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学会组织建设和工作运行现状调研
——以陕西城固县科协所属学会为例

2015-02-16 06:31杨晓莉郭俊红郭琳洁城固县科协陕西城固723200
学会 2015年12期
关键词:城固县科技人员会员

杨晓莉 郭俊红 郭琳洁(城固县科协,陕西城固723200)



县级学会组织建设和工作运行现状调研
——以陕西城固县科协所属学会为例

杨晓莉郭俊红郭琳洁
(城固县科协,陕西城固723200)

为了充分发挥学会在管理社会事务中的作用,提升学会服务科技创新、服务科学普及和服务科技工作者的能力,城固县科协组织开展了专题调研活动。调研采用调查问卷、走访学会、与科技工作者座谈等方式,共发放问卷调查表150份,收回148份;走访学会12个,召开科技工作者座谈会6场,参与调研的一线科技人员300余人。

一、学会的现状

城固县科协现有学(协)会15个,其中学会5个、协会10个,会员1983人,最早成立的是1985年城固县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最新成立的是2012年城固县大鲵保护与发展协会。15个学会中,5个学会能按时换届,并制定了学会组织建设及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9个学会能按要求参加科协组织的各项活动。其中,参与科协组织的科技调研活动人数最多,取得成绩最好。近四年,征集上报的调研报告篇数和获奖率均列全市县区第一,县科协连年被表彰为优秀组织单位。2012—2015年共上报调研报告69篇,获奖24篇,其中,2013年县果业协会丁德宽、敖义俊撰写的《2012陕南柑橘冻害调查报告》和2014年生产力促进中心马秀芳撰写的《汉中元胡产业发展优势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均获一等奖,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建言献策、智力支撑的作用。在市级学会能力建设计划优秀学会奖励项目上,2013年,县果树协会申报的“大棚桃优质丰产高效栽培技术推广培训项目”和2014年县老科协申报的“杨梅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项目”均获三等奖,很好地发挥了学会组织在推动全县科技创新工作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一)调查问卷基本情况

在参与问卷调查的150人中,从年龄段来看,36~45岁、46~55岁两个年龄段的人数最多,分别为75人、63人,35岁以下7人,56岁以上有3人;从职称分布状况看,高级43人,中级78人,初级27人。科技人员加入学会以提升能力为主,认为加入学会可以“学习知识技能拓展知识面”的有119人;认为能“充实丰富业余时间”的19人;认为可以“展示才华提高技能”的33人。科技人员对学会活动有较高期待,认为学会“活动开展少,会员对参加活动不感兴趣”有61人;认为“活动较多,但形式单一,会员反映一般,积极性一般”有56人;认为“活动多,丰富多彩,对会员有益,会员参加活动的积极性较高”有31人;有71名科技人员认为学会当前的主要问题是“活动不够经常”“经费不足或无经费”“领导重视不够”“组织管理松散”。科技人员对学会的总体评价较好,认为“好”的有95人,“较好”的有35人,“一般”的有16人,“差”的仅2人。

从问卷调查情况看,刚入职的青年和初级职称科技人员对学会的认可度不高,科技人员上进心强,普遍有拓展能力提升素质的要求,对加入学会及参加其活动的期待很高,但对学会活动的满意度不高。

(二)座谈走访反馈问题

走访和座谈主要围绕科技人员需要和破解发展瓶颈两个方面开展。一线科技人员最需解决的问题依次是:组织高层次的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工作能力;课题立项及经费支撑,促进技术转化应用;搭建活动平台,开展学术交流。制约科技工作者发挥积极性的因素有:机制不健全,晋级晋能与实际脱节;项目少,经费不足;对学会的作用宣传不到位,科技工作者认识不足;活动浮于表面,解决实际问题少,劳动成果不受尊重。

综上所述,一线科技人员学知识、提高能力的愿望强烈,热情高,但现实与愿望差距较大,学会的组织管理、活动形式和内容存在问题较多,大多会员不满意,应引起各级科协组织的关注和重视。

二、学会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目前,县级学会运行质态良莠不齐,发展很不平衡,大部分学会的工作体制、运行机制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主要表现在:学会与本单位的业务工作不能很好地结合,过分依赖挂靠单位,学术活动亮点不多;学会干部多为兼职,开展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不够;学会经费严重不足,活动难以组织等。产生这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因素:

(一)县级科技人员研究成果少

受岗位职能、业务范围、职称编制人数限制,县级高层次科技人员数量少,研究成果不多,发展前景一般,这些因素影响了科技人员自主开展活动的主动性,制约了其作用的发挥,无法以活动凝聚人心、以技术树立权威。

