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F标准下的“Can-do”模式在二外日语教学中的应用*——以广州中医药大学为例

2015-02-13 14:55申颖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12期
关键词:本课日语交际



JF标准下的“Can-do”模式在二外日语教学中的应用*
——以广州中医药大学为例

申颖

(广州中医药大学 外国语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摘要:课堂教学应该以学习者为主导,以完成Can-do任务为目标展开.教师应该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帮助学习者完成Can-do任务,建立学习档案.该文参考JF标准《JF日语教育Standard 2010》下的Can-do模式,对照目前二外日语的教学现状,提出问题所在,对教学改革内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JF标准;Can-do模式; 二外日语;教学改革 在“查找Can-do”中进行检索时,可以先尝试通过“查找”检索数量词.但因为结果并无显示相对应的Can-do任务,所以可以通过“详细条件查找”进行检索.在设置时,首先需要确认“详细条件查找”中的“种别”也就是学习者相对应的水平等级.本课为初级上第13课,根据JF标准的6个能力等级尺度划分标准,把学习对象设定为初级使用者基础级A2.检索时可以选择“CEFR”水平A2以及“JF”和“JFまるごと”水平A2.接下来对“活动”进行设置时,需要考虑在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活动时需要满足“在什么场合、用什么方式”“对谁说”“可以怎么说”等条件,以确认学习者完成交际活动的类型是属于“接受和理解” “产出”或者“互动”中的哪一类型.“大家的Can-do网页”中的“Can-do任务”是通过“JF标准樱花树”的范畴进行设置的.因为初级学习者所学有限,本课的主要学习项目又是数量词,对照“JF标准樱花树”简化后的“Can-do一览表”,本课内容几乎不涉及 “接受和理解”以及“产出”的“Can-do任务”.所以最后选择的交际活动为“互动” .“互动”又分为“口语”和“书面语”.在检索时选择“口语”,在检索结果中,会出现很多不同的“Can-do任务”.此时就需要教师和学习者共同讨论加以筛选.比如:“在活动后的反省会上,关于做得好的地方和做得不好的地方,能够回答针对自己的简单提问.”这种在众人面前“发表或阐述自己的意见”等“正式场合”的语言活动,就不太适合本课的主题.

1前言

JF标准《JF日语教育Standard 2010》(以下简称JF标准)发布以来, 日本国内各高校、语言学校等日语教学领域都以此为参考标准开始了不同程度的课堂实践活动.

中国国内日语教育界对于JF标准的实践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仅有为数不多的几篇研究成果.研究主要集中在几方面:一是对JF标准理念与内容的介绍;二是概述JF标准对中国日语教育的影响和挑战;三是JF标准下Can-do模式在课堂中的一些应用研究.已有的研究成果几乎都是从宏观理论研究的立场对JF标准的概念、内容、意义以及Can-do模式如何在课堂中的应用等进行概述性介绍,微观的探索和实践不多.同时,已有的研究几乎都是以日语专业为对象,在二外日语教育中,JF标准的应用明显不足.

因此,以“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和“提高学习者课堂参与度”为基本立足点,顺应JF标准提出的“语言=行动”的新标准,本文通过JF标准下的Can-do模式,以广州中医药大学为例探索二外日语教学的新模式,并对具体的课堂展开形式进行探索性实践.

2当前二外日语教学所遇到的问题

JF标准的出台为各种日语教育、学习和评估提供了参考.JF标准把“使用日语能完成什么任务”作为语言学习的出发点,据此提出了日语学习各阶段能力评价的标准,并指出学习者利用学习档案记录和保存学习过程的重要性.参考JF标准,对照目前我校日语教学现状,提出日语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

2.1教学内容单调

本校日语教学每课讲授6学时,先讲单词,再讲语法,最后讲课文,程序固定单一.课堂教学偏重于日语单词和语法的讲解,停留在语言知识的层面,仅以词汇、句型、语法的熟练程度为依据,并没有体现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并非静态地捕捉词汇和句子的用法,而是在一定的场合,用恰当的方式,与他人进行交流的能力.缺乏这种能力,学习者不会实际运用,学得快,忘得快,不能达到学习目的.教师可以丰富内容和创新方式,以提高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为中心展开教学.

