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蒙汉双语专业学生汉语学习现状分析
——以内蒙古民族大学为例

2015-02-14 19:03包晓华
语文学刊 2015年19期
关键词:蒙汉第二语言双语

○ 包晓华

(内蒙古民族大学 蒙古学学院,内蒙古 通辽 028000)



高校蒙汉双语专业学生汉语学习现状分析
——以内蒙古民族大学为例

○ 包晓华

(内蒙古民族大学 蒙古学学院,内蒙古 通辽 028000)

高校蒙汉双语专业是自治区高校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专业,该专业为自治区的发展输送了大批人才。该专业学生在汉语学习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但仍然存在较多问题,汉语水平仍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文章从四个方面探讨蒙汉双语专业汉语学习问题:1.汉语基础知识仍然薄弱;2.汉文阅读量明显不足;3.汉语写作有较大的提升空间;4.汉语交际存在多种障碍。

蒙汉双语; 汉语学习; 阅读量; 障碍

高校蒙汉双语专业是自治区高校中的一个重要的专业,自创立以来为社会输送了大量蒙汉兼通的双语人才。而事实上,大量的学生在走上社会后使用汉语作为工作语言的比率较高,因此奠定良好的汉语基础是在高校学习阶段的一个重要任务。这一专业的学生经过四年的学习,在汉语学习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作为第二语言学习,无论是在思维方式上,还是在学习心理上都与母语学习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因此该专业学生的汉语学习仍然存在较多问题,汉语水平仍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下面以内蒙古民族大学蒙汉双语专业为例,针对这一专业学习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证,力求为汉语教学和学习提供帮助。

一、汉语基础知识仍然薄弱

内蒙古民族大学蒙汉双语专业是根据社会需求较早设置的专业。该专业历经多年的发展,在专业定位、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等方面都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在课程设置方面,以2011版的人才培养方案为例,有关汉语学习的专业课有汉语文选、写作、文学概论、外国文学、语言学概论、汉语正音正字、现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翻译学、比较文学、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史、语文教学论等。同时有一定数量的选修课供学生选择。课程的设置不仅重视知识的传授,同时也比较注重学生基本实践能力的培养,能够满足双语专业学生对汉语学习的需求。但教学实践结果证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很多学生汉语水平与培养目标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语音、文字、词汇等基础知识上。我们知道语音是分辨不同语言最重要的标志,因此在第二语言学习中,语音学习是重点也是难点。对蒙汉双语专业学生来说,汉语语音理论知识在教学中被多次阐释,不难掌握,但事实上课堂上被屡次提及的语音知识,往往会被大面积遗忘。究其原因,关键就在于这些知识没有和实践做有效的衔接,从而出现上述情况。因此在讲授汉语语音知识后,进行有效的语音跟进训练是非常重要的。这样不仅能保证知识的掌握,有利于师范生未来的汉语教学工作的需要,还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有效提高汉语使用水平。

汉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它的正确书写与否直接关系到对语义的理解。汉字书写存在的问题似乎已经成为社会问题,而对蒙汉双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显得尤为明显。内蒙古民族大学的蒙汉双语专业设有《汉语正音正字》课程,该课程的设置目的就是规范双语专业学生的汉语语音及汉字的读音和书写,使学生达到培养计划提出的各项要求。经过调查发现学生的汉字的书写存在较多问题,如让学生抄写常用3500字,结果错误率会达到20%~30%,而听写的话会出现30%~50%的错误率。而常见的易错字错误率会达到50%~70%。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蒙古族学生的汉语基础教育薄弱,基础阶段汉字使用率不高。2.汉字形体复杂,蒙古文字和汉字有较大差距。3. 缺乏有针对性的训练。针对以上问题,教学中要提高认识,有的放矢,加强训练,力求达到培养计划所提出的目标。

词汇掌握程度是语言学习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蒙汉双语专业学生在词汇学习上的主要问题就是词汇量不够,从而影响汉语的语言表达。汉语是词汇量极为丰富的一种语言,近义词、多义词量大且差别细微,掌握难度较大。而词汇的掌握大都通过阅读来实现,蒙古族学生的汉文阅读量较低,所以词汇掌握有限。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是加大汉文阅读,有意识地积累汉语词汇;同时教师也可有针对性的提供大量词汇,让学生学习、辨析,集中掌握。这种方式虽然有应试教育的痕迹,但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不能不说也是提高词汇量的有效方式。

