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涩,师生共进的良机
——例谈学生渐进式发展

2015-02-13 20:59江苏省海安县李堡初级中学李海雷
语文知识 2015年10期
关键词:何其芳渐进式诗歌

☉江苏省海安县李堡初级中学 李海雷

青涩,师生共进的良机
——例谈学生渐进式发展

☉江苏省海安县李堡初级中学李海雷

唐代大文豪韩愈在《师说》里有个著名的论断“古之学者必有师”,它揭示了一个客观事实——学生是知能不完整的个体,需要不断求学。不少教师也“好为人师”,总是急于全盘“教给”学生所谓的重点、要点,似乎接受了这些“秘诀”,学生就可以“仗剑走天涯”了。

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大多数学生因难以“消化”而拒不领情。出现这种情况,教师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他们的心目中,学生是青涩的,必须给予指导,而没能有效分析其青涩的原因,更没有据此引导学生实现渐进式发展。本文拟以何其芳的《生活是多么广阔》为例,探究如何助推学生实现渐进式发展。

一、正确认知学生的青涩

1.青涩是客观的现实。正如参天大树必然经由矮小树苗的成长一样,学生的成长也必经青涩与不成熟的人生环节。这是客观现实,谁也不可否认和拒绝。但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容易犯两类错误:一是认为学生极其幼稚,于是就采取全盘“授予”式教学,例如讲授何其芳先生的这首诗,就有教师以学生不懂诗歌为由,直接给予诗歌以所谓准确性的解读,以为学生会很领情地接受教师“送给”的知识。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学生充其量会接受教师“授予”的诗歌文体知识、诗人意欲表达的情感,至于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则几乎没有。二是认为学生能力基础丰足,给予其极大程度的自主与自由。实际上,这是走上了另一个极端。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的表现更多的是手足无措,缺少明确的学习方向和必要的学习指导。依然以何先生的这首诗歌鉴赏为例,教学过程中,有教师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歌,自由解读诗歌。表面上看,这体现出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但这恰恰是对新课改精神的误解,因为没有指导的自主更多地表现为盲动、低效,学生会对现代诗歌乃至所有诗歌生发曲解,甚至会因有难度而产生抵触情绪。

2.青涩是审美的现实。放眼人生一辈子,每个年龄阶段都会有其固有的特点。如果缺少了这些特点,人生就不会是完整的。因此,从这个层面讲,过早的成熟对于学生的发展是不利的事。当我们褪除掉功利面纱之后,学生表现出的青涩又何尝不是一种美呢?在《生活是多么广阔》中,对于生活的认识,诗人称赞它“多么广阔”,是充满“快乐和宝藏”的“海洋”。授课过程中,笔者曾要求学生谈自己的认识,就有学生说生活是迷宫,空间广阔,内容迷幻,充满太多的不确定性。应该讲,学生的这个认识与诗人何其芳的相较,甚至与老师的预期相比,无疑是青涩的。但退一步讲,这又何尝不是学生真实认知水平的反映?对于他们而言,生活是个极其开阔的天地,每一个个体都是那么渺小,难以自由驰骋其间。由此,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他们将个体对生活的认知用想象的方式表现出来。例如,有学生将生活在迷宫里的情形描述了一番:这里有太阳,但它已落西山;这里有灯塔,但它迷蒙不定;这里有道路,但它布满陷阱;这里有洋流,但它存有暗礁……只要细细考究,可以发现这位学生的生活充满暗淡之光。但不可否认,这是他真实生活的映射,而且是其独特审美形态的直接呈现。对此,教师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学生的青涩是真实的,同时也是审美的,即使他们的审美层次不高。

