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产业对接视角下河北省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分析

2015-02-13 09:55刘俊萍唐山师范学院经济管理系河北唐山063000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京津异地河北省

吴 琼,刘俊萍(唐山师范学院 经济管理系,河北 唐山 063000)

京津冀产业对接视角下河北省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分析

吴琼,刘俊萍
(唐山师范学院 经济管理系,河北 唐山063000)

京津冀产业对接的加快推进将为河北省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提供重大契机,采用SWOT分析的方法,分析河北省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以及机遇,提出河北省有效承接京津养老服务产业转移的战略对策。

京津冀产业对接;养老服务产业;异地就医;医养结合

一、问题的提出

京津冀一体化是指京津冀地区各产业的全面协同发展,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以及河北省11个地级市的协同发展。早在20世纪80年代,该设想就已提出,2014 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至此,京津冀一体化被确定为重大国家战略,京津冀一体化进程将快速推进,京津冀地区有望成为自然环境良好、产业分工合理、区域联动发展的中国经济重要一极。但是从社会发展层面看,目前京津地区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严峻,伴随人口老龄化问题而来的是老年人养老问题,养老服务产业作为保障老年人生活的一项重要产业,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在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京津冀区域养老服务产业协同发展,特别是实现养老服务产业高效对接已提上日程,如何合理配置三地的养老服务资源成为了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尝试在京津冀产业对接视角下,对河北省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进行 SWOT分析,以期能够充分发挥各区域的互补优势,促进京津冀养老服务产业协同发展。

二、河北省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一)优势(strengths)分析

1. 产业运营成本优势

养老服务产业经营成本主要包括人力成本、房屋租赁成本、生活成本(用电、用气、用水、饮食等)等三个方面。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从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工资水平来看,2013年北京市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的平均工资为34 963元,天津市为30 275元,河北省为24 149元;从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来看,2013年商业营业用房每平方米平均价格北京为26 405元,天津为16 550元,而河北省仅为7 690元;从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年全年现金消费支出可以看出,2013年北京市城镇居民平均每年全年现金消费支出为26 274.9元,天津为21 711.9元,河北省为13 640.6元,所以在人力成本、房屋租赁成本、生活成本三个方面,河北省明显低于北京和天津,较低的养老服务成本可以更大程度上满足北京及天津地区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2. 城市群区域分布优势

河北省所处区域优越,承德、张家口、保定、廊坊、唐山、沧州紧邻京津地区,随着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快速发展,未来该地区将形成大型城市群,单一城市的概念将逐渐弱化,这对于加快京津冀三地产业对接,发展养老服务产业具有巨大优势。

3. 环境优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年人对于养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大城市环境污染严重,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明显不能满足老年人更高的养老需求。河北省地处华北,北依燕山,外环渤海,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秦皇岛北戴河海滨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驰名中外的旅游度假胜地;承德市风景优美,空气质量良好,承德避暑山庄是盛名远播的皇家园林,围场、丰宁、坝上都是著名避暑胜地;保定涿州市毗邻北京,历史悠久,古迹众多,人文历史资源丰富,现已成为北京人“异地养老”的热门选地;保定涞水北与北京门头沟区、房山区相连,距北京市中心90公里,涞水野三坡的百里峡、龙门天关等都是著名风景区,河北省多地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非常适宜老年人养老。

4. 政策优势

河北省政府高度重视京津冀养老服务产业的协同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政策,如《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冀政[2014]67号)就指出要发挥河北省区域优势,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打造养老服务品牌,吸引养老服务企业入驻;河北省《养老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以机构养老为支撑,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养老服务体系;河北省《关于对养老服务机构实行奖补的意见(试行)》》(冀民[2011]73号)制定了对养老服务机构的财政补贴政策,一系列促进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有利于京津冀养老服务产业的对接。

(二)劣势(weaknesses)分析

1. 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模式尚未形成

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模式是指将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与老年人医疗服务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1]。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患病率上升,当老年人发生疾病风险时,将不得不长期奔波于养老机构和医院之间,在给老人和家属带来生活不便的同时,也会因治疗不及时而延误老年人的病情,所以老年人在选择养老机构时,不仅对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居住环境有一定要求,而且更重视养老机构所能提供的医疗服务水平。定期体检、健康咨询服务、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康复护理、临终关怀服务等一系列医疗配套服务,是老年人选择是否进入该养老机构的主要因素。近几年来,虽然河北省养老服务产业发展速度较快,但是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模式尚未形成,绝大多数养老机构以提供简单的日常生活照料为主,也缺少与周边医疗机构的合作,难以为老年人提供及时的、专业的医疗护理服务,并且我国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成为了制约河北省有效承接京津养老服务产业转移的因素之一。

