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陕北民歌在影视剧中的作用

2015-02-14 00:23张换玲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影视音乐陕北民族音乐

张换玲

(榆林广播电视台,陕西榆林718000)

浅析陕北民歌在影视剧中的作用

张换玲

(榆林广播电视台,陕西榆林718000)

陕北民歌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近年来很多影视作品都很成功地使用陕北民歌作为影视音乐,陕北民歌在影视作品中起到了很好的推动剧情、刻画人物、烘托气氛的作用。恰到好处地在影视作品中使用民族音乐将有利于让世界了解中国,并且推动影视业的发展。

陕北民歌;影视作品;推动发展

陕北民歌源远流长,是陕北民族音乐与陕北民间文学的结合,保留着我国传统民歌和诗歌的表现手法,是汉民族民歌的代表。影视音乐是专门为电影、电视剧、电视专题片而创作的音乐,是影视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后很多影视作品中都使用陕北民歌或者用陕北民歌的风格、元素进行音乐创作,陕北民歌以其浓郁的黄土文化风情和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对这些影视作品起到了烘托气氛,深化主题思想和渲染人物性格的重要作用,这些民歌恰到好处的运用可以称得上是我国影视音乐的精华,从而在影视音乐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起到了推动剧情发展的作用

音乐是影视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到好处的音乐运用能够促进剧情的发展,使得剧情更加流畅自然,并且使得情节串接不显生硬,在新近获得全国栏目剧金骐奖一等奖的二十二集栏目剧《枣乡情歌》中陕北民歌推动了剧情的发展,对剧情起到了串联作用。《枣乡情歌》主人公王哲出场的第一场戏中,王哲坐在去牛家湾当村官的大巴车里,同车乘坐的高霞、杨武夫妻两位陕北民歌手由于在城里发展不畅回村,攀谈中杨武和高霞的两曲欢快激昂的陕北民歌《沙梁梁上站了个俏妹妹》、《崖畔上酸枣红艳艳》立马把观众带进了一个对陕北农村生活充满好奇的准备大干一番的有理想青年的情感世界,紧接着进村后高原以开办陕北民歌大赛展开了农村工作,可这个时候高霞却因为王哲爱上了弟弟的未婚妻彩琴并且和村里的快嘴仙草矛盾而大生王哲的气拒绝参加大赛,在王哲、彩琴的努力下,陕北民歌大赛顺利举办,村民人人参与,家家练歌练得如火如荼。在剧中陕北民歌这一元素串起了剧中所有的人物,陕北民歌在促进剧情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推动了一个一个矛盾向前发展。同样,陕北民歌在其他的西部影视作品中也是经常出现,如《血色浪漫》剧情从始至终贯穿着陕北民歌的影子,钟跃民因陕北民歌爱上了陕北大地,在陕北又因陕北民歌爱上了秦岭,回城后遇见秦岭同唱陕北民歌,因景触情,却物是人非,陕北民歌很自然地渲染背景,烘托了整个氛围,通过对剧中人物情感的渲染更好地促进了整个故事的发展。

二、起到了渲染刻画剧中鲜明人物形象的作用

电视剧《边关烽火情》中的片尾曲《一对对鸳鸯水上漂》:“一对对那个鸳鸯水上漂,人家该那个都说咱们两个好,你要是有那心思咱就慢慢交,你没有那个心思就呀么就拉倒……”这段陕北民歌的运用,既体现了浓郁的陕北风情,同时又赋予片中人物复杂而矛盾的情感体验。在当作片尾曲的同时又在剧中多次出现,贯穿全剧,很好地刻画了榆林王和羊粪蛋炽烈、矛盾、百转千回的复杂人物形象。在电视剧《血色浪漫》中龚琳娜演唱的插曲《满天的花满天的云》:“我前半晌绣后半晌绣,绣一对鸳鸯长相守,沙濠濠水呀留不住,哥走天涯拉上妹妹的手”把主人公秦岭那种豪迈、热烈、苍凉、哀怨、向往、不屈、狂放、达观的情绪,抒发得淋漓尽致。在《枣乡情歌中》哑巴建军暗恋着同村的有夫之妇彩莲,每当看到彩莲悲惨的生活建军都要吹奏那曲悲凉无耐的《妹子再好是人家的人》,很好地刻画了建军内向敏感的人物形象。高度契合了剧情中建军对彩莲那种暗恋多年,却眼睁睁看着心爱的人过着凄苦的日子却无能为力的情绪,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三、起到了增强影视作品的地域特色的作用