2.2教学模式陈旧

本校日语教学,主要以教师为主导展开教学.这种学习者被动接受知识的模式陷入了“注入式”教学的怪圈,不仅压抑了学习者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忽视了学习者的个体差异,也让学习者缺乏独立思考、自我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者的语言交流能力,要求在课堂上为学习者构建一个具有社会性的学习环境.教师更多地应该成为课堂的设计者、参与者和组织者.

2.3学习者需求的变化

在全球一体化背景下,大多数日语学习者渐渐把日语作为一种交流工具,运用到工作生活等各种实践活动中.本校日语学习者(特别是英语专业)越来越意识到外语作为交流工具的重要性,在专业以外,力求熟练掌握第二门外语,还有学习者以日语能力测试1级,以进入日本企业工作或去日本留学为目标.学习者对于日语学习需求的变化,也要求教师在日语教学中重新树立新的教学观念.

3基于“Can-do”模式的教学改革内容

针对现阶段日语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参考JF标准的“Can-do”模式,探讨具体的课堂教学方法.

3.1构筑新的课堂环境

把日语作为二外和作为兴趣来学习的学习者,大多不希望有过于繁重的学习任务,在开始学习后,因为日语学习太难而丧失学习动力的人不在少数.若每次上课的目标都得以明确,学习者能参与其中,亲身体会学习目标的达成和对学习效果的评价,那学习者就有了持续努力学习的动力.同时,二外日语教学不像专业日语教学,时间充沛,教学科目分工细化.在较短的教学时间内,如何明确教学目标,如何提高学习者语言交流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本校日语教学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也就是教师站在讲台上控制整个课堂的教学模式,教师是课堂上的掌控者,而学习者是从属者.JF标准以及JF标准下的Can-do模式指出,学习者是某一特定环境中肩负某种任务的“特定角色”, 在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活动时需要满足“在什么场合、用什么方式”“对谁说”“可以怎么说”等条件,如果不给学习者提供适合交际的环境,也就无法完成交际任务,从而无法通过教学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运用能力.那么,要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运用能力,教学就不能再以词汇、语法和句型等作为唯一的中心,应该通过“完成任务”,通过角色扮演、对话互动等形式来完成交际任务.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而应成为课堂的组织者、设计者和协助者.学习者不再是从属者,而是在课堂上拥有自己的动机、自己的角色.新的课堂环境应该以JF标准指导下的这种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为中心.

3.2JF标准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JF标准如何有效地运用在教学实践中,以下通过简要的课堂设计来进行探讨.

(1)活动Can-do的环节设定.首先,教师通过大量例子的练习,让学习者充分理解和熟练掌握本课的词汇和语法项目.其次,教师和学习者共同讨论明确本课所学内容能够完成什么任务,并在Can-do一览表中找出相对应的水平等级和分类,确定Can-do任务.然后,学习者可以通过查阅资料和练习等方式做好活动Can-do的事前准备.最后,以学习者为中心完成Can-do任务.

(2)Can-do任务具体的确定和实施.《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第一册上》第13课主要学习的语法项目为数量词.应用课文的题目为“居酒屋”,主要内容为同事小野邀请小李和森去居酒屋喝酒,三人到居酒屋后,先点了饮料,然后一边看菜单一边聊起了价格.应用课文中多处出现了数量词的用法和相关句型.例如:在点饮料时森说到“とりあえず生ビールを3つお願いします.”,在聊到价格时,小李问到“生ビールが一杯300円ですか.”参考应用课文,教师和学习者共同讨论本课主要的语法项目数量词能完成什么任务,然后在“大家的Can-do网页”的“查找Can-do”中进行检索,确定Can-do任务.

在Can-do任务确定后,学习者可以通过查阅资料和练习等方式做好活动Can-do的事前准备.根据自身情况,参考Can-do任务,通过具体的情景设定、角色分工等(如:让2~4人一组编一个2分钟左右的对话)来完成Can-do任务.对于二外日语的初级学习者来说,每课围绕着“使用所学知识点能完成什么任务”准备一个2分钟左右的对话,不仅有效地提高了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也不需花费太多的时间,学习者不仅乐于参与,也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满足感.教师除了讲授词汇和语法以外,以学习者完成Can-do任务为课堂教学的重点,不仅丰富了教学的内容,也促进了学习者自主学习和提高了学习者的课堂参与度.