(二)挂靠单位领导不重视

学会没有硬性任务且其工作未纳入考核,大部分行政领导认为学会工作的好坏、成效的大小不会影响单位的整体工作,与政绩也不挂钩。失去支撑单位支持,学会人、财、物均为无源之水,加上领导更换频繁,很难有心思支持学会正常运转和开展活动。

(三)学会发展与市场经济不协调

有些学会是20世纪80~90年代成立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它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发生了较大变化,学会形同虚设,名存实亡,工作处于停止状态,生产资料协会、蚕桑协会、茶叶协会、花鸟协会等学会早已自行消亡。

(四)学会工作不够主动

多数学会面对改革新形势,缺乏应有的思想和工作上的准备,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和观望情绪,学术上不自信、工作上不主动,大多数学会只能开展科协安排的常规工作,而主动作为、主动策划活动较少。

(五)学会服务能力不强

大部分学会无法凝聚集体智慧,不能展现科技人才优势,针对行业的热点、难点问题,难以有效组织开展攻坚克难活动。加之科技推广、科学普及手段单一,缺乏对会员提供服务的载体和能力,从而影响了学会自我发展的进程。

(六)学会缺乏经费保障

县级学会基本都是依靠挂靠单位扶持,没有固定的经费,人员也是兼职的,所以往往是力不从心。

三、对策与建议

(一)提高对县级学会的认识

学会作为科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科技人员和社会发展提供服务的非营利性组织,承担着开展学术交流、提供科技服务、活跃学术思想、普及科学知识、促进科学发展和科技成果转化的任务。县级学会有三大职能:一是党委、政府联系广大会员的桥梁和纽带,左右融通,上情下达,下情上达。二是协助党委和政府部门做好监督管理工作,教育扶持广大会员。三是当好促进、扶持、维护、实现广大会员合法利益的“娘家人”角色。要使学会的建设和发展取得新的突破,观念创新是先导。因此,必须提高学会对促进本地社会经济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引导会员学习学会发展中的典型经验和模式。

(二)找准学会与单位工作的切入点

学会作用发挥大小,关键在于是否有力、有效地推动了本行业、本单位工作的创新开展。找准学会助推本行业及社会发展的切入点,是学会工作的生命线。县级学会工作要主动融入业务工作,要善于协调、积极探索、深入挖掘学会工作的内涵和方式方法,努力提高学会的行业认可度和社会知名度。

(三)创新机制,完善工作制度

学会要积极主动地处理好与支撑单位、业务主管部门和上级部门的关系,健全学会领导班子,完善工作制度,落实学会章程,不断健全学会换届审批、年检报备等方面的工作机制。要建立健全学会监督机制、科技人才培养机制、学会工作评估奖励机制和联络协调机制。要推行会员实名登记制,继续组织学会开展科普品牌活动,引导学会通过活动和服务,完善会员联系、沟通、交流机制,普遍建立会员诉求反映、建言献策制度。设立学会理事长、秘书长接待日制度,主动听取会员的意见和建议,切实改变工作作风,解决会员后顾之忧,促进学会发展。

(四)创新思路,为学会做好服务

科协要重视和研究学会生存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要争取财政对学会的支持。要加强对一线青年人才的培养,将一些既有工作能力,又懂专业,责任心强的青年科技人员推选到学会中担任职务。要加强对学会负责人和专职干部的培训,引导学会逐步建立志愿者队伍,形成一支专兼结合、专业化、职业化、高素质的领导者和工作者队伍。要合理、有序地引导学会开展对会员的表彰活动,举荐和引进高水平的科技人才,营造有利于会员和科技人员职业发展的社会舆论氛围。要采取灵活多样、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工作方法,根据学会的具体情况,发挥“科技工作者之家”的作用,增强横向联系。要多举办规模大、影响面广的活动,扩大学会的影响力。要大力扶持能力弱、活动少的学会,帮助他们出主意、想办法,努力提高其综合能力。

学会是社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通过高效、优质的工作,才能彰显科技人才的优势,赢得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从而创造有利于学会发展的外部环境,使学会与经济社会改革相向并行。

猜你喜欢
城固县科技人员会员
会员之窗
会员之窗
会员之窗
城固县基层农技人员培训现状及对策建议
城固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工作的现状与思考
城固县北部秦岭山区中药资源调查
北京科技人才拥有指数全国最高
制造业企业科技人员激励机制研究
如何提高基层科技人员撰写田间试验报告的水平
内蒙古将每年选派科技人员到边疆贫困地区服务