2. 医疗保险异地报销难

医疗保险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减轻老年人就医的经济压力,但是由于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统筹层次低,多数地域相邻的县区之间医疗保险异地报销在定点医院选择数量、报销程序、报销比例上存在很大差异。北京市、天津市与河北省分属不同的医疗保险统筹区域,虽然随着医疗保险制度不断完善,已基本实现异地就医费用结算,但是仍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定点医院选择数量存在差异。北京市异地就医人员可以在北京市选择一家定点医院,在外地选择两家定点医院。而在北京市内就医可以选择四家定点医院和一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或者是两家社区卫生服务站,三家定点医院,由此可见,在选择医院方面,北京市内就医比异地就医范围广泛。二是异地就医即报即销尚未实现,报销程序繁琐。《北京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细则》《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就医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北京老年人异地就医首先需要申请异地安置,到当地社保机构进行异地安置审批,异地安置审批期限为1年,到期后,应重新审批,异地就医符合北京市报销范围的,需要个人先行垫付医疗费用,经审批合格后北京市医保基金予以支付。异地审批与报销所需时间漫长且手续繁杂,给老年人异地就医带来了不便。

3. 河北省对养老机构的扶持政策未惠及京津老年人口

在河北省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全国水平的情况下,河北省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养老服务机构的发展。2012年,河北省民政厅、财政厅联合制定了《关于养老服务机构实行奖补的意见(试行)》,该意见中明确规定:利用自有资金建设养老服务机构用房的,按每张床位不低于1 5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建设奖补,最高奖补金额不超过100万元,对连续运营一年以上的养老服务机构,按实际入住河北籍老年人占用的床位数量,给予每月每张床位不低于50元标准的补贴。由此可见,河北省政府对养老机构扶持力度较大,但是这些扶持政策仅限于河北籍老年人,对于京津老年人入住河北省养老机构相关扶持力度较弱,许多承接京津养老服务产业的河北省养老服务机构得不到相应补贴,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河北省与京津养老服务产业的对接。

(三)机会(opportunities)分析

1. 京津养老服务业供需矛盾突出

随着人们平均预期寿命的提高和生育观念的变化,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2013年,北京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292.9万人,占总人口比重13.9%,天津市 60岁以上老年人口 200.85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20.1%[2],与京津严重的老龄化程度相比,京津养老资源难以有效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北京市养老机构发展研究报告》中数据表明:截至2013年,北京市的养老机构数量增加到410家,床位数量为80 516张,北京市11个区县存在养老床位缺口,西城、东城、朝阳、海淀和丰台5个区县的缺口在5 000张以上,全市养老机构床位缺口为3.12万张[3]。在养老资源供需错位的同时,京津养老资源结构性矛盾突出,公办养老机构由于有政府补贴,价格低廉,一床难求,而民营养老机构经营成本较高,平均收费标准4 332元每月,而2013年北京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平均为2 773元[4],由于老年人经济能力有限,部分民营养老机构入住率低,床位空置现象严重,北京市高额的养老服务费用将许多有养老需求的老年人排斥在市场之外。在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河北省直接承载京津外溢的养老服务需求,京津冀养老服务产业对接成为可能。

2. 京津冀交通一体化为京津老年人河北省异地养老提供了便利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作为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基础和纽带的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正在逐步推进。2014年河北省出台《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意见》中指出:加快推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争取将通州——燕郊、大兴——固安、赤庄——廊坊、房山——涿州等城市交通轨道项目纳入规划并尽快实施。同时,北京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拟将北京铁路线修往河北相关城市,建立京津冀半小时通勤圈,北京市交通工作会议中拟定北京力争2020年构建以北京为中心50公里半径范围内的1小时交通圈,京津、京石、津唐、津秦、津仓等主要城市之间均能实现1小时到达,到2020年,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计划形成京津冀9 000公里高速公路和主要城市3小时公路交通圈,随着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快速推进,北京、天津到河北省主要城市的交通将越来越便利,所需时间越来越短,北京、天津老年人在河北省异地养老时,老年人若想回京、津治疗疾病、子女到河北省养老服务机构探望老人等交通问题可以解决,将吸引更多的京津老年人河北省异地养老。

(四)危机(threats)分析

1. 京津养老服务产业迅速发展

随着京津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重,社会养老服务需求不断增加,因此,不断发展养老服务事业,提高养老服务水平,已经成为北京、天津主要民生政策目标之一。2013年北京市政府出台了《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养老床位达 16万张,新审批的养老机构中,80%的养老床位具有养护功能的目标,并采取了建设补贴、税收优惠、运营补贴等一系列鼓励扶持政策;天津市自2014年起新建公办养老机构实行公办民营,并享有五项政策扶持。京津两市养老服务产业的快速发展将吸引大量老年人本地养老,对刚刚推行的河北省异地养老形成大的竞争威胁。

2. 老年人安土重迁思想浓厚

虽然河北省异地养老价格低廉、环境优美,但是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影响,大多数老年人养老观念尚未改变,安土重迁思想浓厚。据调查数据显示,京津老年人愿意异地养老比例为 18.67%,不愿意到异地去养老的老人比例为81.33%[5],其中,收入水平低、文化程度低、社会交往良好、与子女关系良好的老年人对异地养老较为排斥。京津老年人的养老意愿对河北省承接京津养老服务产业转移提出了挑战。

