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本科院校在培养对口单招学生中的几个“矛盾”

2015-02-13 07:52罗晓燕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9期
关键词:对口本科生矛盾

罗晓燕

(淮阴工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江苏淮安223001)

普通本科院校在培养对口单招学生中的几个“矛盾”

罗晓燕

(淮阴工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江苏淮安223001)

本文集中探讨了对口单招生从入学到毕业常见的几种“矛盾”,矛盾代表了事物的两面性,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对口单招生因其种种特殊性使得他们在对自身的认识、课程的学习、脆弱的心路历程、技能的进阶与创新、就业这几个环节都会存在认识的误区。对于解决这几个“矛盾”,本文提出了大致的思路和一些具体实施的方法,从正面引导单招学生走出种种误区,使他们快乐、充实地度过大学四年。

对口单招;学生工作;指导就业;心理辅导

对口单招制度和单招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仅在我省试行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几年来我校已经向社会贡献了一大批优秀的单招生,从社会的反馈来看,单招生制度基本上是很成功的。但伴随着高校的扩招,对口单招的学生入学数量也呈上升趋势,与此同时不断有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摆在广大班主任和辅导员面前。作为一线的从事学生工作的老师,单招生的心理、生活、学习、就业等方面都是值得研究的领域。

对口单招制度是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完美结合。从宏观方面来说,既延伸和充实了中等职业教育,也推动和发展了高等教育;从微观领域来讲,也让一部分优秀的追求上进的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有了获取更高文凭和学习更多文化知识的通道。对于对口单招政策,我省也有完备的相关制度和体系:每年五月份采取单独命题、统一考试、省内统一录取对口单招生。这样的规范制度推动了对口单招制度的发展,不断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但是选拔人才容易,把这些学生培养成为能被社会认可的有文化、强技能、高素质的人才一直是一项课题,本文简单地探讨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单招学生工作中面临的新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一、高技术人才和职业技术教育短板之间的矛盾——学生对自身的认知

笔者带了3个班的大一对口单招班,第一次班会课就把一个问题摆在了学生面前:“你们到底为什么会坐在这里”,学生们的回答突显出一个问题——他们对自身没有准确的定位和认知。在中国这样的制造业大国不缺科学家和低级劳动力,最缺少的是高级技术工人,而现有的职业教育的短板在于学期短,忽略基本理论的学习,这样往往难于完成对技术工人的培养目标。而其毕业生再没有被社会认可的文凭和必要的技术知识就很难敲开企业的大门,获得不了更好的实践平台。在此矛盾下,江苏这个制造业大省在高级技术工人紧缺的背景下率先试点了对口单招制度。

学生们懂得了这样的矛盾,才能明确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定位:过去自己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佼佼者,通过了全省严格的选拔考试来到了大学校园;现在他们要按照给他们制定的培养计划,顺利地完成各种项目的学习与考核;以后他们应该作为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被社会所认可。这样的第一课对于懵懂迷茫的新生来说是十分有必要的,也是班主任对学生的正确引导的开始。

二、薄弱的文化基础和高要求的毕业条件之间的矛盾——必修课怎么过

单招班学生一般都没有参加过高考,初中毕业后直接去中专、技校、职业高中等专业性较强的学校进修,这类学校的培养模式和办学理念与普通高中有着明显的区别:重技术、轻文化基础知识,重毕业率、轻学生质量,没有普通高中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学生们的逻辑思维、空间想象、处理问题等方面的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培养提高。这类学生进入本科院校后,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大学物理等文化基础课程成为他们的软肋,他们在这些课程上花费的时间远远超出在专业课上学习的时间,然而成效甚微。本科毕业条件是修满培养计划中所有学科的课时,且考核合格,通过英语四级。但是,现实是本科院校不可能为了迁就单招学生而降低办学标准,学生的学业水平也不可能在一朝一夕之间就会大幅度提高,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着的。所以,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让单招班学生清楚认识到这个矛盾,并且实际行动起来。此外,高校也应该就该矛盾采取一些应对解决措施。

我们学生工作者首先要让学生明白教育目的不是单纯地让学生拥有知识,而是要让学生学会并掌握一套学习新知识的方法,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套思维方法,如果今天的几门必修课都吃不透、搞不懂,以后走上社会,进入用人企业会有更大的挑战。这样当学生把对课程的恐惧当成磨练,把习题当做营养,把考试当成挑战,由被动变为主动,把被课程拖着跑变成拉着学业向前奔。另一方面作为辅导员和班主任,要充分组织好学生的晚自习,保证晚自习的时间和质量,帮助同学搜集一些必修课的辅导资料和历年考题,把难题拿到黑板上,大家集思广益,基础好的同学带动基础差的同学,这样集腋成裘必修课成绩就能够慢慢提高。

