对应著录是双向连接著录、相互对应附注,不能顾此失彼,不可只在一条书目数据里进行著录,而忽视其他相关的书目数据。

2.3实例解析

例1:译著

① 2001#$a反黑客工具包$f(美) Mike Shema, Bradley C. Johnson著$g赵军锁, 姜南等译

210##$a北京$c电子工业出版社$d2005

2252#$a信息安全丛书

305##$a据原书第2版译出

306##$a本书由美国麦格劳-希尔教育出版(亚洲)

公司授权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

314##$a责任者Shema规范汉译姓:施玛; 责任者

Johnson规范汉译姓:约翰逊

50010$aAnti-hacker toolkit$mchinese 701#1$a施玛$g(Shema, Mike)$4著

② 2001#$a反黑客工具箱$f(美) Mike Shema ... [等]

著$g余杰, 黄彩霞译

210##$a北京$c清华大学出版社$d2009

2252#$a安全技术经典译丛

305##$a据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2006

年英文版第3版译出

306##$a由美国麦格劳-希尔教育出版(亚洲)公司

授权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50010$a Anti-hacker toolkit$mchinese 701#1$a施玛$g(Shema, Mike)$4著

解析:在例1中,①与②看似两种图书,但仔细辨认,它们的统一题名(即500字段)的内容是相同的,从306字段还会发现,①是据原文第2版译出,②是据原文第3版译出,作者是相同的,由于译者不同,翻译风格有别,正题名有所差异,但它们最终指向的原著是同一的。因此,在著录时译著的演变过程和细节都不能漏掉。

例2:不同版本

① 2001#$a .NET移动通信程序设计$f刘志安编著

210##$a北京$c清华大学出版社$d2002

311##$a本书繁体字版书名为《.NET行动通讯程式设计》,由台湾文魁资讯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451#0$12001#$a.NET行动通讯程式设计,

$1210##$a台北$c文魁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② 2001#$a.NET行动通讯程式设计$f刘志安编

210##$a台北$c文魁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311##$a本书简体字版书名《.NET移动通信程序设计》,由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451#0$12001#$a.NET移动通信程序设计$1210##$a

北京$c清华大学出版社

解析:在例2中,311字段起了关键性作用。从311字段可以发现,①是②通过授权后出版的简体字版。它们的内容是一致的,只是文字形式上表现不同,由于港台地区语言的表述形式与大陆地区有所区别,所以用简体字形式出版时正题名略有变化。

3 深入揭示文献间关系的意义

3.1有利于编目员准确识别,更好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

目前编目机构种类很多,国内高校图书馆成立了以北京大学图书馆为中心的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hina Academic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ystem, 简称CALIS),公共图书馆则成立了以国家图书馆为中心的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 (Online Library Cataloging Center,简称OLCC),在编目规则的细节上两大机构略有差别,难以完全统一,但是从整体上看还是大体一致的。编目员在工作中,不要纠结于规则中的细节区别,可按照总体规则要求进行系统、完整的著录,将文献中的有用信息通过MARC逐一揭示出来,以便于书目数据的准确识别及交换,从而最终实现数据资源的共建共享。

3.2充分满足读者的检索需求

文献间的关系是通过书目来体现的,书目著录得越精细、完整,揭示文献的各种特征就越详实,那么读者使用起来就更方便、快捷。读者的最终目的是获取知识,浏览和检索书目、查找和遴选图书的过程也能获得知识。手工时代的款目为读者提供检索的内容仅限于题名、作者等简单项目,现代机编书目提供的信息和知识更丰富,如文摘、封面等文献客观内容,甚至是与版本等相关的学术知识,书目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客观信息描述,而可以扩展为更有参考价值的学术知识。深入揭示文献间的相互关系,更能满足读者全方位、多层次的学习需求。

[1]李璞. 多卷书与丛书的题名辨识与著录[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09(10):40-43.

Connections among Literatures Can't be Ignored

There are corresponding connections among the main reference and the auxiliary reference in a set of books, different editions of a book and different volumes of a series (multiple volumes). Further revealing inner connections among different literatures could help to realize the co-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of bibliographic data, and satisfy readers' needs better. Based on this, the cataloguer should have the professional dedication with highly responsibility, check the literature entity seriously, recognize and extract useful bibliographic information carefully, make sure the completeness and the accuracy of the search field and the subsidiary field,catalogue carefully, in order to do well in every bibliographic data.

Literature; Bibliographic data; Correlation; Cataloging

G254.1

B

邓喜清 女,1967年生,现工作于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已发文数篇。

2014-11-06 ]

猜你喜欢
用书字段责任者
参考文献著录项目
——责任者著录规则(一)
浅谈台湾原版中文图书的编目经验
吃书与用书
论建筑物外墙脱落的侵权责任承担者
吃书与用书
用书装饰心灵
CNMARC304字段和314字段责任附注方式解析
参考文献著录细则
无正题名文献著录方法评述
关于农家书屋用书出版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