三、基于SWOT分析的战略选择

(一)河北省发展高品质、有特色的养老服务产业

1. 加强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

应在高校积极开设养老服务专业,加快培养老年护理、老年医学、老年社会工作、老年营养膳食、老年心理等专业人才,为养老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人才储备。加强对在职养老服务人员的老年身体护理、老年康复护理、老年心理咨询等方面的培训,养老机构尽可能去聘用具有国家职业等级资质的养老护理员,并确定与职业等级资质和服务水平相关的福利待遇,改变过去人们心目中养老服务工作工资低、待遇差、工作辛苦的印象,鼓励养老服务人员不断加强自身技能培训,提高服务质量,促进养老服务人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

2. 大力发展建立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模式

鼓励部分公立医院转型为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如将病床使用率较低、效益较差的医院转型为承担老年人疾病预防、定期体检、护理、康复服务的养老机构。通过政策扶持等方法支持规模较大的养老服务机构内部设立医疗机构,主要围绕老年人的医疗需求开设相关科室,积极做好老年人慢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理、康复护理工。同时,对于没有能力内部建立医疗机构的养老服务机构,应积极鼓励其与周边医疗卫生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在合作医疗卫生机构中开设老年人住院“绿色通道”,缓解老年人“看病难、住院难”的问题,医疗卫生机构通过开展巡诊、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等方式,使老年人享受到及时、有效、安全的医疗服务。河北省通过发展建立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模式,既可满足京津冀三地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也可解决京津老年人在大城市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满足老年人的医疗服务需求。

3. 依托区域和环境优势建立特色养老服务机构

张家口、廊坊、保定、唐山可利用自身毗邻京津的区域优势,发展建立集养老、医疗、康复、护理为一体的新型养老服务机构,为京津老年人提供物美价廉的养老服务。而素有“首都后花园”之称的秦皇岛以及生态环境良好的承德市,可利用自身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建立大型休养疗养基地。同时,秦皇岛、承德养老服务机构也可与京津养老机构建立异地养老机构联盟,大力推广候鸟式养老,吸引京津老年人天气炎热时到秦皇岛、承德过夏避暑。

(二)京津冀三地完善养老服务产业对接的配套政策

1. 完善京津冀医保异地就医政策

京津冀医保异地就医报销难是制约京津老年人河北省异地养老的主要因素之一。京津冀三地需打破区域利益壁垒,简化患者异地就医报销流程,保证患者异地就医时享有和本地就医数量相同的定点服务机构、报销比例,实现京津冀医保异地就医即报即销。

2. 河北省应加强对养老服务机构的扶持力度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步提高,养老服务机构运营成本也势必提高,所以应建立养老服务机构长效财政补贴机制,同时扩大补贴范围,将财政补贴惠及京津人口。

3. 加快推进京津冀一体化

国家应尽快出台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规划,加快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打破京津老年人异地养老的空间限制,实现京津冀卫生医疗一体化,在天津、河北等地建立高水平的护理机构和康复机构,满足京津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

[1] 张旭.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 2014(3):102-104.

[2] 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课题组.关于天津市养老机构发展和入住老人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J].求知, 2015(2):46-48.

[3] 李泽伟.本市养老床位缺3万张[N].北京青年报, 2014-11-15(5).

[4] 方圆.2013年北京市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人均月增260元[EB/OL].http://www.china.com.cn/guoqing/2013-02/07/cont ent_27916070.htm,2013-02-07.

[5] 吕丹娜,李延宇,丁玉乐,等.老年人异地养老意愿调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京津冀地区的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0(3):310-313.

(责任编辑、校对:韩立娟)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lderly Care Service Industry in Hebei Province in the Prespective of Beijing-Tianjin-Hebei Idustrial Docking

WU Qiong, LIU Jun-ping
(Department of Economic Management,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Tangshan 063000, China)

Idustrial docking of Beijing-Tianjin-Hebei is one of the importants contents of Beijing-Tianjin-Hebei intergratio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Beijing-Tianjin-Hebei Idustrial docking provides maior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for the elderly care service industry in Hebei province. We did the SWOT analysis to analyze 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and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lderly care service industry in Hebei province in this paper. And then we could provide a solution for the shift of the elderly care service industry from Beijing-Tianjin to Hebei.

idustrial docking of Beijing-Tianjin-Hebei; elderly care service industry; remote medical treatment; combination of medical care and nursing

C913.7

A

1009-9115(2015)03-0144-04

10.3969/j.issn.1009-9115.2015.03.038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HB14LJ002),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ZD201459)

2015-04-10

吴琼(1986-),女,河北迁安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社会保险。

猜你喜欢
京津异地河北省
2020年河北省对外经济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
河北省
图解跨省异地就医
地方政府赶超行为对消除贫困的阻碍分析
地方政府赶超行为对消除贫困的阻碍分析
推进医保异地结算 稳字当先
京津城际ATP光电隔离盒的国产化研究
京津城际MSTT元素封锁故障攻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