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民办教育制度,提高民办教育质量

2015-02-13 00:22张怀君
天津教育 2015年4期
关键词:办学条件民办学校公办

■本刊特约评论员 张怀君

民办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没有高质量的民办教育,就没有教育的高质量;没有现代化的民办教育,就没有教育的现代化。在教育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健全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促进公立、民办教育的竞相发展,对于形成多元办学主体,生成多种办学模式,繁荣我国教育事业都是极其必要的。由于民办教育的体制优势,为人们提供了多种教育服务,满足了人们选择多样教育的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办教育事业得到了很快发展,在国家教育事业体系中已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学前教育、服务流动人口教育等方面发挥了特别重要的作用。据相关数据统计,近些年,我国的民办教育呈现了较快的稳步发展的趋势,但距离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在办学规模、体制机制、办学质量等方面均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

其一,民办教育不够发达,办学条件较差。社会对民办教育的需求,特别是对优质民办教育的需求比较大,存在求学难的问题,致使一些民办教育机构班额过大。民办学校的办学条件整体水平较低,发展不均衡,两极分化现象严重。

其二,办学经费困难,应试教育问题严重。随着公立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办学经费保障水平的提高,民办学校的办学比较优势被弱化。民办学校为保持优势,不得不增加投入,提高办学成本,办学经费凸显困难。民办学校为生存发展,一部分学校不得不适应生源市场,采取功利化的手段,招生、办学迎合社会的功利需求,以牺牲学生全面发展为代价,与公立学校拼应试、升学。如果说应试教育现象普遍存在的话,民办学校的应试教育问题更加突出。

其三,管理事故、安全事件多发。近些年在大众媒体披露的教育事件中,有很多发生在民办学校,特别在学前教育学段更为突出。

解决民办教育的发展问题,必须从健全制度、落实责任、强化执行上下功夫。

首先,应强化促进发展民办教育的共识。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其发展应得到支持。民办教育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意,促进民办教育制度建设是现代教育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促进民办教育发展是各级党委政府的责任。地方政府应把发展民办教育视为己任,像支持公办教育那样促进民办教育的发展。

其次,加强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制度建设。一要健全民办中小学、幼儿园办学经费补偿制度。中小学、幼儿园属于基础教育,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学前教育实行普惠政策。民办中小学、幼儿园承担了国家的责任,在受教育主体中,流动人口占较大一部分。因此,建立补偿民办教育的制度,一方面可以促进民办教育的发展、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减轻受教育者的经济负担,缩小贫富差距,促进教育公平。二要严格规范民办学校教师准入、职称、工资福利待遇制度,打通民办与公办学校教师交流的通道。民办教育的质量问题,根本原因是教师的质量问题。民办学校教师现状是:准入标准把握不严,待遇偏低、保障差,职称政策不落实,民办学校教师转入公办学校时工资、职称等待遇难以对接。由于政策原因,民办学校教师队伍不稳定,难以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三要大力加强对民办学校的管理服务。民办教育在地方政府管理视野中,处于边缘地位,将民办教育机构视为“二等公民”,区别对待。以往的民办教育事故,其原因多与政府管理缺位有关。当前,需要解决的管理问题,一是落实各级政府责任,使政府端正服务态度,扛起管理服务责任;二是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本着管办分离的原则,充分尊重民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建立服务型的管理制度,引导民办学校步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主的发展轨道。

猜你喜欢
办学条件民办学校公办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亚运城再添一所公办学校! 广铁一中天峰中学落成启用
全国近两成学生在民办学校就读
我国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实证研究
民办教育促进法修正案获通过
关于公办养老机构深化改革的思考
义务教育民办学校“非营利”是一大进步
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专项督导评估指标体系
长沙严禁公办中小学接收择校生
在标准化学校建设中改善中职学校办学条件的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