二、合理运用学生的青涩

1.以青涩作为教育的契机。在认识和接受学生青涩现实的基础上,教师必须更进一层,认识到这是教育学生的契机。敏锐而迅速地抓住这个机会,将促进学生实现迅猛发展。以上文提及的学生对生活的认识为例,对于他表现出的悲观心态,教师不可忽视。首先,需要与学生开展多层面的交流,认清造成他悲观的缘由;其次,向他介绍诗人何其芳,介绍这首诗作的创作背景——抗日战争爆发,面对灾难深重的祖国,以何其芳为代表的爱国青年,忧心忡忡,对前路感到迷惘、困惑。再次,让学生品读《生活是多么广阔》,在诗人悠情澎湃的诗句中感受其对生活的悠望,在他一连串的“去”中,探秘生活的宝藏,感受生活迷人的“芳香”和无尽的“快乐”。其实,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易受外部环境影响,他们的心智还未成熟,不能用理智指导自己的言行。教材编写者编选这首诗也是为学生的心智成熟提供一个平台或载体,教者则需要清醒地认识自身的使命,引导学生在对诗句语言的品读及其内蕴的挖掘上下足功夫。一方面,反复诵读诗歌,从诗句中读出青春活力;另一方面,研读文本内容,运用诗歌所言“去在平凡的事物中睁大你的眼睛”的方式,“睁大眼睛”,在细小、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生活的真实奥秘,以全新的眼光观照生活,以全新的精神态度拥抱生活,不断发现生活的壮阔与美好。依此类推,当我们潜心发现和研究学生后,他们在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表现出来的青涩恰恰成为教育及课堂教学的契机。只要认准这些青涩面,只要用好教材文本,只要引导学生全心研读文本内容,学生的快速而建康的成长必然成为可喜的现实。

2.以青涩助推教师成长。对于学生的青涩,教师大多是认可的。但为数不少的教师对学生的认知不够全面,对学生的个性分析不够到位,采取的教学方式不能助推学生有效学习。仍以何其芳的这首诗为例,在为数众多的观摩课上,笔者发现不少教师以学生不了解那个特殊年代为由,直接解读诗歌文本,点明诗人“去参加歌咏队,去演戏……”的悠情与快乐,歌颂爱国青年对生活的悠爱以及他们的爱国悠忱。但实际情况是,良好的愿望总是落空,学生对诗歌主旨的把握大多比较模糊,在拓展延伸环节往往表现为木讷、不解。其实,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以对学生学识和能力等方面青涩的认知为平台,加强反思。教师要反思教学准备的各个环节,反思教学实施的各个策略,进而实现教师专业成长的和谐共进。

三、巧妙转化学生的青涩

1.告别青涩美,实现渐退式消减。青涩美是青少年学生的一大特征,但他们终将走向成熟。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渐走出歧路。以何其芳的这首诗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社会背景分析法研习诗中关涉的情境:“去高山上去滑雪”“去驾一只船颠簸在波涛上”……体会那个特定年代青年的心境与行为选择,同时逐渐消减以自己当下的经历强行融入诗歌的不当做法。

2.向往成熟美,助推渐进式发展。除了消减,学生更需要的是发展。对于教师而言,就需要立足学生现有基础,为学生量身定做发展规划,引导其渐进式发展。就诗歌鉴赏而言,教师可帮助学生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在反复诵读中,逐步学会分析人、景、物、事等形象,突出主人公形象,体会各类表达技巧的妙用,体悟多姿多彩的意境。以《生活是多么广阔》为例,应先让学生在整体诵读的基础上,掌握其“总——分——总”的结构方式,然后重点揣摩诗歌中一连串“去”的用意及手法。在高低远近的组合中,体会其手法的精妙与情感的真挚。经过渐进式的阅读与鉴赏,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也会产生渐进的改变与提升。

学生的青涩不为错,但为人师者必须分析其客观性与主观性,并以此为基础,让学生认可它是一种特殊形态的美,而且是师生和谐共进的良机。只有这样,学生的渐进式发展才会成为可能。

此文系为江苏省十二五资助课题:李庾南“自学议论引导”课题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何其芳渐进式诗歌
何其芳 《预言》(节选)
诗歌不除外
何其芳与吴组缃《红楼梦》专题课“擂台赛”
基本收入的理论构想与渐进式实现路径
手外科新人职医师的专科渐进式导师制带教模式探讨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何其芳诗歌研究概述
诗歌岛·八面来风
90例乳腺癌患者术后渐进式功能锻炼的护理体会
轻熟女“渐进式”省钱保养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