二、汉文阅读量明显不足

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都应以阅读为主,也就是说,阅读是语言学习的重要的途径。蒙汉双语专业的学生学习汉语,属于第二语言的学习。第二语言学习与母语学习在阅读目的上有很大的不同,母语的阅读往往带有兴趣使然的特点,并不特别关注语言的学习,但母语的学习在阅读中会自然而然得以实现,而第二语言的阅读带有一定的学习语言的目的性。根据对内蒙古民族大学蒙汉双语专业学生的调查,学生的阅读内容以所学文学专业课的需要为选择目标。例如现代文学课需要阅读的书籍有《狂人日记》《围城》《家》《骆驼祥子》等,当代文学课需要阅读的书籍有《青春之歌》《平凡的世界》《白鹿原》等;外国文学课需要阅读的书籍有《悲惨世界》《堂吉珂德》《红与黑》《战争与和平》等。这种阅读存在的问题就是学生为了配合文学课的需要,在阅读这些书籍时更多关注的是作品中的人物和情节,而对语言学习却较少关注,从而影响语言的学习,词汇的积累。而且这种阅读往往会忽略个体的阅读兴趣,最终直接影响阅读质量。

与此同时,蒙汉双语专业学生在阅读方面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阅读量不够。语言的学习,需要一定的阅读量为依托,才能实现语言学习的目标。根据调查,双语专业的学生除了根据上述阅读内容有选择的阅读外,极少阅读其他书籍。在网络普及的今天,学生更多阅读的是快餐式的来自网络的各种信息,这种阅读内容娱乐性较强,所以大都以浏览为主,容易遗忘,对语言的学习无太大帮助。

阅读是语言的学习,有利于阅读者思维深度和广度的提升。蒙汉双语专业的学生若想提高汉语水平,必须加强汉语阅读,这是提高汉语水平的有效途径。而如何改善学生的阅读现状,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效果,是教师应审慎思考的一个问题。根据教学实践,笔者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推荐书目,且做好阅读前的指导。选择的书目要有针对性,不要只关注作品的质量,还要考虑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前指导要提出有价值且容易吸引学生的问题,使学生对阅读充满期待。

2.集中讨论。可涉及基础知识及基本内容。讨论要无关考试,只为阅读欣赏。

3.做好阅读心理指导。引导学生了解阅读对人生的重要意义,例如可讲述因阅读而改变人生的真实事例,让学生在心中树立榜样。帮助学生体会阅读带来的快乐,创造讲述的机会,要及时鼓励,树立信心。

4.定期带学生到书店感受书香氛围,调动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远离快餐式的网络内容,让学生将目光停留在书籍上。通过以上途径,学生的阅读意识和阅读水平都将有所改善,这将极大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和文学素养。

三、汉语写作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听说读写能力是语言学习水平考核内容,听和读是语言的输入,说和写是语言的表达,也是最容易让学习者产生畏难心理的过程。内蒙古民族大学蒙汉双语专业设置有《写作》课程,该课程在教学中属于核心课程,课时为64学时。使用的教材是陈燕侠主编的《写作教程》和郭雪峰主编的《应用文写作实训教程》,从学生的写作实际情况及就业角度出发,应用文写作安排了32课时。教学中既有理论的讲述,又有学生的写作实践。对蒙古族学生来说,汉语属于第二语言,与母语的使用有很大的不同,其中既有知识积累的问题,也有思维方式的问题,同时也有语言的认同问题。根据内蒙古民族大学蒙汉双语专业学生的写作情况来看,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文章思想内容贫乏,缺乏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文章写作以主题思想为核心,因此主题思想的确立显得非常重要。例如学生有一篇以写大学生活为题材的作文,很多学生虽然写到了大学生活,但更多的是具体内容的罗列,没有做深度的思考,缺乏主题思想的提炼和升华。

2.语言缺乏生动性和多样性。蒙汉双语专业的学生的汉语写作属于第二语言写作,很多学生因词汇量的缺乏导致语言缺乏生动性和多样性。这一问题在双语学生的写作中表现得较为突出。

3.思路不清晰,逻辑混乱。现以民族大学蒙汉双语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的写作为例,学生的论文刚开始大都存在思路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一般在老师的指导下三稿之后才能捋清思路,进入深入写作阶段。

4.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蒙汉双语专业学生的汉语写作大都是以教师的作业为主,即使是作业,个别学生也会懈怠。而且从作业上的汉语写作情况也可看出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不足。

针对上述问题,就如何改善学生的写作现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加强汉文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前提,没有前期的输入,则不会有后期的输出。蒙汉双语专业学生的汉语阅读量普遍不足,通过阅读,可以增加词汇量,加强语感,提高汉语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2.提纲写作训练。这是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方式。通过训练,可提高学生的归纳概括总结能力。对写作时主题思想的提炼和升华以及保证写作思路的清晰缜密,都有重要的意义。

