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中高校规模效益与路径分析

2015-02-15 00:56陈亚树荣盼盼
关键词:科技成果技术人员数量

陈亚树,荣盼盼

(安徽理工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



区域经济发展中高校规模效益与路径分析

陈亚树,荣盼盼

(安徽理工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

高等教育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联系非常密切,高校对区域人力资本存量和科技水平具有重要影响。以我国中东部九个省份的统计数据为研究对象,样本个案共获取104个,探寻区域GDP和高校数量之间相关关系与因果关系;通过路径分析,利用SPSS统计软件,基于安徽省2002年至2013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得到高校规模对区域经济作用的路径图,分析高校规模对区域经济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对比不同路径的作用和贡献程度,为改善区域经济现状提供一种思路,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高校;区域经济;路径分析

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进程中,有众多的因素促进或制约其发展。在各种因素中,人的因素日益重要。区域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可以认为是人才的竞争。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人才供给方面有着突出的作用;区域经济的增长促进需求总量与结构的提升和改善,也对人才供给总量与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1]。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高校也应做出适当的调整,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高校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高校作为思源地、创新地和人才培养地,与经济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既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2]。同时,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助于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实现良性互动[3]。

(一)高校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机构和重要基地,为全社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能力。高校不仅为社会提供了各类人才,如技术人才、管理人才,还为社会提供了再教育的学习机构。很多专家学者,纷纷前往著名高校学习与交流。

(二)高校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高校在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的同时,还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很多高校的专利技术“走”出校门,进入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同时,许多企业也加大了与高校的科研联系,很多科技创新都与高校有关。

(三)高校引领区域经济发展方向

高校在科技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而科技的进步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经济发展的方向。高校在进行科研活动时,如果其研究成果有突出进步,并且还能够转化为实际生产力,那么它将有可能改变相关领域的经济发展形势。

对于高校和区域经济的影响因素(见表1)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很多学者和专家已经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麦茂生(2012年)认为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服务,要转变观念,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从人才需求分析入手,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4]。赵鹏飞、肖俊涛(2013年)提出要实施“产学研合作行动计划”,支持高校与地方政府,企业与其他经济实体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5]。

表1 相关影响因素表

但是,这些人的研究更多地是从定性角度出发,未能进行比较精确的定量分析。此外,由于高校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路径比较复杂,既有直接作用,还有间接作用,其作用路径也大尽相同。面对如此复杂的问题,传统的相关、回归等分析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要,因此,有必要引入新的方法,对该问题进行分析。

二、路径分析

路径分析是一种统计方法,它通过分析变量之间假设的因果效应,来测试预先提出的一套观察或者呈现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理论,它由美国遗传学家S.赖特于1921年首创,后被引入社会学研究中,并发展成为社会学的主要分析方法之一。

C1=p11A+p21B+p12r11AC2+p22r12BC2+pe1e1,

C2=p12A+p22B+p11r12AC1+p21r12BC1+pe2e2;

通过图1对相关系数的分解,可以总结出,相关系数的分解可能产生四种类型的组成部分:

1.直接作用;

2.间接作用;

3.由于原因变量相关而产生的未析部分;

4.由于共同作用原因的存在而产生的伪相关部分[6]。

三、区域经济与高校数量关系定量分析

大量事实已经证明,区域经济和高校之间就有较强的联系,在搜集和研究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提出假设:

H:区域经济和高校数量具有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

备择假设为:

H0:区域经济和高校数量不具有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

研究数据来源于各省历年《经济和社会发展公告》和《统计年鉴》,具体包括河北、河南、山东、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广东、福建等九个省份,如表2所示。

表2 我国中东部九省区域经济和高校统计

注:浙江省高校包括独立学院及筹建院校

由以上数据,进行假设检验,其中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统计结果见表3:

表3 相关性

**. 在 .01 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可以看出,显著性水平为0.000,说明二者之间具有非常强的相关关系。

各省大量事实和数据已经说明了GDP和高校数量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其中经济发展能够为高校建设和发展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会推动高校数量增加,另一方面,高校数量增加,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增加,使得劳动力整体素质得到改善,区域科研能力不断提高,科技竞争力增强,这都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

其中,各省数据的F检验结果见表4:

表4 因果关系检验结果

由检验结果可以看出,除了江苏和湖南以外,其余省份的F检验结果都比较理想,由此我们基本可以接受原假设,即:区域经济和高校数量具有较强的因果关系。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原假设成立,并得出结论:区域经济和高校数量具有非常强的相关关系,并具有较强的因果关系。

四、基于安徽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由于高校对区域经济影响的直接因素和潜在因素比较多,并且,有些指标因素不易准确测量,所以,在查阅文献和咨询专家的基础上[7],简化因素和模型,选择以下指标,并构建结构图(见图2)。

(一)指标选择

路径分析能够对多重的作用效果进行分析,但其分析过程比较复杂,在分析高校数量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时,本文仅对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进行分析,路径分析中,由于原因变量相关而产生的未析部分和因为共同作用原因的存在而产生的伪相关部分不进行分析。

(二)数据统计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获得2002年至2013年安徽省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的相关数据,见表5。

表5 数据统计表

注:①处指省部级以上的科技成果,②处数据由往年数据推算得到。

(三)基于SPSS的路径分析

以GDP为因变量,高校数量、专业技术人员、重大科技成果、专利授权为自变量,运用SPSS 20.0,得到表6、表7、表8。

表6 模型汇总

a. 预测变量: (常量), 专利授权(件), 普通高校数量(所), 重大科技成果(项), 专业技术人员(万人)。

表7 Anovaa

a. 因变量: GDP(亿元)b. 预测变量: (常量), 专利授权(件), 普通高校数量(所), 重大科技成果(项), 专业技术人员(万人)。

表8 系数a

a. 因变量: GDP(亿元)

