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包弟》里的文人良心

2015-02-13 19:57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语文组
语文知识 2015年8期
关键词:随想录包弟巴金

☉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语文组 张 艳

巴金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却不满意自己那个封建的专制家庭。早年留学法国,受到克鲁泡特金著作的影响,追求个性,热爱自由,向往光明,捍卫真理。巴金有苦闷无处发泄,心里有很多话要说,于是就开始从事小说创作。巴金自称是鲁迅的学生,他曾说:“正是他的小说安慰了我这个失望的孩子的心。”他的代表作《家》便是“撕开封建家族制度虚伪的面纱,显露它吃人的本质,并明确揭示它‘木叶黄落’的穷途末路,是巴金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特出贡献”。因此说,巴金一直是一个具有强烈批判意识的人。

他在“文革”中受到了迫害,也做了一些违心事。这也正如他在1949年10月11日写的《忆鲁迅先生》的最后所说的那样:“风一直不停,阳光却更灿烂地照在街上,我已经歇了一会儿,我得往前走了。”“文革”一结束,他率先发声,开始了历史的、时代的、个人的反思——写出了著名的《随想录》。《小狗包弟》便是这部集子中的一篇。

文中写小狗包弟是在第二段开始的,文中写处理掉小狗包弟是在第十一段。第十段比较长,已不全是记叙了,更多的是抒情。写至“真有一种甩掉包袱的感觉”,便是完成了对小狗包弟的记叙任务(抑或可以结束了),巴金先生继续沿着自己的思路来写,流露出一颗文人的良心。

第一段写了一只艺术家的小狗,准确地讲写了一个艺术家与狗的故事:“忽然一只小狗从人丛中跑出来,非常高兴地朝着他奔去。它亲热地叫着,扑到他跟前,到处闻闻,用舌头舐舐,用脚爪在他的身上抚摸。别人赶它走,用脚踢,拿棒打,都没有用,它一定要留在它的朋友的身边。最后专政队用大棒打断了小狗的后腿,它发出几声哀叫,痛苦地拖着伤残的身子走开了。”

写这一段的作用是什么呢?巴金先生在第二段的开头说:“听了这个故事,我又想起我曾经养过的那条小狗。”看来是为写自己的小狗包弟作引子,作铺垫,这是结构方面的作用。在内容上也有重要的作用:巴金是艺术家,本文写巴金老人与小狗包弟就是艺术家与狗,这样起到相辅相成的效果:展示故事的社会背景,赞扬了狗的善良与勇敢,思考自己的处境,并为处理小狗包弟提供了参照。巴金看到怵目惊心的一幕:“他不承认,就痛打,拳打脚踢,棍棒齐下,不但头破血流,一条腿也给打断了。”如果自己不及时处理自己的小狗包弟,就会以“里通外国”(因为包弟是一日本种的黄毛小狗)的理由,给人揪出来,后果是不堪设想的。第十段从“但是”开始一直到结尾,占了全文的很大篇幅,这是巴金老人表达自己思想与情感重要的地方。

《小狗包弟》选自散文集《随想录》。从这个散文集的取名便可以看出“是巴老对文章中的人与事的回忆,当然可以是故事,也可以是一段情感”。《小狗包弟》正是体现巴金老人这一设想的典范。

一个荒唐的时代结束了,巴金先生难道只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经历者、见证者、回忆者吗?巴金先生曾经说过:“我是用良心写作的。”就在他创作《随想录》的时候,他还说:“我写作是为了战斗,为了揭露,为了控诉,为了对国家,对人民有所贡献,但绝不是为了美化自己。”这样的指导思想与创作动机,决定了巴金先生写下了第十段以后的话。否则,仅仅写一条小狗,这与女人们在百无聊赖时饲养一个宠物逗趣,又有什么区别呢?我们说,巴金先生正是通过写一只小狗的经历来写自己在“文革”中的一段心灵历程:“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我就这样可耻地开始了十年浩劫中逆来顺受的苦难生活。一方面责备自己,另一方面又想保全自己,不要让一家人跟自己一起堕入地狱。我自己终于也变成了包弟,没有死在解剖桌上,倒是我的幸运……”

如果我们仅仅把前面看作是叙事,后面是议论与抒情,那也太简单了。巴金先生的文章,情随景生,极有波澜。第十一段里“整整十三年零五个月过去了”,点明了这是作者“痛定思痛”的表白,这也为第十二、十三段的议论与抒情奠定了基础,作了最好的、最自然的铺垫。

第十一段中作者回忆“整整十三年零五个月”的时候,总觉得“我好像做了一场大梦。满身的创伤使我的心仿佛又给放在油锅里熬煎”。“满身的创伤”,这是一句令人潸然泪下的话,这是全文的高潮和极精彩的地方。这句话表现了一个矛盾的巴金、一个有良心的巴金、一个真实的巴金。在这一切都“荒芜”了的时候,老作家并没颓废。他更加坚韧、坚定,他终于说出“我不怕”的豪言。“我不怕大家嘲笑,我要说: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那个“包弟”难道就是一只小狗吗?不!

鲁迅先生在1919年11月写的《一件小事》的结尾处说:“独有这一件小事,却总是浮在我眼前,有时反更分明,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且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小狗包弟》乃至整部《随想录》,都应该是巴金先生在经历过“文革”之后,到了自己生命的晚年时刻良心的真实吐露:“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严于解剖自己,成为巴金的精神,也是一位有良心的知识分子对那个时代应有的反思。

巴金先生在《再谈〈望乡〉》中评价三谷圭子时说:“她不讲一句漂亮的话,她用朴实的言行打动对方的心。……她做得那样自然,那样平凡,她交出了自己的心,因此也得到了别人的心。”其实,这些话,我们完全可以拿来评价《小狗包弟》的写作风格。

巴金先生被誉为“20世纪中国的良心”,被评为2003年“感动中国”人物,巴金的颁奖词也许是对他一生最好的评鉴:“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地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也就在这一年,巴金被授予“人民作家”的荣誉称号——作为作家的巴金,一生都在为人民写作!

猜你喜欢
随想录包弟巴金
巴金在三八线上(外四篇)
一生
重读《小狗包弟》
在忏悔中呼唤良知
——《小狗包弟》中“良知呼唤”的现象学分析
从巴金《随想录》浅析现代教育
《小狗包弟》教学设计
圆 满
巴金《小狗包弟》赏析
小巴金“认错”
向巴金学习讲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