3.加强短文写作训练。蒙汉双语专业的学生由于汉语水平有限,所以在心理上对汉语写作有抵触感。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不妨从短文写作入手对学生进行训练。这种小型训练,一方面可以降低难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通过局部到整体的过程,达到提高汉语写作水平的目的。

4.课堂习作诵读。现代教育理论强调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写作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诵读自己的作品,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获得认同感,并且加强了互相学习的气氛,从而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5.分组办报。这也是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一种方式。学生在此项活动中可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肯定自己、完善自己。

四、汉语交际存在多种障碍

高校蒙汉双语专业学生学习和使用汉语时会产生多种交际障碍,这也是蒙汉双语专业学生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消除这些障碍对蒙汉双语专业的学生具有积极的意义,否则将很难达到培养目标对使用汉语能力的要求。内蒙古民族大学蒙汉双语专业学生数量较多,来自内蒙古自治区各个地区及黑吉辽的蒙古族地区。生活环境不同,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环境也不同,所以汉语学习情况复杂。但是学生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交际过程中会有不同程度和不同形式的交际障碍。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语言障碍导致的交际障碍。语言障碍主要是指使用汉语时因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问题导致的障碍。例如声调问题、错误使用词语问题以及母语语法的负迁移问题。这些问题长期存在且较为顽固,是影响蒙汉双语专业学生汉语交际的主要原因。

2.心理障碍导致的交际障碍。蒙汉双语专业学生在交际中普遍存在自卑和畏难心理,这也是第二语言学习者普遍存在的问题。认为汉语使用不够规范,担心别人听不懂或笑话自己,从而产生自卑畏难心理,严重影响交际效果。

3.母语认同感导致的交际障碍。蒙古族学生中有部分同学对母语有较强的认同感,在日常生活中较少使用汉语,所以汉语水平提升较慢。

4.思维方式不同导致的交际障碍。任何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蒙古族和汉民族在这方面也存在着较大差异。所以蒙古族学生在汉语交际中,往往会出现使用令人不解的话语和语气的情况,从而导致交际障碍。

事实证明,交际障碍是蒙汉双语专业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那么如何消除高校蒙汉双语专业学生的汉语交际障碍呢?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加强汉语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汉语基础知识是用汉语表达的前提,也是蒙汉双语专业学生的薄弱之处。在教学中教师可在自己的教学领域内,时刻关注此类问题。

2.引导学生消除心理障碍。第二语言学习者在语言交际中必然会产生自卑和畏难心理,这种心理将极大地减少学习者的汉语使用率。如果不及时消除,汉语交际能力将很难提高,甚至影响汉语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鼓励、因势利导,排除学习者的心理障碍。

3.正确处理母语和汉语的关系。第二语言和母语可以共同使用,二者之间并没有矛盾。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可调动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

4.加强汉文阅读。阅读是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和思维方式的最便捷的途径,是学习语言的有效方式。对蒙汉双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汉文阅读应是长期进行的一项内容。通过阅读,可以了解汉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思维方式,从而扩大和提高交际的广度和深度。

5.多与汉生交往。语言环境是学习语言的重要条件,是迅速提高语言水平的有效途径。蒙汉双语专业学生存在一个共同问题,就是交际对象大都是本民族学生,因而大大限制了蒙古族学生的交际范围。所以蒙古族学生应撇开民族差异问题,多与汉族学生交往,积极创造有利的汉语语言环境,进而促进汉语交际的顺利开展。

综上所述,高校蒙汉双语专业在民族高等院校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的建设和完善对培养蒙古族学生成为蒙汉兼通的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蒙汉双语专业的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的汉语学习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合理的措施,为蒙古族学生学习汉语提供科学有效的平台,为蒙汉兼通人才的培养创造优越的条件,将该专业打造成自治区蒙汉兼通双语人才的培养基地,为自治区的改革和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1]高红梅.蒙汉双语专业课程建设的回顾与思考[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5(6).

[2]陈永春.高校蒙汉双语专业课程建设的现状与思考[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本文是内蒙古社科联项目“通辽地区蒙汉语言接触问题研究”(15B12)的阶段性成果。

包晓华,女,内蒙古通辽市人,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古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语言学和双语教学。

H319

A

1672-8610(2015)07-0095-03

猜你喜欢
蒙汉第二语言双语
“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第二语言语音习得中的误读
《内蒙古艺术》(蒙汉刊)首届作者培训班掠影
蒙古族民间游戏在幼儿“蒙汉双语”教育活动中的运用
Critically assess the use of Contrastive Analysis as an aid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Improving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Ability of Speaking English by the PPP Model
清代归化城土默特地区的草厂纠纷与蒙汉关系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