三、脆弱的内心和艰苦的学业之间的矛盾——如何赶走单招生内心的自卑

对口单招生在学业进行的同时也会遇到自卑感和挫折感,这些心理障碍是由很多因素导致的:普通的本科生会认为他们不是通过普通高考进入学校,没有经过高中三年的“苦读”而“另眼相看”,就业时用人单位会很在意他们与一般普通本科生不是完全一样的简历。另外,在学校里单招生的班级、宿舍、培养计划以及考试处处都透露着与普通本科生不一样的待遇。这些种种对于刚踏入校园的内心敏感的年轻人来说,无疑会让他们觉得自己是当年考学的失败者,是二等公民大学生,是学习不刻苦,成绩不好,喜欢贪玩的一类人,用人单位更喜欢普通本科生不喜欢单招本科生等。这些过度的敏感和内心在艰苦的学业面前尤其显得脆弱,上课有些知识听不懂、考试偶尔挂科、老师的善意批评都会让这些挫折感放大。

自尊和他尊是相互依存的,个体对自我的认识是通过以他人作为镜子来反映的,尊重需要是在大学生思想教育和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的内容。所以解决这些挫败感应当从此入手,在挫折感和自卑感的泥沼中,青年学生十分迫切地需要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他们把别人对自己的理解和尊重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他们迫切地需要学校和社会对“单招生”的看法。所以在具体的学生工作实践中,老师应该注意和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长处,多表扬他们。针对他们一些负面情绪,应该分析出产生这些偏见的原因,帮助他们解开心里的疙瘩,树立起战胜学习困难的信心。

四、技能的优势和能力提升的矛盾——如何树立学生的创新精神

对口单招学生由于在中等职业学校时就对所学的专业有所了解,接受了一定的专业教育和职业训练,具有较多实践知识和较强的动手能力。对口单招培养模式主要承担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由于社会对人才需求层次的提高,中专毕业生就业岗位的下移,这一类高职高专培养出来的佼佼者有必要到普通本科学院学习更多的理论。虽然他们动手能力强,技术过硬,但是绝大部分创新能力还是较低的。一是缺乏创新观念和创新欲望。许多单招生虽然不满足于现状,但往往只是唉声叹气,自己缺乏行动的信心。二是缺乏创新的毅力。虽然有些单招生也能认识到毅力在创新活动中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往往虎头蛇尾、放弃追求。三是缺乏创新的兴趣。现在单招生的兴趣往往随着时间、环境、心情经常变化,缺乏深度和广度,同时比一般本科生更加艰难的文化课学业也让他们的兴趣消磨殆尽。四是缺乏创新所需的执行力。在执行的速度和广度、执行的整体性和层次性、执行的体验性和感应性、执行的规划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单招生相比普通本科生普遍存在着不足。五是缺乏自主创新的能力。部分学生有创新的想法,但他们往往不知从何下手,而且由于他们自身能力的缺陷,即使开始创业了,最终也是以失败告终。因此,对于单招生需要加强培养和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并且辅助安排一些有带队老师的创业项目让他们先热热身。

对于如何树立学生的创新精神,笔者认为首先需构建针对单招生所特有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给单招生发展提供多次选择机会。长期以来,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学生通常只是服从、执行,很少有选择的机会,学生只是结构单一,创新实践能力不足,适应性及发展后劲不足。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式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大众化教育又注重与社会的对接,所以出于特殊地位的单招生更必须时刻紧盯社会变化,将单招生的目标从培养“专业技能人才”转变为培养“全面型人才”。以人为本,把学生的发展作为中心,围绕学生的发展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及体系。

其次,要切实加强针对单招生的教学建设,为他们成才提供丰富的内容。以学校为单位切实加强课程建设、专业建设,为单招生提供丰富的选择内容;还要加强实验室建设和实践基地建设,为单招生进阶实践能力培养提供必须的条件;加强图书资料和校园网络建设,为单招生自主学习提供重要的资源和快捷便利的渠道。

五、较高的职业期望与艰巨的就业形势之间的矛盾——先就业再择业

高校对于对口单招学生的培养目标是根据社会相关的职业需要,单招生的培养目标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针对这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更加强调学以致用、产能结合。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是日后找工作的保障,因此单招生就业和普通高校毕业生相比并无太大劣势。但是单招生往往职业期望较高,认为自己付出了很多跻身大学生行列,往往忽略了大学教育他们的初衷。作为学生工作者,此时就要正确指导好学生的职业理念的定位,正确职业理念定位的前提是认真落实职业生涯规划。第一,让学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引入大一新生的学习中,给他们强调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使学生在思想上真正重视起来。第二,安排专业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制出职业生涯规划,让单招生对所学专业的认识足够深层次,分析单招生们自己制订的规划是不是过低或者过高。第三,进一步要求学生给自己正确地定位,转变他们的就业观念,积极寻找机会就业。

[1]胡金波.在2008年全省普通高校对口单独招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23(4).

[2]毕庆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创新教育研究[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7(4).

[3]李维维.构建职业素质培养体系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2009(10):37.

G64

A

1673-0046(2015)9-0076-02

猜你喜欢
对口本科生矛盾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选用对口药剂 适期防治病虫
对口帮扶这一年
从对口帮扶到合作共建
行业特色院校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
本科生党支部活动方式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