(3)Can-do任务完成过程中学习档案的建立.在Can-do任务完成过程中,教师可以帮助学习者通过学习档案对学习过程进行记录.首先是参考Can-do一览表帮助学习者建立评价标准和评价检讨表,并对活动Can-do的完成过程以录音或视频的形式进行记录.活动结束后,教师通过录音或视频的重放帮助学习者对过程进行检讨(包括结构、一贯性、词汇、发音等方面),同时,学习者填写评价检讨表.(包括对自己和小组内其他成员的评价、对整个过程的总结)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明确自己“已经学到了什么”和“还有什么不足”等具体内容,这也是学习档案的真正价值所在.有了这个学习档案,学习者不仅可以更自主自律地学习,还能积极配合教师完成各项课堂活动.而教师在学习者完成Can-do任务的过程中,既可以了解学习者对本课知识点实际运用能力的掌握情况,也可以有效把握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和不足之处.学习档案的建立不仅促进了教师更好地“教”,也有利于学习者更好地“学”,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

(4) Can-do任务完成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首先,JF标准强调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交际能力的培养,而交际能力的培养又是在完成特定交际任务中进行的.Can-do模式指出人在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活动时需要满足“在什么场合、用什么方式”“对谁说”“可以怎么说”等条件.正因为是二外日语初级学习者,学习内容较浅,时间尚短,所以很难正确地把握“在什么场合、用什么方式”“对谁说”“可以怎么说”.特别是对日本文化中上下、内外、亲疏关系不同,语言的表达方式不同这一点的理解比较困难.比如:在店员接待客人的场景中,服务员对进店的客人说:“何を買いたいですか”,因为客人是相较服务员来说身份地位高的人,所以不能用「たい」这个直接表示愿望的词,需要使用相对应的敬语.应该说“いらっしゃいませ、お客様何を探しですか”,或者“いかがでしょうか”等等.人物之间上下、内外、亲疏关系在日语初级阶段涉及不多,在Can-do任务完成过程中,也常常会出现使用混乱的情况.所以,从交流活动的技巧和知识点讲解的角度来看,教师如何让初级学习者理解日本文化中上下、内外、亲疏关系以及在语言中的体现成为了重要的课题.在Can-do任务的事前准备中,教师可以给与一定的重点讲解和指导.

其次,在课后,可以要求本次课堂未参加Can-do任务的学习者把录音或视频内容文字化,并修改不够自然的地方.在这一过程中,不仅练习了听力,重新复习了本课的知识点,还让学习者在重新回顾的过程中加深了印象.

4结语

本文以“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和“提高学习者课堂参与度”为基本立足点,首先,明确了新的课堂环境应该以JF标准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为中心.其次,课堂教学内容以学习者为主导,以完成Can-do任务为目标展开.再次,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作为活动的参与者和协助者应该帮助学习者完成Can-do任务,建立学习档案.最后,通过学习档案对活动Can-do的参与度、完成度进行把握.

参考文献:

[1]乔颖.日语教育、学习、评估的参考标准《JF日语教育Standard 2010》与中国的日语教育[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4):72-80.

[2]独立行政法人国际交流基金.JFスタンダード2010利用者ガイドブック[EB/OL].(2011-02-20)[2015-06-10].http://jfstandard.jp/top/;a/render.do.

(责任编辑:吕增艳)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7974(2015)06-0078-03

作者简介:申颖,女,贵州遵义人,硕士,教师.

基金项目:广州中医药大学高教研究所2012年度校级教育研究课题(JYKY-1233)

收稿日期:*2015-08-09

DOI:10.13877/j.cnki.cn22-1284.2015.12.025

猜你喜欢
本课日语交际
情景交际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交际羊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两块磁的交际
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A double inequality for the modulus of the Grötzsch ring in Rn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