《血色浪漫》中的插曲《半夜里来了你这勾命鬼》“骑上那个毛驴哟狗咬腿,半夜里来了你这勾命的鬼,搂住那个亲人哟亲上个嘴,肚子里的疙瘩化成了水”虽然是陕北民歌中一种酸曲的类型,但是形象地勾勒出贫脊的陕北大地上光棍们凄苦的生活,黄土高原上独特的民俗风情跃然纸上,强化了陕北的地方特色。

陕北土地贫瘠,过去生活在陕北大地上的人们主要靠种地为生,靠天吃饭,而陕北的气候又是干旱少雨,经常闹饥荒,过去人们谜信,在干旱的时候就寄希望于神灵,祈求龙王赐雨,在民间就形成一种祈雨的祭祀活动。祈雨调便是在这种祭祀活动中诞生的的一种曲调。影片《黄土地》中规模宏大的祈雨场面:主祭唱着“龙王老人家,阳畔的草晒死了,背畔的草也晒死了,向你老人家求告一点雨水,龙王老人家海水取起了没有,还没有”话音落,成千上万的庄稼汉向象征着龙王的地方叩拜,凄凉、哀怨,震憾人心,使得黄土地的地域特征不言自明。

影视剧作中的陕北民歌以及陕北风的民族音乐,生活气息浓郁,地方色彩鲜明,能够准确地表达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形象生动地刻画主人公的性格,淳朴动听多元复杂的音乐,使得剧中人物形象个性鲜明,并与苍茫贫瘠黄土高原融为一体,不断推动剧情发展、进一步深化影视作品的主题,为影视作品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音乐是影视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民族音乐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使得影视作品地域特征更加鲜明,民族音乐恰到好处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影视作品的艺术价值,而民族音乐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更是影视作品创作不竭的源泉。在中国不同的地域形态,几十个民族,由于各自生活习俗,风土人情,诞生出了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这些东西都是影视音乐创作可供借鉴的丰富资源。陕北民歌只是众多民族音乐中的一个小分支,越是民族的便越是世界的,陕北民歌与影视作品联姻既是使陕北民歌发扬光大,走向更大舞台的一条捷径同时也是影视作品更具民族特色,民俗风情的一种可供借鉴的方法。影视音乐的创作者在创作时尽可能的植根于民族文化,促进民族音乐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使得全国的受众,乃至全世界不同国家的受众通过影视作品中的陕北音乐了解陕北。在今后的影视制作尤其是陕北的影视制作中,更要大力弘扬陕北民歌,以期达到陕北民歌与影视作品的共同发展和双赢格局。

[1]姬乃军.黄土魂[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

[2]郑云山,藏威霆.中外史地知识手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3]尚飞鹏.陕北文化艺术理论研讨会论文集[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3.

[4]雷润峰,耕牛.陕北文化研究论文[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

J642.2

A

1674-6198(2015)03-0087-02

2015-05-14

张换玲(1978-),女,陕西省榆林电视台百姓剧场栏目部主任,编辑,主要从事栏目剧方言研究。

猜你喜欢
影视音乐陕北民族音乐
传播学视域下的影视音乐艺术研究
——评《影视音乐艺术》
陕北绿了 百姓笑了
保证高品质声音的还原 影视音乐制作公司的自家审片室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刘文西陕北过大年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影视音乐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党建地图·陕北
课堂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的实践与探索——以《其多列》一课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