模型汇总表中,R2=0.998,说明模型可解释的变异度高,同时,方差分析结果中,F=1044.829,P=0.000,说明所建立的模型有意义[8]。

以同样的方式,分别以专利授权为因变量,高校数量、专业技术人员、重大科技成果为自变量,以重大科技成果为因变量,高校数量、专业技术人员为自变量,以专业技术人员为因变量,高校数量为自变量,计算不同情况和路径的效用结果,得到路径作用图[9](见图3)。

1.误差差估

2.结果解读

高校数量对于GDP的效果为:

直接效果:高校数量→GDP:0.043

间接效果

间接效果①:高校数量→专业技术人员→GDP:0.920×0.438=0.403

间接效果②:高校数量→专利授权→GDP:-0.095×0.299=-0.028

间接效果③:高校数量→重大科技成果→GDP:0.515×0.244=0.126

间接效果④:高校数量→专业技术人员→专利授权→GDP:

0.920×1.774×0.299=0.488

间接效果⑤:高校数量→专业技术人员→重大科技成果→GDP:

0.920×0.496×0.244=0.111

间接效果⑥:高校数量→重大科技成果→专利授权→GDP:

0.515×(-0.767)×0.299=-0.118

间接效果⑦:高校数量→专业技术人员→重大科技成果→专利授权→GDP:

0.920×0.496×(-0.767)×0.299=-0.105

总效果:0.043+0.403+(-0.028)+0.126+0.488+0.111+(-0.118)+(-0.105)=0.92

分析结果显示,高校数量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程度很大,有直接效果(0.043),也有多层级、多重间接效果,间接效果的总和达到0.877,总的效果是0.92。并且,高校数量→专业技术人员→GDP和高校数量→专业技术人员→专利授权→GDP两条路径的贡献程度最大。

但是,如果使用传统的相关或者回归分析,因为没有考虑间接作用[10],将会大大减低高校数量对区域经济影响效果的分析结果。

四、结论与展望

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验证区域经济与高校之间的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运用路径分析,以2002年至2013年安徽省相关数据,运用统计软件SPSS 20.0,可以得出:

1.分析高校对区域经济的直接效果,同时分析了高校对区域经济的间接效果。在分析间接效果时,对不同路径、不同层级的作用效果进行了分析,增强了分析结果的科学性与可信性。

2.高校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总效果是0.92,说明高校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和支撑作用。高校数量→专业技术人员→GDP和高校数量→专业技术人员→专利授权→GDP两条路径的贡献程度最大。因此,各地政府应该加大教育投资,尤其是科技创新方面,增加高等院校数量,提高高校教育质量,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3.在分析高校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时,由于数据查找等方面的原因,仅对部分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一些潜在因素未能进行分析,如高校学生的创业情况[11]。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进一步分析其他要素的路径作用[12]。

4.在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情况时,仅使用了指标GDP,未能考虑经济结构、能源消耗比等因素[13][14],今后应使用更多指标,衡量经济情况,全面反映高校数量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实际情况。

[1] 李彬.区域经济与人才供给及其战略选择[J].中国软科学,2007(1):69-78.

[2] 王楠,毛清华,冯斌.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的模式创新研究—基于燕山大学的案例[J].生产力研究,2011(3):60-62.

[3] 王丽.陕西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59-63.

[4] 麦茂生.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服务的策略—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培养为例[J].教育探索,2012(3):22-23.

[5] 赵鹏飞,肖俊涛.湖北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3(6):75-77.

[6] 胡良平.SAS统计分析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7] 王艳廷,金浩.河北省高校知识与区域经济耦合场建设对策研究[J].河北学刊,2009(3):224-227.

[8] 武松,潘发明. SPSS统计分析大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9] 杜强,贾丽艳. SPSS统计分析——从入门到精通[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10] 玉珠,李文辉.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路径分析——以陕西省为例[J].生产力研究,2009(22):97-99.

[11] 马晓春.构建面向区域经济的地方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2(20):101-103.

[12] 齐振远.高校科技投入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研究——以湖北省为例[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140-144.

[13] 张红伟,袁晓辉.四川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升级路径分析[J]. 商业研究,2011(1):11-16.

[14] 石超明,孙居涛.就业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路径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0(5):663-668.

[责任编辑:范 君]

Path analysis and scale efficiency of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CHEN Ya-shu,Rong Pan-pa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uainan, Anhui 232001, China)

The level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re linked closely and the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have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regional human capital stock and the leve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king the statistical data of nine provinces in the middle and east of China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obtaining 104 samples, the paper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DP and the number of universities. Through path analysis and using SPSS statistical software, based on the empirical studies on the panel data from 2002 to 2013 in Anhui Province, the path diagram of the effect of the scale of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on regional economy is generated which analyzes not only the direct but the indirect effects of colleges scale on regional economy by comparing the different levels of effect and contribution from different paths. Therefore this paper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for the improvement of regional economy,and it is helpful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institution of higher learning; regional economy; path analysis

2015-09-10

安徽理工大学青年教师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QN201327);安徽理工大学社科联项目(xskl2015-2016-11);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AH201410361278)

陈亚树(1982-),女,江苏海安人,硕士,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F427

A

1672-1101(2015)06-0050-07

猜你喜欢
科技成果技术人员数量
越南农业管理和技术人员线上培训
我国首批正高级船舶专业技术人员评出
河南: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法治保障
统一数量再比较
国家食药监总局:促进监管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成果精准转化的“科创365”
角:开启位置与数量关系的探索
头发的数量
提高科技成果持续供给能力
马纯栋:维修技术人员应提高诊断仪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